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78例烧伤死亡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78例烧伤死亡患者的一般情况、致伤原因、烧伤面积、死亡时间及主要死因、细菌学检查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78例烧伤死亡患者中,致伤原因以火焰烧伤为主,占6795%;烧伤面积81%以上者占4615%;主要死因是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全身性感染和吸入性损伤,达7821%.  相似文献   

2.
24例烧伤休克死亡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4例烧伤死亡病例分析表明,死于休克7例,占29.17%,死于感染者11例,占45.83%;内脏并发症死亡者6例,占25%。后两种死因的病人,早期均有休克或休克期渡过不平稳。可见:休克是烧伤死亡的主要原因。及时、正确地处理休克,是治愈重度烧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特重度烧伤患者的发病特点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64例住院的特重度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应用Pearson X2检验,多因素应用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特重度烧伤占同期收冶烧伤患者的12.6%;致伤原因主要为火焰烧伤最为常见,占58.2%;烧伤面积为50%~69%发生率最高,占48.1%;农村病例明显多于城市病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老年患者、烧伤深度、烧伤面积、休克及呼吸道损伤是影响特重度烧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烧伤深度、烧伤面积及呼吸道损伤是影响特重度烧伤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合并有呼吸道烧伤的特重度烧伤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4.
小儿烧伤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近5a收治的886例15岁以下小儿烧伤患者的年龄,性别,烧伤原因,面积,部位,地点,发病季节,转归等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小儿烧伤5岁以下儿童占86.8%,男性占62%,女性占38%,冬春季发病率52%,夏秋季48%,热液和火焰为主要致伤原因(94.5%),家庭内损伤占91%,四肢和躯干为好发部位,烧伤面积在30%以下占91.3%,死亡率0.5%,烧伤面积在30%以上死亡率14.5%,火焰烧伤死亡率高于热液烫伤(P<0.05),多脏器衰竭,全身感染和休克是主要死亡原因,结论:小儿烧伤,重在预防。  相似文献   

5.
钟棉  刘锡麟 《河北医学》1997,3(4):22-24
我们自1991年5月~1996年5月共收治合并头面部小儿重度烧伤61例.占同期小儿烧伤病人的0.O7%.占同期小儿重度以上烧伤39%。治愈60例.死亡一例。现将60例平稳过度休克期的治疗情况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0例,男44例,女16例。年龄:3岁以下35例,4~6岁25例。烧伤总面积15~59%,平均31土14%。巨度烧伤面积0~31%,平均8土5%。其中头面部烧伤面积5~14%,平均8土2%。致伤原因以热液为主,绝大多数为I度烫伤。伤后45min到12h入院.平均为3.6h。1.26O例休克期输液及尿量情况见(表1,2)。1.3本组病人休克期…  相似文献   

6.
<正> 热碱烧伤是由热力和化学因素所致的复合烧伤。1984年—1993年12月共收治202例,占同期收治烧伤2350例的8.6%。在各种原因烧伤中仅少于热水及火烧伤占第三位,居化学性烧伤首位。因其致伤原因特殊,临床表现及治疗均有一定特点,现小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202例,男177例、女25例。平均年龄29.22(1—70)岁。平均烧伤面积19.88%(1—94%)。按烧伤程度分:轻度烧伤74例、中度烧伤78例、重度烧伤24例、特重烧伤26例。按烧伤原因分:热碱水烧伤9例、石灰水烧伤74例、水泥熟料烧伤48例。治愈197例、死亡5例,治愈率97.52%. 1.2 致伤原因:本组致伤情况有三种;热碱水烧伤见于化工厂、印染厂工人;石灰水烧伤多为农民或建筑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老年人重度烧伤早期救治经验,以进一步提高治愈率.方法 回顾1998~2008年笔者所在科收治的老年重度烧伤(Ⅱ度烧伤总面积>30%或Ⅲ度烧伤面积>10%)患者42例的治疗效果并作临床分析.结果 本组42例中,治愈32例,放弃治疗3例,死亡7例,病死率16.7%.死亡原因中侵袭性感染2例,多脏器衰竭3例,吸入性损伤1例,其他1例.结论 侵袭性感染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是死亡的主要原因.有效充分液体复苏、早期胃肠道营养和早期切痂植皮封闭创面能降低老年重度烧伤患者并发症发生,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成人特重度烧伤的临床救治经验,以进一步提高对严重烧伤患者的治愈率。方法 回顾分析1989-2000年间本科收治的烧伤总面积达到50%以上的特重度烧伤成年患者6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69例患者治愈56例,治愈率为81.2%,死亡13例。结论 对烧伤半休克的患者在积极补液的同时短期应用大剂量肾上皮质激素,深Ⅱ度以上创面早期行切痂或削痂手术,早期应用高效抗生素及早期进行肠道喂养,是提高严重烧伤患者治愈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我们自1978.l-1994.l月收治化学致伤剂烧伤233例,现就治疗总结如下。liE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70例,女63例,年龄17-65岁,平均27.7岁,烧伤面积l.5-57%,平均18.工%,平均Ill度面积9.3%。致伤原因:设备跑、冒、滴、漏致伤167例,检修配合失误33例,搬运时漏料17例,其他原因16例(烧伤部位见表1)。表1233树化学烧伤部位贝.2化学致伤剂种类及烧伤例数(见表2)表2233例化学致伤剂种类及例数1.3合并伤56例合并吸人性中毒,23例并有32支眼灼伤。其中双角膜损伤9例,右角膜11例,左角膜3例。2治疗过程现场及早期人院时用清洁…  相似文献   

10.
治疗特重度烧伤时 ,对深度烧伤创面进行早期切、削痂以大张异体皮覆盖并取自体皮混合移植至关重要。供皮区往往以头皮为主 ,而应用甘油异体皮覆盖创面 ,并用阴囊皮肤作二次供皮鲜有报道。我们在13例特重度烧伤患者深度创面切痂后 ,应用甘油异体皮覆盖并选择Ⅱ度创面愈合后的足底、头皮 (多次供皮 )及阴囊 (两次供皮 )作为供皮区 ,进行混合移植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1一般资料本组13例 ,其中男11例 ,女2例 ,平均年龄 (40.4±10.8)岁 ;烧伤面积最大占总体表面积 (TBSA)的97% ,最小占TBSA的52 % ,…  相似文献   

11.
丁继存 《河北医学》2004,10(7):610-611
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烧伤病人病程发展中血浆总IgE的跟踪观察 ,探索烧伤病人血浆总IgE的变化规律。方法 :将 87例烧伤病人按面积大小分为三组 ,入院后 1、7、14、2 1d采血检测血浆总IgE ,并抽 2 0名健康人血样作正常对照。结果 :烧伤病人与正常组血浆总IgE有显著差异 (p <0 .0 0 1) ,烧伤病人血浆总IgE三组间重度组与中度组 ,中度组与轻度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1) ,烧伤病人治疗过程中血浆总IgE第一周与第二周、第三周有显著差异 (p <0 .0 1) ,第二、三、四周有显著差异 (p <0 .0 1) ,第二、三周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烧伤病人血浆总IgE的测定 ,可作为烧伤病人病情程度和预后的观察指标 ,有助于对烧伤病人 ,尤其是大面积病人病情的观察、判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与湿润烧伤膏治疗烧伤浅Ⅱ度、深Ⅱ度及其感染创面的疗效。方法将156例烧伤病人按入院日期单、双日分为两组,A组病人创面用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B组病人创面用湿润烧伤膏,观察两组的止痛、创面炎症控制、抑菌效果、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止痛效果B组优于A组(P〈0.01);换药中创面炎症控制方面A组优于B组;Ⅱ度创面A组用药前细菌培养阳性率40.3%,治疗中降至9.6%,B组用药前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9.6%,治疗中升至60.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感染创面A组用药后细菌定量少于B组(P〈0.01);创面愈合时间:浅Ⅱ度A组(12±2.9)天,B组(15±2.8)天(P〈0.05),深Ⅱ度创面,A组(27±3.5)天,B组(49±8.3)天(P〈0.01);换药次数,A组明显少于B组(P〈0.01)。结论湿润烧伤膏在止痛效果方面优于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建议在浅Ⅱ度、面积小的创面使用;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在预防、控制创面感染,加快创面愈合等方面优于湿润烧伤膏,适用于深Ⅱ度及感染创面。  相似文献   

13.
1960年1月至1983年12月24年间,重庆医学院第一医院普外科烧伤组共收治948例烧伤患者,死亡43例。病死率为4.53%。死亡病例中50岁以下年龄组占72%。但50以上年龄组病死率较高(p<0.05)烧伤8小时以后入院者占本组死亡数的58.13%。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以创面脓毒血症为主。由于烧伤面积和病死率之间具有相关性,用概率方法测得本组烧伤患者的半数生存率为84%。与国内水平相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MEBO对烧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合理采用MEBO治疗70例烧伤病人,面积3%-25%,深Ⅱ度45例,浅Ⅲ度25例,同时根据病情给予抗休克、抗感染等全身综合治疗.结果均自行愈合,最长51d,最短10d,无疤痕增生.结论MEBO对深Ⅱ度,浅Ⅲ度烧伤创面的疗效优于干燥暴露疗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随机选择住院烧伤病人28例35对自身配对创面,治疗组创面应用百多邦局部外用,配对组创面用磺胺嘧啶锌粉剂作对照。观察治疗前后创面一般情况、创面的愈合时间、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以及监测病人器官功能情况。结果表明:百多邦组用药后创面无明显刺激性和过敏反应;创面愈合时间短于磺胺嘧啶锌组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创面细菌清除率显著高于磺胺嘧啶锌组(P<O05)。认为百多邦是一种新型有效的抗生素,对防治烧伤创面感染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严重烧伤院外和急诊处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严重烧伤院外和急诊处理的简单而有重点的策略。方法 参考国内外目前关于烧伤院外处理和急诊急救的方法,结合我们的急救经验,提出实用、简单的院外处理和急诊急救策略。结论 总结出有序、系统的急救策略,简化了急救的程序。结论 简化的程序重点突出,可以降低患者的伤残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验证湿润烧伤膏(MEBO)对各种类型烧伤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湿润烧伤膏治疗(称治疗组)中重度烧伤82例;采用硝酸银软膏(SNO)治疗中重度烧伤(称对照组)54例。观察指标包括创面愈合方式,止痛效果与痛苦程度,瘢痕增生情况,创面感染控制情况。结果治疗组在重度烧伤创面的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愈合快、创面瘢痕发生率低,创面感染少,痊愈率高(χ2=5.01,P<0.05)。结论MEBO较银酸软膏效果好,是治疗烧伤创面的理想外用药。  相似文献   

18.
207例烧伤和烫伤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丽  苏军霞 《中国病案》2003,4(12):31-32
目的 阐明烧伤和烫伤事故发生的原因,为防治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的2001——2002年烧伤和烫伤病人的病历资料,并按发病原因分为6类,按百分比从大到小进行排列,进行因素分析。结果 得出烧伤和烫伤病原因的排位。结论 增强小儿监护和小孩的安全意识,做好防火、防电的安全工作,才能减少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气管切开术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王欣 《北京医学》2004,26(4):257-258
目的 总结气管切开手术的临床经验,评价并发症发生率及烧伤后气管切开手术时机的选择,提出手术安全性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发生11例次并发症,发生率为18.9%.31例烧伤患者接受了气管切开手术,10例死亡,平均气管切开时间26.4h;存活21例,平均气管切开时间10.9h,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严格按解剖标志操作,使用新型材料,可预防严重并发症发生.中、重度吸入性损伤之烧伤患者,宜在伤后11h内完成气管切开手术.  相似文献   

20.
严重烧伤休克期不同时段血清阳离子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休克期不同时段血清阳离子发生变化的原因和机制,为临床休克期补液提供依据。方法:对121例重度以上烧伤病人休克期不同时段的377次电解质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严重烧伤休克期病人的血清阳离子随着时间的发展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相比较,各时段的钾、钙离子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0~8 h的血清钠无差异,8~16 h与>16~24 h的血清钠有显著性差异(P<0.05),24~48 h以及>48~72 h的血清钠有极显著差异(P<0.01)。各组间的方差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严重烧伤休克期不同时段血清阳离子的变化是明显的,呈下降趋势,与电解质丢失过多、补充不足以及容量稀释有关,改善补液的质量对预防电解质紊乱有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