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静脉全麻复合小儿单次骶管阻滞麻醉与单纯静脉全麻用于尿道下裂手术的效果。方法489例尿道下裂手术患儿随机分成两组:骶管阻滞加静脉全麻(I组);另一组用全凭静脉麻醉(Ⅱ组)。结果全麻药的用量,Ⅱ组比Ⅰ组明显增多(P〈0.05);Ⅰ组苏醒时间短,分泌物少,手术后呕吐发生率少(P〈0.05)。结论静脉全麻复合小儿单次骶管阻滞麻醉比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尿道下裂手术麻醉费用少,生命体征平稳,麻醉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与全身麻醉+骶管阻滞麻醉用于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手术后对麻醉复苏过程的影响.方法 选年龄3个月至1岁拟择期行经肛门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小儿患者40例,随机分为全麻组(Ⅰ组,n=20),全麻+骶管阻滞组(Ⅱ组,n=20).Ⅰ组给予氯胺酮、芬太尼、异丙酚和维库溴铵维持麻醉 Ⅱ组给予氯胺酮、芬太尼、异丙酚和维库溴铵维持麻醉,辅予0.5%利多卡因溶液行单次骶管阻滞.结果 两组麻醉效果均满意,生命体征平稳,术后躁动、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围术期平均体温Ⅰ组比Ⅱ组高,全麻用药量Ⅰ组比Ⅱ组多,术后清醒、拔管时间Ⅰ组明显短于Ⅱ组.结论 单纯全麻比全麻复合骶管阻滞麻醉用于小儿经肛门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手术有利于小儿术中保暖,更有利于术后复苏.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和腹横肌平面(TAP)阻滞用于新生儿腹部手术全麻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50例接受腹部全麻手术治疗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TAP阻滞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术中瑞芬太尼和芬太尼用量、不同时间段血浆皮质醇(Cor)浓度及术后麻醉苏醒指标.结果 观察组术中瑞芬太尼和芬太尼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切皮时和拔管后30 min,两组Cor浓度均高于入室后(P<0.05),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镇痛补救、呼吸抑制及躁动哭闹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引导下TAP阻滞麻醉用于新生儿腹部全麻手术镇痛效果优于骶管阻滞,麻醉用药量少,且新生儿苏醒时间更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骶管麻醉复合浅全麻和单纯静脉全麻方式用于体重较大患儿下腹部以下手术的优缺点,观察骶管阻滞用于体重较大患儿外科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40例ASAⅠ级患儿,均为下腹部以下手术,分两组,A组为骶管麻醉复合浅全麻,B组为单纯氯胺酮麻醉。结果:A组患儿生命体征平稳,肌松良好,镇痛完善,苏醒迅速而安静,全麻药用量小。B组患儿生命体征波动大,术中牵拉反应明显,肌肉不松弛,麻醉后苏醒时间长,苏醒后哭闹,全麻药用量多。结论:小儿骶管阻滞麻醉复合浅全麻是体重较大小儿的下肢及下腹部手术较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骶管阻滞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总结小儿短小手术中麻醉异常经过的处理体会。方法选择1-5岁实施短小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成2组,Ⅰ组为骶管组,采用静脉吸入复合加骶管阻滞麻醉(0.25%罗哌卡因、0.5%利多卡因与生理盐水的混合液1mL/kg)。Ⅱ组为对照组采用静脉吸入复合麻醉,2组均不插管,保留自主呼吸,监测呼吸、ECG、BP、SpO2、HR、苏醒时间、手术时间、恶心、呕吐及术后疼痛等情况。结果Ⅰ组麻醉效果好,苏醒快,术后2h内切口无疼痛。每组各有1例出现喉痉挛。结论骶管阻滞用于小儿短小手术可减少其他静脉麻醉药的用量,苏醒快,并发症少,术后镇痛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全麻联合骶管阻滞用于小儿腹腔镜下先天性巨结肠手术麻醉的合理性。方法:选择择期于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下先天性巨结肠手术患儿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用单纯芬太尼静脉复合全麻,B组用舒芬太尼静脉复合全麻+骶管阻滞,各20例,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麻醉效果均良好,B组在麻醉过程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明显平稳,全麻及肌松药的用量明显少于A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后的恶心、呕吐、烦躁等不良反应明显少于A组。两组间观测指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腹腔镜下先天性巨结肠手术麻醉采用舒芬太尼全麻联合骶管阻滞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骶管阻滞麻醉联合静脉全麻在小儿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12月收治的ASAI~II级择期手术患儿80例参与本次实验,将80例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40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单纯静脉全麻,实验组患儿采取骶管阻滞麻醉联合静脉全麻处理,两组患儿疝修补术的麻醉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儿的手术中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等,实验组患儿的呼吸和循环水平更加稳定。实验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采取小儿疝修补术治疗的患儿采取骶管阻滞麻醉联合静脉全麻,能够有效保持患儿生命体征的稳定,保持呼吸的平稳,提高麻醉的安全性,手术后能够持续发挥镇痛效果,有效降低患儿的疼痛感,减少患儿哭闹情况,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因此骶管阻滞麻醉联合静脉全麻在小儿疝修补术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李晓军 《中外医疗》2013,32(13):40-41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骶管麻醉下新生儿苏醒期躁动。方法选择40例腹部手术新生儿,随机等分为全麻组(Ⅰ组)、全麻复合骶管阻滞组(Ⅱ组)。Ⅰ组静注咪唑安定、芬太尼、维库溴铵诱导气管插管,术中间断静注芬太尼、维库溴铵、丙泊酚泵注维持麻醉。Ⅱ组取左测卧位行骶管穿刺,确认进入骶腔后注入0.20%~0.25%罗哌卡因(2~3mg/kg),均含1∶20万肾上腺素。骶管注药后诱导插管,间断静注芬太尼、维库溴铵、丙泊酚泵注维持麻醉。记录镇静、躁动评分(SAS)、视觉模拟评分(VAS)、停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睁眼时间。结果两组停药后SAS评分、VAS评分、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睁眼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手术全麻复合骶管麻醉,可以降低苏醒期躁动。  相似文献   

9.
我院 1998年 4月— 2 0 0 0年 6月 ,应用氯胺酮全麻复合骶管阻滞麻醉[1] 行小儿腹部手术 40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择期腹部手术患儿 40例 ,ASAⅠ~Ⅱ级 ,年龄 1~ 6岁。手术种类 :阑尾切除术 17例 ,疝修补术 19例、肠穿孔修补术 2例、先天性巨结肠切除术 2例。手术时间 40~180min。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 2 0例采用氯胺酮全麻加骶管阻滞麻醉 ,对照组 2 0例采用氯胺酮静脉复合全麻。两组患儿在手术种类上无明显差别。1.2麻醉方法 患儿入室前均肌注阿托品 0 .0 2mg/kg、氯胺酮 5mg/kg ,入室后开放静脉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使用0.2%布比卡因加0.0002%芬太尼混合液行骶管阻滞麻醉对小儿手术中镇痛、肌松、手术结束清醒及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下腹部、会阴部、下肢择期手术3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全凭静脉复合全麻,Ⅱ组取0.2%布卡比因加0.0002%芬太尼混合液,1ml/kg,行骶管阻滞,记录麻醉前、后和手术结束各时点的心率(HR)、呼吸(R)、血压(BP)、氧分压(SpO2)。结果Ⅰ组氯胺酮用量明显高于Ⅱ组(P<0.01),Ⅰ组术后清醒时间明显长于Ⅱ组(P<0.05),初醒时和术后6h的疼痛评分,Ⅰ组疼痛评分亦明显高于Ⅱ组(P<0.01):而两组术后6h肌力评分和术后12h疼痛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布比卡因与极低浓度芬太尼混合液行小儿骶管阻滞麻醉操作简单,术中镇痛效果佳,肌松满意,辅助静脉麻醉药用量较静脉全麻组明显减少;术毕苏醒迅速,术后镇痛时间长,恶心呕吐和尿潴留等并发症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硬膜外麻醉复合浅全麻,单纯静脉全麻及骶管阻滞复合浅全麻等麻醉方式用于小儿下腹部以下手术的优缺点,观察骶管阻滞用于小儿外科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90例ASAI级患儿,均为下腹部以下手术,分三组,A组为连续硬膜外阻滞复管浅全麻,B组为单纯静脉全麻,C组为骶管阻滞复合浅全麻。观察各组生命体征变化、牵拉反应、肌松及麻醉操作时间、术后苏醒时间。结果A、C组患儿生命体征平稳,B组患儿生命体征波动大,B组患儿术中牵拉反应明显,肌肉不松弛。A、C组患儿肌松良好,镇痛完善。B组麻醉操作时间最短,但术后苏醒时间长,苏醒后述疼,哭闹,A组麻醉操作时间最长,A、C组术后苏醒时间无明显差异,苏醒后安静。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骶管阻滞复合基础麻醉在小儿会阴部及下肢手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择行会阴部手术及下肢手术患儿30例,随机分为骶管阻滞组15例(Ⅰ)与氯胺酮静脉全麻组15例(Ⅱ)。分别采用骶管阻滞复合咪达唑仑、舒芬太尼静脉全麻与氯胺酮静脉全麻。对患儿麻醉前、麻醉后10min、切皮时、术中10min、手术结束时与术后30min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的例数进行记录。结果麻醉诱导后,Ⅰ组在HR、RR、SPO2等方面与诱导前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在HR上显著升高(P<0.05),其RR、S PO2明显下降(P>0.05)。所发生的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Ⅰ少于Ⅱ组(P<0.05)。结论在小儿会阴部及下肢手术中,应用骶管阻滞复合咪达唑仑、舒芬太尼静脉全麻,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是较为理想的一种麻醉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麻醉的效果.方法 ASA Ⅰ-Ⅱ级的会阴部手术患儿3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15例.试验组注入甲磺酸罗哌卡因3 mg/kg,对照组注入盐酸利多卡因8 mg/kg,药物均用0.9%生理盐水适当稀释,容量为0.8 ml/kg.骶管穿刺前均给予氯胺酮5-6mg/kg肌肉注射,术中必要时辅助氯胺酮静脉注射.观察麻醉效果.连续监测BP、HR、RR、SpO2,记录术中辅助用药情况、术后恢复时间、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儿BP、HR、RR、SpO2差异无显著性,2组麻醉效果均满意,术中辅助麻醉用药量,术后恢复时间.观察组均小于对照组.结论 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麻醉,镇痛效果好,利于小儿早期苏醒,适于小儿会阴部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骶管阻滞联合喉罩全麻用于小儿尿道下裂成形术中的麻醉及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择期行尿道下裂修补术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超声引导骶管阻滞联合喉罩全身麻醉组(GC组)和喉罩全身麻醉组(G组),每组50例.记录两组患儿术中心率(HR)、平均动脉压(MBP)、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 CO2)和术中全身...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七氟醚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在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在腹腔镜下行单侧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患儿60例,ASA Ⅰ~Ⅱ级,按随机方式分为A组(七氟醚复合骶管阻滞麻醉组)和B组(全麻插管组),每组30例,观察气腹效果、术后清醒时间,连续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 两组患儿手术时间(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苏醒时间(min)A组短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气腹后HR、MAP、PetCO2比气腹前明显升高(P<0.05),A组和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醚复合骶管阻滞麻醉用于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是可行和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骶管阻滞复合基础麻醉在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中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选择1~5岁在腹腔镜下行疝囊高位结扎手术ASAⅠ~Ⅱ级患儿4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20例,基础麻醉后行骶管阻滞麻醉,术中持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B组20例,常规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静吸复合麻醉;术中持续监测HR、MAP、SpO2、PETCO2、术毕苏醒时间、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气腹后HR、MAP、SpO2、PETCO2均高于气腹前(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苏醒时间明显优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稍高于B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管阻滞复合基础麻醉用于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效果确切,可以满足手术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小儿骶管阻滞时短时间持续输注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小儿围术期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拟于全身麻醉复合骶管阻滞下行尿道成型术的尿道下裂患儿(2~9岁),经骶管注射0.25%左旋布比卡因0.75mL/kg后,随机分为两组(n=30)分别经骶管持续输注:0.125%左旋布比卡因(A组)、0.125%左旋布比卡因复合1mg/L芬太尼(B组),速度均为0.4ml/(kg·h)。术中以丙泊酚持续静脉输注维持麻醉,必要时应用小剂量氯胺酮。术后以芬太尼行持续静脉镇痛。观察、监测并记录2h后感觉阻滞平面、术中丙泊酚和氯胺酮用量、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变化情况、苏醒时间和术后感觉阻滞时间、围术期与骶管阻,滞及观察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术中A组丙泊酚用量多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氯胺酮用量两组接近,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术后时点血压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心率较B组快,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小儿骶管阻滞后持续短时间(3h)输注0.125%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1mg/L,既能保证术中术后镇痛质量,又不增加不良反应,用于尿道下裂行尿道成型术的围术期麻醉和镇痛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小儿腭裂修补术中曲马多超前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46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法(ASA) I-II级腭裂修补术患儿,年龄1~3岁,随机分为曲马多组和对照组,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在术前分别静推曲马多2 mg/kg和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记录患儿围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并测定苏醒期的躁动评分,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反流误吸等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儿围麻醉期间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但曲马多组在拔管时和苏醒期血流动力学明显较对照组平稳.苏醒期躁动评分曲马多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反流误吸等不良反应.结论 小儿腭裂修补术术前静推曲马多2 mg/kg可获得围麻醉期间较为平稳的血流动力学,减少拔管期的躁动,且不增加术后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氯胺酮、七氟烷复合骶管阻滞麻醉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效果及不良反应,评价七氟烷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小儿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股沟斜疝修补术住院患儿70例,随机分为七氟烷组、氯胺酮组,每组 35例.七氟烷组患儿入室后开放上肢静脉,吸入2% ~5%七氟烷;氯胺酮组肌注氯胺酮5~8 mg/kg,入睡后入室.两组均在ECG、HR、Bp、R、SPO2监测下,行骶管穿刺,注入1%利多卡因和0.125%罗哌卡因0.6~1.2mL/kg.平卧后,七氟烷组吸入维持在1%~ 2%;氯胺酮组采用微量泵持续泵入氯胺酮0.5 mg/kg/h.记录苏醒时间、清醒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 ①氯胺酮组患儿苏醒时间和清醒时间较七氟烷组明显延长(P<0.05).②氯胺酮组患儿恶心、呕吐发生率与七氟烷组没有差异,(P>0.05);躁动发生率氯胺酮组患儿与七氟烷组有差异 (P<0.05).结论 七氟烷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可安全用于小儿全身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对婴幼儿腹股沟区手术麻醉效果。方法60例择期腹股沟区手术患儿,分为骶管阻滞A组,静脉复合麻醉B组,每组各30例。比较术中切皮、牵拉反应,恶心、呕吐等副反应。结果骶管阻滞组镇痛肌松效果优于静脉全麻组,且其麻醉管理安全,术后苏醒早,安静无痛不烦躁。结论A组骶管阻滞镇痛肌松效果确切,镇静深度适宜,无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并发症,为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