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术后大面积脑梗塞的发病因素和发病机制,探讨其危险因素,寻找预防应对措施。方法对15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发生大面积脑梗塞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本组病人死亡5例,占33.33%,植物生存1例,重残4例,轻残3例,良好2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病人的微循环障碍、血管损伤、脑血管痉挛、颅高压、手术中持续低血压为颅脑损伤术后大面积脑梗塞的高危因素,各因素之间互相作用、互为因果。早期发现的关键在于仔细观察病情、及时复查颅脑CT。术中妥善处理、麻醉深度控制及术后维持内环境稳定,有效控制颅高压,早期行脑保护;保持稳定正常血压和早期应用钙离子拮抗剂及应用改善微循环药物等综合治疗能防止颅脑损伤术后脑梗塞的发生,从而降低残死率。  相似文献   

2.
张立功 《中外医疗》2012,31(32):12-13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合并性大面积脑梗塞发病因素和发病机制,探讨诊治及预防措施。方法分析总结13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13例患者中良好2例,中残2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5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大面积脑梗塞患者死亡率高预后较差,与血液流变学变化、血管损伤、脑血管痉挛、休克。颅高压、术中因素,自身因素等有关。仔细观察病情及时复查CT做到早发现,术中妥善处理、术后维持内环境稳定、控制颅高压、稳定血压,做到早预防,应用钙离子拮抗剂及改善微循环药物做到早治疗对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残死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8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按GOS标准评价,恢复良好17例,中残10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4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易发生外伤性脑梗死,及时CT/MRI、MRA检查能避免漏诊和误诊,早期诊断,及时合理的治疗方案可以提高疗效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38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38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其一般资料、治疗方法、结果并探讨其发病机制与临床治疗经验.结果:治疗后随访半年,治愈8例,中残5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17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病死、病残率极高,尽早确诊并进行及时的早期治疗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前提.  相似文献   

5.
外伤性脑梗死136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分析136例临床资料,对不同面积、不同损伤程度、不同合并伤的脑梗死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单纯性灶状梗死以内科综合治疗为主,单纯性大面积脑梗死及并发重症颅脑损伤及其他复合伤的脑梗死采用手术治疗为主。结果出院时按GOS标准评价,单纯灶状梗死56例,痊愈51例,轻残5例;单纯大面积脑梗死11例,痊愈2例,良好3例,轻残2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并发重症颅脑损伤及其他复合伤的脑梗死69例,灶状梗死59例,痊愈29例,良好19例,轻残8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大面积梗死10例,良好1例,轻残1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4例。结论儿童头颈部外伤、重型颅脑损伤、老年人并发慢性病、休克、严重胸腹部外伤是大面积脑梗死的好发因素。单纯灶状梗死内科综合治疗疗效可靠;单纯大面积脑梗死及并发颅脑损伤的灶状梗死积极手术减压,及时改善微循环,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并发重型颅脑损伤以及老年人的大面积脑梗死预后差,致残率及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6.
外伤性脑梗死的防治策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归纳发病可能原因及高危因素并总结其治疗效果。结果 20例患者中,年龄小于18岁9例,18-50岁4例,大于50岁7例;单纯颅脑损伤患者12例,合并颅外损伤患者8例;继发癫痫大发作患者6例,遭受呼吸心跳骤停事件患者3例;所有病例随访3个月GOS评分结果中,良好8例,中残4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3例。结论儿童及合并颅外损伤患者为外伤性脑梗死易发人群,病程中继发癫痫发作、呼吸心跳骤停事件等可促使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生,轻度扩容、适度脱水及舒张血管药物的应用可能是针对外伤性脑梗死的合理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7.
杨利民 《吉林医学》2011,32(15):3082-3080
目的:通过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出现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资料,来探讨导致大面积脑梗死发病的机理以及临床特点和医治方法。方法:搜集重型颅脑患者资料,分析各种症状的治疗方法。结果:本组病例手术均获成功,无术中死亡病例,其中3例愈后良好,2例轻残,4例重残,1例术后患者呼吸间断血氧饱和度低,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3 d后因呼吸衰竭死亡,1例于术后5~7 d并发脑干及多功能器官衰竭死亡。国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比较:良好3例,轻残2例,重残4例,死亡2例,病死率为18.1%。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术后大面积脑梗死产生原因,是由于重型颅脑损伤本身所致的原发性脑损伤、手术减压不充分、继发性的脑水肿、脑疝形成等,以及术后出现的水电解质及酸碱紊乱等所导致,治疗的关键和重点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8.
刘东华  路宁  王学荣  常杰 《宁夏医学杂志》2009,31(12):1180-118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迟发脑缺血脑梗死的相关因素及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迟发脑缺血脑梗死病例临床资料,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来确诊。结果按GOS标准评价,死亡12例,植物生存3例,重残4例,中残8例,良好6例。结论为预防术后迟发脑缺血脑梗死,需手术前、术中、术后采取综合措施。关键是迅速有效地降低颅内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大面积脑梗死的原因、诊断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按格拉斯哥结果分级(GOS)判断预后的标准,恢复良好5例,中残3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9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大面积脑梗死原因复杂,死亡率高。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进行影像学检查,做到早期发现,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脑梗死的诊治特点。方法对60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院时参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良好20例,中残16例,重残14例,死亡10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脑梗死发生机制复杂,临床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易被外伤后的早期症状所掩盖,造成误诊。对此应及早做出诊断和进行有效的治疗,以减少致残率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丹参防治外伤性脑梗死82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丹参在颅脑外伤病人中应用以防治外伤性脑梗死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4例中、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82例)与对照组(82例),治疗组于常规治疗外加用丹参注射液防治外伤性脑梗死,每次800mg,溶于5%葡萄糖溶液,1次/d,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结果:在防治外伤性脑梗死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在颅脑损伤病人中应用以防治外伤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近年来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并对急性脑膨出预防及处理方法进行探讨.结果 术中脑膨出的患者中,迟发性颅内血肿21例(55.3%),其中包括11例同侧脑内血肿,5例硬膜外血肿,3例对侧硬膜外血肿,2例硬膜下血肿;急性弥漫性脑肿胀10例(26.3%);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4例(10.5%)及术中低血压或低氧血症3例(7.9%).一年后GOS评价预后情况,恢复良好8例(211%),重度及中度残8例(211%),植物生存4例(10.5%),死亡18例(47.4%).结论 迟发性颅内血肿及弥漫性脑肿胀是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及术中低血压或低氧血症也是造成脑膨出的原因.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手术应仔细判断术中脑膨出的潜在风险,一旦发生应积极处理,以改善顸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继发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一2007年8月采用依达拉奉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继发大面积脑梗死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死亡7例,植物生存3例,重残6例,中残7例,病死率占30.43%。结论依达拉奉可以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继发大面积脑梗死的病死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继发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一2007年8月采用依达拉奉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继发大面积脑梗死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死亡7例,植物生存3例,重残6例,中残7例,病死率占30.43%。结论依达拉奉可以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继发大面积脑梗死的病死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术后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6例颅脑损伤术后病人发生脑梗死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影像学,临床表现,4例患者行手术治疗,22例保守治疗两种方法.结果 26例患者中9例恢复良好,6例中残,4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 结论 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早期诊断和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大面积脑梗死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英明 《安徽医学》2012,33(6):725-72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并发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及预防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患者出院前应用GOS评估预后,其中重残4例,植物状态3例,死亡15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大面积脑梗死,预后差,致残致死率高。应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与外伤早期临床特点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2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发生外伤性脑梗死且入院时CT无梗死影像学表现(26例)与未发生外伤性脑梗死(41例)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早期临床特点量化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相关性分析显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24小时最高体温超过38℃(OR 7.776,95%CI 1.378-43.879)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入院24小时最高体温超过38℃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有独立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颅脑损伤后脑梗死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传兵  陶小虎  王贵春 《安徽医学》2010,31(12):1482-1483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2例颅脑损伤后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院时按GOS评定预后,本组22例,7例恢复良好,中残7例,重残3例,植物状态1例,死亡4例。结论外伤性脑梗死机制复杂、并发症多,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将有助于提高外伤性脑梗死的治愈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张伟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4):70-7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脑梗死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及其他综合治疗措施。结果:按GCS标准评分;恢复良好2例,中残5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6例,死亡16例。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病人,应严密观察,及时复查CT,力求早发现、早治疗,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脑梗死进行临床分析,并讨论其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对16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脑梗死患者进行头颅CT动态观察、凝血和纤溶功能检查。采取维持有效循环血量,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脑微循环,及时进行抗凝和溶栓治疗,排放血性脑脊液及亚低温等综合治疗。结果:恢复良好6例(37.50%),中到重度残废4例(25.00%),植物生存1例(6.25%),死亡5例(31.25%)。结论:血管受压受损、痉挛和高凝状态是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脑梗死发生的主要原因,早期发现、及时地综合治疗可获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