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心脾两虚失眠症的效果。方法:104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治疗,治疗组给予针刺及温和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及入睡时间得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HAMD评分和HAMA评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确立穴位埋线法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治疗地位。方法:对6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病例随机分为埋线组和针刺组(各30例),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及睡眠率、中医症状疗效指数进行疗效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均能有效降低评分(PSQI总分及各项目P0.01或P0.05);治疗后埋线组在改善患者PSQI总分及睡眠质量、日间功能优于针刺组(P0.01),其余五项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均有效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但埋线组改善中医症状优于针刺组(P0.01);通过疗效指数分析,两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显效率则有明显差异(P0.01),说明埋线组更能取得明显疗效。结论:穴位埋线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优于单纯针刺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笔者采用针刺配合耳穴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8例均为2008年5月-2010年5月中医科门诊患者,根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归脾汤联合地西泮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临床疗效。方法:将18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94例。对照组给予地西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归脾汤治疗,均治疗1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睡眠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62%,高于对照组的76.60%(P0.05);治疗后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为(5.27±1.30)分,低于对照组的(8.86±1.58)分(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3%,低于对照组的15.96%(P0.05)。结论:归脾汤联合地西泮可改善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分析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症患者应用归脾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2020年1月~2021年1月对本院接入的78例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症患者分组比较,其中39例常规治疗者纳入常规组,另39例应用归脾汤加减治疗者纳入研究组.结果 研究组总体疗效更高,与常规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 < 0.05).研究组PSQI...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分析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症患者应用归脾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2020年1月~2021年1月对本院接入的78例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症患者分组比较,其中39例常规治疗者纳入常规组,另39例应用归脾汤加减治疗者纳入研究组.结果 研究组总体疗效更高,与常规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 < 0.05).研究组PSQI... 相似文献
7.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34)
目的探讨电项针联合臭氧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失眠症患者(心脾两虚证)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心脾两虚型高血压伴失眠症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臭氧治疗,研究组给予电项针联合臭氧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5-H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NE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各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患者降低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结论电项针联合臭氧治疗心脾两虚型老年高血压伴失眠症患者能够显著提高5-HT水平,降低NE水平,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确立穴位埋线法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治疗地位。方法:对6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病例随机分为埋线组和针刺组(各30例),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及睡眠率、中医症状疗效指数进行疗效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均能有效降低评分(PSQI总分及各项目P〈0.01或P〈0.05);治疗后埋线组在改善患者PSQI总分及睡眠质量、日间功能优于针刺组(P〈0.01),其余五项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均有效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但埋线组改善中医症状优于针刺组(P〈0.01);通过疗效指数分析,两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显效率则有明显差异(P〈0.01),说明埋线组更能取得明显疗效。结论:穴位埋线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优于单纯针刺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普通针刺联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以12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然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和《精神疾病治疗效果标准修正草案》中有关失眠的疗效标准判断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SQI的评定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等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PSQI中各因子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将失眠症分为若干证型,临床上以心脾两虚型较为多见。2006年6月-2008年6月笔者以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40例,获得较好疗效,并与眠安康口服液治疗的40例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常规针刺法和针刺捻转补法治疗心脾两虚抑郁症失眠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心脾两虚抑郁症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针刺组和针刺捻转补法组,各30例,2组取穴相同,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组内、组间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各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针刺捻转补法组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结论常规针刺法和针刺捻转补法均可有效治疗心脾两虚抑郁症失眠患者,明显改善该病的临床症状,且针刺捻转补法优于常规针刺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归脾汤配合针灸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归脾汤(人参、白术、黄芪、甘草、远志、枣仁、龙眼肉、当归、木香)配合针刺穴位(脾俞、心俞、神门、三阴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62例,并设立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口服安定、维生素B_1、谷维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8.7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归脾汤配合针灸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能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归脾汤对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下丘脑-垂体-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按区组随机化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给予归脾汤,每次100mL,每日2次;对照组30例,给予艾司唑仑片1mg,每晚睡前口服1次,两组疗程均为8周;另选取同一医院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失眠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T3、T4、TSH及TRH水平,并与健康体检组比较,疗效评定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结果: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的血清T3、T4、TSH及TRH水平较健康体检组明显降低(P<0.05)。给予归脾汤治疗后,治疗组的PSQI总分值、入睡时间分值及日间功能障碍分值均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治疗组的血清T3、T4、TSH及TRH水平较对照组上升显著(P<0.05),其中T3、T4与健康体检组无差异(P>0.05)。结论: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存在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功能减退,归脾汤对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PSQI、血清T3、T4、TSH及TRH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归脾汤拆分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3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根据病机拆分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疗效。方法:将6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由归脾汤拆分而成的"寤方"和"寐方",分别于晨起和睡前服用,对照组服用归脾汤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失眠症疗效以及反映睡眠质量和日间觉醒状态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改良困倦量表(mESS)等疗效指标。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失眠症疗效类似,但试验组能更有效改善睡眠质量,其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失眠病机合理拆分方剂较单纯辨证论治指导下的成方能够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纳支法对脾虚痰盛、痰火扰心型不寐的临床疗效及对睡眠指数的影响,确立时间治疗学的临床疗效优势。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9例脾虚痰盛、痰火扰心型不寐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常规辨证取穴组)、B组(纳支法按时开穴组)、C组(非开穴时辰纳支取穴组),每组33例,并进行相关的针刺干预。在治疗前、治疗后、半月后随访时分别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定。结果:共有94例完成试验,其中A组31例,B组32例,C组31例。临床疗效上,B组优于A组和C组(P0.05),A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SQI量表评分比较,在改善睡眠质量、睡眠效率上,B组优于A组(P0.05);在改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催眠药物、日间功能及总分上,B组优于C组(P0.05);在改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上,A组优于C组(P0.05);三组在改善入睡时间、睡眠障碍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纳支按时开穴针刺治疗脾虚痰盛、痰火扰心型不寐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和非纳支时辰开穴针刺方法。 相似文献
16.
林开亮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1):54+56-54,56
[目的]观察参芪五味子联合归脾丸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参芪五味子联合归脾丸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68例,排除各系统及实验室检查发现有阻碍睡眠的其它器质性疾病。[结果]使长期顽固性不寐症状得到改善,无成瘾性及毒副作用发生,并不易反跳,复发率低,总有效率93.1%。 相似文献
17.
荆秦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6):120-121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各种方法,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可靠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对近年来针灸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文献进行综述。[结论]针灸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有显著疗效,但临床中上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