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所致不良反应的116例患者临床资料,观察用药后各类不良反应表现,比较用药前后各类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头孢类抗生素联合其他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有过敏反应、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二重感染、肾功能及肝功能损害与其他不良反应;用药后各类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比用药前高(P0.05)。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时可引起多种不良反应,因此医生在配药时注意药量,合理选择联合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头孢菌素类药物和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所造成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最近3年内我院发生不良反应和未使用国头孢菌类药物的患者二百例进行分组对比,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未使用过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患者100例为对照组。结果:引起不良反应的头孢菌素类药物涉及到不同品种,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过敏反应、肾功能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结论:虽然头孢菌素类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可以取得较好效果,但由于其引起的不良反应种类也过于繁多,因此在临床使用过程中需要采取一定措施进行预防,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3.
陈家俊 《大家健康》2016,(11):147-148
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对策略。方法:择该院2012年6月至2015年5月,接收的住院患者共180例。将180例患者随机等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对症治疗。此外,实验组同时加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分析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同时实施对比。结果: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差异显著(P <0.05)。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品种具有多样化,且其造成的不良反应也涉及多个方面,主要包括:过敏反应;双硫仑样反应;神经系统类;肾功能类;消化系统类。结论:临床治疗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虽疗效较好,但也易使患者出现诸多的不良反应。故,临床对其进行使用时,还应提前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乔新江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4):117-118
目的对头孢菌素类药物严重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减少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选取因头孢菌素类药物产生严重不良反应的68例,对其发生的情况及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个品种的头孢菌素类药物发生频率最高,其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是注射用头孢替唑钠,发生率为9.1%;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纳。发生率为2.5%,对患者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引起近10个系统发生不良反应。其中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变态反应、过敏性休克、双硫仑样反应,发生率为55.00%;其次为呼吸困难,发生率为14.16%。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时,应详细地了解该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以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时所致的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7年2月‐2018年5月收治的60例采用他汀类与其他药物联用导致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不良反应的常见种类、临床表现及引发不良反应的常见药物等情况。结果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肌肉毒性,有20例(33.33%);其次为肝毒性,有14例(23.33%)。引发不良反应最常见的药物为辛伐他汀,有27例(45.00%);其次为阿托伐他汀,有17例(28.33%);引发不良反应最常见的联用药物种类为降压药或抗心肌药,有20例(33.33%);其次为降脂药,有12例(20.00%)。结论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不当可引发不良反应,临床用药时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药物类型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对策。方法对20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不良反应、诱因以及针对不良反应的对策进行分析。结果使用头孢菌素的患者,出现过敏的患者最多,可达30.0%。除此之外,还有少数患者出现神经系统以及血液系统等不良反应,容易导致不良反应出现的可能诱因主要有酗酒与饮食不当等,因药物用量过大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结论在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之前,医生需充分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根据疾病情况、生理、年龄、个体差异等因素,制定合适的用法以及用量。在治疗过程中,需严格控制饮食以及其他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头孢菌素药物不良反应,为临床用药提供初步的参考。方法选择124例应用头孢类抗菌药物治疗导致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相关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包括不良反应分布、用药途径、不良反应类型和预后。结果(1)不良反应分布:头孢他啶引起的不良反应14例,占11.3%;头孢曲松引起的不良反应18例,占14.5%;头孢噻肟引起的不良反应37例,占29.8%;头孢哌酮引起的不良反应55例,占44.4%。(2)用药途径:静脉滴注112例,占90.3%;口服9例,占7.3%;肌肉注射3例,占2.4%。(3)不良反应类型:血小板下降16例,占12.9%;皮疹27例,占21.8%;泌尿系统疾病36例,占29.0%;胃肠道反应45例,占36.3%。(4)预后:所有患者在经对症处理后,不良反应得到控制,未出现死亡或致残病例。结论头孢菌素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是由于患者体质的个体差异性导致的,不同的药物,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有一定差异。为了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在用药前一定要详细询问病史和做药敏试验,在用药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严密监测,尽可能的采用静脉滴注途径,以减轻不良反应后果。  相似文献   

8.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收集、分析近年来国内文献报道的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病例,总结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的特征。掌握其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促进合理用药,降低ADR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张楠 《大家健康》2016,(5):130-131
目的:研究分析头孢菌素和多种西药联合使用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根据该院2013年7月至2014年3月接收的80例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多种西药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例进行研究分析,对这些患者临床中出现不良反应的类型进行总结归纳,分析原因,提供针对性的处理方式.结果:头孢菌素类药物和其他西药联合使用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比非联合使用要高,主要的不良反应症状就是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症状.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和西药联合使用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因此需要对其引起重视,对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多种西药联用的不良反应进行研究能够为临床安全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杜爱侠  赵军 《吉林医学》2014,(12):2551-2551
目的:探究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情况,为以后药物使用作为参考,减少由此类药物造成不良反应发生。方法:收集87例因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出现不良反应患者,之前均使用过此类药物,且使用之后无明显异常。对不良反应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导致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过后产生不良反应原因较多,与患者自身状况和药物都有密切联系。结论:随着病菌抗药性的增强,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愈加频繁,虽然抗菌效果好、可使用范围广,但如不按照规则随意使用,同样会带来其他无法预料后果。  相似文献   

11.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头孢菌素类药物以其抗菌谱广、杀菌力强、耐药、耐酶等优点在临床应用日益广泛,随之而来的不良反应(ADR)发生率和耐药菌株的产生,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析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主要不良反应,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集本院2013年8月-2016年7月使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出现的不良反应(ADR)215例病例报告,对年龄、性别、使用药物种类、给药途径、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不良反应临床表现进行统计探析。结果:20~55岁ADR发生率高,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唑林为多。静脉滴注发生率高于其他给药方式,多表现于皮肤及附件,患者原患疾病以呼吸系统居多。结论:临床使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必须高度重视该类药物引发的ADR,使ADR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3.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头孢菌素类(cephalosporins)是同真菌培养液中提取的多种抗菌成分之——头孢菌素C,水解得到母核7-氨基头孢烷酸(7-aminocephalosporanic acid,7-ACA)接上不同侧链制成的一系列半合成抗生素。本类抗生素的活性基团是β-内酰胺环,为抗菌活性重要部分。其优点是:抗菌谱广,杀菌力强,耐酸、耐酶,毒副作用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探讨头孢菌素类物不良反应(ADRS)的危害性,方法: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95年第1期-1999年第12期《中国药学文摘》中有关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报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24例头孢菌素类药物引起ADRS中,涉及药品13种,出现频率最多的有关孢唑林、头孢哌酮、头孢拉定;引起ADRS的分类以过敏反应最多,其次为肾损害,血液系统损害等,结论:应重视开展ADRS监察,合理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临床不良反应,为合理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2011年2月临床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使用头孢呱酮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19例;使用头孢他啶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有6例;使用头孢曲松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10例;使用头孢噻肟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15例;胃肠道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为10例;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有30例.不良反应的发生和患者的性别、年龄没有显著关联.结论:临床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类素药物时,不仅应注重药物的疗效,还应该高度重视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从而不断提高药物使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头孢菌素的不良反应保定市第二医院孙丽萍,陈丽华关键词头孢菌素;不良反应头孢菌素是一类半合成广谱抗生素,属β-内酰胺抗生素范畴。在日本,头孢菌素的应用已超过了青霉素。随着头孢菌素的广泛应用,有关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越来越多。现综述如下:l腹泻头孢茵素强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中头孢菌素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的致病因素、临床症状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发生不良反应的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选取同期入院、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未发生不良反应的447例患者为对照,对其不良反应表现及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患者体质、过敏史、年龄、情绪、饮食及饮酒习惯等因素同头孢菌素类不良反应密切相关(P<0.05或P<0.01),其中过敏体质、过敏史及药后饮酒为头孢菌素类不良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150例出现不良反应病例中,过敏反应居首位,主要症状为皮疹、不同程度发热及哮喘等,反应严重者可发生死亡;而消化道不良反应所占比例位居第2,主要表现为腹泻等。结论医务人员需不断丰富和提高自身药学知识水平,加强服务意识,充分了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禁忌证及适应证,熟练掌握其应用剂量及配伍禁忌,以防止发生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金怡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1):1789-1790
目的了解嘉兴市第一医院头孢菌素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医院2010~2011年期间收集的87例头孢菌素ADR报告进行统计、分类并分析。结果 87例头孢菌素ADR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所占的比例最大,达到39.1%,不良反应发生最少的年龄段为10~20岁之间,仅有2例,占2.3%;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来源最多的为药师,有53例,占总例数的60.9%,来自临床医务人员的报告仅为34例,占到39.1%;三代头孢引起的ADR居首位,62例,占71.3%,其次二代头孢菌素22例,占25.3%;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属器损伤最为常见,共计80例,占70.2%。结论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及相关知识的宣传,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9.
王风萍 《大家健康》2017,(11):11-12
目的:对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临床不良反应进行研究,讨论其预防方法.方法:选择该院中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间收治的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所有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合患者具体病例讨论其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患者的性别、饮食习惯、是否为过敏体质、是否有过敏史以及患者的情绪因素,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就有密切关系.300例患者中有234例为过敏反应,占总比例的78%;有42例患者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占比例为14%;其他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主要包括泌尿系统反应、神经系统反应等,占总比例的8%,有24例患者.结论:根据头孢类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在用药前对患者进行初步的风险判断,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在治疗前准备合理的应急措施,也能使患者的不良反应影响降低.  相似文献   

20.
探究由于头孢菌类药物对患者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以及采取的应对措施,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确保合理的用药.对我院在2009年到2010年之间的98例由于使用头孢类菌类药物而引起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在这98例患者中97例经过我院的治疗之后不良反应消失,只有1例患者由于在出院后解救疏忽而死亡.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要严格合理的对患者食用头孢菌类药物,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由于头孢菌类而引起的不良反应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