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头痛发生于外伤后14天内,持续时间在2个月以内者,称为急性外伤后头痛;发生外伤后,头痛持续2个月以上者,称为慢性外伤后头痛。为外伤后气血瘀滞不通所致,予活血化瘀药物治疗,止痛效果较差。笔者计刺治疗刀例,其中急性外伤后头痛19例,慢性外伤后头痛11例。颅骨骨折并发颅内血肿者8例,依底骨折伴脑脊液漏患者7例,脑震荡患者23例,其它7例。中医辨证气血瘀滞型对例,气血两虚型10例。经针治一个疗程痊愈者4例,两个疗程痊愈10例,好转16例。【针刺取穴]主穴:阿是穴、列缺、风池、百会。配穴:气血瘀滞加隔命、血海、三阴交,气血两…  相似文献   

2.
洪国章  王国林 《河北中医》2000,22(7):516-517
胸胁伤辨证是指肋骨骨折、肋骨骨膜挫裂伤、胸壁肌肤外伤后的辨证论治。胸胁伤后血络受损 ,气滞血瘀 ,痰浊内积 ,不通则痛而出现诸证候。轻则肺失肃降 ,出现咳痰气喘、胸胁满闷 ,重则伤损血脉 ,表现气逆咳血 ,甚则危及生命。辨证不当、失治误治则加重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凝结 ,久则病情缠绵难愈。纵观古今伤科专著 ,胸胁伤辨证分类不十分明确。我们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 ,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任何外力撞击必然会导致气血运行紊乱、阴阳失去平衡 ,故胸胁伤之证治应以痰、瘀、气、血理论为依据 ,辨证施治为原则。1 祛瘀生新 ,活血定痛法《…  相似文献   

3.
王大增教授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机为情志不畅,肝气不舒,冲任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滞胞宫、胞脉,"不通则痛"。血离经脉日久,导致诸多变症丛生。王老针对复发病灶有无两种情况,认为患者肝气郁结是其诱因,进而加重气血瘀滞状态,故提出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法,治以阳和汤或少腹逐瘀汤,随证加减,分期论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正> 在正常情况下,筋各守其位,气血通畅,活动自如。一旦发生病变,则可出现筋位、形态及功能等方面的改变,称之为伤筋。伤筋一般病因有二;力伤有直接,间接之分,邪伤以风、寒、湿三邪多见。病机均为气血瘀滞,经脉不通,阴阳失调导致。治疗无论是施行手法,还是内外用药,首先要辨证明确。本文就伤筋的辨证,略述如下:一、辨阴阳:伤筋总的说是阴阳失调。有阴筋和阳筋的平衡失调,以及阳气阴血间的关系失调两方面。一般讲,阳筋位于躯体及四肢  相似文献   

5.
膝关节韧带损伤的病因病机为外伤、劳损或风寒湿外邪入侵致膝关节局部气血瘀滞,不通则痛,或肝肾亏虚,脾不运化,气血生化不足,筋脉不荣则痛,屈伸不利。岭南火针长于温通开郁、温养筋脉,与本病病因病机十分契合。李丽霞治以活血化瘀、温通筋脉为法,取患侧内膝眼、外膝眼、曲泉、鹤顶、血海、阿是穴,采用岭南火针深刺法,速进疾退不留针,进针深度约25 mm,配合普通针刺,每周1次,4周为1个疗程,疗效尚可。  相似文献   

6.
伤科内治法,以四诊八纲为依据,以内治八法为基础。根据伤科的外伤、内损与气血、筋骨特点,和损伤的表里、虚实、轻重、缓急证候,采取祛瘀(逐瘀血、行瘀滞、清瘀热)、通窍、接骨、舒筋、补养(补气血、养肝肾)诸法,或先攻后补,或攻补兼施,或消补并用,相互配合,灵活掌握,辨证施治。兹将伤科内治八法及其临床运用,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内科杂病一般病程较长,迁延不愈,往往引起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瘀滞,即古代医家所说"久病人络".<临证指南医案>说:"大凡经主气,络主血,久病血瘀","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病久气血阴阳亏虚,无力鼓动血运,血滞于经;或久病气机逆乱,"气有一息之不通,则血有一息之不行."所以,瘀血既是杂病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导致多种病证的病理因素.不论何种疾病,或是在病的某一阶段,凡是反映"瘀血"这一共同病理特征,或兼有"瘀血"症状,如瘀痛、青紫瘀斑、肿块、舌有瘀斑,脉涩、沉、结等,均可按异病同治原则运用活血化瘀法.  相似文献   

8.
伤筋是伤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都以疼痛为主症,机体损伤后,由于血离经脉,气血受阻,经络不通,不通则痛,不通是产生疼痛的根本原因。然而,伤筋所致疼痛一般由瘀血、寒邪、津亏、气滞等因素引起,产生刺痛、冷痛、强痛、胀痛等症状。针对伤筋所致疼痛,其治疗方法很多,如西医止痛剂、中医活血理气止痛剂、外用药物敷贴涂抹等,但以推拿疗效最佳,推拿是一种非药物的自然疗法、物理疗法,是人类治疗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更是治疗伤筋所致疼痛的最有效方法之一。笔者根据伤筋所致疼痛的病因及疼痛特点采取相应的推拿治疗原则,如寒则温之、强则松之、肿则消之、乱者复之等进行辨证论治,以减轻患者痛苦,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伤筋疼痛的推拿治疗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筋是临床上最常见疾患之一,凡是人体各个关节、筋络、肌肉受到外来暴力撞击,强力扭转,牵拉压迫或不慎跌扑闪挫,或体虚、劳累过度,或持续活动经久积劳等因素引起的损伤而无骨折,脱位或皮肉破损者均称为伤筋。其治疗方法很多,如西药止痛剂,中医活血理气止痛剂,针灸、理疗、外用药敷贴涂擦等,但以推拿治疗效果最佳,这已被无数临床实践所证实。  伤筋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均以疼痛为主症。损伤后,由于血离经脉,经络受阻,气血流行不通,“不通则痛”,不通是疼痛的根本原因也是伤筋病理本质所在,推拿正是从“松”、“顺”、“动”三个方面解决“…  相似文献   

10.
方慧  刘宏潇 《北京中医药》2023,(11):1247-1249
风湿性多肌痛的中医辨证以肝肾亏虚为本,气血失调为枢,终致痰浊瘀血内停于肌肉、筋脉,发为痹痛。本病的中医治疗以“虚气流滞”理论为指导,“虚气”为本,予滋肾养肝补其虚;“血滞”为枢,予疏肝理脾通其滞;“痰瘀”为终,予活血化瘀散痰凝为其治也。  相似文献   

11.
王敖明 《北京中医》2002,21(1):14-15
论述了石氏伤科内治骨折的原则,可归纳为以气血为要,三期辨治;调治兼邪,注重痰湿;动静结合,内外相应;整体理念,呵护有四方面,并进行了广泛深入地探索,强调了石氏伤科治骨折之特色,体现了石氏伤科对骨折辨证施治、整体理论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2.
尤建良教授根据"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病机,从气血阴阳失调辨证,将癌性疼痛分为气血阴阳亏虚致虚痛、气血阴阳郁结致实痛两大类,认为主要从气血亏虚、脾肾两虚、气滞血瘀、痰瘀毒留四型论治,内治与外治相结合,中西医互补,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石氏伤科内治骨折的原则。可归纳为以气血为要,三期辨治;调治兼邪,注重痰湿;动静结合,内外相应;整体理念,呵护脾胃四方面,并进行了广泛深入地探索。强调了石氏伤科论治骨折之特色,体现了石氏伤科对骨折辨证施治、整体理念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4.
痛证治验     
疼痛是一种症状,许多病证均可发生,笔者根据中医“不通则痛,痛者不通”的理论,认为疼痛皆为气血不通所致。笔者在辨证基础上,运用活血理气和活血化瘀治法,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5.
乐军  黄海  唐云 《光明中医》2002,17(3):14-16
疼痛是伤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在非外伤性疼痛中 ,往往起病突然 ,疼痛程度较重 ,经常影响日常活动。疼痛部位以颈腰背部及四肢关节多见。究其病因 ,不外乎年老体虚 ,正气不足或劳伤营卫 ,气血内耗致风寒湿热之邪乘虚侵入人体 ,留著于肌腠、经脉、筋骨 ,使气血运行失畅 ,不通则痛。在外伤性疼痛中 ,往往伴见局部皮肤瘀紫、肿胀及相应的功能障碍 ,系外伤所致肌表筋经、血脉营卫受损。伤科痛证中药内治法传统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或和营止痛、疏筋活络或补益肝肾、温经通络等方法治疗 ,笔者提出在益肾、活血、行气、通络之剂中参以辛凉或辛温解…  相似文献   

16.
杜中录 《河南中医》2002,22(6):47-48
重视骨伤科之内治 ,其来久矣。人身初伤 ,先损气血。皮肉筋骨 ,既损伤于外 ,脏腑气血必振动于内 ,故在临症中少有只注重其外 ,不调治其内而能愈跌损骨断筋伤之症者。笔者在十余年临床工作中 ,发挥中医药优势 ,在骨伤内治方面积累了些许经验 ,现与同道探讨如下。《内经》云 :“有所堕坠 ,恶血留内” ,“气伤痛 ,形伤肿”。气伤而痛者 ,卫气壅而不通 ,乃气机凝滞 ,形伤肿者 ,络脉损 ,营血溢而成瘀。营卫离经 ,瘀滞于肌肤腠理 ,“不通则痛”“通则不痛” ,故“治伤先治瘀” ,必须疏通内部气血。根据损伤的发展过程 ,笔者将其分为早、中、晚三期…  相似文献   

17.
伤科是祖国医学的一个组成部份。它既重视局部骨折的整复、固定和功能锻炼,又强调药物治疗的整体性、辨证法.其内治学术经历代医家阐发,日趋丰富.目前尤以郭氏正骨三期辨证用药为代表,不仅总结了损伤后气血脏腑病理变化的特点,并且确立了相应的治疗大法。笔者即在此基础上对伤科内治的规律作以探讨,供同道们商榷。  相似文献   

18.
对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探讨,论述辨证治疗骨质疏松症。1.肾主骨,藏精生髓,治当从肾,补肾填精。2.肾为先天,脾胃为后天,先天之气要后天培补,需健脾益胃。3.肝肾同源,肝藏血,精血同源,治当益肾不忘调肝。4.气滞则血瘀,不通则痛,痛则不通,法当活血化瘀。务求其本,宜急宜缓,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9.
田跃军 《山西中医》2001,17(6):44-44
骨折脱臼是常见的伤科疾患 ,笔者从事中医伤科临床多年 ,兹结合个人体会 ,谈谈骨折脱臼的临床用药特点。1 消肿定痛玉真散 ,引血固卫用风药古人常用玉真散治疗破伤风 ,同时 ,中医典籍又记载此方可治“金刃伤 ,打扑伤损 ,能定痛生肌”。笔者在治疗骨折脱臼时常用此方 ,收效良好。玉真散由天南星和防风两药组成。《本经》载有南星主“伤筋 ,痿 ,拘缓”,《本草拾遗》又指出“主金疮伤折瘀血”,李时珍总结此药能够“治风治血”。笔者认为骨折脱臼局部瘀血滞留 ,气血瘀结 ,又可导致津液周流循环阻滞 ,积聚为痰 ,致使痰瘀互结 ,肿胀疼痛。南星既…  相似文献   

20.
《正体类要》是明代医家薛己所著的骨伤科专著,书中对骨伤科疾病的辨证施治、理法方药探讨较为全面。薛己治疗骨伤科疾病重视气血辨证和脏腑辨证,重点从气血、肝肾、脾胃论治,尤其注重应用补气活血养血方药,首次提出伤科内治之法,对后世伤科的内治有比较深远的影响。本文从气血辨证及脏腑辨证两个方面出发,探讨了薛己在伤科内治方面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