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脑功能及其智力、记忆力特点。方法:采用成人成套神经心理测验犤HRB(A)-RC〗及龚耀先修订的韦氏成人智力测验(WAIS-RC)及韦氏记忆测验(WMS-RC)对42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DI组)及相匹配的60例非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I组)以及43例无脑梗死正常人(对照组)进行测定及比较分析,同时就脑梗死灶的大小、数目、部位对脑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HRB(A)-RC结果:DI组连线测验2.22±0.43,触摸时间33.62±3.61,脑功能成绩和总智商FIQ(75.64±8.59)及记忆商M(65.40±10.27均明显低于I组(1.75±0.14,29.72±3.23,96.67±9.61,86.20±7.59)和对照组(1.55±0.11,20.38±3.19,104.49±5.68,97.33±6.2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大片脑梗死(FIQ≤79占46.9%,MQ≤79,62.5%)比小片脑梗死(22.9%比35.7%)、皮质下脑梗死(40.1%比57.9%)特别是基底核、脑室旁、丘脑处脑梗死比皮质脑梗死(16.3%比25.6%)更易产生脑功能障碍(χ2=5.9882~10.3864,P<0.05~0.01),多灶脑梗死与单灶脑梗死功能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DI组中大片脑梗死及皮质下脑梗死较I组多(χ2=11.5069~18.2021,P<0.01)。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可引起明显的脑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
脑梗死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在临床实践工作中 ,临床表现与颅脑CT表现不符合在诊断为脑梗死的患者中时有发生。我们对 48例脑梗死患者出现临床表现但与颅脑CT表现不符合的情况进行分析 ,并探讨产生这些现象的可能原因。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选自 1 997~ 2 0 0 1年福州铁路中心医院出院诊断为脑梗死的住院患者共 48例 ,年龄 36~ 90岁 ,平均 (69.7± 1 0 .6)岁。其中男 38例 ,女 1 0例。合并高血压43例 ,心脏病 5例 ,糖尿病 2例 ,既往有脑梗死史 8例。1 .2 临床表现与颅脑CT表现不符合的情况 48例脑梗死患…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诊断在出血性脑梗死(HI)的临床应用。方法:对60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头颅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根据头颅CT表现可分为非血肿型和血肿型。结论:头颅CT是诊断H I的可靠手段,对脑梗死特别是大面积梗死及心源性栓塞,不论临床症状有无加重,均须定期头颅CT检查,以及时发现本病争取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腰椎骨密度(BMD)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对127例50~82岁T2DM患者及89名50~83岁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L1~3椎体行BMD定量CT(QCT)测定。按年龄和病程分组对两组腰椎BMD及骨质疏松(OP)患病率进行比较,并将腰椎BMD与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BMI)、女性绝经年龄和绝经年限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①T2DM患者腰椎BMD及OP患病率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男性T2DM不同病程腰椎B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病程10年以上者L2椎体BMD显著低于5年以下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T2DM患者腰椎BMD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与BMI呈显著正相关;将年龄作为控制因子,T2DM患者腰椎BMD与病程无相关。④将年龄作为控制因子,女性T2DM患者腰椎BMD与绝经年限呈显著性偏相关(r=-0.216,P<0.05),与绝经年龄无相关。结论 ①T2DM患者腰椎BMD和OP患病率均与正常人基本相似。②随着年龄增长、BMI的减低,T2DM患者腰椎BMD呈下降趋势。③随着绝经年限的延长,女性T2DM患者腰椎BMD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型脑梗死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抗凝疗法是治疗急性脑梗死方法之一 ,以往多用肝素 ,虽然取得一定疗效 ,但也引起不少的不良反应 ,故临床应用一直存有争议。新一代抗凝剂低分子肝素钙 (lowmolecularweightheparincalcium ,LMWHCa)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其独特的优点。笔者对 5 0例进展型脑梗死患者给予LMWHCa治疗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10 0例住院进展型脑梗死患者均符合 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所确定的诊断标准[1]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入选条件 :①急性脑梗死发病 1~ 4天…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84例智力障碍的小儿CT表现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为治疗及评估预后提供可靠依据。材料与方法:分析84例患儿头部CT表现。结果:①脑发育不良35例,其中一侧大脑半球发育不良27例,双侧大脑半球发育不良4例,小脑半球发育不良1例,脑白质发育不良3例。②脑软化灶12例,均有出生后蛛网膜下腔出血及缺血缺氧性脑病史。③脑穿通畸形3例。④结节性强化3例。⑤脑积水4例。⑥胼胝体发育不良3例。⑦巨脑回畸形2例。⑧基底节区苍白球钙化2例。⑨CT表现无异常22例。结论:CT对小儿智力障碍病因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判断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影响脑梗死后智能障碍的因素,为血管性痴呆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长谷川痴呆量表对1996-01/1998-1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科收治的249例经CT证实的脑梗死患者进行智能测评,评分0~21.5为智能障碍组,22.0~32.5为非智能障碍组,探讨智能障碍的发生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脑卒中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和糖尿病)、梗死灶数量及体积,以及脑萎缩和脑白质疏松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249例脑梗死患者中有106例(42.6%)出现智能障碍。年龄、性别、文化程度、高血压病、糖尿病与智能障碍的发生有关;梗死灶的数量越多、体积越大其智能障碍发生率越高;脑萎缩及脑白质疏松与智能障碍关系密切。结论:脑梗死后智能障碍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与梗死灶数量、体积、脑萎缩及脑白质疏松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脑梗死CT、MR与临床不符的原因。方法:分析85例脑梗死的头颅CT、MR并与临床表现相对照。结果:不相符部位以基底节、脑叶、侧脑室旁脑白质多见,腔隙性脑梗死多见。不相符情况:CT(-)、MR( ),临床(-);CT( )、MR( ),临床(-);CT(-)、MR( ),临床( )。CT、MR表现与临床同侧;CT、MR两侧,临床一侧;CT、MR一侧,临床两侧。结论:基底节、脑叶、侧脑室旁脑白质内腔隙性脑梗死CT、MR与临床不符者较多见。MR是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的首选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脑梗死的患者不少见,其中大部分是伴发心脏病变诱发心房颤动所致,少数直接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所致。现将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20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78例CT影像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肺部 CT表现较复杂 ,具有病灶广泛、不典型特点 ,需和感染性疾病相鉴别。本文通过对糖尿病并结核的 CT表现特点进行分析总结 ,发现其特点 ,现总结如下。1 对象和方法本组 78例 ,其中 72例为菌阳肺结核 ,6例为临床证实的菌阴肺结核。年龄及性别分布 :18~ 35岁组占 5 .6 % ,35~ 5 5岁组占 75 % ;5 5岁以上组占 19.4%。男∶女 =3.1∶ 1, 型糖尿病 3例 , 型糖尿病 75例。每例均行螺旋 CT检查 ,记录患者年龄、性别 ,分别记录其病灶范围、部位、性质及有无空洞等。2 结果2 .1 病灶分布 病灶呈双肺分布 40例占 5 1.3% ,其… 相似文献
12.
13.
出血性脑梗死(HT)多见于溶栓后或栓塞患者,表现为在梗死灶的基础上合并高密度出血灶。HT是影响溶栓疗效和安全性的主要并发症,尤其是严重的出血性脑梗死,可以导致病情恶化和死亡。自CT、MRI应用以来,HT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回顾总结20例HT患者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价值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影响脑梗死后智能障碍的因素,为血管性痴呆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长谷川痴呆量表对1996-01/1998-1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科收治的249例经CT证实的脑梗死患者进行智能测评,评分0~21.5为智能障碍组,22.0~32.5为非智能障碍组,探讨智能障碍的发生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脑卒中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和糖尿病)、梗死灶数量及体积,以及脑萎缩和脑白质疏松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249例脑梗死患者中有106例(42.6%)出现智能障碍。年龄、性别、文化程度、高血压病、糖尿病与智能障碍的发生有关;梗死灶的数量越多、体积越大其智能障碍发生率越高;脑萎缩及脑白质疏松与智能障碍关系密切。结论:脑梗死后智能障碍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与梗死灶数量、体积、脑萎缩及脑白质疏松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多排螺旋CT探讨1型糖尿病患者腹部脂肪含量分布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79例1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多排螺旋CT检查并行腹部脂肪含量测定。将1型糖尿病患者按不同年龄和性别进行分组,应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比较各组中腹腔内脂肪含量(VA)、腹壁下脂肪含量(SA)、VA/SA的差异性。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1型糖尿病患者VA、SA、VA/SA与体质量指数(BMI)、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以及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①各年龄组中女性SA、VA大于男性,VA/SA小于男性,而仅有10~20岁、21~30岁组中男、女性SA、VA/SA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男性VA/SA随年龄增长逐渐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7,P<0.05)。②SA与BMI呈正相关(r=0.54,P<0.01);VA与BMI、TG、LDL-C呈正相关(r=0.56、0.41、0.21,P均<0.05);VA/SA与年龄成正相关(r=0.28,P<0.05)。结论 应用多排螺旋CT测量腹部脂肪含量简单可行;1型糖尿病患者腹部脂肪分布在不同年龄、性别组中存在差异;糖尿病患者腹部脂肪含量与临床指标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MRI与CT成像分别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明确依据.[方法]收集经临床综合诊断证实的病例30例超急性期脑梗死.所有病例均行常规MRI及弥散成像检查和CT扫描,比较两者对病灶检出率和临床关系.[结果]30例超急性期脑梗死灶在弥散成像上均清晰明确显示,在常规MRI均未明确显示,仅小部分病例可显示间接征象 CT像上均未见明显异常改变.[结论]MRI弥散加权成像对超急性期及急性期脑梗死病灶的诊断有很大的临床价值和明显优势,特别是对于早期大面积脑梗死灶的诊断具有明确优势.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应用64排容积CT全胰腺灌注扫描成像技术定量分析不同患病时间2型糖尿病患者胰腺灌注参数,初步探讨其在反映糖尿病患者胰腺微循环中的作用。方法 将54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患病时间分为3组, A组13例,病程1~5年,B组16例,病程6~10年,C组25例,病程>10年,行64排容积CT全胰腺灌注检查,测量胰腺头、颈、体和尾部实质的径线和灌注参数,包括血流量(BF)、血流容积(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表面通透性(PS)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各组内胰腺不同部位(头、颈、体和尾部)比较,灌注参数(BV、BF、MTT、PS和T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A组与B、C组比较,胰腺头、体部M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与B组比较,胰腺颈部MTT、BF及P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③A组与C组比较,胰腺体、尾部径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与C组比较,胰腺尾部径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胰腺CT灌注成像对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胰腺微循环情况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