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梅毒螺旋体检查有涂片染色检查与直接荧光抗体检查,暗视野检查等。前两种检查方法敏感性差,临床已不常用,现最常用的是暗视野检查,其阳性率70%左右。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运用基因体外扩增技术检测性病病原体已十分普遍,但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一期梅毒螺旋体的DNA,国内还未见报道。为了提高一期梅毒的早期诊断的准确率,我们试用敏感度高的PCR技术检测了18例一期梅毒初疮皮损中的梅毒螺旋体DNA,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在性传播疾病中,梅毒对人类的危害极大,早期梅毒的传染性最强,易引起梅毒流行。晚期可造成全身各器官的损害甚至死亡[1]。从1987年~1997年以来,我们性病专科门诊应用暗视野显微镜及普通显微镜改装后,查出一期下疳梅毒病人40例,使梅毒病人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在早期梅毒实验室检查中,以梅毒螺旋体的暗视野检查最为简便迅速[2]。样品的采集标本来源:省站性病专科门诊患者。标本采集时,应先将损害表面上覆盖的皮痴或污物用生理盐水棉球轻轻擦拭,用镊子适当地挤一下疮面,使组织液溢出,然后用干净的盖玻片刮取渗出液与提前已滴加盐…  相似文献   

3.
我们应用苏州立达公司生产的美满霉素治疗有青霉素过敏或拒绝使用青霉素的男性早期梅毒 2 2例 ,取得较好疗效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 年龄 18~ 6 0岁 ,平均 35岁。均有明确的冶游史。 14例一期梅毒均有典型的硬下疳并经暗视野显微镜检出梅毒螺旋体。 8例二期梅毒均有梅毒疹。RPR和TPHA两项血清学检测结果 2 2例均阳性。1.2 治疗方法 美满霉素 10 0mg ,每日 2次 ,共治疗 15天。1.3 治疗结果  14例硬下疳在用药 4~ 10天全部消失。 8例梅毒疹在用药 5~ 13天全部消失。有 2 0例作血清学随访。RPR第 3个月无转阴者…  相似文献   

4.
生殖器溃疡发生的原因大多与感染有关。病原体有梅毒螺旋体、单纯疱疹病毒、杜克雷氏嗜血杆菌、沙眼衣原体 (L1 、L2 、L3血清型 )。其他病因如固定性药疹、白塞氏病、创伤及恶性肿瘤等。由于生殖器溃疡致病病原体不同 ,发生的临床症状各有不同。主要依据 :潜伏期长短 ,有无全身症状 ,局部首先发生的自觉症状如瘙痒、疼痛或无自觉症状 ,局部首先出现皮疹的疹形如丘疹、红斑、水疱、结节等。皮疹演变的过程及时间 ,皮损内检出病原体 ,血清学反应 ,必要时可做病理组织检查等以确定诊断。1 一期梅毒性硬下疳(1 )由梅毒螺旋体引起。(2 )发疹…  相似文献   

5.
<正> 对梅毒检验诊断和血清学诊断,目前国内仍采用暗视野显微镜查螺旋体(D—F)抗心磷脂抗体初筛试验,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确证试验。确证试验有抗体吸收试验(FTA—ABS)、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和梅毒螺旋体被动乳胶凝集试验(TPPA)。这类试验特别适于潜伏梅毒及螺旋体试验阴性而又高度怀凝梅毒者(先天性梅毒小儿母亲、梅毒患者配偶及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苄星青霉素治疗早期梅毒的疗效 ,以及其与血清学变化的关系。方法  6 1例早期梅毒采用苄星青霉素进行治疗 ,及不同时期血清学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苄星青霉素能使早期梅毒患者硬下疳和皮损在一个月内消退 ,RPR滴度在 18个月内全部转阴。结论 早期梅毒 (一期及二期 )尽可能早期治疗 ,苄星青霉素剂量要足 ,使早期梅毒患者力争达到临床及血清学都治愈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国外旅游感染的性病,取决于旅游地的流行种类。本文对AIDS病不作讨论。 梅毒:感染后的3个月内首发硬下疳,随后在受累区域淋巴结出现无痛性肿胀,少数病人表现二期梅毒疹。近来许多病人出现掌、跖部位的梅毒疹颇有诊断价值。如从硬下疳取标本查到病原体可确诊。类脂质抗原试验如VDRL(性病研究室玻片试验)和RPR(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在出现硬下疳后2周呈阳性反应,TPHA(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出现阳性反应较晚,通常在1个月后。  相似文献   

8.
荧光PCR技术检测梅毒螺旋体DNA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钟洙  王传敏 《吉林医学》2009,30(9):769-771
目的:评估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检测梅毒螺旋体DNA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FQ-PCR技术检测硬下疳、一期横痃、二期梅毒皮损、梅毒患者全血、室温保存1~3年半的梅毒螺旋体DNA阳性标本以及部分生活污染品中的梅毒螺旋体DNA含量。结果:该技术的特异性为100%,敏感性分别为一期梅毒100%,二期梅毒90%,早期梅毒全血为20%,无症状梅毒全血为0%,其敏感性主要受到治疗药物和梅毒病程的影响;与梅毒口腔黏膜斑密切接触的污染品中1个茶杯获得阳性结果;室温保存的梅毒螺旋体DNA阳性标本均阳性。结论:FQ-PCR技术适用于确认未经治疗的形态各异的早期梅毒疹;对一期梅毒后期或二期梅毒早期患者血中梅毒螺旋体DNA检查有价值;梅毒螺旋体DNA在常温下可长期保持稳定;该技术对探明梅毒间接传播途径可能有价值。  相似文献   

9.
吴志芬 《苏州医学院学报》2000,20(10):931-931,933
目的探讨苄星青霉素治疗早期梅毒的疗效,以及其与血清学变化的关系。方法61例早期梅毒采用苄星青霉素进行治疗,及不同时期血清学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苄星青霉素能使早期梅毒患者硬下疳和皮损在一个月内消退,RPR滴度在18个月内全部转阴。结论早期梅毒(一期及二期)尽可能早期治疗,苄星青霉素剂量要足,使早期梅毒患者力争达到临床及血清学都治愈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1 概述 1.1 分期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全身性疾病.根据临床所见对疾病分期,以利于指导治疗和随诊.根据传染途径不同分为后天梅毒与先天梅毒.又根据其病期分为早期梅毒与晚期梅毒.(1)早期梅毒:病期在2年以内,包括:①一期梅毒(硬下疳);②二期梅毒(全身皮疹);③早期潜伏梅毒(感染1年内).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 ,梅毒在全球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在我国的发病率也明显增大 ,对梅毒患者的早期准确诊断已成为医务人员的首要任务。我院对于梅毒的实验室诊断 ,采用TP的布氏超显微系统暗视野检查和梅毒血清学试验 (TRUST和TPPA)两种方法。现将我院门诊病人中资料比较完整的梅毒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2 0例均为我院门诊拟诊为梅毒患者 ,男 85例 ,女 35例 ,年龄 18~ 6 5岁。其中一期梅毒 (硬下疳 ) 5 6例 ,二期梅毒 (扁平湿疣 ,鳞屑性斑疹或玫瑰疹 ) 4 4例 ,潜伏期梅毒 (无皮疹 ) 2 0例 ,病程…  相似文献   

12.
1 概述 1.1 分期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全身性疾病,根据传播途径不同分为后天梅毒与先天梅毒.又可根据其病期分为早期梅毒与晚期梅毒.(1)早期梅毒:病期在2年以内.包括:①一期梅毒(硬下疳);②二期梅毒(全身皮疹);③早期潜伏梅毒(感染1年内).(2)晚期梅毒:包括:①皮肤、黏膜、骨、眼等梅毒;②心血管梅毒;③神经梅毒;④内脏梅毒;⑤晚期潜伏梅毒.  相似文献   

13.
李晶 《黑龙江医学》2012,36(3):211-212
目的检测特异性梅毒螺旋体确认试验和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诊断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临床的诊断意义。方法应用梅毒螺旋体抗体诊断试剂,采用明胶颗粒凝聚法进行检测。结果本研究共检测54例I期梅毒血清,明胶颗粒凝集试验阳性49例,阳性率为90.7%(49/54),与顾伟鸣[2]报道的96.3%结果相近。TPPA对I期梅毒灵敏度高于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诊断试验,硬下疳溃破1~4 d与5~10 d间两种方法的检出率,与硬下疳破溃>10 d比较差异性有显著性(P<0.05)。结论明胶颗粒凝集试验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诊断试验。  相似文献   

14.
开展的梅毒血清学试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荧光梅毒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FA—ABS)及暗视野检查梅毒螺旋体(TP)]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及梅毒病原体的检查在临床上应用的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莫报翰 《医学文选》2001,20(4):504-504
1997年 1月至 1999年 1月我科应用头孢曲松钠结合长效青霉素治疗早期梅毒 80例 ,追踪观察 2年 ,除 1例快速梅毒血浆反应素试验 (RPR)仍阳性外 ,其余均在 1年内转阴性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80例患者均经 TPPA试验检验阳性结果确诊 ;快速梅毒血浆反应素试验 (RPR)滴度均大于 1:2 ,大多数滴度为 1:32以上。其中男 5 4例 ,女 2 6例 ;年龄以青壮年多见 ; 期梅毒 2 3例 , 期梅毒 41例 ,早期潜伏梅毒 (因配偶患梅毒检查发现 ) 16例 ,病程 10天~ 6个月。 期梅毒均有硬下疳等皮疹 ; 期梅毒均有各不同的表现 :为扁平湿…  相似文献   

16.
常见性传播疾病实验室指标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昕  尚红 《辽宁医学杂志》2004,18(6):322-323
性传播疾病的实验室检查是性病诊断的重要一环 ,不仅对临床病人的确诊、判愈等有重要作用 ,而且对流行病学调查、高危因素的确定以及防治政策的制定等都有重大意义。1 梅毒1.1病原学检查 查梅毒螺旋体 ,适于早期和二期病变部位采集的标本。1.1.1暗视野显微镜检查 当标本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检测早期梅毒的实验诊断方法,方法: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法对92例硬下疳无硬下疳症状的早期性病患者进行梅毒螺旋体基因扩增,同时对患者作血清抗体检测进行对照。结果,PCR法检测阳性率在硬下疳期为100%,无硬下疳患者为5.2%;而血清抗体阳性率在病程长于2周硬下疳患者为83%,短于2周者几乎测不到抗体,无硬下疳患者均阴性。结论:PCR检测对梅毒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测特异性梅毒螺旋体确认试验和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诊断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临床的诊断意义.方法 应用梅毒螺旋体抗体诊断试剂,采用明胶颗粒凝聚法进行检测.结果 本研究共检测54例I期梅毒血清,明胶颗粒凝集试验阳性49例,阳性率为90.7%(49/54),与顾伟鸣[2]报道的96.3%结果相近.TPPA对I期梅毒灵敏度高于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诊断试验,硬下疳溃破1~4 d与5~10 d间两种方法的检出率,与硬下疳破溃>10 d比较差异性有显著性(P<0.05).结论 明胶颗粒凝集试验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诊断试验.  相似文献   

19.
<正>梅毒是由梅毒苍白螺旋体感染而引起的生殖器官、附属淋巴结和全身病变的慢性传染病。一般经性交传播,本病具有自限性,临床表现多变是梅毒的特点。1梅毒螺旋体的形态结构理化及流行病学特征1.1形态结构梅毒苍白螺旋体属小螺旋体科,密螺旋体属。为一细长螺旋状的病原微生物。无色透明,不易染色,在暗视野显微镜中可见螺旋体为白色,因此称为梅毒苍白螺旋体。1.2理化特性梅毒螺旋体为厌氧寄生物,在体内能长期的寄生和繁殖,有较强的致病力。其对干燥、温度、湿度、化学药品都敏感。梅毒螺旋体在肥皂水中立即死亡。新洁尔灭、高锰酸钾对其有很好的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20.
1540例两种梅毒抗体检测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它可以引起全身性的感染及病变。同时传播给下一代,近年来在我国有明显复燃趋势。研究提示,患者对人类免疫缺陷病变(HIV)的易感性提高,因此及早发现和控制梅毒对降低HIV的传播有重大的意义。梅毒的诊断依赖病史、症状、体征,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和血清学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