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珍  李瑞英  向承红 《护理研究》2011,25(10):859-862
[目的]探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对减轻全身麻醉病人苏醒期躁动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普外科、五官科、妇科、肝胆科拟行气管插管静脉吸入复合麻醉的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前1 d访视并进行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对照组常规术前访视。记录两组病人诱导前、术毕、拔管时、拔管后5 min和10 min各时段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苏醒期躁动-镇静评分、躁动发生率。[结果]麻醉苏醒期病人的心率、血压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苏醒期躁动-镇静评分为0.65分±0.34分,对照组为1.98分±0.3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躁动发生率:实验组13.3%,对照组4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有助于降低全身麻醉病人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和减轻躁动程度。  相似文献   

2.
音乐配合语言唤醒在全麻苏醒期患者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配合语言唤醒在全身麻醉苏醒期患者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将120例择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腹部手术患者,按单、双月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实验组术前1 d进行术前访视、心理疏导,熟悉语音;手术当日告知要点,再次熟悉语音;停用麻醉药至苏醒室(PACU)后对患者播放音乐并进行语音唤醒.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术前、术后护理.分别观察、记录患者的苏醒时间,入PACU、拔管时、拔管后5 min生命体征变化,苏醒期躁动例数和躁动程度.结果:实验组停用全身麻醉药后,唤名睁眼时间、唤名抬手握拳时间、拔除气管插管均早于对照组(P<0.05),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入PACU、拔管时、拔管后5 min 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拔管时、拔管后5 min HR、BP、R较对照组更平稳(P<0.05).结论:音乐配合语言唤醒可缩短全身麻醉苏醒期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减少或减轻躁动的发生,使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全麻患者的苏醒质量及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对减轻全身麻醉病人苏醒期躁动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普外科、五官科、妇科、肝胆科拟行气管插管静脉吸入复合麻醉的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前1 d访视并进行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对照组常规术前访视。记录两组病人诱导前、术毕、拔管时、拔管后5 min和10 min各时段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苏醒期躁动-镇静评分、躁动发生率。[结果]麻醉苏醒期病人的心率、血压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苏醒期躁动-镇静评分为0.65分±0.34分,对照组为1.98分±0.3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躁动发生率:实验组13.3%,对照组4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有助于降低全身麻醉病人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和减轻躁动程度。  相似文献   

4.
瑞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与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与异氟醚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对患者气管插管及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拔管条件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全麻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异丙酚静脉麻醉(R)组和异丙酚+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C)组,每组30例.观察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及术后恢复过程的血压、心率.记录术毕停药后病人清醒时间、拔管时间,记录病人拔管后即刻、离开手术间及术后3和24 h疼痛评分(VRS).观察恶心、呕吐等副反应.结果: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1~5 min内血流动力学变化幅度R组明显小于C组(P<0.05);术后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R组早于C组(P<0.05),并且恶心、呕吐发生率低;术后VRS评分R组高于C组.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在气管插管和麻醉苏醒期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拔管条件优,并发症少,但应注意尽早实施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式对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86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手术时接受全身麻醉,实验组接受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不同时间点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对比两组不同时间点血压和心率水平;对比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苏醒时间。结果:实验组术毕和术后24 h时的AD、N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麻醉前、气管插管前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建立气腹10 min后、术毕拔管时实验组DBP、SBP、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苏醒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可有效降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AD、NA合成、分泌,从而降低患者DBP、SBP、HR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干预在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儿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50例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儿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76例和观察组74例,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恢复期躁动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苏醒期血压及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护理干预可减少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儿恢复期躁动,保持血压、心率稳定,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气管插管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行气管插管全麻术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采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30例采用强化护理干预为观察组,比较2组拔管时的生命体征变化、拔管时间、躁动情况、疼痛情况、呼吸恢复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拔管时的心率、收缩压、血氧饱和度波动程度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躁动评分、疼痛评分、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拔管顺利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气管插管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提高麻醉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躁动病人的效果.[方法]将40例全身麻醉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记录用药前后心率、平均动脉压(MBP)、血氧饱和度和Ramsay评分、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气管插管拔管后10minRamsay评分和拔管后30minRamsay评分.[结果]观察组用药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较用药前明显下降;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气管插管拔管后10minRamsay评分和拔管后30minRamsay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全身麻醉术后病人,镇静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躁动病人的效果。[方法]将40例全身麻醉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记录用药前后心率、平均动脉压(MBP)、血氧饱和度和Ramsay评分、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气管插管拔管后10min Ramsay评分和拔管后30min Ramsay评分。[结果]观察组用药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较用药前明显下降;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气管插管拔管后10min Ramsay评分和拔管后30min Ramsay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全身麻醉术后病人,镇静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王钦 《当代护士》2017,(12):120-122
目的研究分析全身麻醉前心理护理干预对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本院接受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中,选取符合本组纳入标准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前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预后、心率、血压、躁动评分、满意度的变化。结果麻醉前及苏醒期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变化不明显,对照组患者发生明显变化,苏醒期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期躁动0级比例90.00%,高于对照组的68.00%,苏醒期躁动1级比例6.00%,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94.00%,高于对照组的80.00%,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实施麻醉前心理护理,有利于稳定患者苏醒期血压和心率,减少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可在临床积极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语言唤醒对全身麻醉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语言唤醒对全身麻醉苏醒期患者苏醒时间和躁动发生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0月至2009年12月择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的腹部手术患者80例,按信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术前1日进行心理疏导、语音熟悉;手术当日告知要点,再次熟悉语音;停用麻醉药后,对苏醒期患者进行语言唤醒。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术前和术后护理。分别记录患者的苏醒时间、躁动发生次数和躁动程度。结果试验组全身麻醉停药后,呼之睁眼时间、呼之握拳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躁动发生率和躁动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语言唤醒护理可缩短全身麻醉术后的苏醒时间,减少或减轻躁动的发生,提高全身麻醉患者的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术前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全身麻醉患者苏醒质量效果的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择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的普外科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在此基础上术前采用综合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躁动程度和拔管躁动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全身麻醉停药后,呼之睁眼时间、呼之握拳时间、拔管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躁动程度和拔管躁动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综合护理干预可缩短全身麻醉患者术后的苏醒时间,减轻躁动程度,提高了全身麻醉患者苏醒质量及拔管过程中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采用循证护理模式改善全身麻醉患者苏醒质量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12月择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的普外科手术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术前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躁动程度和拔管躁动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全身麻醉停药后,呼之睁眼时间、呼之握拳时间、拔管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躁动程度和拔管躁动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可缩短全身麻醉患者术后的苏醒时间,减轻躁动程度,提高全身麻醉患者的苏醒质量及拔管过程中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人性化护理在全麻患者苏醒期气管拔管时的应用.方法 选择拟行气管内全麻下手术的成年患者100例(ASA Ⅰ~Ⅱ),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进行术前访视,观察组术前由麻醉师和巡回护士共同进行术前访视,采用人性化护理对手术及麻醉特点及相关知识系统讲解,同时对麻醉手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因素进行护理干预,在手术当日麻醉前再次对患者进行麻醉苏醒期相关知识宣教,术后3 d随访.结果 麻醉苏醒期气管拔管时观察组患者合作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麻醉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在气管插管全麻手术中的应用十分重要,术前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全麻苏醒期气管拔管时的合作程度,增强患者的信心,降低麻醉风险及意外发生.  相似文献   

15.
刘守萍 《妇幼护理》2023,3(3):515-517
目的 探讨围麻醉期预见性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9 年 8 月至 2022 年 8 月收治的 80 例妇科 腹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受试者进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手术 室护理与围麻醉期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的血压及心率变化、麻醉恢复状况、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术后不良事件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静息期两组患者的血压及心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苏醒期研究组患者血压及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时间、麻醉恢复室滞留时间、拔管时间及麻醉苏醒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研究组患者苏醒期 躁动发生率(10.00%)较对照组(25.00%)更低(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5.00%)较对照组(20.00%) 更低(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00%)较对照组(80.00%)更高(P<0.05)。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围 麻醉期预见性护理,能够稳定苏醒期血压及心率,预防及减少麻醉苏醒期躁动及术后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苏醒期气管导管拔管时气囊放气的方法.[方法]将64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苏醒期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拔除气管导管时气囊按1次放气,实验组分3次放气,在放气的过程中观察病人的心率、血压的变化及呛咳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病人在放气过程中血压、心率的变化明显低于对照组,呛咳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次放气能减少全身麻醉术后病人拔管放气时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及呛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术前心理干预对接受气管内全麻患儿苏醒期气管拔管时合作程度的影响。方法:观察组进行术前访视,根据不同年龄儿童采取不同的宣教方法,做好心理准备,介绍手术特点、麻醉知识以及如何配合等,并征得家长支持,术日麻醉前再次宣教;对照组则进行常规访视。结果:合作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心理干预可以提高气管内全麻患儿苏醒期气管拔管时的合作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艾司洛尔对老年全身麻醉患者拔管期心肌耗氧和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行插管全身麻醉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艾司洛尔组和对照组,各100例。2组患者均接受气管插管全麻。艾司洛尔组给予艾司洛尔0. 5 mg/kg静脉注射,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静脉注射。记录2组常规指标,评价2组苏醒质量及拔管质量,并观察2组术后恶心、呕吐情况及镇吐剂使用剂量。结果艾司洛尔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收缩压乘积(RPP)等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艾司洛尔组麻醉时间长于对照组,麻醉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艾司洛尔组麻醉插管拔管质量高于对照组; 2组术后均未发生较明显的恶心、呕吐反应,且未使用镇吐剂。结论老年患者全身麻醉后应用小剂量艾司洛尔安全有效,能抑制拔管期心率增快,降低心肌耗氧,预防心肌缺血,缩短苏醒时间,改善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盐酸右美托咪啶在预防中老年食管癌患者麻醉苏醒期心血管反应中的应用.方法:选择中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盐酸右美托咪啶组(A组,n=30)和对照组(B组,n=30).两组患者全麻诱导和维持均相同,术毕停用麻醉药的同时分别静脉泵注盐酸右美托咪啶0.5 mg/kg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术毕注药前、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10 min患者的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Ramsay镇静评分、苏醒期躁动率以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B组在拔管时及拔管后5 min内MAP、HR均明显高于拔管前,A组拔管时及拔管后MAP、HR均高于拔管前,但增幅明显低于B组;A组患者苏醒期镇静状态评分3.07±0.69,明显高于B组1.83±0.70;A组躁动发生率16.7%,明显低于B组36.7%.结论:术毕静脉泵注盐酸右美托咪啶0.5μg/kg可以预防或减轻中老年食管癌患者麻醉苏醒期的心血管反应,降低术后躁动率,有利于中老年患者平稳度过苏醒期.  相似文献   

20.
母亲陪伴对全身麻醉患儿苏醒期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母亲陪伴对全身麻醉患儿苏醒期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全身麻醉小儿手术患儿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为患儿术毕母亲进入麻醉复苏室陪伴患儿直至清醒,对照组无母亲陪伴。观察两组患儿苏醒期心理状态及躁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在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7%比69.0%,χ^2=13.66,P〈0.01);恐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7%比89.7%,χ^2=27.88,P〈0.01)。苏醒期后两组患儿血压及心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母亲陪伴可减轻全身麻醉患儿苏醒期焦虑恐惧及躁动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