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阿苯达唑脂质体中磷脂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阿苯达唑脂质体中磷脂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利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检测波长485nm。结果:磷脂在0.01-0.1mg/ml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3)。平均回收率为99.84%。结论:本方法灵敏,准确,简便,不受阿苯达唑共存的干扰,可用于本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作者报道了动物(鼠)口服脂质体阿苯达唑后血浆、肝脏、包虫囊组织和囊液中阿苯达唑及主要代谢产物阿苯达唑砜和阿苯达唑亚砜的反相HPLC法。同时进行了药物动力学研究和并用西咪替丁后对血、肝药物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阿苯达唑在血浆、囊液中的检出限为0.05μg/ml,在肝脏和囊组织中为0.10μg/g;砜和亚砜在血浆、囊液中均为0.01μg/ml,在肝脏和囊组织中均为0.02μg/g。药物动力学结果显示,阿苯达唑脂质体、混悬液及脂质体并用西咪替丁后的体内过程均符合二室模型,混悬液并用西咪替丁后符合单室模型。阿苯达唑脂质体具有一定的缓释及靶向的作用,西咪替丁可能增强阿苯达唑的缓释作用,同时可能加速阿苯达唑亚砜的代谢。  相似文献   

3.
阿苯达唑脂质体对泡状棘球蚴作用的病理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试图通过阿苯达唑脂质体口服新剂型与阿苯达唑片剂的动物对比实验,对口服和腹腔注射抗泡状棘球蚴作用做出客观评价。方法:采用泡状棘球蚴继发感染小鼠动物模型(225只),经灌胃和腹腔注射(每公斤体重37.5、75.0和150.0mg)10周,观察其病理组织学变化。将用药后病理形态变化分为正常、变性和坏死3级,以便用药组与对照组进行等级资料的统计学比较。结果:阿苯达唑及代谢产物有较强的破坏棘球蚴囊壁结构和抑制原头蚴增殖作用。结论:阿苯达唑脂质体经口灌注或腹腔注射抗泡状棘球蚴作用均优于口服阿苯达唑片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阿苯达唑脂质体口服液的临床疗效及药物副作用。方法收集我院100例包虫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50例。对照组实施阿苯达唑片治疗,观察组实施阿苯达唑脂质体口服液的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和药物副作用。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阿苯达唑脂质体口服液能够明显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药物副作用明显低于常规阿苯达唑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Logistic回归的方法评价阿苯达唑两种剂型药物治疗囊性包虫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8~2008年十年收治的阿苯达唑脂质体和阿苯达唑片治疗的共269例囊性包虫病患者的临床随访资料,通过一定的纳入及排除标准,入组病例218例。依据随访记录的可能对临床疗效产生影响的各项指标,应用SPSS13.0及PEMS3.1医学统计软件包对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并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深入分析。结果影像学疗效结果评价显示阿苯达唑脂质体组与阿苯达唑片剂组比较,3个月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9.581,P=0.00001),将两个治疗组作为疗效的影响因素引入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结果也显示,两个治疗组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806,P<0.001,OR<1,95%CI:0.119~0.428)。结论阿苯达唑脂质体及阿苯达唑片剂均是有效的抗包虫药物,Logistic回归方程的结果结合影像学疗效评价显示阿苯达唑脂质体疗效优于阿苯达唑片剂。  相似文献   

6.
阿苯达唑免疫脂质体的制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制备阿苯达唑免疫脂质体,提高阿苯达唑治疗包虫病的靶向特异性.方法采用注入-pH梯度法制备了脂质体;接着进一步采用戊二醛法将单克隆抗体与脂质体偶联制备免疫脂质体.结果脂质体的包封率为(64.02±3.10)%,粒径20~80 nm;用ELISA法检测了免疫脂质体抗体效价,其活性仍保留近80%.结论阿苯达唑免疫脂质体可成为抗细粒棘球蚴病特异靶向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使用新的载体药物阿苯达唑脂质体(Liposomal albendazole,L-ABZ)经口服和腹腔注射治疗感染泡状棘球蚴(Echinococcus multiloculais,E.m)的小鼠,并与口服阿苯达唑片剂粉末对照,观察阿苯达唑脂质体对动物体内的泡状棘球蚴的治疗作用。感染泡状棘球蚴的小鼠经一定时间阿苯达唑脂质体治疗后,将其泡状棘球蚴组织再种植于健康小鼠体内,观察E.m的生长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初步评价阿苯达唑脂质体口服液治疗复杂肝泡型包虫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2009年阿苯达唑脂质体口服液治疗的26例复杂肝泡型包虫病例的临床资料.26例患者中13例行单纯药物化疗,13例行姑息手术联合药物化疗,比较二者生存率差异.结果 2种治疗方式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9例长期化疗随访病例健康存活.结论 阿苯达唑脂质体口服液治疗肝泡型包虫病是安全有效的,可以长期使用.同时单纯阿苯达唑脂质体口服液的化疗与姑息手术联合化疗治疗复杂病例的治疗方式可能无临床差异,但无论是否手术,有效长程的化疗都应作为必要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包虫病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人畜共患病,除了甲苯咪唑(MBZ)和阿苯达唑(ABZ)这两种公认的有效药物以外,目前尚无新的更有效的药物出现。本实验通过体外进行了氧苯达唑(OBZ)、阿苯达唑和阿苯达唑脂质体(L-ABZ)的体外抗细粒棘球蚴原头节作用的比较,探讨氧苯达唑在抗包虫病方面的作用,为探索新的抗包虫病药物奠定基础。方法:将氧苯达唑、阿苯达唑和阿苯达唑脂质体分别加入RPMI1640培养液中,配成高(2500ng/ml)、中(500ng/ml)和低(100ng/ml)3个浓度的加药培养液,将用无菌方法采集的自然感染的羊细粒棘球蚴原头节(活头节占95%以上)加入上述加药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每天计数其死亡率,方法如下:取一滴培养液,0.1%伊红溶液染色5min,在普通光镜下观察,死亡原头节红染着色,伴有结构破坏;活头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阿苯达唑前体胶束的包封率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葡聚糖凝胶过滤法分离阿苯达唑胶束与游离药物,HPLC 法测定阿苯达唑前体胶束的包封率。结果 HPLC 法测定阿苯达唑前体胶束的包封率为76.38%~81.0%,RSD=6.81%,回收率为(92.23&#177;3.57)%。结论该方法测定阿苯达唑前体胶束包封率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可以用于阿苯达唑前体胶束的包封率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健儿消食口服液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健儿消食口服液制剂中草药的有效成分.结果:健儿消食口服液中黄芪、陈皮和白术的有效成分检出斑点清晰,重现性好.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稳定型好,为健儿消食口服液的质量控制建立了可靠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乙肝口服液中三七、赤芍、延胡索、当归的薄层鉴别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乙肝口服液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乙肝口服液中的三七、赤芍、延胡索、当归进行鉴别研究。结果:三七、赤芍、延胡索、当归薄层色谱图斑点清晰,重现性好,无干扰。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专属性强,可用于乙肝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阿胶养血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对啊胶养血口服液中黄芪、白芍进行薄层色谱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橙皮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定性鉴别分离度好,专属性强;含量测定中橙皮苷的进样量在8.12~129.9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84%,RSD为1.08%。结论:质量标准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阿胶养血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乳核内消口服液薄层色谱的鉴别方法为其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乳核内消口服液中的赤芍、当归、茜草和夏枯草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在薄层色谱中,供试品溶液在与对照药材或对照品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且斑点清晰,阴性对照在相同位置上无对应的斑点。【结论】所建立的薄层色谱定性法,专属性强,可用于乳核内消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青梅感冒冲剂中的五指柑和青蒿的薄层色谱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青梅感冒冲剂中五指柑、青蒿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分别取五指柑药材、青蒿药材、青梅感冒;中剂及阴性制剂的乙酸乙酯提取液,在硅胶薄层板上五指柑以ψ(甲苯:丙酮)=8:2为展开剂展开,青蒿以ψ(苯:乙酸乙酯:水)=5:2:0.1为展开剂展开,在紫外灯(365nm下)检视。结果:在两者供试品色谱中与各自对照药材色谱相应位置上,均有相应的斑点,阴性制剂色谱图中无此斑点。结论:该法专属性强,为该制剂增加质量控制指标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多器官泡型包虫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手术联合化疗药物治疗多器官复杂泡型包虫病的诊疗经验.方法 总结分析我院2000-2009年收治的17例多器官泡型包虫病患者的1~7年临床随访资料.结果 17例多器官泡型包虫病患者中行根治性肝切除3例、肺切除1例,8例给予单纯阿苯达唑脂质体口服液疗效良好.1例肺转移姑息行肝移植并术后化疗;另1例肝移植术后继发肺、脑转移行化疗,疗效良好;3例因胆道或脑内病灶并发症行姑息手术,辅以化疗.17例中1例开颅术后2年因严重颅脑并发症死亡.另有1例自动出院放弃治疗半年后死亡.多器官泡型包虫病因存在两个以上脏器的受累,临床确诊较为复杂,而且可手术根治病例极少,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带来巨大的困难.结论 手术在解决患者严重并发症的基础上,结合药物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法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缓患者生存期,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桑麻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所含的连翘、黄芩、紫菀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中所含连翘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法可鉴别出连翘、黄芩、紫菀,且阴性对照无干扰;连翘苷在0.552~3.864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68%,RSD=1.20%。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桑麻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妇科止带胶囊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妇科止带胶囊中的椿皮、五味子、黄柏、茯苓四味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分别检出椿皮、五味子、黄柏、茯苓的特征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有效控制妇科止带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律复康胶囊薄层色谱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律复康胶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建立酸枣仁、麦冬、五味子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结果:薄层图谱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律复康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妇宁康片的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妇宁康片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为制定其质量控制标准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鉴别法鉴别处方中的主要药味.结果:处方中的枸杞子、赤芍、知母、黄柏四味药的薄层色谱具有鉴别特征.结论: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简便可靠,专属性、重现性好,可作为妇宁康片的质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