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I-gel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对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全麻诱导后分别采用喉罩(I)组和气管插管(T)组行机械通气,记录气腹前、后10 min、15 min呼气末CO2(PETCO2),气道平台压(Palat)、气道峰压(Ppeak)和肺顺应性(CL),并记录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气腹后10 min、15min,I组CL明显高于T组,Palat,Ppeak明显低于T组(P<0.05).与气腹前比较,气腹后10 min、15 min,两组CL明显降低,PETCO2,Pplat,Ppeak明显升高(P<0.01).I组术后咽喉痛和呛咳的例数明显少于T组(P<0.05).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采用I-gel喉罩通气更安全,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食管引流型喉罩在全身麻醉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择期手术病人8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全麻诱导后分别插入喉罩(Ⅰ组)和气管插管(Ⅱ组),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前(T0,基础值)、插管(罩)即刻(T1)、插管后1 min(T2)、插管后5 min(T3)、气腹后5 min(T4)、气腹后10 min(T5)、放气腹后1 min(T6)、拔管(罩)后(T7)的血压、心率、相关呼吸参数[呼吸末二氧化碳(PETCO2)、吸入和呼出潮气量(Vti和Vte)、吸入和呼出分钟通气量(MVi和MVe)、气道峰压(Ppeak)和平台压(Pplat)、肺顺应性(CL)及气道阻力(Raw)]及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0时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Ⅱ组较Ⅰ组HR增快、MAP升高(P〈0.05);气腹后较气腹前PETCO2明显升高(P〈0.05);Ⅰ组与Ⅱ组比较,术后咽部不适、术后咽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引流性喉罩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气管插管全麻与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气管插管全麻组(Ⅰ组)和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组(Ⅱ组),每组20例。Ⅰ组常规气管插管全麻,机械通气。Ⅱ组使用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保留自主呼吸。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气腹后5min、气腹后15min、放气后10min。血压(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末二氧化碳(PETCO2)分压及清醒后的不适主诉,术者的满意度等。结果:气腹后5min、15min,Ⅱ组呼吸未二氧化碳(PETCO2)均显著高于Ⅰ组,P<0.05。与术前相比Ⅱ组气腹后15min血压(BP)明显较术前降低,P<0.05。呼吸频率增快,P<0.05。结论:气管插管静脉全麻更适合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尤其在防止低血压,控制患者二氧化碳蓄积方面明显优于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在开胸手术中单肺通气(OLV)时低潮气量(VT)复合呼气末正压(PEEP)对肺内分流、呼吸力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择期行开胸手术的患者,ASA I~Ⅱ级,麻醉诱导后行双腔支气管插管,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潮气量组(A组:VT=10mL/kg,呼吸频率12次/min)、低潮气量复合呼气末正压组(B组:VT=6mL/kg,PEEP=0.49kPa,呼吸频率16次/min),每组患者分别在单肺通气前1min(T1)、单肺通气30min(T2)、单肺通气结束前(T3)抽取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行血气分析并根据结果计算肺内分流率(Os/Ot),同时监测气道峰压(Ppeak)、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桡动脉压(ABP)及心率(HR)。结果:B组与A组相比,单肺通气后Ppeak明显下降(P<0.05),Os/Ot明显减低(P<0.05);PETCO2、ABP、HR无显著差异。结论:单肺通气时应用低潮气量复合呼气末正压通气可降低气道压,且有利于改善单肺通气时的肺内分流。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在开胸手术中单肺通气(OLV)时低潮气量(VT)复合呼气末正压(PEEP)对肺内分流、呼吸力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择期行开胸手术的患者,ASA I~Ⅱ级,麻醉诱导后行双腔支气管插管,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潮气量组(A组:VT=10 mL/kg,呼吸频率12次/min)、低潮气量复合呼气末正压组(B组:VT=6 mL/kg,PEEP=0.49 kPa,呼吸频率16次/min),每组患者分别在单肺通气前1 min(T1)、单肺通气30 min(T2)、单肺通气结束前(T3)抽取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行血气分析并根据结果计算肺内分流率(Os/Ot),同时监测气道峰压(Ppeak)、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桡动脉压(ABP)及心率(HR).结果:B组与A组相比,单肺通气后Ppeak明显下降(P<0.05),Os/Ot明显减低(P<0.05);PETCO2、ABP、HR无显著差异.结论:单肺通气时应用低潮气量复合呼气末正压通气可降低气道压,且有利于改善单肺通气时的肺内分流.  相似文献   

6.
吴述轩 《医学综述》2014,(6):1126-1128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CO2气腹(气腹压15 mm Hg)状态下全麻控制呼吸中,维持良好通气呼吸参数的最佳组合。方法选择2011年11月至2012年12月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州中心医院收治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三组:Ⅰ组潮气量(VT)=8 mL/kg,呼吸频率(f)=15次/min,呼吸比(I∶E)=1∶1.5;Ⅱ组VT=10 mL/kg,f=12次/min,I∶E=1∶2;Ⅲ组VT=12 mL/kg,f=10次/min,I∶E=1∶2.5。静吸复合全麻下调整呼吸机上不同的呼吸参数。记录三组患者围术期、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呼吸道平台压(Pplat)、呼吸道峰值压(Ppeak)、肺顺应性等参数的变化值,并于气腹前、气腹后30 min、60 min,测定pH、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静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vCO2)、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值,统计分析不同呼吸参数的组合对上述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三组患者围术期生命体征平稳,SpO2为99%100%。气腹后,Ⅱ组PETCO2较Ⅰ、Ⅲ组升高显著(P<0.05),而Ⅲ组较Ⅰ组升高显著(P<0.05),Ⅰ组T6时恢复最快;三组Ppeak、Pplat进行性升高,T4后渐趋平稳(P<0.05);Ⅱ、Ⅲ组CL较Ⅰ组显著降低(P<0.05)。对于PH、PaO2和PaCO2、PvCO2,Ⅰ组比Ⅱ、Ⅲ组有优势(P<0.05),Ⅱ组和Ⅲ组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妇科腹腔镜全麻下呼吸参数的最佳组合为VT=8 mL/kg,f=15次/min,I∶E=1∶1.5。该组合通气/血流比匹配情况佳,能够使患者肺通气处于最佳状态,安全度过手术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气腹对患者呼吸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ASAⅠ~Ⅱ级结直肠癌择期手术患者40例,按手术单双号随机分为腔镜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间歇正压通气(IPPV).腔镜组采用特伦伯格卧位,对照组采用截石位.分别于气腹前和气腹后30 min、60 min及放气(术毕...  相似文献   

8.
不同新鲜气体流量对潮气量及通气相关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新鲜气体流量(FGF)对不同类型麻醉机输出潮气量和通气相关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 ̄Ⅱ级全麻下拟行脑部手术病人40例,年龄18-60岁。根据使用麻醉机的类型随机分为两组:潮气量非补偿型麻醉机(A组);潮气量补偿型麻醉机(B组),每组20例。在FGF为1L/min时调整每个病人的设定潮气量(VTs),使A组病人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维持在38-42mmHg,B组病人PETCO2维持在30-35mmHg,VTs在整个观察过程中固定不变。两组呼吸频率均为12/min,I∶E为1∶2。20min后依次调整FGF为2、3、4、5、6L/min。每次FGF通气20min,每5min观察记录吸入潮气量(VTi)、呼出潮气量(VTe)、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呼气末正压(PEEP)、肺顺应性(C)和PETCO2。结果A组随着FGF增大,潮气量、VTe、Ppeak、Pplat、PEEP均随之增大,而PETCO2随之减少,且在不同FGF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顺应性基本不变(P>0.05);潮气量、Vte均与FGF呈直线相关关系(P<0.05)。B组随着FGF增大,潮气量、VTe、Ppeak、Pplat、PEEP、PETCO2、肺顺应性的变化非常小,在不同FGF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FGF对潮气量补偿型和非补偿型麻醉机的实际输出潮气量和通气相关参数的影响不同。当FGF增加时,潮气量非补偿型麻醉机的输出潮气量随着增加,PETCO2则减小,其他各通气相关参数都会发生改变;而潮气量补偿型麻醉机的各通气相关参数不会随着FGF的改变而改变。  相似文献   

9.
阮浩神 《微创医学》2007,2(5):416-417
目的比较气管插管全麻与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气管插管全麻组(Ⅰ组)和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组(Ⅱ组),每组30例。Ⅰ组常规气管插管全麻,机械通气;II组使用硬膜外复合静脉全麻保留自主呼吸。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气腹后5min、气腹后10min、放气后5min的血压(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及清醒后的不适主诉和术者的满意度等。结果气腹后5min、10min,Ⅱ组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均明显高于Ⅰ组(P<0.05);与术前相比Ⅱ组气腹后10min血压(BP)明显较术前低(P<0.05);呼吸频率增快(P<0.05)。结论气管插管全麻更适合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尤其在防止低血压,控制患者二氧化碳蓄积方面明显优于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保护性通气策略对肺功能正常患者人工气腹期间呼吸力学及肺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60例ASA Ⅰ-Ⅱ级,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每组10例。麻醉诱导维持用药相同,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气腹前3组通气参数均设定为潮气量(VT)8 ml/kg,呼吸频率(RR)12次/min,吸呼比(I:E)=1:2。气腹后通气参数设定分别为:Ⅰ组VT=6 ml/kg,RR=18次/min,PEEP=5 cm H_2O;Ⅱ组VT=10 ml/kg,RR=10次/min,PEEP=0;1I组(对照组)同气腹前。分别在气管插管后(T0),气腹30 min(T1),气腹60 min(T2)监测呼气末CO_2分压(PCO_2)、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分别在T0,T2,T3(拔气管导管后20 min)时点抽取动脉血监测血气,并根据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CO_2分压(PaCO_2)、吸入氧浓度(FiO_2)等计算氧合指数、呼吸指数。结果与T0时相比,Ppeak气腹后升高(P0.05),Ⅱ、Ⅲ组更明显;Pplat气腹、后也升高(P0.05),Ⅰ组最明显;PetCO_2明显升高(P0.05),Ⅰ组更明显;Ⅰ、Ⅱ、Ⅲ组PaCO_2:气腹后明显升高(P0.05);氧合指数拔管后(T4)明显降低(P0.05),3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机械通气时(T0、T3)相比,三组呼吸指数拔管后明显降低(P0.05),Ⅰ组最明显(P0.05)。结论保护性通气策略可以有效降低术中气道压,可以改善术后肺换气和后氧合功能,可以安全地应用于腹腔镜手术呼吸管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