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索rs2107595多态性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的发生及血脂水平的关联。[方法]选取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患者284例、对照组605例,采用Sequenom基因分型技术对rs2107595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运用PLINK统计软件分析基因型与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的发生及其血脂水平间的遗传关联。[结果]rs2107595多态性与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的发生无显著关联(均P0.05),而与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患者血清总胆固醇的关联具有统计学意义(加性模型:P=0.035)。[结论]GWAS识别的遗传变异rs2107595多态性可能影响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患者的血脂代谢。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4(MAP2K4)、丝裂原活蛋白激酶1(MAPK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中风风痰瘀阻证、气虚血瘀证的易感性及血脂水平的关联。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缺血性中风风痰瘀阻证311例、气虚血瘀证284例、正常对照者605例。采用Sequenom技术进行基因分型,运用实时荧光定量法PCR(RT-PCR)检测外周血MAP2K4、MAPK1的mRNA表达水平和血脂水平。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基因型与缺血性中风易感性的关联,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各位点多态性与血脂水平的关联。结果 MAPK1基因rs9340多态性与男性缺血性中风风痰瘀阻证易感性显著关联(P=0.047),而MAPK1基因rs6928多态性、MAP2K4基因rs3826392多态性与缺血性中风风痰瘀阻证、气虚血瘀证的易感性无关联(P0.05)。携带rs6928 CC基因型的风痰瘀阻证患者的MAPK1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其他基因型携带者(P=0.006)。在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中,MAPK1基因rs6928多态性与患者的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均有显著关联(P0.05),rs9340与患者TG水平的关联具有意义(P0.05),但未观察到MAP2K4基因rs3826392多态性与缺血性中风风痰瘀阻证、气虚血瘀证的血脂水平具有关联(P0.05)。结论 MAPK1基因rs9340多态性可能影响中国男性缺血性中风风痰瘀阻证的发生,MAPK1基因多态性影响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的血脂代谢。  相似文献   

3.
《辽宁中医杂志》2016,(12):2495-2497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5(TLR5)遗传多态性与中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纳入中风风痰瘀阻证311例、中风气虚血瘀证284例,健康对照605例。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TLR5基因mRNA表达水平,使用Sequenom基因分型技术对TLR5基因多态性rs5744174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中风风痰瘀阻证、气虚血瘀证患者的TLR5基因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地于对照组(P0.001),TLR5 rs5744174的基因型频率在中风风痰瘀阻证患者与对照组之间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rs5744174多态性与中风风痰瘀阻证易感性显著关联(隐性模型:P=0.010)。结论:TLR5基因rs5744174多态性影响中风风痰瘀阻证发生。  相似文献   

4.
尤劲松  黄培新  刘茂才  黄燕 《新中医》2006,38(11):21-22
目的:观察缺血性中风阳类证、阴类证与细胞间黏附分子Ⅰ(ICAM-Ⅰ)基因K469E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缺血性中风患者(设为观察组)177例,其中中医辩证属阳类证57例,阴类证120例。另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112例设为对照组。运用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PCR)检测ICAM-Ⅰ基因K469E多态性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并观察各项危险因素与缺血性中风相关性及与中医辨证关系。结果:观察组KK纯合子频率低于对照组,KE杂合子频率、E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中阴类证KK纯合子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KE杂合子频率、E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个体比例以及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观察组中阴类证HDL—C水平低于阳类证患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ICAM—Ⅰ基因K469E多态性的E等位基因携带者可能导致患脑梗死的风险增加,而在阴类证个体中,该风险进一步增强,提示缺血中风阴类证和阳类证患者具有不同的遗传体质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YD88基因表达水平及其多态性与缺血性中风风痰瘀阻证、气虚血瘀证的发生风险及血脂水平的关联。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测定MYD88基因表达水平,Sequenom Mass ARRAY i PLEX进行基因分型,采用HITACHI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水平。结果中风风痰瘀阻证、气虚血瘀证患者的MYD88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MYD88基因的rs7744多态性与中风风痰瘀阻证、气虚血瘀证的易感性均无统计学关联(P0.050)。而在风痰瘀阻证中,rs7744多态性与LDL水平显著相关。结论 MYD88基因表达影响缺血性中风风痰瘀阻证、气虚血瘀证的发生,且MYD88基因rs7744多态性影响中风风痰瘀阻证的血脂代谢。  相似文献   

6.
缺血性中风是危害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 ,其发病约为出血性中风的 3倍。近年来 ,对缺血性中风的研究进展较快 ,现就其相关实验室指标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1 缺血性中风与内皮素、降钙素基因肽关系的研究黄培志等〔1〕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脑梗塞患者血浆内皮素(ET) ,结果发现 :发病第 2天和第 14天的ET平均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认为血浆内皮素升高 ,可能是急性缺血性脑梗塞的重要发病因素。朱晓法等〔2〕测定 5 7例老年急性脑梗死 (ACI)患者和 3 1名健康老年对照者血浆降钙素基因肽 (CGRP)和ET的浓度 ,并求出ET/C…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CHUK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中风风痰瘀阻证及气虚血瘀证血脂水平的关联。方法共纳入341例风痰瘀阻证及284例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病例。采用Sequenom Mass ARRAY i PLEX进行CHUK 3个位点(rs3808917,rs2230804,rs3808916)基因分型,运用HITACHI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水平。结果在风痰瘀阻证患者中,TG(TG:F=3.125,P=0.045)、LDL-C(LDL-C:F=3.58,P=0.029)水平在不同rs3808917基因型携带者之间的分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气虚血瘀证患者中,TC、Tg,HDL-C、LDL-C水平在不同CHUK基因多态性基因型携带者之间、或在不同等位基因携带者之间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0)。结论 CHUK基因遗传多态性可能影响缺血性中风痰瘀阻证的血脂代谢,但不影响气虚血瘀证的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缺血性中风病血瘀证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缺血性中风病血瘀证患者84例(病例组),缺血性中风病非血瘀证患者143例(对照组),抽外周静脉血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类型。结果2组MTHFR基因C677T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18;d.f.=2,P=0.002),突变型等位基因频率病例组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9.29%和24.48%),TT基因型与缺血性中风血瘀证发生显著相关(OR=3.730;95%CI为1.229~11.318;P=0.014)。结论MTHFR基因TT型可能是缺血性中风病血瘀证发病的易感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硒半胱氨酸插入序列结合蛋白2(SECISBP2,SBP2)基因rs3211703多态性与缺血性中风(IS)中医证型的关联性。方法共纳入汉族缺血性中风患者774例,正常对照793例。采用《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对IS患者进行中医辨证。运用MassARRAY SNP基因分型技术进行基因分型检测。采用PLINK软件进行遗传关联分析。结果 SECISBP2基因rs3211703多态性与缺血性中风血瘀证[加性模型:OR(95%CI)=1.36(1.06~1.74),P=0.015;显性模型:OR(95%CI)=1.45(1.04~2.01),P=0.028;等位模型:OR(95%CI)=1.38(1.07~1.77),P=0.013]、气虚证发生风险均显著关联[显性模型:OR(95%CI)=1.72(1.10~2.68),P=0.018;等位模型:OR(95%CI)=1.40(1.00~1.95),P=0.048];校正年龄、性别后,SECISBP2基因rs3211703多态性与缺血性中风血瘀证[加性模型:OR_(adj)(95%CI)=1.36(1.06~1.74),P_(adj)=0.014;显性模型:OR_(adj)(95%CI)=1.45(1.04~2.02),P_(adj)=0.027]、气虚证[显性模型:OR_(adj)(95%CI)=1.69(1.08~2.65),P_(adj)=0.021]发生风险的关联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ECISBP2基因rs3211703多态性可能影响中国汉族人缺血性中风血瘀证及气虚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染色体12p13上的rs12425791多态性与缺血性中风痰浊阻络证、阴虚血瘀证的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TaqMan基因分型技术对148例广西汉族缺血性中风患者(痰浊阻络证67例、阴虚血瘀证81例)的rs12425791进行基因分型,并测定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在缺血性中风痰浊阻络证患者中,不同rs12425791基因型或等位基因携带者的TC、TG、LDL-C、HDL-C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在缺血性中风阴虚血瘀证患者中,不同rs12425791基因型或等位基因携带者的TC、TG、LDL-C、HDL-C水平也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rs12425791多态性可能与缺血性中风痰浊阻络证、阴虚血瘀证患者的血脂代谢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在新疆哈萨克族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且呈民族聚集趋势,其形成和发展遗传因素的影响占30-50%。本文从促进血管收缩或血管平滑肌细胞增值的相关基因与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进行综述,哈萨克族人原发性高血压主要与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多态性、血管紧张素原基因核心启动子(AGCEl)G-6A变异、醛固酮合成酶基因多态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血瘀证是CHD最常见的证型之一。研究显示,CHD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性疾病,国内外已经开始研究CHD基因-环境的交互作用对CHD发生的影响。本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探讨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吸烟的交互作用与CHD的关系,为CHD血瘀证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 IS)是临床的常见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复发率等特点,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占所有脑卒中的70%~80%,发病机制复杂,目前有效的干预措施较少。本文对近年来缺血性脑卒中与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多态性、血脂、及中医体质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和综述,为缺血性脑卒中基因水平发病机制的探讨,及临床中的中医辨证论治奠定基础和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4.
贾妮  黄培新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12):1188-1189,1205
RAS系统的主要活性物质血管紧张素Ⅱ的活性和水平受到包括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及血管紧张素受体这三类物质水平的影响,而研究表明它们同时与急性缺血性中风的发病具有相关性.本文试图对 RAS系统基因多态性与急性缺血性中风及其证候的相关性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ACE基因多态性与急性缺血性中风始发证候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ACE基因多态性与急性缺血性中风始发证候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发病7天之内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118例,进行ACE基因(D/I)多态性检测,同时进行证候分型,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非II型痰证比例明显升高,χ2=4.882,P=0.036;非DD型气虚证比例明显升高,χ2=4.750,P=0.036;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等位基因与痰证、I等位基因与气虚证的发生可能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针刺在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方面具有独特的疗效与优势,适时使用针刺治疗可挽救患者生命于顷刻之间。近年来,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机理研究主要为调整脂质代谢、抗自由基损伤、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脑水肿、降低内皮素浓度、增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调节神经因子等。临床取穴多以阳明经穴为主,头部取穴居多,刺激手法与刺激量无明显差异,但精准取穴及机理方面缺乏深入研究。笔者通过分析临床实验数据与治疗方案的关系,可望根据实验指标变化选择最佳治疗方案,优化组合,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为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机理研究提供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E,ApoE)是人体血浆中广泛存在重要载脂蛋白之一,具有与脂质和受体结合的功能,在脂质代谢、维持胆固醇平衡中起到关键作用,同时也参与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生长过程及其损伤后修复。近年来相关研究发现,ApoE基因多态性可能与Alzheimer病、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症、脊髓损伤有着密切的关联性。本文将对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对ApoE基因多态性与神经系统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阐述ApoE基因多态性的作用,对这些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缺血性中风复发是导致患者死亡、再次住院、长期残疾的主要原因。缺血性中风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的研究,有利于临床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完善该类患者二级预防工作,有助于预防和减少中风的复发。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缺血性中风病复发危险因素国内外文献,系统总结归纳近5年缺血性中风病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并展望了目前危险因素研究存在的问题,为缺血性中风病患者复发事件的预测及其二级预防提供提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脂血症中医辨证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基因测序法检测102例高脂血症患者的ApoE基因型。结果 共检出5种基因型,分别是E2/2、E3/3、E4/4、E2/3、E3/4;肝肾阴虚证E3/4+E4/4基因型频率和e4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脾肾阳虚证和痰浊阻遏证(P〈0.05,P〈0.01),气滞血瘀证E3/4+E4/4基因型频率和ε4等位基因频率也明显高于痰浊阻遏证(P〈0.05)。结论 ApoE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脂血症中医辨证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近10年(特别是近5年)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的实验研究进展,从基因表达、促生长相关蛋白43和突触素、降低兴奋性氨基酸细胞毒性、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抗氧化、抑制自由基、抗钙超载、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方面阐述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