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臭氧消融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臭氧消融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治疗的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优41例,良12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4.64%,治疗后的成绩评分及VAS疼痛评分均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臭氧消融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微创、安全、疗效确切等优点,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射频热凝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治疗,其中22例患者射频靶点热凝术后即刻行臭氧髓核消融术,18例视具体情况射频热凝与臭氧髓核消融间隔时间1~5 d不等。对治疗后的10例患者进行0.5~4月随访,并按MacNab腰腿痛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结果40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治疗,术后显效率100%,平均住院时间7.6 d。随访10例患者中,疗效优4例,良5例,优良率占90%(9/10),疗效差1例,占10%(1/10)。结论射频热凝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6例经临床和影像检查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T定位下行经皮穿刺靶点射频热凝后,同时行椎间盘内、盘外臭氧注射.结果 36例患者治疗后随访3~6个月,按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分级,优18例、良13例、可3例、差2例,总有效率94.4%,优良率为86.1%,均未见并发症.结论 CT引导提高了穿刺的准确性,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射频热凝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治疗,且20例患者均行射频靶点热凝术后即刻行臭氧髓核消融术。对治疗后的18例患者进行0.5~4月随访,并按macnab腰腿痛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20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治疗,术后显效率100%,平均住院时间6.5d。随访18例患者中,疗效优12例,良5例,优良率占94.7%,疗效差1例,占5.3%。结论射频热凝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区域定位穿刺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McCullock标准作出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根据临床症状、体征,结合神经根走行,通过区域定位确定受损神经根被压迫部位,入组患者87例,男54例女33例,根据患者志愿,分为微创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微创组患者均在CT引导下,行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治疗治疗,保守治疗组采取休息、非甾体抗炎药治疗。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腰椎JOA标准评估治疗效果,观察术前、术后1周、3个月、12个月VAS评分及术后12个月优良率。结果术前微创组VAS评分为(7.1±1.6),术后12个月平均为(1.7±0.9),术前与术后1周和3个月VAS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与12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微创组优良率91.8%,保守治疗组为42.1%。结论按"区域定位法"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准确把握手术适应证、定位精准、治疗优势互补,使治疗效果最大化,为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型臂X线机监测下射频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4例采用射频热凝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治疗效果的评价参考macnab腰腿痛疗效评价标准。结果本组所有患者手术顺利,随访时间1年,结果显效66例,有效7例,无效1例。结论射频热凝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CT引导下臭氧消融联合复方倍他米松局部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CT及MRI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保守治疗3个月以上无效患者36例,局麻下以21G穿刺针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实施病变椎间盘臭氧消融术,同时于神经根周围注入复方倍他米松1mL局部封闭,术毕撤针。术后6个月评定疗效,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结果:所有病例于CT引导下穿刺成功,未发生明显并发症;术后6个月疗效:显效率为30.6%(11/36),有效率为47.2%(17/36),无效率22.2%(8/36)。结论:CT引导下臭氧消融联合复方倍他米松局部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定位准确、疗效良好、安全性高等优点,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范圣登  袁岩  张永俊  何晓峰  洪涛 《江苏医药》2013,39(11):1322-1323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8例.射频消融:在C型臂X线机辅助下定位穿刺,置入射频电极,测阻抗在150-250Ω时,分别用高频(50Hz)低电流(0.5-2.0 mA)行感觉测试和低频(2 Hz)高电流(0.5-2.5 mA)行运动测试后行60℃、70℃、80℃分别治疗60 s,然后再用90℃治疗120 s.臭氧治疗:射频结束后拔出电极,置入穿刺针芯继续刺入椎间盘髓核内,抽臭氧5-10 ml,缓慢推注;退针至椎间盘外硬膜外前间隙,注入消炎镇痛液10 ml.术后1周、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随访4次,评估疗效.结果 术后1周、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有效率分别为91.6%、79.2%、87.5%和89.6%,优良率分别为70.8%、60.4%、77.1%和75.o%.无不良反应.结论 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稳定可靠,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李艳 《中国医药指南》2012,(32):326-327
目的总结146例经皮穿刺腰椎间盘突出症臭氧消融及钳夹术的护理。方法 146例患者经CT或MRI检查证实均有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表现为腰背部及下肢疼痛或麻木,透视下采用穿刺针注入臭氧及用钳夹夹出突出组织。结果 146例均在出院1个月后随访,144例未诉不适,复查CT无突出表现,2例诉未缓解。结论微创臭氧消融及钳夹术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最新型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突出物内臭氧消融及射频治疗联合射频热凝阻断腰神经后内侧支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小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56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小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CT引导下,Ⅰ组78例患者采用突出物内臭氧消融及射频治疗的方法 ;Ⅱ组78例患者采用突出物内注射臭氧及射频治疗联合射频热凝阻断腰神经后内侧支的方法给予治疗,两组患者分别在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术后一个月Ⅰ组和Ⅱ组有效率分别为64%和83%;三个月Ⅰ组和Ⅱ组有效率分别为71%和88%;六个月Ⅰ组和Ⅱ组有效率分别为77%和92%。Ⅱ组较Ⅰ组病例在1、3、6个月三个观察点疗效均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T引导下突出物内臭氧消融及射频治疗联合射频热凝阻断腰神经后内侧支的方法 ,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小关节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十分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CT导向下医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均经CT或MRI检查证实,在CT导引下行臭氧消融治疗。盘内注入浓度为50μg/mL的臭氧10~30mL,退针出纤维环至椎间孔附近,注入浓度为30μg/mL的臭氧10~15mL。结果随访时间为半年以上,30例患者中治愈7例,有效1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6%,未发生任何明显并发症。结论 CT导向下医用臭氧局部注射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C型臂引导下靶点射频热凝术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10月期间某院收治的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正规保守治疗后无效行C型臂引导下靶点射频热凝术联合臭氧消融术。结果:经治疗,有73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缓解,效果满意,有效率93.6%。结论:C型臂引导下靶点射频热凝术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欧宣成 《中国当代医药》2014,(31):169-170,173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CT引导下,对突出的髓核进行核射频热凝消融治疗,然后向椎间盘内注射臭氧。根据改良的MacNab疗效评定标准和VAS评分法,在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术后24h、1周,1个月、3个月的治疗总有效率和疼痛程度。结果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的VAS评分值分别为(4.25±1.51)、(2.84±1.02)、(1.79±0.99)、(1.30±0.85)分,低于术前的(7.63±1.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改良的MacNab疗效评定标准,术后3个月的总有效率为95.00%,无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张彬 《中国医药指南》2010,8(9):122-123
目的观察对比CT引导下臭氧消融术与椎板开窗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CT引导下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予CT引导臭氧消融术(50例)、椎板开窗减压术(50例)治疗。结果100例患者经两年随访,两组优良率、复发率、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引导臭氧消融术有快捷、简便、临床效果良好等优势,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射频热凝术联合臭氧介入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78例患者进行CT引导下应用射频治疗仪经皮椎间盘突出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治疗术的围术期给予护理,包括术前心理疏导、术中配合、术后康复指导.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治疗有效率达89.5%.结论 CT引导下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治疗术介入治疗椎间盘突出是一种有效安全的微创新方法,良好的围术期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医用臭氧(O3)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在DSA引导下对12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向腰椎间盘内及神经根鞘内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随访1~6个月,显效53例,有效6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90%。结论椎间盘内臭氧注射臭氧髓核消融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射频靶点热凝术配合骨盆旋移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骨盆旋移症的临床思路。方法:对我院近2年内收治的3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骨盆旋移症的患者均采用CT引导下射频靶点热凝术联合骨盆复位手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结合术后随访。结果:38例患者有效率为100%,均对此治疗表示满意,其中,26例1周内原有症状完全消失,7例在2周内症状明显缓解,5例患者3月内症状逐步减轻,其中1例因为劳累后再次加重,行二次射频联合复位手法治疗,迅速治愈。结论:CT引导下射频靶点热凝术联合骨盆旋移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骨盆旋移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导引下联合注射臭氧及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CT导引下对5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椎间盘内注射臭氧以及突出物内和/或周边注射胶原酶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结果术后55例患者随访3~6个月,显效19例,有效3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7%。结论CT导引下联合注射臭氧及胶原酶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螺旋CT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臭氧及联合应用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差异及影像学评价作用。方法搜集整理120例经临床和CT/MRI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于螺旋CT机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臭氧及联合应用胶原酶治疗的患者资料。分为两组,一组为单纯注射臭氧,一组为注射臭氧加注射胶原酶。对术后临床及影像学进行3~6个月近期、4~12个中期、13~36个月远期随访及对比。结果全部患者术中定位准确,穿刺成功率100﹪,60例单纯组和60例联合组近期、中期、远期疗效优良率分别为:90.0%、85.0%、76.7%;93.3%、92.0%、87.7%。25例单纯组和25例联合组CT/MRI近期、中期、远期随访有效率分别为:86.0%、88.0%、74.0%;90.0%、87.0%、85.0%。结论螺旋CT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臭氧及联合应用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联合应用胶原酶治疗效果更佳,远期效果不如近中期效果,被高估。影像随访具有客观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分析射频消融联合臭氧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2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5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75例为实验组,采用射频消融联合臭氧介入治疗方法,剩余75例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术后患者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1个月、3个月实验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术后3个月实验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治疗椎问盘突出症可以有效减少患者术后疼痛并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