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专业认证工作是国家教育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护理学本科专业认证是有效提升我国护理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2010年我国护理学本科专业试认证工作启动以来,已经先后有14所高等院校的护理学专业进行了认证,该文着重归纳总结了认证院校护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旨在为促进我国高等护理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国高等中医院校本科护理学专业中医护理相关课程的设置情况,为优化中医护理相关课程设置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本科护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资料,采用比较分析法,分析比较各校中医护理相关课程开设情况、学时数、占总学时比例等方面的异同。结果我国高等中医院校本科护理学专业中医护理相关课程87.2%以选修课形式开设;中医护理相关课程约占总学时比例的10.6%;理论与实践学时数之比约18∶1。结论中医护理相关课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医护理的优势与特色,但其在课程开设形式、课程比重设置、中医护理技能实践学时设置等方面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提高。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外合作人才培养是中医院校护理学专业走向国际化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地推动我校护理学专业的中外合作,促进国际化高级护理人才的培养,我院从人才培养教学计划、目标及规格、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等方面着手,初步建均了中西医结合护理中外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此模式可为其也中医药院校护理学专业中外合作办学提供参考,为我国高等护理教育改革提供思路;能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弘扬和发展中医护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我国高等中医院校本科护理学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分析可能影响课程设置的因素,为促进高等中医院校本科护理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我国19所高等中医院校本科护理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相关资料,采用比较研究法获取其特征与不足,并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19所高等中医院校护理学专业所有课程(2815.8±432.9)学时,专业基础课程(787.4±211.8)学时,专业课程(717.0±189.8)学时,人文素养课程(238.7±73.8)学时,中医相关课程(289.9±130.9)学时.我国高等中医院校本科护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已初步形成体系,但存在着中医护理特色不够突出、人文素养课程比例偏小及课程类型构成欠佳等问题.影响课程设置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师资队伍、教材建设、市场需求及中医护理学科体系定位等.结论 我国高等中医院校本科护理学专业课程设置有待进一步完善.护理教育者应认识影响课程设置的因素,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构建科学、合理及可持续发展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护理学专业中医模块设置规范(简称"规范"),为中医护理课程设置提供参考。方法对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护理教学培养方案进行调研分析,以理论研究、专家会议法、德尔菲法构建"规范"。结果确定了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专业基本教学条件、课程设置要求(包括中医学概论、中医护理学基础、中医临床护理学三大课程模块)以及中医护理实习安排。2轮专家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8.24%和81.40%,专家权威系数为0.85,第2轮专家咨询Cochran's Q值较低,说明专家意见趋于一致。结论本研究以理论为先导,立足中医特色护理教育现状,通过科学论证,制订的"规范"可以作为中医护理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的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6.
该文介绍了南通大学以护理学专业认证为契机,以教育标准与专业认证规范为指导,结合护理实验中心的具体问题和特点,全面加强了护理实验中心的建设与管理,深化了护理实践教学改革,并以专业认证为起点,继续保持已有的特色和亮点,巩固专业认证成果,促进护理学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回顾福建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进行国家护理学本科专业认证的筹备过程,总结认证专家组提出的考察意见,并根据专业认证意见及结合院校特点提出几点思考,为其他中医院校护理学专业认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护理学专业认证旨在建立专业标准杠杆,规范国内护理专业教育,促进国内护理专业教育与国际接轨,实现教育国际化。南方医科大学是我国首批接受专业认证的院校,该文介绍了接受护理学专业试认证工作的过程、认识与体会,为进一步推动认证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该文概要介绍了国内外医学教育和护理学教育标准化发展的趋势,并聚焦于我国本科护理学教育标准,详细阐述了该标准的用途、内容结构及其特点。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目前我国本科护理学专业认证的基本程序,包括认证专家组的组成、认证的具体步骤、认证活动的形式和过程,以期帮助国内各护理院校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本科护理学教育标准的内涵和本科护理学专业认证工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该文通过回顾护理学专业认证近几年的实践工作,总结了教育部高等学校护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认证内容、程序、认证专家方面的完善和改进,并指出护理学专业认证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院实习护生对中医护理基础知识及相关操作技能学习的需求,为中医临床护理学的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上海市中医医院技术操作规范》和《中医护理学》教材,自行设计中医基础知识、技能相关问卷,对中医院63名实习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中医院实习护生对中医基础知识掌握正确率为59%,总分偏低,而中医护理操作技能方面,有37名,占58.7%表示未曾学过任何中医护理操作;有92.1%的学生表示非常需要学习中医护理这门学科,并对该学科今后的发展十分看好。结论实习护生的中医基础知识欠缺,应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加强实习护生对中医基础知识的学习,促进中医护理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西医学历教育背景的在职护士中医护理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内容。方法通过文献回顾、文献计量学分析、德尔菲专家函询法确定培训内容及权重。结果培训内容包括"中医护理概述""中医护理基本理论""中医护理基本内容""中医护理基本技术"4个一级条目及30个二级条目和105个三级条目。结论构建的西医学历教育背景在职护士中医护理基础知识与技能培训内容的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程度较高,意见集中,结果可靠。临床护士中医护理基础知识与技能培训内容的构建能够为各机构中医护理培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我校护理专业中医课程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本科护理专业中医相关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学生对中医的认识。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大学三年级和四年级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采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38.3%的学生对中医相关课程与西医相关课程比例设置不满意,学生对中医相关课程的教学效果总体评价一般;62.3%的学生对中医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但只有30.0%的学生认为中医相关课程的学习对自己未来工作比较重要。结论中医药院校护理专业应优化课程体系,突出中医护理特色,加强实践性教学,完善和规范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学生中医特色临床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体现中医医院护理工作特点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管理。方法对上海市4所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的中医外科、肛肠科、骨伤科、肾内科、神经内科和心内科进行工作时间和工作量测定,按护理工作量配置护士数量。结果接受测试病区所需的床护比应高于1978年国家规定的1:0.4的标准。结论科室护理工作量的测定,为中医医院合理配置护士数量和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学生对目前开设的中医特色课程的认知度,并适时加以调整,为培养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人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目前开设的中医特色课程的合理性及改革措施等进行调查。结果受访者对开设中医特色课程的认知度较好,但对在校所学中医护理学知识在临床上的应用的认可度低。结论学校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开设认可度高的课程;对中医护理技能临床应用差的问题,从"因"入手,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6.
中医护理专业是我国护理的一大亮点,在我国的医疗保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各中医药院校对护理学科中医特色的理解与认识不同,在中医护理人才中医特色培养上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这势必影响中医药院校护理学科的发展。中医护理学科要向科学化、现代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必须借鉴现代护理学的工作方法,加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质性研究、循证护理的理念与方法是中医护理学科解决目前面临的困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慢性病患者对中医护理的认知情况及需求情况。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慢性病患者进行调查及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一般情况、对中医的认知情况及对中医内容的需求情况。经检验Cronbaeh's α系数为0.71。结果共发放问卷120份,有效回收120份,回收率为100%。83.33%慢性病患者曾接触过中医药指导,对中医护理需求依次为饮食护理、情志护理、慢性病的用药指导、康复指导、预防方法、生活起居护理及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知识,54.17%的慢性病患者是通过同事或朋友的介绍来了解中医知识的。结论需加强对慢性病患者中医护理知识的宣传,以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的特色与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并实施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方法:建立中医专科专病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评价标准,每月采取不定时检查和集中考核方式,通过对护士进行提问、查阅相关资料、测评患者满意度等方法进行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结果:在实施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后,医院中医专科专病护理质量检查分数及护士技术操作考核成绩较前明显提高,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施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护士能够充分运用丰富的中医护理知识及熟练的中医护理操作技能为患者服务,提高了中医护理质量,促进了医院中医护理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护理要走向世界,必须走中西医结合的发展道路,而具有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中西医结合高等护理人才的培养足我们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之一。教育者应该转变教育观念、优化课程结构、提高师资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考试形式,从而培养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本科护理人才满足新世纪社会所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