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中医"治未病"理论是《黄帝内经》预防与治疗学的精髓,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代的理论与临床发展中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治未病"理论的内涵为线索,并针对中风病的致病因素,探讨"治未病"理论在中风病防治中的应用,充分反映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的中医思想。  相似文献   

2.
"治未病"思想在中医防治中风病过程中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未病先防、欲病早治、既病防变及瘥后防复。防治中风病的关键环节是正确辨识和抓住中风病发生发展中的主要矛盾。然而,中医"治未病"之理念渗透的深度及广度不够,当下应该在学术界和广大群众中反复宣传预防为主的思想,以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做好中风的防治,达到"治未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相关因素对中风病中经络急性期证候的影响。方法:调查242例中风病中经络急性期住院患者的相关信息及中医证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年龄小、合并高血压、不合并冠心病者风火上炎证发生率高,发病时间长者风痰瘀阻证发生率高,女性患者痰热腑实证发生率高,发病时间短者风火上炎证、痰热腑实证发生率高,年龄大者气虚血瘀证发生率高。结论:中风病的证候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临床在中风病的预防中应遵循"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原则,可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依据相关因素进行中医证候学预防,一旦发生中风应综合患者所有信息进行准确的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4.
刘洁  王宝亮  段枫阳 《光明中医》2016,(16):2299-2300
结合以往对中风病的研究以及临床经验,从中医治未病的角度出发,浅谈关于中风病的一、二级预防。一级预防为"未病先防"阶段,主要预防手段为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控制可控危险因素;二级预防为"已病防变、预防复发"阶段,预防手段主要为寻找中风病发生的原因,结合中药、针灸等临床方法治疗可逆病因,纠正可干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崔金海主任中医师临证近50年,针对中风病总结出"治未病,重诱因,调气机,化痰瘀"防治结合的临床经验,并研制出"开窍丸",成功救治了众多的中风患者,惠及一方百姓。  相似文献   

6.
中医预防医学重视体质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预防医学提倡不治已病治未病,这种未病先治的理念是与中风病后遗症患者预防复发,提高生活质量的诉求是一致的。通过中风病后遗症期主要证候分型研究,笔者发现,在包括类中风的广义中风病中,特别是无症状腔隙性脑梗塞,传统中风病五大主症或不明显或不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部分病人甚至无症可辨,此阶段辨证的结果更倾向于一种病理体质或体质证候。故针对病理体质的中医药干预应是中医预防医学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中风病需重视预防,治未病思想能够指导中风病防治。微观辨证是对传统辨证方法的补充和丰富,可以弥补传统辨证手段的不足。运用微观辨证方法,能够更好地发挥中医"治未病"思想在中风病防治中的作用,故而临床医务工作者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张学文教授从肝热血瘀论治中风先兆证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学文教授为著名中医急症专家,从医 40余年,在中风病的理论和临床研究上颇有建树.张师在中风病防治中尤其重视"治未病",强调其发病的关键环节在于肝热血瘀,并创立清肝和血、化瘀通络的治疗大法,研制成清脑通络片 (原名小中风片 )治疗中风收效甚佳.现就跟师学习中有关张师论治中风先兆证的经验予以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从《内经》“治未病”思想探讨中风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华 《陕西中医》2010,31(6):748-749
"治未病"是《内经》预防与治疗学的重要理论,不仅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对当代中医学的理论与临床发展也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依据《内经》有关论述,分析"治未病"内涵,探索以"治未病"思想为指导,针对发生中风病的危险因素和病理环节而采用相应的治法方药进行有效干预,或未病先防,或既病防变,辨证施治,兼顾他脏,因势制宜,对于防治中风病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风先兆属于中风发病的早期预兆,尽早开展中医干预性治疗对预防中风的发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通过总结近年来对中风先兆证的研究进展,从中医"治未病"思想、中药与针灸治疗等层面,对文献中所描述的中风先兆证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对未来临床中风病的及早发现、及时治疗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1.
邵念方教授从热毒论治中风病先兆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风病先兆证(以下简称中风先兆)是中风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其出现预示着中风病发生的高度危险性。中风先兆一旦出现,能否抓住有利时机,举“上工治未病”之措,确定正确的治疗方法,以防微杜渐,收事半功倍之效,显得至关重要。邵念方教授从事中风病的防治近40年,求索古今文献,结  相似文献   

12.
介绍广州中医药大学罗陆一教授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经验:罗教授认为中风病的主要病机是脏腑气血亏虚兼挟痰湿瘀血;罗教授治疗疾病非常重视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巧妙地把生物全息理论与中医的四诊相结合,临证以补为重,并把中药与饮食相结合,经临床验案证实,对中风病有着极佳疗效.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追本溯源,系统阐述"肝病实脾"理论来源、演变以及对"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理解。同时从"肝病实脾"探讨中医"治未病"思想如何应用于王乐亭"老十针"防治中风后胃肠功能障碍。总结得出,无论是防治中风后胃肠功能障碍,抑或是防治中风病及其并发症,均可把中医治未病思想贯穿到中风病发病以及治疗的全程,以融会贯通,达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预后防复的目的,充分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14.
中医"治未病"理论是中医预防医学的中心思想,对指导当今社会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中风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治未病"思想入手,论述了"治未病"理论在中风病防治中的应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海南地区缺血性中风病患者急性期证候的演变规律。方法:采用前瞻性的临床调查的方法,选取2015年01月至2016年12月琼中县(中部)、琼海市(东部)、儋州市(西部)、乐东县(南部)中医院近年来神经内科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住院病例,72 h内入院并自入院当天至发病14 d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证候演变模式的分析研究,参照《缺血性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按照住院后1 d、14 d动态采集临床信息,研究海南地区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的证候演变规律。结果:海南地区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风证78例、火热证26例、痰证56例、血瘀证70例、气虚证47例、阴虚阳亢证23例。其中急性期以风证、血瘀证、痰湿证、气虚证最多,组合则以两证、三证组合最为多见。结论:海南地区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患者证候存在单证为主的趋势,两证、三证组合多见,证候表现为"火热"少,"痰湿""气虚"多的特点,证候体现了中风病传统病机,可以使复杂证候简单化,可以灵活准确反映证候的动态、复杂、多变的特性,为证候的规范化和辨证的灵活性之间构筑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肖燕  任开益 《新中医》2014,46(1):11-13
任开益名中医运用中医治未病理念认识、治疗中风病,通过研究一组高危因素造成人体对中风病的易感性,提出高危中风综合征假说,运用个人经验方对中风病实施未病先防减少发病率,已病防变降低死亡率,康复与治疗同期开展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7.
葛健文诊治中风病经验管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中医专家葛健文临床论治中风病的学术经验及思想。方法:分博采众家之长,倡导内外之因;分期论治首倡阻截疗法;法不拘一,贵在变通;防重于治,立足中焦脾胃4个部分阐述老师诊治中风病的辨证特色。结果:葛老师治疗中风以解毒清热为熄风之关键,化痰逐瘀通络贯穿始终的治疗原则;重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中医"治未病"及痰瘀热毒同治、扶正祛邪并重的学术思想。结论:葛建文老师临床论治中风病的经验和学术思想,可为当前中医学术经验的继承和研究起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探讨海南地区中风病恢复期证候分布及演变规律。方法:在海南全省共5家医院纳入符合标准的中风病恢复期患者共400例,对各量化指标进行评分、辨证,以观察中风病恢复期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结果:本次纳入的400例中风病恢复期患者,证候要素组合以两证组合最多,有198例,占49.5%;3证组合有113例,占28.3%;4证组合57例,占14.3%。而在198例两证组合患者中,又以"痰证+血瘀证"多见,占57.6%,其余为"风证+阴虚阳亢证"和"气虚证+血瘀证",分别占21.2%和15.2%。同时,113例3证组合患者中,以"气虚证+血瘀证+痰证"最多,占28.3%,其次为"火证+痰证+血瘀证"占15.9%。结论:海南地区中风恢复期患者证候存在多证候组合趋势,且以"痰证+血瘀证"最为常见,这与海南地区气候特点相符。  相似文献   

19.
俞洁 《光明中医》2009,24(12):2340-2341
本文通过探讨"未病"与潜证的内涵、相互关系等方面的内容,阐述了潜证属于"未病"的范畴,利用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四诊手段和辨证体系将能更好地辨析潜证,可提高诊断的预见性,达到"治未病"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中风病又称卒中,<内经>有"仆击"、"偏风"、"身偏不用"等之称.张仲景<金匮要略>则专立"中风病篇",对中风病的病机、脉证论述颇详,且根据临床证候及病情的轻重将中风分为中经、中络、中腑、中脏.<诸病源候论>更是将"中风候"等中风有关内容列为全书篇首,详论其病因、证候、治法(针灸)及预后.其后,经过孙思邈、戴思恭、沈金鳌、刘完素、李东垣、李中梓、叶天士、王清任等许多医家对中风病进行了不断研究,对中风病病因病机、证候、预后方面的认识逐渐深入,在治法方药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