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王付 《辽宁中医杂志》2010,(10):2035-2036
合理运用四逆汤与麻黄汤合方辨治头痛、与苓桂术甘汤合方辨治心痛、与桂枝人参汤合方辨治胃痛、与大黄附子汤合方辨治腹痛、与当归四逆汤合方辨治手指疼痛而能取得预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笔者运用四逆散为基础方再进行合方,扩大了其治疗范围,且在治疗疑难杂症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如四逆散、甘草泻心汤与半夏厚朴汤合方辨治复发性口腔溃疡;四逆散、桂枝茯苓丸与当归补血汤合方辨治心动过缓;四逆散与射干麻黄汤合方辨治慢性支气管炎;四逆散、酸枣仁汤与半夏泻心汤合方辨治糖尿病;四逆散、栝楼薤白半夏汤、桔梗汤与当归补血汤合方辨治不孕症;四逆散、附子理中汤与当归补血汤合方辨治肠易激综合征等。  相似文献   

3.
王付  郑攀 《辽宁中医杂志》2010,(6):1133-1134
运用经方辨治慢性鼻炎,既要重视分型辨治,又要重视方方合用,如运用麦门冬汤合方、麻杏薏甘汤合方、桂枝加黄芪汤合方、桂枝二麻黄一汤合方、麻黄汤合方等辨治慢性鼻(窦)炎,常常能取得预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王付 《中医药通报》2012,2(3):24-27
黄连阿胶汤是《伤寒杂病论》中辨治心肾虚热证的重要基础代表方,临证若合方用之则能取得最佳治疗效果,如黄连阿胶汤与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辨治酒精依赖性精神障碍,与百合地黄汤、贝母瓜蒌散合方辨治溶血性贫血,与蛭虻归草汤合方辨治高脂血症,与增液汤与蛭虻归草汤合方辨治多形红斑,与青蒿鳖甲汤合方辨治血汗症,与知柏地黄丸合方辨治性功能亢进,四逆散与酸枣仁汤合方辨治抑郁症等。  相似文献   

5.
王付 《中医药通报》2012,2(6):21-23
麦门冬汤是《伤寒杂病论》中辨治虚热证的重要基础代表方,临证若能合方用之则能取得预期治疗效果,如麦门冬汤与增液汤、小半夏加茯苓汤合方辨治结核性腹膜炎,与桔梗汤合方加味辨治慢性咽炎,与贝母瓜蒌散合方辨治间质性肺疾病,与沙参麦冬汤合方加味辨治肺结核,与猪苓汤合方加味辨治泌尿系结核,与麻杏石甘汤合方加味辨治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等。  相似文献   

6.
王付 《中医药通报》2011,10(1):38-40
桂枝茯苓丸既能辨治妇科疾病,又能辨治非妇科疾病,如桂枝茯苓丸与小柴胡汤合方辨治乳腺增生,与小柴胡汤合方辨治肝硬化,与桃核承气汤合方辨治银屑病,与四逆散合方辨治脑动脉硬化,桂枝茯苓丸、四逆散与海蛤汤合方辨治免疫性不育等。  相似文献   

7.
从临床角度研究经方辨治不孕症,发现仅用一个经方辨治不孕症尚有一定局限性,若能将2个或3个经方合方应用,常常能取得预期最佳治疗效果,如茵陈蒿汤与当归四逆汤合方辨治肝经湿热,血虚阳虚证不孕症;天雄散、薏苡附子败酱散与桂枝人参汤合方辨治阳虚夹热,寒湿浸淫证不孕症;小半夏加茯苓汤与右归丸合方阳虚夹痰湿证不孕症;桂枝茯苓丸、当归芍药散与四妙丸合方辨治湿热瘀阻血虚证不孕症;四逆散与二仙戟蚣汤合方辨治阳虚肝郁证不孕症,温经汤与栀子豉汤合方辨治寒瘀血虚夹热证不孕症。  相似文献   

8.
王付教授在临床中善于用经方合方辨治疑难杂病,用药精益求精,治病效果显著。其中运用抵当汤与芍药甘草汤合方辨治瘀热重证高血压;风引汤加味辨治肝热动风证高血压;桂枝茯苓丸与酸枣仁汤合方辨治瘀血阻滞,热扰心神证高血压;四逆散与桂枝茯苓丸合方辨治肝郁血瘀证妊娠高血压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
王付 《中医药通报》2010,9(3):8-9, 27
合理运用麻黄汤合桂枝增液汤辨治肺寒阴虚证、大青龙汤合白虎汤辨治表寒肺热证、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辨治肺热证、厚朴麻黄汤合桔梗汤辨治肺寒夹热证、越婢加术汤合苓桂术甘汤辨治肺虚寒热夹杂证、木防己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辨治膈间阳郁热饮证、半夏散及汤合麻黄汤辨治寒气袭肺结咽证而能取得预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合理运用己椒苈黄丸与防己茯苓汤合方辨治肝硬化腹水、与猪苓汤合方辨治肾病综合征水肿、与炙甘草汤合方辨治心脏病水肿而取得预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王付 《中医药通报》2011,10(3):24-26
黄芪桂枝五物汤是辨治卫气虚证的基本代表方,临证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方则能辨治诸多疑难杂病,如与五苓散和真武汤合方治疗特发性肺动脉高压,与白虎汤和牵正散合方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与四君子汤和牵正散合方治疗偏侧面肌痉挛,与小陷胸汤、生脉散和失笑散合方治疗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与补阳还五汤治疗肾动脉狭窄,与乌头汤和生化汤合方治疗骨质增生性疾病。  相似文献   

12.
正麻黄汤是《伤寒杂病论》中辨治太阳伤寒证的重要代表方。笔者深入研究麻黄汤中用药及用量之间的关系,体悟到麻黄汤中麻黄辨治病变并不局限于太阳,桂枝辨治病变不局限于太阳,杏仁、甘草不是针对太阳病变之必用药而是辨治里证之要药,进而得出麻黄汤是辨治各科杂病的重要基础用方。若病变比较重、病情比较复杂,仅仅用麻黄汤是远远不够的,对此只有选择麻黄汤合方[1],才能用活麻黄汤合方辨治临床各科疑难杂病。  相似文献   

13.
四逆散合方辨治肝胆病证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探索与实践四逆散合方辨治肝胆病证的运用思路与技巧;方法:通过运用四逆散与茵陈五苓散、桂枝茯苓丸合方辨治慢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桂枝茯苓丸、小柴胡汤合方治疗原发性肝癌,与大黄庶虫虫丸合方治疗阿米巴肝脓肿,与失笑散、四君子汤合方辨治慢性胆囊炎而取得良好效果。结果:通过临床验证四逆散合方是辨治肝胆病证的最佳选择。结论:运用四逆散合方辨治肝胆病证,重视因病变证机不尽相同而选用不同的方与之合方应用,以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王付 《中医药通报》2016,15(5):12-15
四逆散是《伤寒杂病论》中著名治病用方之一,结合多年治病体会发现仅仅用四逆散辨治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病还有一定局限性,若能以四逆散为基础方再进行合方运用,常常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如四逆散与大黄 虫丸合方辨治肝血管瘤;四逆散、半夏泻心汤与失笑散合方辨治慢性肝炎、慢性胰腺炎;四逆散、下瘀血汤与小陷胸汤合方辨治多发性肝囊肿;四逆散、小柴胡汤与失笑散合方辨治肝纤维化;四逆散、桂枝茯苓丸与赤丸合方辨治肝癌复发;四逆散、茵陈五苓散与桂枝人参汤合方辨治酒精性肝损伤;四逆散、五苓散与桃红四物汤合方辨治脂肪肝、内分泌失调水肿、高脂血症;四逆散与大黄 虫丸合方辨治肝血管瘤术后复发等。  相似文献   

15.
李亮  关芳芳  王付 《光明中医》2013,28(9):1794-1795
王付教授在临床中善于用经方合方辨治疑难杂病,用药精益求精,治病效果显著。其中运用麻黄汤与玉屏芎芷汤合方辨治风寒鼻塞证鼻炎;麻杏石甘汤与玉屏芎芷汤合方辩治风热鼻塞证鼻炎;桂枝加黄芪汤与四君子汤合方辩治肺虚鼻塞证鼻炎;百合地黄汤、麦门冬汤与苍耳子散合方治疗阴虚鼻塞证鼻炎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6.
王付 《中医药通报》2015,(5):10-12, 15
大承气汤是《伤寒杂病论》辨治热结证的重要基础方,运用大承气汤不能仅局限于某一病变部位或症状表现,只要审明病变证机是热结,即可以法选用。本文从用药要点、方药配伍、用量比例角度对大承气汤进行解读;从应用指征、方证辨病两方面探讨辨治思路;同时探讨治疗热结证与脾胃郁热证、脾胃湿热证、脾胃气虚证、脾胃气阴两虚证、心热证、心阳虚证、心血虚证、心气虚证、肝热证、肝寒证、肝血虚证、肝气虚证等相兼的合方思路;并举大承气汤与吴茱萸汤合方辨治高血压及高脂血症、与桂枝加附子汤合方辨治精神分裂症、与大黄附子汤合方辨治痤疮验案。  相似文献   

17.
王付 《新中医》2010,(2):84-85
<正>麻黄汤是《伤寒论》的首方,原治太阳伤寒证。笔者根据麻黄汤方药组成并结合临床辨证,合方应用,试用于治疗内伤杂病,收效甚捷,兹例举数则,以抛砖引玉。1麻黄汤与小柴胡汤合方治三叉神经痛谢某,女,42岁,2007年5月19日初诊。主诉:患三叉  相似文献   

18.
王付 《中医药通报》2016,15(6):11-14
桂枝人参汤是辨治虚寒腹泻证的基础代表方,葛根芩连汤是辨治湿热腹泻证的基础代表方,选用桂枝人参汤与葛根芩连汤合方则是辨治慢性腹泻寒证、热证、及寒热夹杂证的最佳变化用方。通过分析慢性腹泻病因及治则,思辨病变属性与方药,对热性慢性腹泻、寒性慢性腹泻、以及寒热错杂夹虚之慢性腹泻与应用桂枝人参汤与葛根芩连汤合方,并举临床案例予以说明,如合方辨治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肛漏,肠易激综合征、焦虑抑郁症,贝赫切特综合征、霉菌性肠炎,以此用之常能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学好麻黄汤是基础,用活麻黄汤是提高;学好麻黄汤是辨治太阳伤寒证的基础方,用活麻黄汤衍生方是辨治复杂多变病证的突破口;深入研究麻黄汤组成,探索其衍生方是提升理论思维能力与临床应变能力的重要举措;辨治疾病守方重要,因病变衍生方更为重要;辨治疾病只有重视守方与衍生之间的内在演变关系,才能实现用活麻黄汤及其衍生方的技能与技巧,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试将麻黄汤及其衍生方探讨于次,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0.
王付 《河南中医》2016,(2):249-251
中医方方合用分型辨治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显著,寒凝瘀阻证以桂枝附子汤与生化汤合方,痰瘀寒湿证以二陈汤、活络效灵丹与平胃散合方,气虚痰瘀证以香砂六君子汤与蛭虻归草汤合方,阴虚瘀血证以六味地黄丸、二至丸与蛭虻归草汤合方,阴虚痰瘀证以大补阴丸、贝母瓜蒌散与失笑散合方,阳虚瘀热证以桂枝人参汤、乌头汤与桃核承气汤合方,阳虚湿热证以右归饮与四妙丸合方,血虚寒凝脉络证以当归四逆汤、四物汤与通脉四逆汤合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