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疗法联合化疗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生活质量和症状负担的影响。方法将63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化疗方案联合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化疗,28天为1个周期,共2个周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癌症状量表(LCSS)和生活质量量表(EORTC QLQ-LC43)变化。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除咯血外,各项LCSS评分均降低(P<0.01),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及总健康状况评分升高(P<0.01,P<0.05),恶心与呕吐、气促、食欲丧失、便秘症状评分降低(P<0.01,P<0.05);对照组治疗后除咯血外,各项LCSS评分均升高(P<0.01),各功能及总健康状况评分降低,疲倦、恶心与呕吐、疼痛、气促、失眠、食欲丧失、便秘、腹泻症状评分升高(P<0.01,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组治疗后除咯血、疼痛两项外,余各项LCSS评分,EORTC QLQ-LC43评分中各功能及总健康状况、疲倦、恶心与呕吐、疼痛、气促、失眠、食欲丧失、便秘、腹泻症状评分均改善(P<0.01,P<0.05)。结论中医辨证疗法联合化疗可减轻老年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肺和胃汤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0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采用常规化疗联合益肺和胃汤;对照组(20例)采用单纯化疗。应用欧洲癌症研究与观察肺癌患者生存质量测定特异性模块(EORTC QLQ-LC13)与欧洲癌症研究与观察生命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进行患者生存质量的对照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角色功能、情绪功能、总体健康状况、疲乏、气促、失眠、食欲不振及肺癌特异性子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恶心呕吐、便秘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肺和胃汤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现代艾灸疗法治疗肺癌患者化疗后消化道反应临床疗效。方法 将138例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68例,观察其消化道反应的发生及生存质量变化。结果 化疗24 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1~7 d内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FACT-L比较,治疗组各领域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治疗后在生理、情感、功能及附加关注领域均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艾灸疗法可有效缓解肺癌患者化疗后消化道反应,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扶正合剂联合GP方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选择50例经明确诊断的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给予吉西他滨加卡铂方案(GP方案)静脉化疗,B组加用扶正合剂口服,28 d为1个周期,连续观察2个化疗周期。[结果]在缩小瘤体方面,B组临床受益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方面,两组治疗前后癌胚抗原(CEA)水平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角质素19片段(CYFRA-21)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免疫功能、卡氏评分、临床症状改善方面,差异有统计性意义(P<0.05);在毒副反应方面,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的B组发生率较A组低,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合剂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具有增效减毒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益肺散结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中药益肺散结方联合化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化疗,2组均治疗2个化疗周期。比较2组患者近期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卡氏评分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等指标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的程度。结果 :2组患者近期客观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CEA、NSE、CYFRA21-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CEA、CYFRA21-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NSE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率及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减轻化疗药物毒副反应方面,治疗组患者恶心呕吐、腹泻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益肺散结方联合化疗能减轻晚期肺癌患者化疗的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医清肠解毒方治疗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对胃肠道功能恢复、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中西医组和西医组各50例,两组术后均给予辅助性化疗方案及常规的基础治疗措施,中西医组同时服用清肠解毒方;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胃肠道激素、生存质量评分、焦虑情绪。结果:治疗前,中西医组和西医组患者的血清VIP、DAO、MTL、SS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医组患者的MTL值高于西医组(P0.05),中西医组的血清VIP、DAO、SS测定值均低于西医组(P0.05);治疗前,中西医组和西医组患者的5个功能量表、3个症状量表、6个单项测量项目及整体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医组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情绪功能评分高于西医组(P0.05),中西医组的疲乏、恶心呕吐、失眠、呼吸困难、食欲丧失、便秘、腹泻评分均低于西医组(P0.05);治疗前,中西医组和西医组患者的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医组患者的HAMA评分低于西医组(P0.05)。结论:结直肠癌术后行辅助化疗的患者给予医清肠解毒方有利于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及手术及化疗引起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7.
张豪  林权冰  余军 《新中医》2015,47(12):181-182
目的:观察益肺增效汤联合去甲长春花碱+顺铂(N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肺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仅接受NP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肺增效汤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76.0%,对照组为4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总发生率观察组为22.0%,对照组为6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肺增效汤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肺癌临床疗效显著,毒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8.
赵成  张欣  杨佩颖 《四川中医》2012,(10):85-86
目的:观察益气解毒祛瘀方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组于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前7天始服用益气解毒祛瘀方药。两组均治疗28天为1周期,连续观察两周期。结果:在缩小瘤体、生活质量改善方面,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肿瘤标志物方面,治疗后两组患者CYFRA-21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毒副反应方面,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治疗组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益气解毒祛瘀方能有效地辅助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并对化疗患者有增效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方联合化疗(N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将21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10例采用化浊解毒方配合化疗治疗;对照组104例单纯给予化疗(NP方案)。观察2组瘤体大小变化、生存质量、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近期有效率45.4%、稳定率82.7%,对照组有效率13.4%、稳定率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存质量有效率88.1%,对照组有效率6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浊解毒方配合N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显著的增效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开展培元化瘀解毒方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的对照研究,探究培元化瘀解毒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真实世界研究方法,尊重患者意愿,将纳入的64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中西医联合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奥沙利铂和替吉奥联合的SOX术前新辅助化疗方案;中西医联合组在化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培元化瘀解毒方;两组完成新辅助化疗后行胃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肿瘤退缩分级、疗效评价、中医证候积分、功能状态KPS评分、肿瘤标志物、血细胞计数及肝肾功能。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中西医联合组肿瘤退缩分级有效率更高(P<0.05)。中医证候方面,中西医联合组治疗前后的胃痛、腹胀、食少、呕吐、便溏、乏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联合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和功能状态KPS评分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而近期疗效、肿瘤标志物、血常规和生化等指标,两组治疗前后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培元化瘀解毒方配合新辅助化疗可提高胃癌患者的肿瘤退缩分级,改善患者功能状态评分,提升生活质量,减轻细胞毒药物化疗的不良反应,对进展期胃癌患者起到协同抗...  相似文献   

11.
卜凡儒  李婕  蒋树龙 《世界中医药》2014,9(10):1316-1318
目的:观察扶正化痰方联合GP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单纯化疗组)、治疗组(化疗+扶正化痰方组)各30例,治疗2个月后,观察2组疲劳程度、中医证候、体力状况、化疗不良反应等变化情况。结果: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FSI总得分(P0.05),在咳嗽、血痰、发热、胸痛、短气、乏力等中医证候的缓解及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KPS评分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治疗组在减轻白细胞、血小板下降、恶心、呕吐以及避免神经毒性等化疗不良反应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扶正化痰方对于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缓解患者疲劳症状、改善中医证候、提高生活质量及减轻化疗不良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益气清肺汤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相同化疗方案治疗,21d为1个周期,2个周期评价疗效。治疗组在化疗前2d加用益气清肺汤治疗。21d为1个疗程,2个疗程评价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后中医临床证候变化、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变化。结果:两组中医临床证候变化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改善率分别为83.3%和60.0%(P〈0.05);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比较,2个周期化疗后,对照组CD4^+、CD4^+/CD8^+水平明显下降(P〈0.05);而治疗组CD3^+、CD4^+、CD4^+/CD8^+水平较化化疗前有所增加(P〈0.05)。两组组间比较,化疗后治疗组CD4^+、CD4^+/CD8^+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清肺汤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改善中医临床证候、免疫功能、减轻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化浊解毒方对胰岛素抵抗(IR)大鼠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模型建立成功的胰岛素抵抗大鼠随机分为化浊解毒方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每组16只。化浊解毒方组予化浊解毒颗粒按生药3 g/(kg·d)灌胃给药,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各组连续做相应处理8周。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游离脂肪酸(FFA)、大鼠肝脏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2(DGAT2)mRNA表达以及肝脏组织TG含量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以及游离脂肪酸(FFA)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化浊解毒方组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以及游离脂肪酸(FFA)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化浊解毒方组DGAT2mRNA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化浊解毒方组大鼠肝脏组织TG含量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化浊解毒方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大鼠的脂代谢紊乱,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DGAT2基因表达,进而影响TG合成及TG在肝脏组织的蓄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GP(吉西他滨+顺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变化、毒副反应及疼痛缓解情况。方法:将60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复方苦参注射液+GP方案化疗)和对照组(GP方案化疗)。对照组应用吉西他滨1000mg/m2分别于第1d、8d静滴,顺铂25mg/m2,第1d、2d、3d静滴;治疗组在化疗同时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20m L,静脉滴注,1次/d,连用2周,3周为一个周期,连续治疗两个周期。结果:治疗组临床获益率(CR+PR+SD)86.7%,对照组临床获益率63.3%,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Karonfsky评分提高率分别为73.3%和43.3%,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在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方面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性(P〈0.05),在血小板下降、血红蛋白下降、肾功能损害方面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性(P〉0.05);治疗组止痛缓解率90.0%高于对照组63.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GP方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化疗毒副作用、缓解轻中度疼痛。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白花香莲解毒方联合西药治疗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白花香莲解毒方口服。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临床疗效及肝功能(TBIL、ALB、ALT、CHE)、凝血功能(PT、PTA)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38%、75.00%,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TBIL、ALB、ALT、CHE及PT、PTA均明显改善(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花香莲解毒方联合西药治疗重度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良好的保肝护肝、退黄、改善凝血功能等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解毒软坚方治疗毒邪内蕴、瘀阻肝络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予解毒软坚方治疗,对照组予鳖甲软肝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肝功能及主要症状体征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8%和54.5%,组间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各项症状和体征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除腹痛、瘀斑外,其余症状和体征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乏力、腹胀、腹痛、胁胀、失眠、瘙痒积分及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ALT、AST、GGT、DBIL、AL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LT、A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AST、TBIL、DBI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软坚方治疗毒邪内蕴、瘀阻肝络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徐朱慧 《辽宁中医杂志》2014,(11):2449-2451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护理对肺癌术后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4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肺癌术后患者8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术后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康复护理,1个月为1个疗程,护理3个疗程。观察患者术后乏力、恶心呕吐、疼痛、呼吸困难、纳少、失眠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用症状评分量表对证候进行评分;用由EORTC开发的QLQ-C30生活质量核心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检测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干预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术后乏力、疼痛、呼吸困难、纳少、失眠等临床症状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干预后治疗组患者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躯体功能评分、认知功能评分、角色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情绪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与肺功能密切相关的肺活量(VC)、深吸气量(TLC)、用力肺活量(FVC)、最大通气量(MVV)均有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康复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术后不适症状,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是临床术后治疗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健脾温肾解毒方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探讨中医药治疗老年肺癌的作用。方法:以健脾温肾解毒方为基础,将57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为中药治疗组,对照组为单纯化疗组。治疗组根据辨证,服用健脾温肾解毒方加减,每日1剂,连续服用2月。对照组化学治疗采用NP或TP或单药泰素方案,疗程为2个周期。对老年NSCLC患者以WHO生存质量老年模块量表(WHOQOL-OLD)、ECOG行为状态(PS)评分及体重变化等生存质量测量工具进行观察研究,同时观察瘤体及中医症状等变化。结果:①生存质量:以WHO生存质量老年模块量表为工具,包括6个模块对57例中晚期老年肺癌患者的调查分析,中药组在感觉能力、自主及过去现在将来3个模块有较好的改善作用,较化疗对照组在感觉能力及社会参与模块出现下降,存在着一定的优势,P〈0.05。同时,治疗后中药组的患者,其ECOG行为状态(PS)评分的有效稳定率及体重的增加稳定率均高于化疗组,P〈0.05。②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③两组在瘤体控制有效率及稳定率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①健脾温肾解毒方能够稳定病灶,提高老年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②中医对老年肺癌的治疗,健脾温肾法可作为有效的治则之一,也为中医药治疗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提供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肺功能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提高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赵丽  刘定一 《新中医》2014,46(2):152-154
目的:观察鸦胆子油乳联合艾迪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5例,2组均接受化疗方案,治疗组在化疗前2天给予鸦胆子油乳注射液以及艾迪注射液治疗。化疗期间检查患者肝肾功能、心电图,观察病情的变化、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估临床疗效。结果:化疗有效率治疗组为57.1%,对照组为45.7%,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中位生存期、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生活质量改善率治疗组为80.0%,对照组为45.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间的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鸦胆子油乳联合艾迪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以降低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