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吡烷酮醋胺对ECT所致记忆障碍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皇家精神病学院就ECT应用指出:“有确凿无疑的证据说明ECT对严重抑郁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然而许多患者主诉有记忆障碍;虽然这是暂时的,多在6~8周内减轻,但对从事脑力劳动的患者来说,也是很痛苦的。9年多来,本文作者应用与r-氨酪酸结构相似的吡烷酮醋胺(脑复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家属对保护性约束的态度及心理需求,提出相应护理对策。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在患者入院时对300例精神病患者家属进行调查。结果48.7%的患者家属对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可能接受的保护性约束无心理准备,初诊患者家属比复诊患者家属对保护性约束的目的认识更为不足(P〈0.01);患者家属的文化水平越高,对精神病患者约束期间心理问题的重视程度越高,心理需求越多(P〈0.05)。结论精神病患者家属对保护性约束的认识不足,有必要及时为患者家属提供相关护理知识,规范约束护理,满足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合理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急性短暂性精神病的临床特点及不同亚型的差异。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12月106例住院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人口学资料、精神症状分布、治疗情况、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入出院诊断符合率、住院天数、疗效等。结果106例中,以女性(58.5%)、低文化(小学以下53.8%)、无业(65.1%)和精神障碍病程较短[(13.2±4.7)d]为特点;临床亚型以分裂样精神病(52.8%)为主;分裂样精神病患者以片断幻听、片断妄想、被控制感等症状多见;治疗均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为主,心理治疗为辅;出院时分裂样精神病患者的PANSS总分显著高于另外3种亚型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出院诊断符合率为95.3%,有4例分裂样精神病修正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平均住院(18.6±5.4)d;好转率达100.0%。结论临床上需掌握急性短暂性精神病的特点,提高识别能力,并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良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9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改良组(50例,行改良大骨瓣减压术)和对照组(48例,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结果两组术后1d和术后1周头部CT示鞍上池、环池受压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并发症总发生率(48.0%,24/50)明显低于对照组(70.8%,34/48;P〈0.05)。术后3个月按GOS评分,改良组:良好8例、中残12例、重残10例、植物生存8例和死亡12例;对照组:良好8例、中残5例、重残8例、植物生存6例和死亡21例。改良组死亡率(24.0%,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43.8%,21/48;P〈0.05)。结论改良大骨瓣减压术通过逐步、缓慢、彻底降低颅内压,可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并分析30例利用数字化三维颅骨成形技术行Ⅰ期颅骨修补的病例的随访结果。方法对2010~2011年收治的30例颅骨肿瘤患者,用数字化三维颅骨成形技术行颅骨修补。术后利用直观类比量表等工具对患者进行随访和客观评价,了解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以及对疼痛、外观的满意度等,并对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随访时间3。22个月,平均12.5个月。30例患者随访期间未发生感染以及局部头皮损伤和钛板外露。术后对总体效果的评价患者自己认为极满意的占73.3%(家属为80.0%),认为满意的占20.0%(家属为16.7%),认为一般的占0%(家属为3.3%),认为不满意的占6.7%(家属为O%)。术后27例(90.0%)的病人无疼痛,28例(93.3%)的病人对修补后的外观感到满意。随访还显示,29例(96.7%)的患者感到术后生活质量提高。但是,术后如果进行MR随访,会影响影像质量,但对CT检查无影响。结论对颅骨肿瘤手术造成的缺损,利用数字化三维颅骨成形技术行Ⅰ期修补,方法可行,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现状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目的:调查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抗精神病药使用现状。方法:样本采取整群入组,横断面调查方法.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共503例,调查其用药情况。结果:临床药物治疗以单一用药为主(占90.9%),氯氮平使用比例较高(占30.2%);首次发病及病程短于5年的患者使用新型抗精神病药相对较多(分别为20.7%及31.5%)。结论:传统抗精神病药物仍为目前的主流治疗药,使用新型抗精神病药所占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临床医生在选择氯氮平时,对躯体情况缺乏关注。  相似文献   

7.
临床医生早已意识到在ECT过程中,增加电刺激强度会诱发全身性抽搐,而抽搐期缩短则会影响疗效。因此,能安全地延长抽搐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作者85年首先报告对一些抑郁病人,在ECT前静脉注射苯甲酸钠咖啡因(250~1000mg),可增加其抽搐时间和提高治疗效果。为了解标准条件下该方法的效果和安全性,作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受试者为重症抑郁(DSM-Ⅲ标准)并适合行ECT的病人,排除心血管或其他躯体疾病者,共8人。女性6人,男性2人。平均年龄55.6±9.12岁。治疗前汉密顿抑郁量表平均得分29.8±6.36。4例为单相,4例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大骨瓣减压并血管连通术治疗大面积脑梗塞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0年5月至2006年5月间收治59例大面积脑梗塞分别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或改良大骨瓣减压并血管连通术,以Barthel指数(BI)和Rankin修订版评分(RS)评定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术后1个月:标准组中死亡率17.9%,BI 26.9±21.4,RS4.1±2.3;改良组死亡率16.1%,BI 43.6±22.7,RS 3.2±1.6。术后6个月:标准组中死亡率28.6%,BI 38.7±29.5,RS 3.8±2.4;改良组死亡率19.4%,BI 57.1±34.8,RS 2.1±1.9。结论改良大骨瓣减压并血管连通术能极大提高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其中手术技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颅内电极监测对额叶癫痫手术治疗的指导作用,总结额叶癫痫手术治疗效果。方法从2007年3月至2012年3月对我科40例额叶癫痫患者,采用颅内电极监测定位致痫灶和功能区,二次手术进行致痫灶处理。术后对患者进行1年到6年随访,对手术疗效进行改良ENGEL分级。结果本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患者年龄最小为6岁,最大为50岁,平均24.1岁;所有患者均成功行颅内电极植入,其中单侧28例,双侧12例。所有患者均通过颅内电极监测到致痫灶,其中16例致痫灶涉及功能区。对40例患者均行额叶致痫灶切除,并对5例行部分颞叶处理,9例行胼胝体切开,16例致痫灶涉及功能区者行皮层电热灼。电极植入术后,1例患者发生硬膜下血肿,约50ml,进行血肿清除后成功监测并进行致痫灶手术处理,1例致痫灶处理术后发生头皮延迟愈合,经清创术后1月愈合。对术后患者疗效行1年到6年时间随访,按照改良ENGEL分级显示I级23例,占57.5%;Ⅱ级7例,占17.5%;Ⅲ级8例,占20%;Ⅳ级2例,占5%;Ⅰ级和Ⅱ级患者占总体75%,说明手术疗效良好者占比例高。结论颅内电极对额叶癫痫致痫灶和功能区准确定位是额叶癫痫手术治疗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急性轻度躯体外伤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分析急性轻度躯体外伤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以充实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内容。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家属一般情况调查表,对97例急性轻度躯体外伤家属进行心理调查。结果 SCL-90各因子分和阳性项目数与国内常模比较,显示多数患者家属无明显心理异常症状。97个家属中,14人出现睡眠和饮食等心理异常症状,强迫症状9人,抑郁8人,躯体化症状7人,焦虑6人,敌对5人,恐怖4人,偏执性3人,精神病性3人。家属一般情况的多个项目与SCL-90各因子分之间呈显著的正或负相关.结论 急性轻度躯体外伤患者家属中的部分人出现各种心理异常症状,因此,在对急性轻度躯体外伤患者家属群体实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的过程中,要关注少数需要心理帮助的患者家属。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特点,比较动脉内尿激酶溶栓、机械再通和支架成形的安全及有效性。方法对发病1.5—8h的11例急性腩梗死患者,行全脑血管数字减影(DSA)造影,给予动脉内治疗;进行血管再通评价,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和1个月改良Rankin量表评分。结果术前NIHSS为6~21。责任血管闭塞6例(54.5%);重度狭窄3例(27.3%);未见异常2例(18.2%)。2例闭塞粗管行闭塞局部尿激酶溶栓,未再通,术后1例出血死亡,1例大面积脑梗死,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为5;3例血管闭塞行机械再通后支架成形;1例同侧责任血管闭塞伴对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和3例同侧责任血管重度狭窄行狭窄处支架成形,术后血管均再通,无出血;2例DSA检查未见异常病例仅药物治疗。后3组1个月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为0~1。结论急性脑梗死时对于闭塞施管机械再通较尿激酶溶栓血管再通可靠,对于重度狭窄血管可行支架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痉挛性斜颈(ST)的疗效。方法对137例ST患者采用显微手术治疗,针对病例的不同情况分别采用改良Foerster—Dandy手术(126例)、副神经周围支切断及胸锁乳突肌选择性切除术(9例)、经颅副神经根切断术(2例)治疗。结果全部患者术后平均随访44.9个月。100%病人术后立即感痉挛状态明显缓解,随访期间缓解率为93.4%(128/137)。行改良Foerster-Dandy手术的126例术后均发生不同程度转颈无力、耸肩无力、双臂外展受限,随访期间有所好转,仅2例(1.6%)发生头颈部支撑困难;36例(28.6%)发生不同程度吞咽困难,随访期间恢复正常18例,明显好转11例,无明显变化7例(5.6%);颅内感染10例(7.9%),出院前均治愈。随访期间痉挛状态不同程度复发9例(6.6%)。结论选择合适病例、针对病例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手术方法、熟悉局部解剖、掌握显微手术技巧是保证显微外科手术治疗ST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艾斯能对精神病患者立体定向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在我科行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术且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病患者配对入组,简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安慰剂组,各获42例。治疗组在术后1 w至6个月服用艾斯能。主要观测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精神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自编社会功能分级。结果治疗组MMSE总分、定向力及记忆力在术后6个月以后较安慰剂组改善。治疗组SQLS的心理社会维度、动力/精力维度在术后12个月时较安慰剂组改善。在术后12个月时治疗组患者社会功能良好者多于安慰剂组。结论艾斯能可显著改善精神病患者立体定向术后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患者发病急骤 ,致残率高 ,严重威胁着人群的身心健康 ,给个人和家庭造成了极大压力。因此 ,护理人员必须了解和理解卒中病人的心理特点 ,全面评估病人的心里、家庭和社会状况 ,搞好心理护理 ,促进早日康复。1 卒中病人的心理评估1 1 恐惧悲观心理 脑卒中起病急 ,病情重 ,所以病人和家属常常恐惧不安。运动障碍的患者 ,因有无能的感觉 ,从而产生自卑情绪 ;言语障碍的病人感到孤独 ,烦躁 ,甚至悲观 ;感觉障碍的病人因自己感觉异常而感到烦躁、忧虑等。1 2 焦虑急躁心理 由于疾病的突然到来 ,患者自觉症状明显 ,又没有足够的思想准…  相似文献   

15.
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观察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药物治疗并家庭干预组(家庭组)80例和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80例。家庭组接受药物、家庭心理干预治疗,对照组仅接受药物治疗。出院时和随访2年末,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自制调查表评定精神症状、疗效、住院天数、治疗依从性和复发率。结果出院时:家庭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分别为(56±7)天和(78±18)天,显效率和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2.2%vs 43.5%;91.7%vs 75.4%);BPRS量表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4.3±4.1)vs(29.6±5.2)];治疗依从性分别是完全依从为75.0%、部分依从为19.4%、不依从为5.6%,对照组分别为52.2%、34.8%和13.0%,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访2年末:家庭组显效率和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3.9%vs30.4%;77.8%vs44.9%);BPRS量表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7.2±5.1)vs(34.7±7.8)];治疗依从性分别是完全依从为62.5%、部分依从为26.4%、不依从为11.1%,对照组分别为36.2%、26.1%和37.7%,差异有显著性(P<0.01);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3.9%vs 30.4%),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脱落率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家庭干预有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的改善,能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依从性和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血小板抑制剂类药物对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153例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中25例有口服阿司匹林史(阿司匹林组),128例无应用血小板抑制类药物史(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分析血小板抑制剂类药物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血压、出血位置及出血量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复查头颅CT,25例阿司匹林组患者中,2例(8.0%)发生再出血,其中1例为症状性再出血,再次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好转;另1例为无症状性再出血,保守治疗后好转。128例对照组患者中,8例(6.3%)发生再出血,其中2例为无症状性再出血,未行手术;6例为症状性再出血,家属放弃治疗。两组再出血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14,P〉0.05)。结论使用血小板抑制类药物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开颅血肿清除术后再出血率较未使用者未明显增加。对此类有手术指征的患者若积极手术,可能会降低术后不良后果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改良血肿清除术治疗重型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分析36例行改良血肿清除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A组)和同期35例行常规血肿清除术患者(B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术式的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随访5~24个月,平均为6.5个月,按GOS评估法判定疗效,A组36例,良好17例(47.22%),重残14例(38.89%),死亡5例(13.89%)。B组35例,良好8例(22.86%),重残19例(54.29%),死亡8例(22.86%)。两组患者良好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残及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血肿清除术治疗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虽不能降低死亡率,但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多学科协作治疗大型听神经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实行多学科协作流程治疗的大型听神经瘤(直径I〉3cm)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66例。全部患者术中行神经电生理监测,对术中面神经离断者行一期吻合修复,围手术期行心理评估,术后行面肌功能康复训练。结果266例患者中,肿瘤全切除261例(98.1%),次全切除5例(1.9%),无一例死亡患者。面神经解剖保留248例(93.2%);围手术期共济失调27例(10.1%),颅内感染23例(8.6%),耳鸣11例(4.1%),后组脑神经损伤7例(2.6%),脑脊液漏3例(1.1%);术后1个月内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H—B)分级I级和Ⅱ级者125例(47.O%),Ⅲ级者70例(26.3%),≥Ⅳ级者71例(26.7%)。随访252例(94.7%),随访时间为12—87个月,平均(42.7±19.9)个月。252例患者中,术后1个月内面神经功能H—BI级和Ⅱ级者119例(47.2%),Ⅲ级68例(27.0%),≥Ⅳ级者65例(25.8%);术后1年I级和Ⅱ级者184例(73.0%),Ⅲ级36例(14.3%),≥Ⅳ级者32例(12.7%),改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93例术前有残留听力的患者中,术后60例听力保留,总听力保留率为31.1%。结论多学科协作治疗大型听神经瘤可以提高肿瘤的全切除率,并有效保护神经功能,降低围手术期病死率及并发症,术后有效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患者近期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单一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奋乃静)或心境稳定剂(碳酸锂)合并小剂量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奋乃静)治疗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影响患者近期疗效的主要因素。方法(1)将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患者70例随机分为甲组34例和乙组36例两组进行为期6周治疗。甲组为单一中至大剂量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奋乃静)治疗;乙组为心境稳定剂(碳酸锂)合并中至小剂量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奋乃静)治疗。以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定患者的疗效,以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患者的副反应;(2)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探讨影响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患者近期疗效的主要因素。结果(1)在治疗第6周末,甲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38.2%,有效率94.1%(33/34);乙组的临床治愈率63.9%,有效率100%(36/36),乙组在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上均显著性优于甲组(P〈0.05);(2)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患者的近期疗效好,影响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患者近期疗效的主要因素为患者的起病年龄、病前社会功能、病程特点及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与心境的协调性,以急性起病、病前社会功能良好、间歇性病程及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与患者心境相协调者的近期疗效为佳。结论(1)心境稳定剂合并小剂量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在治疗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时,临床疗效优于单一经典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且副反应相对少;(2)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患者的近期疗效好,患者的近期疗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CT定位结合神经内镜手术和常规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内镜组的32例患者利用图钉帽或者回形针标记血肿部位,行CT检查,确认标记的误差,然后用神经内镜技术进行血肿的清除;常规开颅组的28例患者以开颅手术清除血肿。结果内镜组32例中,死亡8例(25.0%),幸存24例;术后6个月随访,生活质量按Rankin分级,其中0~3级者20例(83.3%),4级者3例(12.5%),5级者1例(4.2%)。常规开颅组28例中,死亡9例(32.1%),幸存19例;术后6个月随访,生活质量按Rankin分级,其中0—3级者9例(47.4%),4级者7例(36.8%),5级者3例(15.8%)。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Rankin分级0—3级患者百分率差异显著(P〈0.01)。结论CT定位辅助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定位精确可靠。手术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康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