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5 毫秒
1.
《陕西中医》2016,(5):590-592
目的:探讨盆腔炎1号方对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临床疗效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序列号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60例使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盆腔炎1号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IL-2、TNF-a、疼痛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好转,但治疗组数据和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优良率、生活质量评价LSR、LSI、LSIB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给予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盆腔炎1号方治疗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疼痛感,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就诊本院的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以清热祛湿、活血化瘀为治疗大法,给予中药方剂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局部体征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有效率为74.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及局部体征积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显著,且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自拟甲珠红藤汤配合莫西沙星及TDP电磁波照射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8例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以第四代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物莫西沙星400 mg口服,配合TDP电磁波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甲珠红藤汤内服并辅以下腹部中药外敷(塌渍)。观察2组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痊愈46例,总有效率92%;对照组痊愈15例,总有效率79%。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甲珠红藤汤结合莫西沙星及盆腔微波是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妇人止痛方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1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4例,治疗组采用妇人止痛方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联合甲硝唑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4%,对照组为78.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人止痛方灌肠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补肾调周法合二藤汤灌肠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确诊为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60例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症状及盆腔积液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过程中补肾调周法和二藤汤灌肠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吴文生 《光明中医》2020,(14):2135-213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西药抗炎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口服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B超检查结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2组治疗前B超检查显示盆腔包块、附件增粗以及盆腔积液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B超检查显示盆腔包块、附件增粗以及盆腔积液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促进症状消除,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银甲丸内服联合火针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所致慢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临床确诊为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银甲丸内服联合火针治疗,对照组单纯予以银甲丸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后3个月随访2组患者盆腔疼痛的复发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复发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甲丸内服联合火针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复发率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紫金散血汤合加味四妙散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以紫金散血汤合加味四妙散口服治疗,对照组30例以加味四妙散口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0%,优于对照组的9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复发率为6.7%,低于对照组的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金散血汤合加味四妙散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具有提高疗效减少复发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研究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采取中药灌肠联合高频热疗治疗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南阳油田医院在2020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78例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接受高频热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中药灌肠治疗。研究以治疗有效率、中医证候评分、炎性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94.8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6.92%,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医证候评分较低(P<0.05)。两组治疗前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对比可见试验组较低(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组5.13%,对照组7.69%,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中采取中药灌肠联合高频热疗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可提升治疗有效率,缓解患者的相关症状,改善其炎性因子水平,且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效果和副作用。方法:将81例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采用抗生素疗法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39例单用抗生素疗法。治疗10天后评估疗效和副作用。结果:观察组治愈34例,有效6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愈6例,有效10例,无效23例。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1),均无明显副作用。结论:抗生素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疗效优于单用抗生素疗法,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清湿止痛汤联合奥硝唑、头孢硫脒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4例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奥硝唑、头孢硫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清湿止痛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38%(47/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40/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69%(4/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23%(10/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清湿止痛汤联合奥硝唑、头孢硫脒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可以有效改善该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刘春思  张春雷 《新中医》2020,52(11):73-75
目的:观察四位一体疗法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四位一体疗法(经期中药内服、穴位封闭,非经期中药灌肠、四黄水蜜外敷)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疗程为3个月经周期,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76.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下腹疼痛、腰骶疼痛、带下量多、神疲乏力、月经量多等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各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位一体疗法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张玉锋  张炜  高明霞  杨柳 《新中医》2018,50(7):126-128
目的:观察清热活血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热活血汤。对2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04%,对照组总有效率84.3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阴道分泌物清洁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红细胞沉降率(ESR)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S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活血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炎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中医综合疗法,对照组使用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静滴进行治疗,于经期进行,疗程期为7天。观察组给予中药保留灌肠周林频普治疗仪下腹部。辅以心理疗法。两组患者均坚持治疗3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盆腔炎Ⅰ号方口服、西药侧穹窿注射、盆腔炎Ⅱ号方灌肠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3%,对照组为83.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附件增粗、盆腔积液、盆腔包块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盆腔炎汤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湿热瘀结兼肾虚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临床符合湿热瘀结兼肾虚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照就诊顺序编号,将奇数组和偶数组分别归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坤复康胶囊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观察组予以盆腔炎汤联合中药灌肠治疗,共治疗20d后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症候积分情况、复发率以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沉(ESR)水平。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73.33%,复发率分别为3.33%、23.33%,两组总有效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症候积分、血清hs-CRP和ESR水平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腔炎汤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湿热瘀结兼肾虚型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血清hs-CRP和ESR水平,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7.
王磊  潘文  田莉 《新中医》2017,49(4):94-96
目的:观察中药热敷联合抗菌药物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4例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中药热敷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9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5.8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热敷联合抗菌药物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红藤汤灌肠联合盆腔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盆腔炎患者174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89例和对照组85例,两组慢性盆腔炎患者经明确诊断后均给予红藤汤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此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盆腔治疗仪联合治疗,并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明显提高,且呈现出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亦有所提高,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藤汤中药灌肠联合盆腔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好,方法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择期疗法"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方法:按随机、对照原则,纳入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患者64例进行临床观察研究,其中治疗组(择期疗法组)33例,对照组(常规疗法组)31例。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均能明显改善中医证候、局部体征、阴道清洁度及B超异常征象,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择期疗法"疗效肯定,疗程短,是治疗慢性盆腔炎"简、便、廉、效"的方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中医综合治疗、西药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将155例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患者分为治疗组80例、对照组75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保留灌肠、外敷和耳穴贴压4种方法综合治疗疗程10天;对照组采用西药抗生素治疗,疗程7~10天.观察症状、体征变化,进行症候评分.结果:两组近期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B超显示附件区增粗、盆腔积液、盆腔包块等体征改善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疗效优于西药治疗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