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入血液中的病原体或机体产生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将直接或间接激活补体C3,产生C3b、C4b等补体片段,这些片段将病原颗粒或循环免疫复合物与红细胞表达的补体受体1型分子(CR1)连接成免疫复合体,然后通过FC段或补体C端与吞噬细胞的FCR或CR结合,从而活化吞噬细胞[1],释放蛋白水解酶,将CR1连同黏附的抗原或病原体—同切下形成可溶性CR1(sCR1).sCR1作为大颗粒抗原复合体最终要在肝脏和脾脏中被彻底代谢,因此循环中sCRI水平的升高及其程度不仅是免疫清除的标志,同时也是评估肝脏代谢功能的指标.有文献报道肝病患者血清sCR1含量的变化是评价肝功能损伤程度的直接标志[2-3].本研究对96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红细胞天然免疫黏附功能(RNIAF)与血清sCR1浓度变化进行比较,并观察其动态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大量研究征明,越是高等动物(特别是人),红细胞免疫功能就越健全。红细胞的许多免疫功能是其他免疫细胞所无法替代的。该免疫功能的生理基础是红细胞免疫粘附(RICA)作用,即抗原抗体复合物与补体C3b结合后可粘连到动物的未致敏红细胞表面。目前,评价红细胞的免疫功能都采用RCIA活性指际。自郭峰首创“红细胞受体花环(RBC—C3b)”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RBC—IC)”两项检测方法以来,由于其简便易行且有一定的特异性,故开  相似文献   

3.
汪美华  邹美银 《肝脏》2012,17(2):124-128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和代谢器官,因其解剖、血液供应及功能的特殊性,肝脏也是重要的免疫器官.通过门静脉系统,肝脏可收集到胃肠道血液中富含有的潜在抗原(包括胃肠系统正常寄生的微生物、已被消化的食物、感染状态下的病原体);当寄居或流经肝脏的免疫细胞识别到脂多糖、细菌超抗原时则启动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发生炎症反应;而在正常状态下,对绝大多数无害性抗原则表现为免疫耐受.在病毒感染、酒精过多摄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因素诱导的肝损伤中,炎症是重要的过程,持续的炎症导致肝纤维、肝硬化,甚至导致肝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正>早在19世纪70年代,Steinman等~〔1〕分离出一类细胞,与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都不同,由于这类细胞在成熟时会有许多树突样或伪足样突起伸出,故被命名为树突细胞(DCs)。DCs是目前已知的机体抗原提呈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在体内捕获抗原并将其提呈给辅助性T淋巴细胞(Th)从而发挥免疫防御的功能~〔2〕。DCs分布比较广泛,肝、脾、淋巴组织、血液、皮肤黏膜等组织均有,能够活化介导适  相似文献   

5.
红细胞是机体血液循环系统中最多的有形成分,具有携氧、清除自由基、维持血流结构及电解质平衡诸多功能.此外,美国学者Siegel等[1]提出红细胞还具有免疫功能,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研究发现,红细胞具有识别、粘附、浓缩、杀伤抗原和运送、清除循环中免疫复合物的能力,并参与机体免疫调控的完整的自我调控系统[2].  相似文献   

6.
彭丹  王洪武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8):1475-1477
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机体免疫功能改变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对免疫功能机制研究的深入,发现抗原提呈细胞(APC)能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提呈给T淋巴细胞,在机体的免疫应答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抗原提呈细胞多指的是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淋巴细胞等能表达MHCⅡ类分子的细胞,即所谓的专职性的抗原提呈细  相似文献   

7.
肝窦内皮细胞与免疫耐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脏似乎是一个免疫耐受多于免疫原性的器官.众多的肝脏组成细胞中许多参与肝脏免疫调节,如肝血窦内皮细胞(LSEC).LSEC是定居在肝脏肝血窦的细胞,与经过肝脏的淋巴细胞直接作用,有大量的清道夫受体,能有效摄取抗原.LSEC处理抗原后以MHC限制性呈递给CD4T或者CD8T细胞.与LSEC作用的CD4T, CD8T细胞产生耐受性,是LSEC在肝脏重要的免疫功能:对循环中的可溶性抗原或口服抗原控制了免疫应答的类型.  相似文献   

8.
正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是人类免疫功能紊乱产生抗自身红细胞的抗体,与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相结合或激活补体使红细胞寿命缩短的一种获得性疾病,约占所有溶血疾病的1/3〔1〕。自身抗体可分为温抗、冷抗体、温冷混合3种类型,本文主要对温抗体进行讨论。由于温自身抗体的存在,常常难以找到相容的血液,同时它还能掩盖同种抗体的存在,所以  相似文献   

9.
肝脏巨噬细胞持续接受抗原的刺激,处于免疫耐受及免疫应答的动态平衡状态。肝脏巨噬细胞对肝外抗原的免疫应答与肝脏的免疫稳态密切相关,程序性坏死通路是调控其功能和存亡的关键通路。回顾了程序性坏死通路与凋亡通路的关系,具体阐述了IKK复合物的活性在程序性坏死和凋亡通路交互调控中的重要作用。程序性坏死在肝脏巨噬细胞对肝外抗原的应答中的作用仍然有待阐明。  相似文献   

10.
血型是人体遗传特性的反映 ,在正常人红细胞抗原表达持续而稳定 ,故其终生血型不变。接受血型不相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可以出现血型的改变 ,除此之外 ,有研究者发现一些恶性血液病患者在疾病过程中也可以出现血型的变化 ,因此 ,红细胞血型抗原的变化引起关注。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出现红细胞抗原表达减少或缺失 ,早有报告这种抗原变化可以出现在ABO系统 ,也可以出现在其他抗原系统。1 ABO系统 :在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出现红细胞抗原变化的报告中A抗原、B抗原和H抗原 (简称ABH抗原 )受累者最多 ,可能与输血前常规测定ABO血型有关…  相似文献   

11.
血黏度增高的老年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通过对57例高血黏度患进行了红细胞免疫功能的观察,研究老年人血液黏度增高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血液黏度的改变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Fravi 等在1968年从肝组织中发现人体肝脏特异的 F 抗原(Fantigen),1971年 Rosen-mud 在几例肝病患者血清中检测出肝脏特异的自身抗原—F 抗原以来,国外学者对 F 抗原的认识逐步深入,证实它是肝细胞特有的蛋白质,但对其功能尚不十分清楚。F 蛋白定位于肝细胞浆内,具有高度组织特异性(只存在于肝细胞内)、种属一致性(大鼠、小鼠、豚鼠、兔、牛、羊和人类同),肝细胞内 F 蛋白含量甚高,而血液中含量甚微,含量之比为40000:1。血液中微量的 F 蛋白来源于肝细胞损伤或正常代谢,以致细胞破坏而释放的结果。J.B.Smith 等发现 F 抗原出现在人体血清中,主要  相似文献   

13.
肝脏移植耐受及其抗原递呈细胞相关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免疫排斥反应是移植器官组织最终能否成活的最大障碍.解决此问题最理想的方法是诱导特异性免疫耐受.肝脏除了有代谢消化功能外,还能够处理外来抗原并诱导机体对其产生特异性免疫耐受反应,尤其是在移植耐受中表现出了独特作用.目前相关机制研究发现,除了特殊的微环境外,肝脏还拥有大量的驻留和非驻留型抗原提呈细胞参与内部免疫反应.肝脏抗原递呈细胞在移植耐受诱导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Kupffer细胞(Kupffer cells,KCs)是体内最大的组织巨噬细胞群,是肝脏固有免疫的重要功能细胞,其在肝血窦中,最早接触循环病原体.KCs在病毒性肝炎患者肝脏中数量明显增高,提示其在相关免疫中起到重要作用.KCs不仅能够吞噬病毒颗粒清除病原体,还能够提呈抗原、分泌细胞因子等,参与多种炎症反应、免疫耐受以及对肝细胞的损害反应.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virus,HCV)感染中KCs相关的细胞因子的多样性、受体信号通路互相作用的复杂性以及细胞毒性作用的双重性等,决定KCs在免疫反应中扮演着双重角色,调节着病毒感染性肝炎中炎症和抗炎的平衡.  相似文献   

15.
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IRNA)是从用乙肝抗原免疫羊的淋巴结、脾脏和肝脏中提取的核糖核酸,是一种免疫调节剂,可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诱导产生干扰素。用于治疗乙肝,可使乙肝抗原阴转,抗体产生,肝功能恢复正常。 一般资料:治疗组100例均符合1984年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分型标准,  相似文献   

16.
老年糖尿病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3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及其调节因子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老年糖尿病患者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免疫粘附抑制率明显升高(P<0.01),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率降低和免疫粘附抑制率升高与高血糖、高血脂均呈负相关。提示老年糖尿病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因子降低,高血糖、高血脂可能是导致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溶血空斑形成细胞(PFC)测定可用于检测机体体液免疫功能,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免疫学基础理论、免疫病理学、免疫药理学、临床免疫学和寄生虫免疫学的研究中。一、PFC测定及其基本原理PFC测定系1963年Jerne首先建立的。其基本原理是用一定量羊红细胞或其它抗原免疫动物,若干天后取出脾脏(或淋巴结)制成细胞悬液,与靶细胞共同孵育一些时间,靶细胞便可被细胞悬液中抗体形成细胞  相似文献   

18.
血常规是最一般、最基本的血液检验。血液由液体和有形细胞两大部分组成,血常规检验的是血液有三种不同功能的细胞——红细胞(俗称红血球)、白细胞(俗称白血球)、血小板。 红细胞数量最多,在针尖大小的一点血中,可有几百万个,形状扁圆,中央稍呈凹陷。细胞内含有一种红色的能携带氧和二氧化碳的特种蛋白质,称为血  相似文献   

19.
灵长类疟疾复发源于疟原虫红细胞外期(以下简称红外期)的理论已经提出二十多年。此理论的要点是:红细胞前期(简称红前期)的潜隐体,在肝脏实质细胞中发育成熟,潜隐子便离开肝脏进入周围血液的红细胞内,进行裂体增殖,于是便引起通常所见的疟疾临床症状。但不是所有潜隐子都离开肝脏,  相似文献   

20.
临床血液回收和血液保存对老年人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临床探讨血液回收和血液保存对老年人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临床血液回收的手术患者100例。患者术中回收的红细胞为Ⅰ组;Ⅰ组患者的术野红细胞100份为Ⅱ组;库存2w的浓缩红细胞100份为Ⅲ组。分别测定三组红细胞的受体花环形成率、免疫复合物花环形成率、CD35阳性红细胞百分率及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结果Ⅰ组与Ⅲ组红细胞受体花环形成率、CD35阳性红细胞的百分率及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均低于Ⅱ组,且Ⅰ组上述指标均高于Ⅲ组(P〈0.05或0.01)。三组红细胞免疲复合物花环形成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回收可在一定程度上损害红细胞的免疫功能,但术中回收红细胞的免疫功能优于库存2w的红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