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丁怀军  张国权 《海南医学》2013,24(2):213-215
目的探讨早期小肝癌(SHCC)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病理、定期随访观察确诊的SHCC患者CT图像及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行多排螺旋CT(MSCT)平扫、动态增强扫描;5例行CT灌注成像(CTA)进一步检查,其中3例行肝动脉造影CT(CTHA)检查,2例行肝动脉门静脉造影CT(CTAP)检查;2例较小病灶行碘油CT扫描。结果 30例中共检出36个病灶,直径0.45~3.2cm,平均2.6cm,其中1.5cm以上24个病灶,有6例病灶周围分别见0.5~0.8cm的子灶;CT平扫:26例病灶呈低密度,密度较均匀,5例病灶呈等密度;8例较大病灶周围可见环形低密度影;2例合并有脂肪肝,平扫病灶呈高或等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29个病灶明显均匀、不均匀强化,呈高密度结节状,强化峰值高;门静脉期病灶呈均匀、不均匀低密度,平衡期呈低密度;7例病灶周边有环形强化;CT灌注成像:在CTHA中表现为多血供。在CTAP检查中,表现为灌注缺损;2例见有少许碘剂沉积影。结论早期肝细胞癌有一定的CT特征,尤其多排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结合CTA及碘油CT,对早期SHCC定位、定性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李恒  黄志成  陈曦  杨磊 《吉林医学》2010,31(10):1362-1363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多平面重建对小肝癌(SHCC)的诊断价值及CT表现。方法:利用螺旋CT对208例发现的肝内小结节病变进行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多平面重建,对诊断为SHCC的54例CT增强扫描图像进行分析,总结SHCC在不同时相内的影像表现。结果:54例中动脉期强化:表现高密度38例,表现低密度无强化13例,表现等密度3例。门静脉期表现低密度40例,稍高密度14例。平衡期均为低密度灶。结论: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多平面重建在SHCC的早期诊断有特征性表现及优势,可为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SCTCA)诊断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50%)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7年4月~2007年10月进行64-SCTCA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30例患者资料,以CAG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64-SCTCA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结果:本组研究中64-SCTCA可良好显示冠状动脉,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97.0%、特异性97.6%、阳性预测值96.4%、阴性预测值98.0%、准确性97.4%。初步提示64-SCTCA诊断冠心病累及右冠脉准确性略高。结论:64-SCTCA诊断冠心病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尤其阴性意义重要,适合冠心病筛查,对累及不同病变血管冠心病诊断结果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
多层螺旋CT对微小肝癌的诊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MSCT)多时相薄层扫描对微小肝癌(MHCC)的诊断价值,提高MH-CC的检出率.方法 选择临床上已确诊为肝功能失代偿期的肝硬化患者300例,先行常规螺旋CT增强扫描后,然后行MSCT多时相薄层扪描,即动脉期(20~25 s)、门静脉期(50~55 s)、平衡期(2~3min),高压注射器灌注非...  相似文献   

5.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71岁,因上腹痛伴纳差、消瘦两月余来我院就诊,既往有血吸虫疫区生活史.胃镜检查结果:胃体部低分化腺癌.为明确病变分期进一步行腹部CT检查.腹部64层螺旋CT检查示:肝脏形态不规则、肝叶大小比例失调,右叶缩小,肝裂增宽,肝实质内及包膜下可见多发线样钙化,门静脉主干直径约为1.5cm,门静脉左支远端可见一大小约为3.3cm*1.8cm椭圆形低密度影,境界清楚,其内密度均匀,CT值约为35Hu左右,增强扫描动脉期CT值约为50Hu左右,门静脉期强化明显,CT值约为210Hu左右,延迟期CT值约为100Hu左右,与门静脉各期强化一致,多平面重组及三维重建示门静脉左支远端呈梭形扩张,扩张的门静脉左支分出内、外侧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螺旋CT诊断小肝癌的价值。方法:37例经病理证实的小肝癌分别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三期扫描,扫描时间分别为动脉期25s,门脉期70s,延迟期2~3min,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速率为2.5~3ml/s,剂量为1.5ml/kg。结果:动脉期33例肿瘤呈高密度,门静脉期25例呈低密度,12例呈高或等密度,延迟期29例呈低密度。结论:多层螺旋CT三期扫描能反映出小肝癌血供特点和表现,并可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诊断急性阑尾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患者的64层螺旋CT检查资料,分析急性阑尾炎的CT表现,并与临床、病理比较。结果 5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中,CT诊断正确54例,符合率为96.42%。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2例(22.22%),阑尾盲肠周围炎36例(66.66%),阑尾周围脓肿例6例(11.11%)。结论 :64层螺旋CT在诊断急性阑尾炎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肝小血管瘤和小肝癌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采用螺旋CT对52例临床无明显症状,B超体检发现肝内单个或多个小结节病灶(直径均小于3cm)的患者,进行平扫及三期(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增强扫描,分别测量病灶的密度及变化情况。结果52例患者在平扫时病灶密度无特异性,其中28例小肝癌在动脉期密度变化较大,在门脉期及延迟期多呈相对低密度改变。24例肝血管瘤病灶在动脉期及门脉期密度变化差异较大,在延迟期呈相对高密度或等密度改变。结论肝内小结节病灶(直径小于3cm),一般宜行三期增强扫描(动脉期、门脉期及延迟期);三期增强扫描对肝小血管瘤及小肝癌诊断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肝癌多期螺旋CT扫描方法的临床应用。方法40例临床疑诊小肝癌病例。分成两组,对照组20例按常规方法进行增强扫描,实验组20例采用多期螺旋增强扫描修改扫描技术参数的方法。结果对照组仅7例(35%)影像诊断为小肝癌;实验组有15例(75%)影像诊断为小肝癌。结论多期螺旋CT扫描是显示诊断小肝癌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主动脉畸形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2例主动脉畸形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超声心动图和手术结果对照.采用东芝Aquilion 64螺旋CT,层厚0.5 cm,重建间隔0.3 cm.所有病例均行多平面重建和容积再现等三维重建.22例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15例有手术结果,7例经心血管造影证实.[结果]22例患者中,右位主动脉弓9例,主动脉缩窄4例,主动脉弓离断2例,主动脉褶曲畸形2例,共同动脉干2例,主肺动脉窗2例,双主动脉弓1例.64层螺旋CT均正确诊断,超声心动图仅诊断7例.[结论]64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是主动脉畸形的无创、准确检查方法,基本可替代心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疑为原发性肝癌的30例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扫描,并应用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计算机容积重组(computed volume reconstruction,CVR)和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等技术进行重组,观察肝癌肿块本身及淋巴结、血管的显示情况,并与临床检查和手术病检或穿刺活检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MPR能清楚显示病灶的形态、边缘、大小、密度以及周围组织如门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及胆道系统的侵犯情况等,也能清楚显示相邻器官如膈、胃、胆囊及胰腺等情况;MIP能较好地显示肝脏血管系统及肿瘤供血动脉;CVR能较好显示淋巴结情况;VR能够直观地了解病灶的位置、形态及周围组织关系。结论 64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能够较好地显示肝癌病灶、血管、淋巴结及周围组织侵犯情况,具有更全面、直观、准确的特点,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门静脉海绵样变(CTPV)的64层螺旋CT表现和特征,探讨64层螺旋CT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对6例CTPV患者,行上腹部CT平扫、动态增强扫描,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等图像后处理技术显示异常的门静脉及侧支血管情况。结果 CTPV的64层螺旋CT平扫示门静脉结构不清,肝门区可见多发的结节状软组织影。本组全部病例均见门静脉主干及其分支闭塞和(或)狭窄,正常门静脉系统结构消失,门静脉走行区结构紊乱,表现门静脉主干和(或)其分支因栓子闭塞和(或)狭窄5例,门静脉管腔增宽,内可见低密度充盈缺损1例,门-门侧支血管6例,胆管周围静脉丛曲张3例,胆囊静脉丛曲张2例,胃左静脉曲张5例。门-体侧支血管6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4例,腹膜后静脉曲张2例,脾胃-肾静脉分流3例。增强扫描肝实质灌注异常2例,胆囊、胆管壁增厚2例,合并管腔狭窄5例。结论 64层螺旋CT及图像后处理系统对CTPV诊断具有重要价值,门静脉栓塞及其周围迂曲扩张的侧支静脉为其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13.
多层螺旋CT高分辨扫描诊断周围型小肺癌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高分辨扫描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52例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小肺癌,对其螺旋CT扫描(SCT)和高分辨CT扫描(HRCT)所获图像作对比分析.结果 HRCT对肿瘤分叶征、棘突征、短毛刺征、空泡征、细支气管气相、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的显示率明显高于螺旋CT(P<0.05);HRCT对叶间胸膜破坏征的显示率较螺旋CT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层螺旋CT高分辨扫描对周围型小肺癌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16层螺旋CT双动脉期扫描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multidetector row helical CT,MDCT)双动脉期扫描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22例、共26个病灶的小肝癌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扫描采用美国GE lightspeed plus 16层螺旋CT进行检查,增强扫描采用3~4期(动脉早期和晚期、门脉期、平衡期或延迟期),动脉早期为20 s,动脉晚期为30 s,门脉期:55~65 s,平衡期:100~120 s,延迟期为5 min,每个全肝扫描周期为8.2 s;扫描结束后在工作站对图像进行处理,选定病灶、正常肝组织区为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对同一ROI分别在不同的时相上测量、对比和计算.结果病灶位于肝左叶10例,肝右叶16例.26个病灶单纯动脉早期呈高密度者7个,平均CT值为(62.3±14.6)Hu,检出率为26.9%;单纯动脉晚期呈高密度者18个,平均CT值为(87.9±16.6)Hu,检出率为69.2%;双动脉期显示高密度的病灶25个,检出率为96.2%;门脉期显示低密度病灶19个,检出率达73.1%.26个病灶中在动脉早期表现为高密度,门脉期为低密度的病灶数有7个,检出率为26.9%.在动脉晚期表现为高密度,门脉期为低密度的病灶数有17个,平均CT值为(56.2±13.6)Hu,检出率为65.4%,门脉期显示高密度病灶4个,平均CT值为(82.9±17.8)Hu,检出率为15.4%.结论MDCT双动脉期扫描,能较大的提高小肝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5.
64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畸形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在诊断冠状动脉畸形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冠状动脉畸形的64层螺旋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原始数据传至工作站,行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血管探针等后处理。10例同时行传统冠脉造影(CAG),3例行手术。【结果】38例患者畸形血管在CT图像上得以清晰显示。冠状动脉开口起源异常6例,单支冠状动脉畸形2例,冠状动脉瘘2例,冠状动脉肌桥20例,副冠状动脉8例,10例CAG结果9例与CT一致,1例右侧冠状动脉高位开口CAG误诊为缺如,3例手术结果与CT一致。【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清晰显示了畸形血管的起源、行程、终止及腔内情况,可作为冠状动脉畸形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螺旋CT扫描评价集束电极射频治疗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对65例肝癌患者集束电极射频治疗前及治疗后一个月行螺旋CT增强扫描,观察治疗前后肿瘤的大小、密度、血供情况及治疗后凝固性坏死的程度;结果:射频治疗后一个月,65例肝癌患者78个肿块CT复查≤5cm的 病灶体积缩小,密度减低,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5cm的病灶体积无明显变化,而密度减低较明显,70%(55/78)的病灶呈完全凝固性坏死,增强扫描坏死区域无强化;结论:螺旋CT扫描可观察肝癌射频治疗前后肿瘤的大小、密度、血供消失情况以及术后凝固性坏死程度,为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燕平 《西部医学》2011,23(4):643-64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原发性肝癌中的价值。方法对25例原发性肝癌进行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动态电影模式扫描,所有数据经工作站软件处理并计算组织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time,MTT)、毛细血管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PS)、肝动脉供血分数(hepatic arterial fraction,HAF),比较肿瘤组织、瘤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各灌注参数的变化。结果肝癌组织BF、HAF明显高于瘤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而MTT明显降低,且具有显著性差异;BV和PS值与正常组织无显著差异。结论肝癌CT灌注参数(BF、HAF和MTT)可有效的评价原发性肝癌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快速注射造影剂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对小肝癌的研究,进一步提高对小肝癌的定性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26例35个病灶经证实的小肝癌的影像学资料;扫描采用飞利浦MX8000IDT 16排螺旋CT进行检查,增强扫描是快速注射造影剂100~120mL,速率达到4~4.5mL/S,分别于动脉早期18s、动脉晚期30~32s、门脉期55~60s、平衡期180s及延迟期5min等多期动态行全肝扫描.然后对病灶在不同时相的图像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本组26例35个病灶中肝右叶25个,肝左叶10个;动脉早期呈高密度为12个(平均CT值为73.6HU);动脉晚期呈高密度病灶为21个(CT值平均83.2HU);门脉期为低密度病灶有25个,呈稍高密度病灶6个,等密度病灶4个,平衡期180s或延迟期5min病灶均呈低密度,2个病灶多期增强均未见强化.结论 MD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能提高小肝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对食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食道异物的64层螺旋CT资料;全部病例均经内窥镜或手术证实。结果 37例食道异物位于颈段30例,胸段7例。其中CT检出35例(鱼刺20例,禽畜类碎骨13例,硬币1例,肉团1例),漏诊2例;另外,CT还发现8例(鱼刺7例、禽类碎骨1例)食管壁肿胀及周围渗出,其中2例伴咽食管右后壁脓肿。结论 64层螺旋CT能清晰地显示食管异物的大小、形态、位置、周围关系及有无并发症,且检查安全、便捷、无痛苦,可作为食管异物最有效的检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3例临床诊断的输尿管结石患者均经常规多层螺旋CT检查,其中10例行增强扫描。结果 43例中结石位于右侧输尿管者23例,左侧18例,两侧2例;位于输尿管上段12例,中段15例,下段16例。结论 64层螺旋CT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