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老年肺部感染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更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常因其临床症状及体征不典型而易造成漏诊和误诊,由于抗生素的不恰当使用,也常常影响该病的治疗。中医辨证论治该病,在改善患者症状、缩短疗程、增加治愈率等方面均显示出一定的优势。我们在既往研究中对152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析,结果显示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常兼有中焦湿热证,且该证型与年龄相关,发病率较高,约为49.3%[1]。现从理论角度进一步分析探讨老年肺部感染中焦湿热兼证的证治特点,为临床辨证论治该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部感染患者血瘀兼证证候特征、辨证要点。方法根据相关标准制定临床观察表,共收集165例肺部感染病例,收集流行病学资料,记录其临床特征及舌脉,根据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对比统计并分析、探讨肺部感染血瘀兼证的发生概率及中医证候学特征,并进一步探讨肺部感染血瘀兼证的发生与中医主证及各理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65例患者中,有60.6%存在血瘀兼证,老年人占48%。肺部感染伴血瘀兼证,临床可见胸痛、头晕、胁痛、口渴等表现,可见舌质紫黯或舌体瘀斑。肺部感染患者中伴有血瘀兼证患者与不伴血瘀兼证患者在低氧血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部感染患者常见到血瘀证的表现,发生率较高,但其产生及变化似与低氧血症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老年与中青年肺部感染肺阴伤证发生的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辨治提供依据.方法 共观察肺部感染患者162例,其中老年组102例,中青年组60例.比较2组肺阴伤证的发生率;观察基础疾病与肺阴伤证的关系,肺阴伤证与病程的关系,体质因素与肺阴伤证的关系.比较老年组与中青年组肺部感染呼吸系统症状;观察老年肺部感染肺阴伤证的临床特点.结果 肺部感染患者肺阴伤证总发生率为39.5%,老年组发生率为53.9%,中青年组发生率为15.0%,老年组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5).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脑梗死等基础病的患者发生肺阴伤的机率更高.老年组肺部感染肺阴伤证发生率7 d内为23.6%,8~14 d为34.5%,15 d以上为41.8%;中青年组肺部感染肺阴伤证发生率7 d内为2.0%,8~14 d为40.2%,15 d以上为58.1%.64例发生肺阴伤证的患者中阴虚质者30例,占46.9%.老年组喘息症状发生率高于中青年组(P<0.05).结论 老年肺部感染肺阴伤证发生率高于中青年,肺阴伤证表现可见于发病全程;基础疾病、体质因素及用药等可影响患者肺阴伤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50例老年慢性咳嗽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咳嗽发病及中医证候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50例老年慢性咳嗽患者及38例中青年慢性咳嗽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学分析。结果老年慢性咳嗽患者与中青年慢性咳嗽患者相比病程长,就诊前平均病程为(100.70±9.65)d,发病前多有与疾病发生相关的因素存在,如感受风寒、过度劳累、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异味刺激等因素。老年慢性咳嗽的证候主要为:阴虚肺燥证、肺气亏虚证、痰湿蕴肺证、风寒袭肺证、肝火犯肺证、痰热壅肺证;阴虚肺燥证、肺气亏虚证在老年慢性咳嗽患者中的发生率高于中青年。结论初步揭示了老年慢性咳嗽的中医证候学特点,为老年慢性咳嗽的中医临床辨证、遣方用药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聚类分析方法探索老年高血压病的中医证候规律。【方法】编制老年高血压病病例报告表,记录495例住院患者个人基本资料及中医证候信息,对中医证候进行频数分析及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老年高血压病出现频率较高的症候为头晕(75.9%)、失眠(33.1%)、胸闷(29.9%)、纳差(23.2%)、头痛(22.4%)、脉滑(54.9%)、苔腻(51.7%)、脉弦(49.7%)、苔白(47.8%)等;49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主要证型为:肝阳上亢(23.8%)、气虚痰浊(21%)、肾气不足(19.8%)、痰瘀互结(18.4%)、痰热(17.0%)。【结论】老年高血压病证候主要以肝阳上亢、气虚、肾虚为主,可兼夹痰浊、痰热、血瘀因素,其中兼夹痰浊与瘀血证候临床多见。聚类分析方法可为老年高血压病中医证候分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小样本调查的方式,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患者的证候学特征,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患者的中医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3月5日—16日就诊于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及重型恢复期患者32例,收集患者中医四诊资料,建立数据库,采用聚类分析法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证候学特点,统计其证候要素和中医证型发生频率。结果频率≥50%证候要素为:胸闷、乏力、纳呆、腹胀、小便黄、大便干、脉滑;证候类型为:湿热郁肺证9例(28.1%),痰湿中阻证8例(25%),肺脾气虚兼阴亏证13例(40.6%),另有2例患者无法归类(6.3%)。结论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就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及重型恢复期患者的中医证候以肺脾气虚兼阴亏证为主,干咳、大便干、腹胀、胸闷、纳呆、乏力、小便黄、脉弦是该证型的证候要素。湿邪为患在部分患者中贯穿整个病程,而以湿热郁肺证、痰湿中阻证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急性感染性腹泻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对1078例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调查。观察寒湿证、湿热证、暑湿证、伤食证、疫毒证分布情况,对各证候分布在不同季节进行比较,对各证候分布在不同年龄段进行比较。结果 1078例中湿热证464例(占43.04%),寒湿证321例(占29.79%),暑湿证218例(占20.22%),伤食证16例(占1.48%),疫毒证59例(占5.47%)。在不同季节,寒湿证、湿热证、暑湿证分布具有明显差异。寒湿证在春季比例最高,其次为冬、夏季,秋季最低;湿热证在冬季比例最高,其次为秋、夏季,春季最低;暑湿证仅见于夏秋季节,又以秋季为多。在不同的年龄段,寒湿证、湿热证、伤食证的分布有显著差异。寒湿证青年患者比例最高,其次为老年患者,中年患者最低;湿热证中年患者比例最高,其次为老年患者,青年患者最低;伤食证老年患者比例最高,其次为中年患者,青年患者最低。结论急性感染性腹泻以湿热证最常见,其次为寒湿证与暑湿证,疫毒证与伤食证均较少见,部分证候分布因发病季节及年龄段的不同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慢性肾衰竭中医邪实证证候分布规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竭中医邪实证候的分布规律.方法:选择慢性肾衰竭临床各期患者198例,运用慢性肾衰竭中医证候调查表现察慢性肾衰竭邪实证候的分布情况.结果:血瘀兼证是出现率最高的邪实兼证,与其他邪实兼证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代偿期和失代偿期湿热兼证的出现率高于湿浊兼证(P<0.05),衰竭期和尿毒症期湿浊兼证的出现率高于湿热兼证.从原发病中的分布来看,慢性肾间质疾病湿热证的出现率低于其他疾病.水气兼证在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小球疾病中出现率高于其他疾病.结论:慢性肾衰中医病机错综复杂,正虚邪实贯穿始终,虚实夹杂是慢性肾衰竭的中医证候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杭州地区114例奥密克戎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简称“新冠肺炎”)中医证候特点。方法:以杭州本土德尔塔株(AY.4进化分支)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6日至2022年2月4日在杭州市西溪医院住院治疗的114例杭州本土奥密克戎株新冠肺炎患者中医证候及舌脉特点。结果:本次奥米克戎株新冠肺炎患者中医证候特点为:①湿热证候突出,成人湿热并重,小儿湿重于热,以“湿热时疫”为主;②口鼻证候较重,肺部中医证候相对较轻,以鼻塞、流涕、咽痛等证候为主导;③味觉、嗅觉减退比例较高。结论:本次奥米克戎株新冠肺炎患者中医证候以湿热证为主,治疗当以清热利湿为第一要义,分清湿热的关系,同时重点关注味觉、嗅觉的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找寻消化性溃疡脾胃湿热证辨证依据。方法:采用中医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263例消化性溃疡活动期的患者进行证候归类;并应用多变量累计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脾胃湿热证与中医四诊、发病相关因素、中医体质、胃镜像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结果:脾胃湿热证占44.49%,其后依次是脾胃虚寒证21.29%、肝胃不和证13.31%、瘀血停滞证12.93%、胃阴不足证7.98%;脘腹痞满、口中黏腻、舌红、苔厚腻或黄腻、性格内向、恣肥甘、喜麻辣炙煿和体胖、腻滞质、复合繯瘛⒗Q癖砻娓不谱悄逄Αつず彀紫嗉娑婕?黏膜糜烂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脾胃湿热证呈正相关。结论:脾胃湿热证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证型,脾胃湿热证与脘腹痞满、口中黏腻、舌红、苔厚腻或黄腻、性格内向、恣肥甘、喜麻辣炙煿和体胖、腻滞质、复合繯瘛⒗?疡表面覆黄浊腻苔、黏膜红白相兼而兼见黏膜糜烂及Hp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和中医证候特点。方法: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调查1069例冠心病患者,按发病年龄分青年组(82例,年龄≤45岁)和中老年组(987例,年龄〉45岁),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病变和中医证候特点。结果:青年组男性比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吸烟人数、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比例和冠心病家族史显著高于中老年组(P〈0.05)。中老年组伴发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病例高于青年组(P〈0.05)。中老年组冠脉造影检查,左主干、回旋支和多支病变的发病率显著高于青年组(P〈0.05)。青年组单支病变和双支病变的发病率显著高于中老年组(P〈0.05)。青年冠心病组中气滞、痰浊的比例显著高于中老年组(P〈0.05),而中老年组的寒凝、阳虚、阴虚和肾虚的比例显著高于青年组(P〈0.05)。结论:青年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和冠脉病变有自身的特点而区别于老年冠心病。  相似文献   

12.
微生态学方法在湿热证舌苔微生物群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微生态学检查法在研究中医湿热证患者舌苔微生物群变化中的应用。方法制备舌苔涂片,革兰染色后置显微镜下直接镜检,制定量化标准观察并记录各种细菌的密集度及多样性数据。结果舌苔细菌密集度湿热证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多样性构成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证组舌苔中无论是真菌的例数或是种类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生态学涂片检查方法不需昂贵设备,操作简单,比较培养法更能体现出其节省试验时间及费用的优势,但关键在于定位取样以及对各种微生物群数量、多样性指标量化的制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患者的临床特点、中医证候分布,探讨MS的发病机制。方法用临床病例分析统计方法,对261例MS患者的临床特点、舌苔脉象和中医证型进行归纳、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女性与男性患者之比为1.8:1,患者发病年龄在20~40岁之间的151例(58%),80.2%的患者无明显的诱因,以急性起病、复发-缓解多见,平均复发2.1次,大多数患者以感觉、视觉和运动障碍为首发和就诊即时症状,中医辨证有肝肾阴虚、脾肾阳虚、阴阳两虚、脾气不足、痰热瘀阻等,主要涉及肾、肝、脾3种脏器。结论本组病例证候要素以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痰、血瘀、湿、热为最多。因此,MS本虚以肝肾阴虚、脾肾阳虚为主,邪实以痰、血瘀、湿、热合而为病为主。其中肝肾阴虚和痰瘀内阻的病理机制在多发性硬化患者中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这一特点从患者的舌象和脉象上也可以得到佐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层析成像设备对脾胃湿热证大鼠的舌苔及舌质进行在体的显微层析成像与舌象指标的量化研究,探讨脾胃湿热证模型舌象在显微检测方面的变化规律以及光学相干层析成像于舌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复合因素复制脾胃湿热证大鼠模型,应用自行装置的光学相干层析成像设备,以LabVIEW编写软件操作平台,进行大鼠舌上表面的在体显微成像检测,并对舌苔的相关参数进行量化处理分析。结果从大鼠舌表面显微成像中能够清楚地分辨出舌苔层、舌苔舌体连接层与舌体层结构,与组织学检测大鼠舌显微结构结果显示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脾胃湿热证大鼠的舌象各部位的舌苔厚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舌体部津液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脾胃湿热证模型的舌象在显微检测上具有特征性的改变,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在大鼠舌象中能进行成像研究,并可能实现一定的量化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慢性胃炎脾虚湿热证患者与正常志愿者舌苔蛋白质谱的差异,筛选慢性胃炎脾虚湿热证的特征性舌苔蛋白标志物,并建立特征性舌苔的诊断模型。方法:收集30例慢性胃炎脾虚湿热证患者(实验组)和30例正常志愿者(正常组)的舌苔,经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检验并筛选舌苔蛋白标志物,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建立预测模型。结果:在质荷比1 000~15 000范围内检测到189个差异蛋白峰。与正常组相比,实验组的差异蛋白质谱峰表达值较高(P<0.05);通过聚类分析,两组蛋白质谱峰值显示的聚类性质明显不同;利用主成分分析,两组舌苔样本的分布有明显差异,可有效分离;构建的慢性胃炎脾虚湿热证特征性舌苔诊断模型预测正确率为91.67%,灵敏度为100.00%,特异性为83.33%。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特征性舌苔诊断模型能对慢性胃炎脾虚湿热证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可为慢性胃炎脾虚湿热证的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中医证候特点,确定其主要证候和次要证候,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观察161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得出3类证候特点:第一类,巩膜黄染重度,黄疸程度重,皮肤黄染晦暗,发热重,精神萎靡重,腹胀重,腹胀轻,呕吐重,大便颜色灰白,尿少色黄重,腹壁静脉曲张轻,腹壁静脉曲张重,肝大重,肝质地韧,肝质地硬,舌质紫黯,指纹紫;第二类,巩膜黄染中度,黄疸程度中.面色无华重,食欲不振重,食欲不振轻,呕吐轻,尿少色黄轻,便溏重,便溏轻,舌苔黄,舌质红;第三类,巩膜黄染轻度。黄疸程度轻,皮肤黄染鲜明,发热轻,精神萎靡轻,面色无华轻,肝大轻,肝质地软,大便颜色灰白。大便颜色黄,舌质淡.舌苔薄白,指纹淡。结论:婴儿肝炎综合征主要分为湿热郁蒸、寒湿阻滞、气滞血瘀3个证型,病因主要为湿邪,其病理关键是湿阻中焦,气机阻滞,升降失司。  相似文献   

17.
以肺脏的生理特性为依据,探讨了形成阳黄的机理。认为阳黄的基本病机是湿热伤肺,肺失宣降,气机不畅。并提出宣降肺气,调畅气机,以促进肌腠宣通,腑气通顺,是给湿热邪气以出路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158例HIV/AIDS感染者常见中医症状和证候分析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目的调研因卖血而感染艾滋病毒的感染者出现的常见中医症状和证候.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研方法,按照统一标准对患者进行详细询问,填写症状体征调查表,了解不同症状出现的频率,按中医脏腑辨证进行证候分类,并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列出不同证候的发生率,并进行病因学分析.结果中医症状依次为:乏力,急躁易怒,口干,情绪低落,咳嗽,健忘,畏寒肢冷,纳呆,自汗,腰膝酸软,失眠,腹泻,脱发,发热;舌象:最多见的是红绛舌和腐腻苔;脉象:多表现为复合脉,其中含弦脉特征的脉象最多,其次是细脉、沉脉、数脉、滑脉、弱脉等.中医证候:以复合证为主,脾虚证最多见,其次是肝虚证、气虚证、阳虚证、湿热内蕴证、心虚证、肝郁气滞证等.结论由卖血感染引起的艾滋病患者临床常见证型以虚证为主,脏腑主要累及肝脾心.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抗生素治疗前后中医证型的变化。[方法]观察86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抗生素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天、第6天的舌象及症状变化情况,记录症状及评分。每6天为1个疗程。对新增症状进行统计学聚类分析处理,确定相关的中医证型。用图像软件处理数字舌图,探讨其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抗生素治疗前中医证型分布为:风寒证28例,风热证27例,风寒挟湿证12例,风热挟湿证19例;治疗后第3天中医证型分布为:风寒证2例,风热证3例,风寒挟湿证36例,风热挟湿证45例;治疗后第6天中医证型分布为:风寒证2例,风热证1例,风寒挟湿证27例,风热挟湿证56例。聚类分析为湿热蕴脾证和寒湿困脾证2型。治疗后第6天寒湿困脾证与湿热蕴脾证的相同证型评分均和第3天的证型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寒湿困脾证患者舌苔的R、G、B值均低于湿热蕴脾证。[结论]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后多转变为湿热蕴脾证和寒湿困脾证,提示用相应的中医药搭配抗生素使用。  相似文献   

20.
不同证型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索不同中医证型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肝纤维化指标及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谱勒超声显像仪测定147例不同证型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门静脉血流流速、脾静脉血流流速,并检测不同证型肝硬化患者的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球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层粘蛋白、Ⅳ型胶原等相关指标.结果:不同证型(湿热内蕴、肝气郁结、脾虚湿盛、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及血瘀证)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内径无显著性差异;患者门静脉流速、流量,血瘀证与湿热内蕴证比较P<0.05;脾静脉内径,湿热内蕴证与肝肾阴虚证、血瘀证比较P<0.05,与脾肾阳虚证比较P<0.01;脾静脉流速,血瘀证、脾肾阳虚证与湿热内蕴证、肝气郁结证、肝肾阴虚证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脾静脉流量湿热内蕴证与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血瘀证比较P<0.01;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与Ⅲ型前胶原,肝肾阴虚证与湿热内蕴证比较P<0.05.在Child-Pugh分级中,C级脾肾阳虚证发生率最高,A级肝气郁结证发生率最高.结论: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血瘀证证型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与湿热内蕴证和肝气郁结证间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