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侵袭型鼻窦真菌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鼻窦真菌病的发生及诊断和治疗。方法:因侵袭型鼻窦真菌病发生率很低,有其特殊性,本文回顾性调查了近15年来所收治的5例该病患者。结果:临床资料表明,侵袭型鼻窦真菌病发展快,对周围组织的侵蚀破坏较重,治疗以彻底清除病灶和开放被累及的鼻窦腔为主要治疗手段,辅以抗真菌药物等治疗。结论:对侵袭型鼻窦真菌病应尽早根除受真菌侵犯的组织,彻底开放鼻窦腔。  相似文献   

2.
非侵袭型鼻腔及鼻窦真菌病14例报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报告14例非侵袭型鼻腔及鼻窦真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采用手术治疗,均经病检所证实,其中8例术后加用局部抗真菌药物治疗,发现其疗效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提示手术彻底清除病灶加上局部使用抗真菌物是目前治疗非侵袭型鼻及鼻窦真菌病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鼻腔、鼻窦真菌病以往的发病率较低,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临床上以非侵袭型为主。2003年1月~2008年6月我们采用鼻内镜手术及术后窦腔治疗鼻腔鼻窦真菌病12例,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4.
非侵袭型鼻窦真菌病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非侵袭型鼻窦真菌病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近8年来采用鼻内窥镜术治疗的4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均治愈。术后定期在鼻内镜下换药,38例术腔黏膜轻度水肿,窦口通畅,窦内未见菌团;4例术后初期见上颌窦内有较多干酪样物,经用1% H2O2及生理盐水多次冲洗换药后,出院时术腔干净。40例随访6个月~5年未见复发,2例失访。结论: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非侵袭型鼻窦真菌病较传统的柯-陆手术创伤小、照明好、清除病灶准确;不损害鼻腔正常生理功能;保证鼻窦通气引流,减少复发,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鼻窦真菌病的诊治体会。方法 对28例鼻窦真菌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术前取窦口附近干酪样物送病检而确诊。27例非侵袭型上颌窦曲霉菌病,1例采用上颌窦根治术,26例采用内镜鼻窦手术,5例术后加口服抗真菌药治疗;术中随机取9例患者的上颌窦腔粘膜病检,均未见霉菌侵犯;27例患者均获治愈。另1例为侵袭型鼻脑曲霉菌病,采用鼻侧切开术治疗,术后2月死亡。结论 ①窦口鼻道复合体是本病的发病、转归及手术治疗的关键部位;②取窦口附近干酪样物送病检有助于诊断;③非侵袭型鼻窦真菌病宜采用内镜鼻窦手术,彻底清除真菌团块,术后反复冲洗窦腔,术后不必全身应用抗真菌药。  相似文献   

6.
孤立性蝶窦真菌病的微创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孤立性蝶窦真菌病的微创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1月至2004年12月诊治的18例孤立性蝶窦真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治经过。结果:患者术前均经鼻窦CT、MRI及鼻内窥镜检查,均用鼻内窥镜联合切割吸引器鼻腔径路对孤立性蝶窦真菌病变行微创治疗,术后病理报告均为非侵袭性蝶窦真菌病,随访3个月至8年无复发。结论:鼻内窥镜联合切割吸引器微创治疗孤立性蝶窦真菌病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鼻腔鼻窦真菌病35例报告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真菌病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根据病变范围和程度采用不同术式,非侵袭型采用上颌窦根治术或鼻窦内窥镜术,侵袭型采用扩大范围的鼻窦根治术,术后辅以抗真菌药治疗。结果:非侵袭型26例,其中25例经不同术式一次治愈;侵袭型9例,其中7例经不同术式一次治愈,1例虽经4次手术,终因病变广泛未能有效控制,5个月后死亡。结论:①CT对该类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的依据。②手术是根本的治疗手段,无论哪种类型,均须彻底清除病灶,充分开放受累的鼻窦,对病变广泛的侵袭型还须扩大手术切除范围。  相似文献   

8.
鼻腔鼻窦真菌病的真菌学和临床诊疗研究(附51例报告)   总被引:45,自引:1,他引:44  
目的 :研究鼻腔、鼻窦真菌病的菌种鉴定、药敏检测和临床诊疗。方法 :对 51例鼻腔、鼻窦真菌病作如下研究 :1进行菌种鉴定 ;2用 E test法以含酮康唑 (KE) ,伊曲康唑 (IT) ,氟康唑 (FC) ,氟胞嘧啶 (FL)及二性霉素 B(AP)的药敏试条进行药敏检测 ;3病人以手术及抗霉菌药治疗。结果 :1致病菌主要为曲霉菌 ,占 87.5% ,其次为桔青霉菌 ,卡氏支孢霉菌及链格孢子菌较少见 ;2曲霉菌对 IT、FC、KE敏感 ,对 FL、AP有耐药性 ;桔青霉菌对 AP、FC、KE、IT敏感 ,对 FL有耐药性 ;卡氏支孢霉菌对 IT、KE敏感 ,对 FC,FL耐药 ;3本组治愈率为 (4 9/51) 96 .1% ,2例侵袭型者因合并有肝炎、糖尿病未愈。结论 :1鼻腔、鼻窦真菌病的致病真菌主要为曲霉菌 ,其次为桔青霉菌 ;2大多数致病真菌对 IT及 KE敏感 ,E test法药敏测试具有操作简便 ,定值准确 ,重复性好的优点 ;3本病的诊断主要根据其临床特征、影像学、真菌学及病理学所见作出。绝大多数患者全身情况良好 ,极少数有基础疾病 ;4本病的主要治疗为手术及抗霉菌药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9.
鼻窦真菌病CT表现及菌团阴离子测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分析总结鼻窦真菌病CT影像特征,以提高临床诊断率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和病原菌检查证实的鼻窦真菌病的CT影像资料,并对6例手术中取出的真菌菌团做了化学成分及阴离子测定。结果:13例均手术治疗,随访至今无复发。真菌团化学成分主要是锌、铜、铁、镁、钙的磷酸盐,其中以磷酸钙为主和少量的硫酸钙。CT显示为高密度阴影,同时CT表现有窦腔骨壁增厚和骨质破坏。结论:鼻窦真菌病CT有其特异性,对该病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鼻窦真菌病CT表现及菌团阴离子测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罗晶  孙树岩等 《耳鼻咽喉》2001,8(5):267-269
目的:分析总结鼻窦真菌病CT影像特征,以提高临床诊断率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和病原菌检查证实的鼻窦真菌病的CT影像资料。并对6例手术中取出的真菌菌团做了化学成分及阴离子测定。结果:13例均手术治疗,随访至今无复发。真菌团化学成分主要是锌、铜、铁、镁、钙的磷酸盐,其中以磷酸钙为主和少量的硫酸钙。CT显示为高密度阴影,同时CT表现有窦腔骨壁增厚和骨质破坏。结论;鼻窦真菌病CT有其特异性,对该病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