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了解妇科门诊病人对液基细胞学检查的认识度.提高液基细胞学的检测率,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官颈癌.方法 应用自制调查表.对2009年1月至6月在妇科门诊就诊100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79%病人不知道液基细胞学检查内容.89.2%病人未得到医护人员有关官颈癌筛查的健康指导.89.6%病人担心得官颈癌.结论 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是预防宫颈癌的有效手段.提高检测率有赖于医护人员的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在进行宫颈癌普查措施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作为普查项目有赖于社会支持.建立健康档案可有效追踪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健康人群定期做妇科体检及宫颈、阴道细胞学检查是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措施,对于防止或早期发现妇女病,提高女性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测是筛查宫颈癌的主要手段之一.为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方法(TCT)在妇女病普查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宫颈疾病的筛查水平,降低筛查的假阴性率,我们在1696例妇女病普查中采用TCT检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评价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疾病诊断及在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和预防中的重要意义,探讨如何增强人们对液基细胞学的认识,提高其检查率,以达到对宫颈疾病及宫颈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以宫颈活检病理诊断为标准,探讨宫颈癌早期诊断的临床方法.方法 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探讨薄层液基细胞学和高危型HPV联合检查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结论 将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联合高危型HPV检测,配合阴道镜检查加活检及宫颈锥切术,综合检查结果 分析,不仅提高了早期宫颈癌的确诊率,同时还避免早期宫颈癌临床诊断的误区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南丁DNA宫颈癌早期筛查包括常规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和DNA定量分析在宫颈病变早期筛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育龄妇女普查中给与南丁液基薄层细胞学和DNA定量分析,采用TBS分类法及DNA倍体定量分析诊断报告,将诊断意义不明确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及以上病变均列为阳性病例,且在阴道镜下行宫颈组织活检,将DAN细胞学检测结果与活检病理结果作对比分析,回顾分析阳性病例.结果 TCT及DNA阳性及阴道组织病理活检阳性者共162例.南丁液基细胞学与DNA定量筛查检查结果与阴道镜下组织活检符合率平均84.9%.结论 南丁DNA宫颈癌早期筛查诊断(包括液基薄层细胞学和DNA倍体定量细胞学检查)与阴道镜下组织活检病理符合率很高.是一种简便、准确的宫颈癌早期病变筛查方法,为宫颈癌防治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6.
两种细胞学检查+HPV检测筛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HPV检测及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查+HPV检测对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价值。方法将816例体检者随机分为2组: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组400例,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HPV检测;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查组416例,行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查+HPV检测。2种方法均以病理组织检查为金标准,比较2种方法对宫颈异常细胞的检出率。结果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组进行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敏感性为92.86%,特异性为79.21%,假阴性率为0.26%;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查组敏感性为56.25%,特异性为98.25%,假阴性率为1.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阳性检出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液基薄层涂片细胞学检查+HPV检测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优于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查+HPV检测,筛查的敏感性高,假阴性率低,是一种先进的宫颈癌筛查方法。对经济条件差的患者行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查+HPV检测也能明显提高早期宫颈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宫颈癌已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第二大杀手“,宫颈癌是可以通过普查,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我院在2006年开展液基薄层宫颈细胞学检查,在降低宫颈癌发病率、死亡率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农村妇女宫颈疾病诊断技术在宫颈癌普查中的应用价值,使患者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本市农村妇女11108例进行检查是采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技术检测宫颈细胞,并对其进行子宫颈细胞学Bethesda报告系统(TBS)的细胞学诊断,TBS细胞学诊断对宫颈癌细胞进行检验.对宫颈细胞学检查发现ASCUS及以上者行阴道镜活检.结果 普查对象中查出慢性宫颈炎7 103例,宫颈癌前病变148例,宫颈癌6例.结论 积极开展宫颈癌普查,有助于宫颈疾病,尤其是癌前病变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官颈癌的预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对巴氏细胞学筛查阳性者,遵循细胞学一阴道镜一组织学三阶梯诊断程序,三阶梯式诊断技术是筛查、诊断宫颈病变的重要手段.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宫颈癌是一种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宫颈由于其特殊解剖学特点,非常方便进行临床检查,大多数可能发展成为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均可在早期发现,宫颈阴道细胞学是最有效的预防性检查手段,目前全世界均采用液基细胞学检测方法(TCT),以提高宫颈低度病变及高度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研讨宫颈癌筛查中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2016年1至12月进行普查的3567例育龄妇女进行传统宫颈刮片检查,随机抽取同期行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1068例,并对临床诊断可疑者或细胞学诊断阳性者进行组织病理检查或者阴道镜检查。结果两种检测方式获取标本满意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测阳性率比TCT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刮片检出阳性率与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相符率比TCT检查阳性率符合率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颈癌筛查中应用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可作为宫颈癌和癌前病变早期诊断手段,明显将宫颈细胞学筛查的特异性、灵敏性提高了,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相似文献   

11.
宫颈癌是危害妇女身体健康的第二大肿瘤,在过去的50多年中,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查应用宫颈癌的筛查,明显的降低了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但由于其假阴性率高达15%~40%[1],因此,选择一种高效的检查手段替代传统的巴氏细胞学方法势在必行.液基细胞学适用于宫颈癌的筛查,使宫颈病变的检出率显著提高,从而使宫颈癌患者达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目的.2006年4月~2008年7月,我科共完成1 574例液基细胞学检查,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刘杰 《中外医疗》2016,(8):164-165
目的 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联合阴道镜检查在门诊宫颈普查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选取患有宫颈病变150例为该研究对象,年龄为24~50岁,平均年龄为(30.5±5.66)岁.其中80例进行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70例进行阴道镜检查,该研究对象均符合宫颈病变病情诊断标准.结果 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诊断癌变特性为64例,确证率为80%,阴道镜检查诊断癌变特性为21例,确证率为3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研究通过对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联合阴道镜检查在门诊宫颈普查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薄层液基测试方法更容易检查到癌变细胞,并且减少了多次重复测试,将癌变检查工作进一步提高,并且让癌变患者得到尽快有效的治疗,阴道镜不仅用于检查宫颈癌变还能用于研究癌变的原因以及进一步对治疗效果进行检查,阴道镜提高了阳性检查率并且减少对患者无创伤、无痛苦、无交叉感染等风险,所以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宫颈癌已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第二大杀手”,宫颈癌是可以通过普查,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我院在2006年开展液基薄层宫颈细胞学检查,在降低宫颈癌发病率、死亡率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宫颈细胞DNA与液基细胞检查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取宫颈癌早期筛查患者12630例,入院后患者均行宫颈细胞DNA倍体定量检测和液基细胞学联合测定完成早期筛查.对1146例宫颈癌细胞DNA倍体定量测定或液基细胞学筛查阳性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 :1728例DNA定量分析阳性,占13.68%;1133例液基细胞学检查阳性,占8.97%.DNA定量分析中10902例未见,1063例DNA细胞少量异常;液基细胞学检查中11497例正常或炎症;575例为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365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1146例液基细胞学检查DNA定量分析异常行阴道镜检查活检,5阳性率为50.61%,诊断敏感性为89.14%(517/580),特异性为75.80%(429/566);1070例液基细胞学检查阳性,以宫颈活检为标准,液基细胞学检查敏感性为73.28%(425/780),特异性为76.50%(433/566).结论 :液基细胞检查与宫颈细胞DNA定量分析均为早期宫颈癌常用的筛查方法,且两者联合筛查能提高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宫颈癌严重威胁妇女健康,如何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提高治疗效果极为重要。传统的巴氏涂片方法因其假阴性率高,已远不能满足临床要求。液基细胞学检查是近年来新采用的细胞学检查方法,该法应用于宫颈癌筛查中敏感性较高[1]。鉴于进口制片机价格昂贵,基层医院无法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年轻化的趋势,宫颈癌已经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第二大杀手”。因此,积极做好宫颈癌的普查及筛查工作及其重要。有资料显示,超过90%的宫颈癌能通过两年一次的筛查有效预防。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是目前国际上较先进的宫颈细胞学检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女性宫颈癌筛查。笔者对我院2007年12月至2009年1月300例妇科疾病患者进行了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并对检查结果异常者取活检,进行了病理组织学检查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张静静  夏华 《安徽医学》2011,32(1):95-96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对宫颈癌筛查的意义及各年龄段宫颈癌癌前病变的发病情况。方法对33 948例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TCT)结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宫颈癌癌前病变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结论早期进行TCT检查对宫颈癌的早发现、早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液基细胞学(TCT)检查与病理组织学检查对比,对妇科普查的宫颈癌癌前病变的检出率进行对比分析,探讨TCT在妇科普查中的应用价值以及TCT诊断标准的掌握,有利于提高液基细胞学检查准确率.方法 回顾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1826例TCT普查人群以及其组织学活检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对两种方法的宫颈癌癌前病变的检出率进行比较对照.结果 TCT检查和组织学活检对宫颈癌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48.7%和38.7%,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CT检查是宫颈癌前病变普查最佳检查方法,是临床宫颈癌癌前病变筛查的首选方法,尤其是高度上皮内瘤变具有有效的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例疑似宫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和巴氏涂片检查,对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检查的总阳性率显著高于巴氏涂片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结果与活检结果有一定差异,但液基薄层细胞学的阳性检出例数与活检相同,未发生漏诊。结论应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进行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具有较高的确诊率,可为宫颈癌的早期诊断、预防提供可靠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王少华 《中外医疗》2014,(12):193-194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结合宫颈细胞学在宫颈病变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在该院接收的656例行阴道镜检查结合宫颈细胞学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对象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单纯行阴道镜检查筛查3例,无漏诊,癌前期可疑1例。单纯行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检测检查筛选宫颈癌4例,漏诊1例。行阴道镜检查结合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检测符合宫颈癌病例5例,无漏诊。结论单纯性阴道镜检查或者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检测宫颈癌存在漏诊情况,而结合两种方法进行检查后无漏诊现象,即结合两种方法诊断早期宫颈癌有助于提高疾病检出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