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月舟  李占宝 《中原医刊》2007,34(17):29-30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特征和不同治疗方法的区别。方法对16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或手术切开内固定,并对优良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6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6个月。手法整复踝关节骨折共67例,其中,单踝骨折优良率91.6%,双踝骨折优良率80.0%,三踝骨折优良率44.4%,合并下胫腓分离的优良率25.0%。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95例,其中,单踝骨折优良率95.0%,双踝骨折优良率96.1%,三踝骨折优良率93.3%,合并下胫腓分离的优良率88.9%。结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关键是恢复关节的正确位置关系,只有精确的复位,才能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于无移位的单踝、双踝非手术治疗优良率较好,而不稳定的双踝、三踝骨折或胫腓分离的骨折应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2.
单切口治疗双踝骨折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评价双踝骨折的单切口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2000年1月~2003年7月,共收治24例双踝骨折患者,治疗以单切口入路,应用拉力螺钉、1/3管形钢板、腓骨远端钢板等内固定,通过10~24个月的随访,了解患踝活动度、疼痛、肿胀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切口愈合良好,骨折均得到满意复位及牢固的内固定,踝关节功能满意.结论 单切口行双踝骨折内固定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及踝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是一种治疗双踝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对踝关节骨折手法整复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优良率差异。方法 对206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手法整复、石膏夹外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伤后到治疗时间平均6.5小时。随访时间1~5年。结果 采用手法整复踝关节骨折共85例,其中,单踝骨折优良率92.1%,双踝骨折优良率87.8%,三踝骨折优良率为50%,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优良率为50%。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121例,其中,单踝骨折优良率95.8%,双踝骨折优良率为96.1%,三踝骨折优良率为93.3%,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优良率为87.5%。双踝骨折、三踝骨折及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优良率手术组较手法整复组明显增高。结果有显著性差异。同时,在消肿时间方面,手术组较手法整复组明显缩短。结论 外踝关节面以下的骨折是造成距骨脱位的主要原因,解剖复位外踝是治疗的关键。双踝、三踝及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骨折应该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  相似文献   

4.
踝关节骨折临床治疗4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991年 3月~ 1999年 12月 ,共收治踝关节骨折 43例 ,其中手术复位 2 9例 ,手术内固定治疗 14例。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踝关节骨折 43例 ,男 30例 ,女 13例 ;单骨折 11例 ,双踝骨折 2 3例 ,三踝骨折 9例。三踝骨折并发下胫腓关节分离 3例 ,其中单踝骨折全部手法复位 ,双踝骨折手法复位 15例 ,手术内固定治疗 8例 ,三踝骨折手法复位 3例 ,6例手术内固定。1.2 受伤情况 本组 43例 ,在光滑地面扭伤 10例 ,骑自行车跌倒扭伤 18例 ,机动车撞伤 8例 ,高处坠下摔伤 7例。 3例下胫腓关节分离均为高处坠下摔伤所致…  相似文献   

5.
三踝骨折是严重的踝关节骨折,处理远较双踝骨折复杂。我院于2004年3月至2009年10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旋前、后外旋(Ⅳ度)三踝骨折30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371例踝关节骨折-脱位手法复位治疗的回顾,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单踝骨折(包括外、内踝)、双踝骨折、三踝骨折、踝关节脱位-骨折、胫腓韧带联合分离的复位手法,尤其对踝关节功能影响较大且不易整复的内踝骨折,从复位手法到固定方法重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三踝骨折是严重的踝关节骨折,处理远较双踝骨折复杂.我院于2004年3月至2009年10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旋前、后外旋 (Ⅳ度)三踝骨折30 例,疗效满意. 1 临床资料 本组30 例,男21 例,女9 例:年龄21~75 岁,平均41.8 岁.根据Lauge-Hansen分类方法,旋后外旋型Ⅳ度三踝骨折20 例,旋前外旋Ⅳ度三踝骨折10 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后踝骨折块超过关节面25%,后踝骨折移位.对于后踝骨折块较小,移位不大或者是无移位的后踝骨折,不在此病例范围.受伤距手术时间小于8 h,踝关节肿胀未形成张力性水疱,或7~16 d,手术延迟的原因为复合伤、局部皮肤擦伤或出现张力性水疱.延迟手术患者均予以简单的闭合手法复位及石膏托固定,待符合手术条件后再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371例踝关节骨折-脱位手法复位治疗的回顾,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单踝骨折(包括外、内踝)、双踝骨折、三踝骨折、踝关节脱位-骨折、胫腓韧带联合分离的复位手法,尤其对踝关节功能影响较大且不易整复的内踝骨折,从复位手法到固定方法重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踝关节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愈合对关节功能影响较大.踝关节骨折的复位标准较其它部位要高,本组统计了我院1988年至1993年的踝关节骨折病人98例,现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性:72例,女性:26例。年龄为12-70岁。骨折部位:内踝9例,外踝16例,双踝68例,三踝5例,骨折均有不同程度的移位,距骨脱位成半脱位93例。二、治疗方法1.外固定:内踝骨拆4例,外踝骨折5例,双踝骨折1例均在局部麻醉下与受伤机制相反方向给予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石膏固定8周,去石膏后练习关节活动。2.内固定:内踝骨折5例.外踝骨折11例…  相似文献   

10.
<正> 我院自1986年10月至1993年12月共处理踝关节骨折脱位134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34例中男性97例,女性37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72岁,平均31.2岁。压砸伤31例,撞伤27例,扭伤46例,坠落伤30例。 1.2骨折类型:单踝骨折61例,双踝骨折54例,三踝骨折19例。其中开放性骨折9例,闭合性骨折125例。合并其它部位骨折13例,伴有踝部韧带损伤27例,下胫腓联合分离26例,距骨脱位29例。手术治疗51例,手法整复外固定83例。 2治疗方法和结果 2.1非手术治疗:无移位的、单纯内、外踝骨折或双踝骨折。虽有移位,就诊时间短、肿胀轻,可手法复位。采取与受伤机理相反的方向,手法推压移位的骨块使之复位,复位后小腿石膏托固定6—8周,固定位置与原骨折类型相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内外踝联合手术治疗双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3年5月期间因双踝骨折行手术治疗且有完整随访资料者38例,手术均采用外侧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分析患者踝关节骨折愈合情况、内固定系统稳定性和踝关节Baird-Jackson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0~14周,平均12.7周;远期踝关节功能Baird-Jackson评分(93.8±7.3)分,优良率84.2%。结论:内外踝联合手术治疗双踝骨折,术中可以使得踝关节骨折获得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为早期踝关节功能锻炼提供了坚实保障,有效预防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是治疗双踝骨折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在踝关节骨折的诊断中多排螺旋CT的应用意义。方法:纳入此研究中的53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5年7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X线正侧位片以及多排螺旋CT对患者进行诊断。结果:在53例踝关节骨折中,其中26例为单纯外踝骨折,5例为单纯内踝骨折,7例为双踝骨折,7例为三踝骨折,其余8例为单纯后踝或前踝骨折等。53例患者中8例患者出现足骨骨折,单踝骨折可选择X线、CT轴位、MPR以及VR进行诊断,双踝骨折诊断时应选择MPR(多平面重建,主要是冠矢状位重建)以及VR(容积再现),三踝骨折以及足骨骨折诊断时可选择MPR。结论:多排螺旋CT轴位扫描和MPR、VR重建相互结合,可将踝关节骨折位置以及产生方式进行充分呈现,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应的指导效果。  相似文献   

13.
踝关节骨折常见 ,有单踝 ,双踝 ,三踝骨折 ,或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 ,也有结构严重破坏的粉碎性骨折。我们于 1996~ 2 0 0 0年对 6 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作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取得满意效果 ,现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6 2例 ,男 4 8例 ,女14例 ;年龄 16~ 72岁。内踝 18例 ,外踝13例 ,双踝 14例 ,三踝 8例 ,粉碎性骨折9例 ,15例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1.2 治疗方法 硬膜外麻醉大腿充气止血带下 ,根据骨折部位 ,踝关节内、外或后内侧或踝关节前切口进行手术。复位后内外踝用螺钉或加压螺钉固定 ,后踝用螺钉固定 ,合并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伴内踝部皮肤挫伤行内踝闭合复位治疗的方法、适应证及临床效果。方法通过我院电子病历系统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手术治疗旋前外展型Ⅲ度踝关节骨折伴内踝部皮肤挫伤14例,术中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结合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术后石膏固定4-6周。结果骨折愈合时间为7-13周。患者全部骨愈合,无踝关节不稳定、创伤性关节炎等临床表现。根据Mazur评分标准:优11例,良3例。结论对于踝关节骨折伴内踝部皮肤挫伤患者,采用克氏针结合空心钉闭合复位移位性内踝骨折是可行的,可以避免皮肤挫伤区伤口感染及坏死,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踝关节骨折脱位的治疗(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踝关节骨折脱位很常见,约占全身骨折总数的3.92%[1].其发病率占各个关节内骨折的首位.踝关节骨折的发病呈上升趋势,老年女性多见.多为低能量旋转暴力导致的间接损伤.单踝骨折约占全部踝关节骨折的67%,双踝骨折25%,三踝骨折约7%.全部踝关节骨折中约2%为开放骨折[2].  相似文献   

16.
何鸿杰 《四川医学》2000,21(11):1012
我院骨科近几年来对 72例踝关节骨折采用了张力带内固定治疗 ,取得满意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本院自 1995~ 1999年以 72例踝关节骨折采用张力带内固定 ,其中男性 4 8例 ,女性 2 4例 ,年龄 15~70岁。其中三踝骨折 2 5例 ,双踝骨折 32例 ,单踝骨折15例 ,合并距骨骨折 12例。其中 68例得到 8个月至 4年随访。参照 Mast和 Teipner临床及 X线评定标准〔1〕,优 4 7例 ,良 13例 ,尚可 4例 ,差 4例 ,优良率 88.2 %。1.2 治疗原则及方法 :本组 72例均采用张力带内固定治疗 ,以恢复踝和距骨的解剖关系为治疗原则。方法 :常规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后外内侧联合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后外内侧联合人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收治的采用后外侧入路和内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的18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术后对患者进行观察随访,观察患者的手术治疗的成功率、骨折愈合的情况、骨折部位内固定物的位置、患者骨折部位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经过随访观察,18例三踝骨折患者的切口均为一期愈合,伤口无感染,骨折愈合良好,无移位、无畸形,骨折部位内固定物的位置稳定、无松动,所有患者均恢复行走功能,15例患者患侧踝关节功能完全恢复,3例患者患侧踝关节功能恢复好转,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总有效率达100%。结论选择后外内侧联合入路治疗三踝骨折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操作简便、可以充分暴露骨折部位、固定可靠、对患者创伤小、无并发症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踝关节是人体负重最大的屈戍关节,站立时全身重量均落到踝关节,行走时负荷值约为体重的5倍,日常生活中行走跳跃活动,主要依靠踝关节的背伸、跖屈活动。踝关节骨折均为关节内骨折,复位要求高,如果关节面对位不良,踝关节增宽,都会引起负重疼痛或关节不稳、松动或运动受限。因此,治疗方法的选择也很重要。我院2001年7月~2005年12月共收治206例双踝骨折患者,分别以手法复位外固定及切开复位内固定二种方式进行治疗,现就其疗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踝部骨折合并下胫腓关节分离的手术治疗要点。方法回顾踝部骨折合并下胫腓关节分离的病例82倒,左侧38例,右侧44例,双踝骨折者49例,单纯外踝或内踝骨折者分别为20及13例。踝部开放性损伤34例,闭合性损伤48例,踝关节骨折行解剖复位,内踝骨折螺丝钉或克氏针固定,外踝骨折行钢板螺钉固定。下胫腓关节分离用一枚长的拉力螺钉经腓骨外侧从腓骨后侧面向胫骨的前内侧面拧入,距踝关节面上方约2cm,大概与冠状面呈30度角。其中68例的拉力螺钉是通过腓骨钢板孔植入的。结果根据Leeds评价标准,本组优65例(79.3%),良12例(14.6响,差5例(6%),优良率93.9%。结论踝部骨折并下胫腓关节分离的治疗主要是踝关节复位后通过横穿拉力螺钉来达到复位及固定的目的。固定下胫腓联合的螺钉应在完全负重之前取出,以免螺钉断裂,一般时间为8-10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踝部骨折合并下胫腓关节分离的手术治疗要点。方法回顾踝部骨折合并下胫腓关节分离的病例82例,左侧38例,右侧44例,双踝骨折者49例,单纯外踝或内踝骨折者分别为20及13例。踝部开放性损伤34例,闭合性损伤48例,踝关节骨折行解剖复位,内踝骨折螺丝钉或克氏针固定,外踝骨折行钢板螺钉固定。下胫腓关节分离用一枚长的拉力螺钉经腓骨外侧从腓骨后侧面向胫骨的前内侧面拧入,距踝关节面上方约2cm,大概与冠状面呈30度角。其中68例的拉力螺钉是通过腓骨钢板孔植入的。结果根据Leeds评价标准,本组优65例(79.3%),良12例(14.6%),差5例(6%),优良率93.9%。结论踝部骨折并下胫腓关节分离的治疗主要是踝关节复位后通过横穿拉力螺钉来达到复位及固定的目的。固定下胫腓联合的螺钉应在完全负重之前取出,以免螺钉断裂,一般时间为8-10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