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评价胸部X线征象在鉴别不同病因肺水肿的价值,作者对27例高原性肺水肿和心肾肺水肿各25例的6种X线征象作了比较分析.结果提示:根据这些胸部X线征象,高原性肺水肿能与其他二型肺水肿区别开来.最后作者对各种X线征象的病理生理基础,高原性肺水肿形成的机理和X线表现等结合文献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海水淹溺肺水肿的CT表现。方法对17例海水淹溺者肺水肿的CT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T检查(淹溺后5h内)CT表现为两肺弥漫或呈"蝶翼"状分布的斑片状"磨玻璃"样高密度灶,其内可见密度更高的腺泡样结节灶。结论 CT检查可明确诊断海水淹溺肺水肿,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基于胸部CT图像对比分析高原肺水肿与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肺窗CT图像纹理参数的差异,探讨纹理分析方法对两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18例高原肺水肿与20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治疗前的CT资料。所有患者均在西门子16排CT下行胸部常规扫描,利用Omni-Kinetics软件后处理得到双肺组织的3D区域肺窗纹理参数,进行组间比较,并利用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评价各参数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共提取了70个纹理参数,其中21个纹理参数在高原肺水肿与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原肺水肿的6个纹理参数高于心源性肺水肿,其余15个纹理参数低于心源性肺水肿。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以参数集群突出鉴别诊断高原肺水肿与心源性肺水肿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诊断能力最佳(AUC=0.994),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100.0%、94.4%;参数逆差距的诊断能力次之(AUC=0.989),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4.40%、100.0%。结论:基于胸部CT图像的纹理分析参数可为高原型肺水肿与心源性肺水肿的鉴别诊断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原性肺水肿X线影像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分析54例高原性肺水肿患者发病2天内胸片特点.结果(1)肺内改变有毛玻璃状、斑点状、小片状影、肺门区块状影、弥漫性实变等五种类型,常混合出现,可单侧或双侧,以右侧略多;(2)心脏改变右室轻度增大、心腰略丰满;(3)肺门改变中心分布为主者肺门影模糊,增大不明显;肺野分布为主者,肺门影正常;(4)胸膜改变常伴有水平裂增厚.4~5天复查,上述改变完全消失.结论X线胸片的影像特征对诊断高原性肺水肿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肺炎的胸部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63例甲型H1N1流感肺炎患者的X线及CT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63例甲型H1N1流感肺炎胸部X线表现为:肺实质性病变48例(76.19%),实质间质混合性病变15例(23.81%),弥漫性病变14例(22.22%)。其中单侧肺受累16例(25.40%),双侧受累47例(74.60%);肺部多发散在病变49例(77.78%),局限性病变14例(22.22%),其中表现为斑片状影25例(39.68%)。结论:双肺受累、病变为多发散在斑片状阴影,部分呈磨玻璃样征合并实变是甲型H1N1流感肺炎的主要影像学表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常见的小高原性心脏病X线特点,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1994年-1999年已经临床诊断证实的90例高原性心脏病小儿,对其X线表现及病案进行分析;结果:心脏形态普大,多数以右心室增大为主,透视下90例心脏搏动均减弱。大多数肺纹理增重、模糊,以中内带为著;结论:小儿高心病并无特异性X线表现,必须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改变及高原居住史而综合判断,同时应与心包积液及先心病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高原性肺水肿合并纵隔积气的X线表现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2例小儿高原肺水肿合并纵隔积气在发病时间、诱因、临床表现及胸部X线进行观察分析。结果:2例均表现为弥漫型肺水肿,病变分布对称伴随单侧颈肩部及纵隔旁少量线条状透亮影,复查胸片阴影消失时间快。结论:胸部X线检查对明确诊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它反应了病变发展的程度与阶段,对咳嗽剧烈、呼吸困难的患儿要高度警惕纵隔及皮下气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筛窦脑膜瘤影像诊断误诊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筛窦脑膜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筛窦脑膜瘤平片、CT及MRI表现。结果:CT表现:3例呈巨大囊性肿块;2例呈巨大囊、实性肿块;1例呈巨大实质性肿块;囊性部分囊壁周围骨质硬化;实性部分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可有钙化和囊变区,明显增强。MRI表现(1例):囊、实性肿块,囊性部分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实性部分T1WI与T2WI均为等信号,有增强。平片表现(3例):均见筛窦密度增高,体积变大,窦壁光整。结论:筛窦脑膜瘤CT表现颇具特征性;MRI对鉴别诊断有帮助;平片定性诊断较困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氯甲基碳酸酯吸入后的临床及肺部影像表现。方法回顾分析因三氯甲基碳酸酯泄漏吸人中毒17例患者的临床及肺部影像表现,并结合实验室检查指标,对三氯甲基碳酸酯损害肺部程度、进展及恢复情况进行探讨。结果5例轻症患者,X线与CT仅表现为两肺野散在少许斑片影;12例中、重症患者中3例以两肺多发小片状、结节影为主,病灶部分融合;9例累及全肺,表现为两肺广泛分布的大小不等的类圆形结节影及小灶不规则模糊增密影,部分融合,伴有小叶间隔及支气管壁增厚。影像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相符合。结论三氯甲基碳酸酯吸入后,肺部X线片与CT可观察肺部病变、肺水肿程度、进展及恢复情况,可协助临床早期治疗及评价疗效。 相似文献
10.
<正> 胸部外伤是一种常见外伤性疾病,肺挫裂伤是胸部创伤患者死亡率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在伴有严重复合伤时,它能进一步加重创伤后全身炎性反应对肺微循环的损伤,导致呼吸功能衰竭和成人窘迫综合征,与创伤后的全身严重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展密切相关。胸部创伤诊断主要依靠X线平片与CT检查,而CT检查对胸部创伤的诊 相似文献
11.
高原肺水肿的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高原肺水肿的CT诊断价值。方法:对16例急性高原适应不全患者进行胸部CT检查,总结其CT表现。结果:其CT表现:(1)早期为磨玻璃样密度增高影,多出现于下叶背段及后基底段,且右下叶早于左下叶;(2)中期为云状密度增高影,若早期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病变密度逐渐增高而形成云絮状密度增高影;(3)晚期可发展到上叶后段及前段,病变充满整个肺叶,可见受累肺段支气管充气;(4)右肺表现重于左肺。结论:CT是高原肺水肿较理想的检查手段。对于高原肺水肿,CT诊断的准确率达100%。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左旋精氨酸 (L -Arg)治疗高原肺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海拔 370 0m ,静脉滴注L -Arg治疗高原肺水肿10例 ,雾化吸入L -Arg治疗 16例 ,并与吸入一氧化氮 (NO)混合气体治疗的 11例作对照。结果 :三组患者的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和病程日数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NO吸入组肺部x线阴影消失时间较L -Arg静脉注射组和L -Arg雾化吸入组缩短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结论 :静脉滴注和雾化吸入L -Arg治疗高原肺水肿疗效较好且经济、简便、无毒性 ,便于基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高原肺水肿大鼠模型的建立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模拟高原环境,研究大鼠急性低氧复合运动高原肺水肿的发生及低氧习服后的改变.方法 健康SD-大鼠分为常氧对照组(n=10)、5 000 m急性低氧组(n=10)及3 000 m低氧习服组(n=10).对比研究大鼠的肺血流动力学、肺水肿程度及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 与常氧对照组相比,急性低氧组大鼠动脉血氧分压及氧饱合度显著降低,肺体指数及肺含水率升高,病理学显示肺间质充血,肺泡隔增宽等间质性肺水肿表现.低氧习服组明显改善.结论 成功建立高原间质性肺水肿模型及低氧习服模型,有利于进一步研究高原肺水肿低氧习服机制. 相似文献
14.
NO吸入降低高原肺水肿患者肺动脉高压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NO吸入对高原肺水肿的治疗作用及突然停止吸入NO引起的肺动脉压反跳作用。方法 采用右心漂浮导管检测法,观察了7例高原肺水肿患者吸入NO及突然停止吸入NO后血流动力学及动脉血气等指标的变化,同时采用Lake评分法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定量评估。结果 吸入NO 5min后,高原肺水肿患者的肺循环阻力、肺动脉平均压明显下降,血氧分压明显升高,而对心事、体动脉压平均值、心输出量等指标无明显影响;高原肺水肿患者在突然停止吸入NO而改吸室内空气后,下降的肺动脉压迅速反弹,5min后肺动脉压已明显高于吸入NO前水平,10min后肺动脉压反跳达最高值,与此同时,患者的血氧分压明显下降,病情定量分数已显著高于吸入NO前水平。结论 吸入NO对高原肺水肿患者肺动脉高压有选择性降低作用,对体循环压无明显影响,吸入NO的高原肺水肿患者,在短时间吸NO突然撤离后,存在着肺动脉压反跳性的异常升高及血流动力学不稳等现象。 相似文献
15.
高原肺水肿患者再缺氧损伤的观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评价氧疗在高原肺水肿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右心漂浮导管检测法,观察了8例高原肺水肿患者吸人纯氧及突然停止吸氧对患者肺动脉的影响,同时采用Lake Louise评分法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定量评估。结果 高原肺水肿患者肺动脉平均压在吸氧1min后逐渐明显下降,患者在突然停止吸氧而改吸室内空气后,下降的肺动脉压逐渐回升,10min后回复到吸氧前水平,但随着时间的延长,肺动脉压继续攀升,20min后肺动脉压已明显高于吸氧前水平,25min后肺动脉压达最高值,与此同时,高原肺水肿患者病情定量分数亦显著高于吸氧前。结论高原肺水肿患者存在着再缺氧损伤,而肺动脉压异常升高在其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原肺水肿的CT表现及动态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高原肺水肿 (HAPE)的CT影像表现及变化特点 ,并比较CT与X线平片异常征象的显示率。方法 32例患者中男 19例 ,女 13例 ,年龄 19~ 5 4岁 ,年龄中位数 35 5岁。其中 9例早期发现者在病程中进行了连续CT扫描和胸部X线平片检查。结果 (1)CT表现 :32例HAPE中 2 8例右肺病变重于左肺 (χ2 =93 0 8,P <0 0 1) ;HAPE早期和恢复期以肺间质异常表现为主 ;进展期与稳定期以肺实质病变为主 ,在未实变区域可见明显的代偿性肺气肿 ;病程中 ,肺实质表现从磨玻璃样变逐渐过渡到结节样实变再融合为大片实变。 (2 )以肺间质异常表现为主的早期和恢复期CT检查显示的异常征象细节明显优于平片 (χ2 =11 4 6 ,P <0 0 1)。而在以肺实质受累为主的进展期与稳定期 ,尽管CT显示的异常征象细节多于平片 ,但其显示的主要征象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 =2 12 ,P >0 0 5 )。结论 CT扫描可发现HAPE早期病例 ,准确判定病程 ,评价治疗效果 ,提高该病的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速尿、卡托普利对高原肺水肿(HAPE)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右心漂浮导管的研究方法,观察了应用速尿、卡托普利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同时采用Lake louise评分法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定量评估。结果:速尿能明显降低HAPE患者的肺动脉压,而体动脉血压、心输出量、心率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用药前后相比无明显变化。应用速尿后,HAPE患者的病情定量分数亦明显低于用药前;卡托普利虽然也能降低HAPE患者的肺动脉压,但无统计学意义,而患者的体循环平均压在用药后显著下降,患者的病情分数也未见明显改善。结论:速尿能明显改善HAPE的临床症状,且有选择性地降低HAPE患者肺动脉高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睡眠剥夺对模拟高原环境下高原肺水肿(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HAPE)形成的影响,为防治HAPE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即平原对照组、高原对照组、高原剥夺组、平原剥夺组,睡眠剥夺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建立,高原环境用5000 m低压氧舱模拟。通过测定大鼠肺湿/干比值、肺含水比值、动脉血气来评定肺水肿的程度,并通过大鼠肺组织石蜡切片观察各组病变。结果高原剥夺组的肺湿/干比值及肺含水量比值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1)。高原剥夺组可见肺间质增厚、肿大,大量多核细胞,肺泡腔变小,肺泡内无液体渗出,其他组病理切片未见上述变化。结论高原环境下睡眠剥夺可促发急性HAPE的形成可能与交感神经活性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分析高原肺水肿(HAPE)继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方法及氧动力学变化特点.方法 对6例HAPE继发ARDS患者进行了机械通气、药物治疗及氧动力学监测.结果 6例患者经1 w治疗后,发绀明显好转,PaO2、SaO2、PaO2/FiO2较1 w前显著升高(P<0.01).结论 对HAPE经常规治疗1 w左右不见好转的,应高度警惕并发症的发生.HAPE继发ARDS时,氧动力学已发生明显紊乱,病情危重,治疗的关键是早期机械通气,改善组织氧合,限制入量,同时予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