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果糖二磷酸钠及手术对烧伤患者心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果糖二磷酸钠(FDP)结合早期切削痂植皮手术修复深度烧伤创面,观察其对严重烧伤患者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 严重烧伤患者63例,随机分为A(n=22)、B(n=21)、C(n=20)三组.A组为早期应用FDP结合切削痂手术植皮修复治疗组,B组为单纯FDP治疗组,C组为常规治疗对照组.根据病程检测A、B、C三组患者入院当时,伤后8h、16h、24h、48h、72h、7d、15d心肌酶(磷酸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动态变化.结果 应用FDP同时早期切削痂手术植皮对严重烧伤患者心肌功能有明显保护作用.结论 应用FDP结合早期切削痂手术植皮有助于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减轻严重烧伤后心肌的损害程度,有利于心肌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两阶段烧伤总面积≥80%且Ⅲ度烧伤面积≥50%特重度烧伤患者基本情况的对比分析,探讨进一步提高烧伤救治率的有效措施。方法:入选1987~2006年20年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收治的烧伤总面积≥80%且Ⅲ度烧伤面积≥50%的特重度烧伤患者共54例,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1987~1996年入院的患者,B组为1997~2006年入院的患者。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致伤原因、烧伤面积和深度、烧伤指数、液体复苏、吸入性损伤、手术情况、死亡原因和死亡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和B组患者的烧伤严重程度无差别,吸入性损伤的发生率相似,致伤原因和死亡原阒也类似,B组患者休克期液体复苏总量和尿量较大,预防性气管切开应用广泛,早期手术更积极,患者死亡率为63.3%,明显低于A组的95.8%,且B组死亡的患者存活时间较A组显著延长[(17.32±13.18)d vs(9.35±11.59)d]。结论:重视纠正低氧和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有效充分的液体复苏,早期切削痂,自异体皮移植覆盖创面等是此类特重大面积烧伤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深度烧伤创面于休克期切削痂植皮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16例有切削痂手术指征并在休克期内行手术植皮治疗者为A组;19例切削痂条件相似并按常规在休克期后4~6天行手术植皮治疗者为B组。比较两组休克期补液量、回吸收期的生命体征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休克期补液量上无显著着性意义(P〉0.05);A组休克期尿量明显增多,回吸收期体温、心率与B组明显不同(P〈0.05~0.01);A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较B组短(P〈0.01)。结论深度烧伤创面于休克期切削痂是安全的,并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面积深度烧伤休克期切痂植皮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3月~2011年12月收治入院的大面积深度烧伤休克期采用切削痂微粒皮移植术治疗的30例患者临床资料(休克期切痂组),另选择本院同期非休克期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采用切削痂微粒皮移植术治疗的30例患者(非休克期切痂组),对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休克期切痂植皮组术后脓毒症、MODS等发生率、死亡率较非休克期切痂植皮组为低,P〈0.05。休克期切痂组愈合时间也较非休克期切痂组快,且差异明显,P〈0.05。休克期切痂植皮组患者3周内的IL-6、IL-8、TNF和LPS平均水平都明显低于非休克期切痂组(P〈0.05或〈0.01)。结论伤后及时清除创面坏死组织,并寻求积极有效地覆盖物封闭创面,对减少创面侵袭性感染、减少并发症,加快创面愈合,缩短病程,提高大面积深度烧伤治愈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患者颜面部深度烧伤后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我科颜面部深度烧伤30例患者手术情况。30例均采用分区移植自体中厚皮,其中早期切痂植皮组(A组)11例,中晚期剥痂或肉芽创面刮除植皮组(B组)19例,比较两组患者植皮成活率、手术出血量和治愈后的随访情况。结果B组植皮成活率高于A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手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愈后随访,B组较A组面部外形、功能恢复好,柔软度好,感觉好,表情较丰富。结论颜面部深度烧伤行中晚期剥痂或肉芽创面植皮,比早期切痂植皮成活率高,手术出血量少,术后颜面部的外型、功能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电击伤、电接触深度烧伤后的治疗方法和临床体会。方法对我科收治的5例电击伤、电接触深度烧伤患者,采取早期切削痂植皮以及皮瓣移植治疗。结果电击伤患者普遍恢复较快,没有出现感染的情况,而且创面恢复也较快。结论电击伤、电接触深度烧伤患者,采取早期切削痂植皮以及皮瓣移植减轻患者的疼痛时间,而且安全性好,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休克期切削痂植皮在深度烧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树伟  张琛等 《云南医药》2001,22(4):298-299
深度烧伤创面处理正确与否 ,直接关系到病人的预后 ,痂皮与焦痂均为坏死组织 ,是细菌繁殖的良好场所 ,伤后 6小时创面上即有大量细菌繁殖 ,并开始侵入皮下组织[1] 。因此 ,尽早去除烧伤创面坏死组织并有效覆盖封闭创面 ,是治疗深度烧伤的最佳方法。常规早期切痂 ,多是伤后 4~ 7天 ,我们于1996年元月至 1998年 5月对 19例不同部位烧伤病人深度创面实行了休克期切削痂植皮术 ,获得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休克期切削痂植皮组 (A组 )共 19例 ,男 14例 ,女 5例 ,年龄 17~ 4 7岁 ,平均 (30 .15± 10 .2 5 )岁 ,烧伤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癫痫发作致烧伤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防.方法 在系统抗癫痫的前提下,在抗休克、抗感染、保护各脏器功能等治疗的同时,争取通过切、削痂植皮,皮瓣移植等方法尽早修复创面,结合良好的心理调试及护理.结果 本组40例患者除1例未完成治疗外均治愈出院,住院时间10~45 d,住院期间出现癫痫再发作2例,经调整用药后控制.结...  相似文献   

9.
韩张杰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3):1683-1684
我院1998年3月~2004年5月共收治化学烧伤67例,其中酸烧伤43例,碱烧伤24例。创面处理采用暴露疗法,对深度创面早期切削痂及转移皮瓣手术,现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切削痂植皮治疗大面积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按患者手术治疗时间分为早期治疗组和晚期治疗组,早期治疗组于伤后6d内实施切削痂植皮手术,晚期治疗组于伤后6d以后实施切削痂植皮手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晚期治疗组优良率53.3%。早期治疗组优良率86.7%。两组优良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治疗后均未见明显畸形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早期切削痂植皮治疗大面积烧伤,疗效优于晚期治疗,不良反应少,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