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静脉穿刺无痛技术对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数字法抽选2010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老年患者,随机抽选并编号分组,观察组50人,对照组50人。对照组常规静脉输液410例次;观察组采用无痛穿刺安全输液405例次。结果:观察组穿刺一次成功401例次(98%),对照组穿刺一次成功359例次(89%),观察组穿刺一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静脉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静脉穿刺应尽量做到无痛、微痛,一次穿刺成功,减轻了老年患者的痛苦,有效保护了静脉,使输液技术更快捷、准确、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松拳与握拳在消瘦型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方法.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方法:将1 000例消瘦型老年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0例.选用手背表浅静脉,采用两种手姿进行静脉穿刺,比较两组穿刺效果.结果:观察组静脉穿刺成功率98.8%,无痛或轻度疼痛为93%;对照组静脉穿刺成功率89%...  相似文献   

3.
"无痛"浅静脉穿刺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一种减轻病人疼痛及提高穿刺成功率的方法。方法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 336名病人应用常规浅静脉穿刺及“无痛”浅静脉穿刺术后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应用“无痛”浅静脉穿刺法 ,有 32 %的病人感到不痛 ,6 3%的病人感到比应用常规方法疼痛明显减轻 ,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 (P<0 .0 1)。结论 “无痛”浅静脉穿刺是一种适合病人个体差异、能减轻疼痛、提高穿刺成功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音乐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静脉输液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静脉输液护理操作,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音乐干预,即在静脉穿刺前1 min至穿刺完毕后1 min,给患儿听手机里的音乐.观察比较两组患儿对疼痛刺激的反应和静脉穿刺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时间少于对照组(P<0.01);患儿在静脉穿刺前后1 min心率、静脉穿刺过程中疼痛面容持续时间及静脉穿刺结束后1 min内啼哭时间,对照组均高于观察组(P<0.01).结论 音乐干预可缓解静脉穿刺给患儿造成的疼痛和紧张,提高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负压穿刺改良术联合薄荷醇新型无痛消毒液应用于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00例需静脉输液的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实验组采取负压穿刺改良术联合薄荷醇新型无痛消毒液应用于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比较两组穿刺时患儿疼痛的程度及一次穿刺的成功率.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穿刺时疼痛评分为0分的分别j为:85.3%,6.7%,两组患儿对穿刺时疼痛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一次性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6.7%和76.7%,两组患儿穿刺一次成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负压穿刺改良术联合薄荷醇新型无痛消毒液缓解患几静脉穿刺时的疼痛效果明显,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陈志敏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10):1382-1383
目的:采用肢体垂吊法减轻老年患者穿刺时疼痛,提高穿刺一次成功率。方法:按接受静脉穿刺的不同时间即每周一、三、五(观察组)与每周二、四、六(对照组)对526例患者分别用肢体垂吊静脉穿刺法和传统静脉穿刺法2种方法进行穿刺,每种方法各观察10次。比较2组无痛或微痛率、静脉充盈明显率和穿刺一次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无痛或微痛率为91.98%,静脉充盈明显率为91.02%,穿刺一次成功率为89.1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肢体垂吊静脉穿刺法可以减轻局部疼痛,使静脉充盈明显,能够提高老年患者穿刺一次性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右江医学》2019,(7):499-502
目的探讨麻醉剂助推器辅助下快速达到静脉留置针无痛穿刺的效果。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306例,按抽签法分为三组,A组102例,B组100例,C组104例。A组:在静脉留置针穿刺前,使用麻醉剂助推器在穿刺部位进行局部麻醉后穿刺;B组:在静脉留置针穿刺前20 min湿敷利多卡因后进行穿刺;C组:常规方法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比较穿刺前、穿刺后三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疼痛评分变化情况及一次穿刺成功率、术中输液外渗发生率。结果穿刺前三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18 G留置针为患者行静脉穿刺后,三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疼痛评分均较穿刺前增高(P<0.05),三组间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疼痛评分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其中,A组患者穿刺后心率、平均动脉压、疼痛较穿刺前变化幅度最小,C组变化幅度最大。三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B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C组(P<0.05或0.01),A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三组输液外渗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B组术中输液外渗发生率低于C组(P<0.05或0.0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剂助推器辅助可有效减轻静脉留置针穿刺时的疼痛,达到无痛穿刺的满意效果,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红花液外用在减轻静脉穿刺疼痛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门诊静脉输液2次以上并同意参加试验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的类实验性研究方法,即将第1次静脉输液设置为实验组(2%利多卡因50ml加红花饮片10g),第2次静脉输液设置为对照组(2%利多卡因),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穿刺时的疼痛程度和一次成功率,以评价利多卡因和红花混合液外用在浅静脉穿刺中的减轻病人的疼痛程度和提高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显著少于和轻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利多卡因红花液外用对减轻静脉穿刺疼痛效果明显、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病人静脉输液中如何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选择40例老年病人,静脉输液时穿刺后通过对输液调速器开关的控制,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结果:40例老年病人住院期间静脉穿刺顺利,其中,27例老年病人静脉穿刺1次性成功率为100%,12例老年病人成功率达90%以上,1例83岁老年病人成功率为75%。并且,40例中仅有3例病人静脉穿刺处出现皮下於斑。结论:在老年病人静脉输液中通过静脉输液器开关控制能提高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心理护理对小儿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提高小儿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的效果. 方法 观察400例静脉输液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对照组输液前进行常规静脉输液护理,观察组输液前进行常规静脉输液护理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并对两组静脉输液一次成功率进行比较. 结果 观察组患儿输液一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心理护理能提高小儿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时采用两种不同的穿刺进针角度对老年患者痛感及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对60例门诊输液老年患者采用45°角和60°角两种方法行静脉穿刺各300例次,用自身对照法,比较患者的疼痛反应及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采用45°角与采用60°角静脉穿刺,患者疼痛反应差异不明显(P>0.05),而采用45°角静脉穿刺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增高(P<0.01)。结论对老年患者进行静脉穿刺时,以45°角进针较60°角进针穿刺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手背静脉逆向穿刺在脑卒中后长期输液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接受长期输液治疗的12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行手背静脉逆向穿刺输液,对照组行手背静脉顺向穿刺输液。观察1次穿刺成功率、输液舒适度、渗漏发生率、静脉炎发生率、穿刺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结果:观察组1次穿刺成功率和输液舒适度高于对照组,穿刺疼痛程度、渗漏和静脉炎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P均<0. 05)。结论:对脑卒中后长期输液老年患者行手背静脉逆向穿刺对提高1次穿刺成功率和输液舒适度、减轻穿刺疼痛感、降低渗漏和静脉炎发生率有一定帮助,于患者输液治疗顺利进行有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时采用两种不同的穿刺进针角度对老年患者痛感及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对60例门诊输液老年患者采用45°角和60°角两种方法行静脉穿刺各300例次,用自身对照法,比较患者的疼痛反应及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采用45°角与采用60°角静脉穿刺,患者疼痛反应差异不明显(P>0.05),而采用45°角静脉穿刺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增高(P<0.01)。结论对老年患者进行静脉穿刺时,以45°角进针较60°角进针穿刺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静脉输液患者穿刺结果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82例老年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1)和实验组(n=41),对照组给予常规静脉输液护理,实验组在输液全过程加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静脉输液过程中配合予以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减轻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时的疼痛,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的方法.方法 对80例骨科患者每例观察2次,自身对照,共穿刺160次.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留置针穿刺术,观察组采用垂直进针快速静脉留置方法进行,每次操作均由3年以上护龄护士进行,并评价疼痛及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疼痛与对照组比较,0-1级疼痛发生率分别为81.8%和62.5%,2级疼痛发生率分别为12.5%和28.8%,P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比对照组提高了11.2%,效果明显,P<0.05.结论 垂直进针快速静脉留置穿刺方法能减轻患者进针疼痛感,一针穿刺成功率高,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探讨在小儿静脉输液中无痛穿刺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儿科收治的需静脉输液的患儿120例,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给予对照组需静脉输液患儿常规穿刺技术,给予观察组需静脉输液患儿无痛穿刺技术,比较两组患儿的配合情况、家属满意度、一次穿刺成功情况及静脉输液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配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配合率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为83.33%优于对照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5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6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输液成功率96.67%高于对照组患儿输液成功率81.6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穿刺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小儿静脉输液中的配合度及一次穿刺成功率,还能提高家属对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静脉穿刺成功率高、疼痛轻的最佳进针角度和进针方法. 方法 选择神志清楚的内科病人40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以20°、40°、60°角从静脉上方和静脉侧方六种进针方法各进行穿刺输液1次.比较六种穿刺方法的穿刺成功率、疼痛程度、输液肿块情况等.结果 静脉穿刺疼痛感与进针角度呈负相关,且从静脉上方进针明显优于从静脉侧方进针(P<0.01);从静脉上方进针的穿刺成功率、引起的输液肿块与进针角度有明显关系(P<0.01),40°角一次穿刺成功率最高,60°角穿刺成功率最低,角度越大出现的输液肿块越多;从静脉侧方进针出现的输液肿块明显少于从静脉上方进针(P<0.01);从静脉侧方进针的穿刺成功率及输液过程中出现肿块均与进针角度无明显关系(均P>0.05). 结论进针角度和进针方法的选择要根据血管的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8.
金丽顺 《吉林医学》2008,29(14):1152-1153
目的:通过观察手背静脉穿刺两种不同方法,研究穿刺成功率和对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将200例输液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法组和改进法组,各100例。常规法组用常规方法穿刺,改进法组用改进法穿刺。结果:改进法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法,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法,两组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手背静脉穿刺改进法提高了穿刺成功率,达到了无痛或减轻疼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医用止血固定带在临床静脉输液中的影响.方法 260例输液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实验组静脉穿刺时应用医用止血固定带;对照组常规采用传统管状橡胶止血带.结果 实验组应用医用止血固定带大大提高了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而皮纹展平度、静脉充盈饱满度、进针时血管滑动、主诉疼痛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 医用止血固定带能有效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降低患者的疼痛感.  相似文献   

20.
吴惠玲  余日霞 《海南医学》2010,21(10):150-151
目的观察比较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穿刺时两种不同进针方法的效果。方法将300例门诊输液老年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选择患者血管上方为进针点穿刺,进针角度视病人皮肤情况及血管深浅而定,针头穿过皮肤直刺血管;B组选择患者血管的侧面为进针点穿刺,针头穿过皮下后,再对血管进行穿刺。观察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时疼痛评价、脱针及液体渗漏情况。结果 A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时疼痛发生率、脱针及液体渗漏、局部出血、瘀血情况与B组对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患者选择血管上方为进针点进行静脉穿刺,可明显提高老年患者穿刺成功率,提高静脉利用率,降低皮下瘀血发生率,减轻患者穿刺时的痛苦,减少输液并发症,是理想的静脉输液方法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