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观察旋覆代赭汤在不同证型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患者促胃肠动力的研究。方法:将78例患者分为肝胃不和、胃热津伤和脾胃虚弱等3组:均应用大剂量旋覆代赭汤(一两为15.625g)治疗,每日1剂,连用4周。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治疗前后血浆中胃动素(MOT)、血管活性肠肽(VIP)、胃泌素(GAS)的分布变化。结果:脾胃虚弱组血浆中MOT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VIP的表达明显减少(P<0.01)、血浆GAS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其他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旋覆代赭汤的促胃肠动力作用在脾胃虚弱组最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旋覆代赭汤对胃动力低下大鼠血液及胃窦组织中胃动素(MTL)、胃泌素(GAS)及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的影响。方法:将7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正常组10只,模型组60只。模型组每只大鼠按10 g·kg-1体重的甘草煎剂ig后,随机分为模型3 d组、模型7 d组、旋覆代赭汤低、中、高剂量组及吗丁啉组。吗丁啉组予2.7 g·kg-1的吗丁啉混悬液ig,中药低、中、高各剂量组分别予3.697,.38,14.76 g·kg-1的旋覆代赭汤ig,共给药5 d。采用放免法观测各组大鼠血液及胃窦组织中MTL,GAS,VIP的含量。结果:旋覆代赭汤各剂量组与模型组7 d组比较,可增加血液及组织中MTL含量(P<0.05或P<0.01),中、高剂量组比吗丁啉组的作用更明显;可使大鼠血液中GAS含量上升(P<0.01),中、高剂量组与吗丁啉组的作用相当;可降低血液及组织中VIP含量(P<0.05或P<0.01),高剂量组对血液中及各剂量组对组织中VIP含量的影响与吗丁啉相当。结论:旋覆代赭汤可通过调节脑肠肽在血液及组织中的含量达到促胃动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旋覆代赭汤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并探讨其对胃肠激素、胃动力的影响。方法将116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8例应用复方阿嗪米特治疗,研究组58例应用旋覆代赭汤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4周。对比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记录2组治疗前后胃排空率,观察2组治疗前后胃肠激素水平和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胃排空率、血浆生长抑素(SS)水平、胃窦部胃电频率和振幅、胃电节律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研究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浆胃泌素(GAS)和胃动素(MOT)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旋覆代赭汤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满意,同时能明显调节胃肠激素水平,改善胃动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旋覆代赭汤对胃动力低下大鼠血液及胃窦组织中胃泌素(GAS)、P物质(SP)及生长抑素(SS)含量的影响。方法:将7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正常组10只,模型组60只。模型组每只大鼠按10g/kg体重的甘草煎剂灌胃后,随机分为模型3天组、模型7天组、旋覆代赭汤低、中、高剂量组及吗丁啉组。吗丁啉组予0.27mg/mL的吗丁啉混悬液灌胃,中药低、中、高各剂量组分别予浓度为0.369g/mL、0.738g/mL、1.476g/mL的旋覆代赭汤灌胃,共给药5天。用放免法观测各组大鼠血液及组织中GAS、SP及SS的含量。结果:一定剂量甘草煎剂可复制大鼠胃动力低下模型,旋覆代赭汤可使胃动力低下大鼠兴奋性脑肠肽GAS、SP在血液及组织中含量升高,使抑制性脑肠肽SS在血液及组织中含量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旋覆代赭汤可通过调节脑肠肽在血液及组织中的含量达到促胃动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旋覆代赭汤对混合反流性食管炎(RE)家兔食管黏膜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SP)和一氧化氮合酶(NOS2)水平的影响。方法:制备家兔RE模型,并进行常规HE染色观察食管黏膜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兔食管黏膜VIP、SP、NOS2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家兔食管黏膜炎细胞浸润明显,VIP、NOS2表达明显升高(P<0.01),SP表达明显减弱(P<0.01);经中药治疗后全方组、甘升组、去苦降组、去升降相因组光镜下食管黏膜组织有不同程度的修复,其中全方组、甘升组食管黏膜中VIP的表达明显减弱,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全方组、去升降相因组SP的表达显著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全方组、去苦降组NOS2的表达显著减弱(P<0.01)。结论:旋覆代赭汤全方通过减少食管黏膜VIP和NOS2表达、增强SP表达调节胃肠运动,抑制胃肠内容物的反流和促进黏膜的修复,对RE治疗作用最好;而苦降组、升降相因组、去甘升组对RE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6.
周国亮 《河南中医》2022,(10):1483-1486
目的:观察旋覆代赭汤合半夏厚朴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合并胃肠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GERD合并胃肠道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旋覆代赭汤合半夏厚朴汤。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胃肠激素[生长抑素(somatostatin, SS)、胃动素(motilin, MTL)、血管活性肠肽水平(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VI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有效率为86.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TL、SP高于本组治疗前,SS、VIP低于本组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18...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旋覆代赭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的药效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多潘立酮)、旋覆代赭汤低剂量组、旋覆代赭汤高剂量组,采用"不规则喂养法配合夹尾刺激法"建立FD模型,连续给药14 d,每周称量体质量。分别在造模结束、给药结束时代谢笼法测定各组大鼠24 h代谢值。末次给药后,用半固体营养糊法检测胃排空率;大鼠麻醉后心脏取血,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浆胃泌素(GAS)、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取胃窦,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胃窦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窦组织中C-kit及TFF1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24 h尿量、血浆GAS及MTL含量、胃排空率均显著降低(P0.05),胃窦C-kit及TFF1的表达均显著减弱,24 h摄食量、饮水量、血清NO、血浆SS及VIP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24 h摄食量、饮水量、血清NO、血浆SS、VIP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24 h尿量、血浆GAS及MTL含量、胃排空率均显著升高(P0.05),胃黏膜C-kit、TFF1的表达均极为显著升高。结论:旋覆代赭汤可以明显地提高FD大鼠血浆GAS及MTL含量、促进胃排空及增强胃黏膜C-kit及TFF1的表达,降低血浆SS、VIP含量及血清NO含量可能是其治疗FD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旋覆代赭汤联合针刺治疗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1例。2组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包括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平衡、胃肠减压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旋覆代赭汤联合针刺治疗。对比2组综合疗效及中医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7%(30/31)和80.65%(25/3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覆代赭汤合针刺治疗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获得理想临床效果,症状消退,胃功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9.
眼针划区埋线与旋覆代赭汤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眼针划区埋线和旋覆代赭汤治疗顽固性呃逆(IH)的疗效。方法:43例IH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眼针划区组(治疗组)23例和旋覆代赭汤组(对照组)20例,治疗组在眼针划区脾、胃、肝、胆、中焦、上焦(1眼/1次)等穴区埋线治疗1~2次,对照组煎服旋覆代赭汤2~4日,然后分别疗效评定并加以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针划区埋线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优于旋覆代赭汤治疗,且方法简单、易于掌握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旋覆代赭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旋覆代赭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与对照24例,治疗组服用旋覆代赭汤,每日1剂,对照组服用雷贝拉唑肠溶片20 mg,每日1次,多潘立酮片10 mg,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及胃镜改善情况及有效率。结果:治疗组症状及胃镜改善优于对照组,其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旋覆代赭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针刺天突穴为主配合旋覆代赭汤治疗顽固性呃逆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天突穴为主配合旋覆代赭汤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针刺天突穴为主配合旋覆代赭汤内服;对照组30例,东茛菪碱肌注,口服吗丁啉、维生素B6;两组疗程均为1周。观察两组临床的疗效。结果:治疗1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6.6%,高于对照组的64.3%(P<0.01)。结论:针刺天突穴为主配合旋覆代赭汤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并且安全,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抑木汤对肝脾不和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患者结肠黏膜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对100例符合标准的肝脾不和型的D-IBS患者使用抑木汤(炒白芍15 g,炒白术15 g,防风15 g,陈皮10 g,黄芪20 g,党参15 g,茯苓20 g,山药20 g,延胡索15 g,滑石粉15 g,补骨脂15 g,炙甘草10 g)。一剂煎3袋,各150 mL。治疗组每天分3次温服,日1剂。治疗3周为1个疗程。间隔1周后,继服第2个疗程。对照组口服思密达5 mg,3次/d,餐后服用。同上法服2个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抑木汤治疗组在治疗后VIP及SP均下降,NPY含量增高,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VIP及SP第1疗程与第2疗程数值下降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NPY含量第1疗程与第2疗程数值下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思密达对照组在治疗后VIP及SP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1疗程与第2疗程数值下降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NPY含量增高,第1疗程与第2疗程数值下降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抑木汤治疗肝脾不和型的D-IBS患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引入目前研究热点NANC炎症,探讨中药敏咳煎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161例中医辨证为阴虚肺燥的CV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药敏咳煎治疗,对照组采用美普清(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均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浆、(诱导痰)IS上清液中相关神经介质(SP、NKA)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中SP、NK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后同期相比,治疗组降低血浆NKA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IS上清液中S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S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敏咳煎能降低CVA患者血浆、IS中相关神经介质含量,进而从根本上改善患者气道NANC炎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方对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模型大鼠食道内脏高敏感外周机制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模型组,奥美拉唑组,疏肝和胃方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用腹腔注射鸡卵清蛋白(OVA)基础致敏联合食管酸灌注的方法复制NERD大鼠模型,连续给药14天后,观察各组大鼠食管组织超微结构变化、食管组织P物质及CGRP的含量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奥美拉唑组及疏肝和胃方组均能降低NERD模型大鼠P物质及CGRP表达(P<0.05),电镜显示NERD中药组食管组织核仁清晰,染色均匀;细胞间隙均匀。结论:疏肝和胃方可改善NERD大鼠的超微结构变化,下调食管组织中P物质及CGRP的表达,达到降低食道内脏敏感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旋覆代赭汤中人参和甘草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高压中药煎煮机,初步探索复方中人参和甘草在高压煎煮时浸泡时间对主要成分溶出的影响。方法浸泡时间:0、10、20、30、40、50、60、120分钟。煎煮时间:30分钟。加水量:6倍。煎煮次数:1次。用简单对比实验法确定煎煮工艺。每种工艺取旋覆代赭汤(人参6g、旋覆花9g、代赭石9g、炙甘草6g、清半夏9g、大枣4枚、干姜10g)10剂,使用高压煎药机进行煎煮,重复3次。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其煎煮液中所含5种有效成分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甘草酸铵、绿原酸含量,计算、比较不同煎煮工艺下煎出液中各有效成分的溶出量并绘制溶出曲线。结果在煎煮时间30分钟,加水量6倍药重条件下,不同浸泡时间对旋覆代赭汤中人参、甘草等主要成分的含量没有明显影响。结论在煎煮时间30分钟,加水量6倍药重的高压煎煮条件下,煎煮前的浸泡时间对药材中部分成分的溶出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药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针药组。中药组口服旋复代赭汤加减治疗,针药组在中药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两组均5~10天为1个疗程,共1~2个疗程。结果:经过治疗后比较,针药组患者在治愈率上明显高于中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达90%。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针刺内关穴配合中药旋复代赭汤治疗顽固性呃逆明显优于单纯中药治疗,可以明显改善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呃逆的疗效。方法:观察40例呃逆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内服中药丁香柿蒂散和旋覆代赭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取攒竹、天突、膻中、中脘、膈俞、内关、三阴交及足三里等穴针刺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配合中药内服治疗顽呃逆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旋覆代赭汤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食管-十二指肠端侧吻合术",造成大鼠反流性食管炎动物模型。64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予以不同治疗后,观察大鼠食管黏膜病理变化及血清游离甲状腺激素(free thyroxine,FT4)、促甲状腺激素(thyrotropic hormone,TSH)浓度。结果:①中药组、西药组体质量增加值分别与模型组比较显著增加(P<0.05)。②中药组、西药组病理形态学光镜检查积分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中药组、西药组血清浓度与模型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结论:旋覆代赭汤能改善模型大鼠松弛的食管下括约肌,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提高血清FT4、TSH浓度,促进大鼠食管肌条的收缩幅度、收缩频率,增强消化道蠕动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胃肠安治疗大肠癌术后脾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4例大肠癌根治术后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在常规化疗基础上分别予胃肠安和加减旋覆代赭汤治疗,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脾虚证候积分、KPS积分及T细胞亚群、NK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脾虚证候积分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无明显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KPS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CD3、CD4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CD8、NK水平明显升高(P〈0.05)、CD4/CD8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CD3、CD4、CD8、CD4/CD8、NK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安可以改善大肠癌术后脾虚证候,改善患者体能状况,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