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焰 《中国热带医学》2008,8(1):150-151
目的通过对江阴市外环境水体进行霍乱弧菌检测,了解霍乱弧菌在其中的存活及菌型分布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外环境监测点水样进行霍乱弧菌分离培养,按国标法进行系统菌株鉴定。结果从井水中检出1株O139群霍乱弧菌非流行株,检出率为0.81%。结论江阴市自然水体中存在有O139群霍乱弧菌,提示在今后的霍乱监测中,这些环境应作为监测重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丹东地区水体及海(水)产品霍乱弧菌污染情况及疫源性,判断疫源地性质。方法采用霍乱弧菌常规检测方法、多基因PCR方法及脉冲场凝胶电泳方法,分别对鸭绿江水体、港湾海水、沟塘水及各种海(水)产品进行霍乱弧菌检测。结果水样总采样量2672份,检出霍乱弧菌106株,阳性检出率4%。海产品总采样量1353份,检出霍乱弧菌10株,均为小川型非流行株,阳性检出率:0.7%。分离的流行株均为产毒株,O139群为非产毒株。PFGE分析显示所有流行株酶切图谱相似性高,而非流行株图谱的多态性高。结论丹东地区水体已成为霍乱弧菌的自然繁殖地,某些型别,尤其是与从病人分离到的产毒流行株有高度克隆源相关性的霍乱弧菌广泛分布于外环境。  相似文献   

3.
胶体金法应用于外环境标本中霍乱弧菌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胶体金免疫快速检测法,快速检测外环境标本中的霍乱弧菌。方法利用胶体金快速检测法和分离培养法对外环境标本中的霍乱弧菌同时进行检测。结果海水,生活污水,海产品、水产品共检测738份,两种方法阳性数均为2份,符合率为100%。结论在外环境标本霍乱弧菌的日常监测中,胶体金法可用于快速筛查,提供快速筛查报告,并辅以培养法完成霍乱弧菌的确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外环境水霍乱弧菌污染状况,为制定霍乱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6-2014年乌鲁木齐市692份外环境水体,采用《霍乱防治手册》(6版)中的方法进行鉴定,并利用法国梅里埃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对样品中分离的霍乱弧菌进行生化鉴定。结果 2006-2014年乌鲁木齐市检测外环境水692份样品,共检测出65株霍乱弧菌,总检出率为9.39%,均为O1群非流行株。其中小川型检出59株(59/65),其次为稻叶型检出6株(6/65)。2008年、2009年和2011年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13.00%、23.00%、15.00%,不同年份外环境水霍乱弧菌检出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635,P0.05)。在2006-2014年间不同月份中,7月和8月检出率较高,分别为13.85%和15.71%,不同月份外环境水霍乱弧菌检出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34,P0.05)。结论在乌鲁木齐市外环境水体中的霍乱弧菌主要是O1群非流行株,应加大监控力度,提高警惕,预防霍乱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5.
储黎娟  潘慧英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6):96-96,141
目的通过对医院报告的腹泻患者金标法霍乱弧菌阳性患者及周围环境进行检测及研究,为制定临床治疗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患者呕吐物、肛拭及周围水样进行霍乱弧菌分离培养,按1999年《霍乱防治手册》第五版及相关资料进行检测。结果从呕吐物、肛拭、井水、化粪池水中检出O139型霍乱弧菌。结论我市存在O139型霍乱弧菌引起的腹泻病例,须加强疫情监测。  相似文献   

6.
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珠江水霍乱弧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运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建立外环境水体霍乱弧菌快速检测方法,应用于珠江水的霍乱弧菌检测.方法 定期定点采集珠江河口水体,实时荧光PCR对样本进行筛查,结合常规分离培养、进行O1/O139群霍乱弧菌的检测.结果 共采集了567份标本,实时荧光PCR检测阳性184宗,分离培养阳性菌24株,霍乱弧菌检出率4.23%,明显高于前年同期常规分离培养方法的1.19%,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 实时荧光PCR检测霍乱弧菌可提高检测灵敏度,有效提高样本的检出率、检验及时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外环境霍乱弧菌循环和分布状况,为今后预防和控制霍乱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GB15984-1995《霍乱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和《霍乱防治手册》(原卫生部,第五版)规范进行监测。结果2001-2011年间检测外环境水体、食品、混合便和苍蝇标本共2279份,检出霍乱弧菌阳性156份,总阳性率6.85%;其中水体阳性率21.40%,水产品阳性率0.71%,混和便阳性率0.30%。霍乱弧菌阳性菌株鉴定分型:小川型占87.82%,稻叶型占10.26%,O139型占1.92%;流行株占2.56%(均为稻叶型),非流行株占97.44%。结论巴州地区外环境尤其是水体霍乱弧菌污染较严重。加强外环境的霍乱弧菌监测、科学地预测预报、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控制措施能有效降低和控制霍乱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据《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5年11月18卷第6期报道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二医院微生物科魏燕玲等,为有效、准确地检测霍乱弧菌,从水样泻患者的粪便中分离到4株0139霍乱弧菌,对其生物学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南京市外环境水体与水产品中致病性弧菌污染状况,预防和控制此类食物中毒的发生。方法:采集外环境水体与水产品,用碱性蛋白胨水增菌、庆大琼脂、TCBS琼脂、科玛嘉弧菌显色琼脂分离,对分离出的致病性弧菌进行系统生化鉴定,对分离出的霍乱弧菌用血清学和多重荧光PCR方法进行分型与毒力检测。结果:2011年共采集南京市外环境水体与水产品共151份,其中检出致病性弧菌8种,共38株,检出率依次为霍乱弧菌7.28%、副溶血弧菌5.83%、嗜水气单胞菌4.64%、溶澡弧菌3.33%、温和气单胞菌3.31%、创伤弧菌1.67%、梅氏弧菌0.83%、类志贺邻单胞菌0.83%。其中分离出的霍乱弧菌均为非01/非0139群霍乱弧菌且不携带霍乱肠毒素。结论:2011年水产品中非01/非0139群霍乱弧菌污染较为严重,其次为副溶血弧菌、创伤弧菌等;外环境水体中嗜水气单胞菌污染较为严重,需加强外环境水体与水产品的监测,做好预防控制疾病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北海市霍乱流行规律和霍乱弧菌在外环境水体及食品中的污染情况,为指导今后的霍乱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海城区和银海区为监测区域,对2006~2007年北海市外环境水体、水产品及腹泻患者和重点人群进行霍乱弧菌监测,监测时间为每年的5~10月份.结果:2年共采集各类标本7051份,检出霍乱弧菌14份,阳性率为0.20%,2006年检出9份,阳性率为0.23%,2007年5份,阳性率为0.16%;检出阳性者均为水产品标本,阳性率以青蛙为最高(28.57%),水体标本、腹泻患者及重点人群粪便病原检测全部为阴性;14份阳性标本均来源于集贸市场;血清学分型中,11份为O1群稻叶型,占阳性菌株的78.57%,2份为O1群小川型,占阳性菌株的14.29%,1份为O139型,占阳性菌株的7.14%;除1份O139血清型含毒力基因外,其余血清型均不含毒力基因.结论:北海市外环境(集贸市场)水产品存在霍乱弧菌污染,而水体标本和人群未能查出霍乱弧菌,应继续加强监测,进一步查明霍乱弧菌在水体等外环境中污染和人群感染情况,及时发现病源菌和传染源,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1.
龚令旗 《中外医疗》2012,31(36):188-189
目的查明霍乱疫情发生的原因,以及传统的分离培养方法和胶体金快速免疫层析法的比较。方法按《霍乱防治手册》(5版)对患者及相关的内外环境标本进行霍乱弧菌分离培养,同时用胶体金快速免疫层析法试剂检测。结果用两种方法同时从腹泻病人和1名密切接触者中检出Ο139群霍乱弧菌,以及相关的外环境中检出同型Ο139群霍乱弧菌。结论本次疫情为一起食用甲鱼而引起的Ο139群霍乱弧菌感染。两种方法的结果相符性很好,且各自取长补短,因此在处理疫情时为防止漏检和争取时间两种方法可以同时采用。  相似文献   

12.
玉林市2005~2006年霍乱监测结果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为了解我市外环境水体中霍乱弧菌的存在和水产品的污染状况,及时发现霍乱病例,为制订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玉州区和福绵区为监测区域,对2005~2006年玉林市外环境水体、水产品及腹泻病人和重点人群进行霍乱弧菌监测,监测时间为每年的5~10月份。结果2年共采集各类标本4539份,检出霍乱弧菌15份,阳性率为0.33%,2006年检出的阳性率(0.48%)高于2005年的阳性率(0.07%),其中水体标本阳性率为0.47%,水产品标本阳性率为0.73%,水产品标本中以牛蛙为最高(10.61%),腹泻病人及重点人群粪便病原检测全部为阴性;15份阳性标本中,来源于集贸市场水产品标本10份,占66.67%;来源于水体5份,占33.33%;血清学分型中,12份为稻叶型,占阳性菌株的80.00%,2份为O139型,占阳性菌株的13.33%,1份为小川型,占阳性菌株的6.67%;除1份O139血清型含毒力基因外,其余血清型均不含毒力基因,结论我市外环境水体及水产品存在霍乱弧菌,霍乱弧菌是外环境水体中的正常菌群,应继续加强监测,及时发现致病性病源菌,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某部沿海营区环境中致病性弧菌的分布情况及致病规律,对某部5个地区的23份不同的水样、食品和粪便进行微生物学检测及病原学研究,共发现弧菌22株,未发现霍乱弧菌,其中河水中弧菌10株,池塘水5株,海水3株,饮用水4株,食品中检出6株,粪便中检出2株。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湖南省2010~2013年霍乱监测结果分析和评价,了解湖南省霍乱流行状况,为进一步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全省2010~2013年常规开展内、外环境监测资料和发生疫情后开展病例搜索,采集相关外环境标本检测、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资料以及开展霍乱弧菌菌株血清学型别、药敏实验、霍乱毒素基因和脉冲场凝胶电泳检测分子生物学监测资料。结果湖南省2010~2013年共发生15起霍乱疫情,报告病例28例,发现带菌者13例;常规外环境监测样品142 047份,检出霍乱弧菌阳性170份,阳性率为0.12%,其中水产品样62 753份,阳性167份,阳性率为0.27%;药敏实验显示霍乱弧菌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丁胺卡那霉素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敏感,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对185株霍乱弧菌进行CT毒素基因检测,96株阳性;霍乱弧菌PFGE同源性比较,省内分离的菌株PFGE同源性基本一致,与上海市、浙江省、四川省分离的霍乱菌株PFGE具有同源性。结论湖南省霍乱感染途径主要是食用了受污染的水产品,应加强对水产品的监管和食用指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2008年儋州市沿海一带发生的一起霍乱局部流行的调查分析,探讨霍乱防治的对策和措施。方法对2008年儋州市发生的霍乱局部流行所有霍乱病例的个案调查表、密切接触者流行病学调查表和相关的检测信息,以及外环境的气象资料、人口学资料和流行区当地居民卫生条件等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并结合现场调查,对当时疫情发生的成因及采取的对策和防治效果进行综合分析。实验室检测方法采用碱性蛋白胨霍乱弧菌增菌液进行增菌,然后做细菌分离,对分离出来的霍乱弧菌进行毒素鉴定,以判别是否是流行毒株。结果儋州市累计发生34例霍乱病例,其中实验室确诊的29例,临床诊断(疑似病例)5例,无死亡病例。首例病人于9月30日发生,最后1例病例于10月31日发生,11月1日以后不再出现新的病例,本次霍乱流行是在强台风后发生,灾区有90%的水井因海水倒灌而被淹没,外环境调查检测的结果证明,灾后外环境水体检测到霍乱弧菌。结论对流行原因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流行的原因主要是强台风引起北部湾海水倒灌,污染了沿海一带岸边居民的生活环境和水源,导致的一起霍乱局部流行。  相似文献   

16.
非 O1群霍乱弧菌因与 O1群抗血清不凝集而曾被称为不凝集弧菌。近来随着对非 O1群霍乱弧菌毒素的不断深入研究 ,有学者认为非 O1群霍乱弧菌有引起霍乱的潜在可能。我院细菌室在 2 0 0 0年 10月首例检出 O139群霍乱弧菌 ,现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患者女性 ,6 1岁。以急性胃肠炎、低血容量性休克入院。血 Rt:WBC34.9× 10 9/ L,N0 .84,L 0 .16 ,HGB130 g/ L;大便呈水样便 ,每日 2 0余次。取少许水样便涂片革兰染色 ,可见鱼群样革兰阴性弧菌。挑取水样便接种于碱性蛋白胨水中 35℃ 6~ 8h,取表面生长物转种 TCBS平板划线分离 ,置35℃ 1…  相似文献   

17.
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追溯霍乱传染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湖南省2005年霍乱疫情分离菌株与常规监测的外环境和水产品中霍乱弧菌分离株之间的遗传相关性,追溯传染源,为预测疫情和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CR检测霍乱菌毒力基因,以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菌株的分子分型。结果所有菌株均具有CT基因,20株菌的PFGE为1个型。结论20株霍乱弧菌均是产毒株,具有致病性;湖南省从甲鱼中分离的O139群霍乱弧菌与同期流行的O139群霍乱弧菌分型的带型一致,分子流行病学分析提示甲鱼可能是湖南省近年霍乱疫情主要传染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8.
梁炯明  谭垂敏  卢耀娟 《广西医学》2008,30(11):1730-1731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肠道烈性传染病,起病急,传播快,易引起暴发流行,我国将霍乱列为甲类传染病[1].玉林市1961年以来曾先后发生过7起霍乱疫情,其中外源性6起,内源性1起.近10年未发生过疫情.为了了解外环境霍乱弧菌污染情况,我们于2004~2007年对外环境霍乱弧菌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2008年霍乱监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掌握福建省霍乱流行规律和霍乱弧菌在环境水体及食品的污染情况,为指导今后的霍乱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全省医疗机构腹泻病门诊开展腹泻病人监测,沿海6个设区市4~10月份同时开展水体及海水产品等食品监测。结果2008年福建省各级霍乱监测点共监测腹泻病人粪便标本24454份,发现6例霍乱病人,均为实验室确诊病例。2008年福建省各级霍乱监测点检测水体及海水产品等食品标本23077份,共检出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135株,总阳性率为0.58%,其中O1群稻叶型102株,O1群小川型31株,O139群霍乱弧菌2株,均为非产毒株。对霍乱弧菌的敏感药物仍为诺氟沙星等氟喹诺酮类药物。结论开展霍乱监测是早期发现疫情、及时掌握疫情动态的重要措施,今后应加强对牛蛙等海水产品的霍乱弧菌污染状况监测,以及加大外环境检索力度和加强各种水体的消毒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相似文献   

20.
广西沿海及沿边地区霍乱疫源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广西沿海及沿边地区的霍乱疫源监测资料,为霍乱监控关口前移提供依据。方法2004~2006年间在沿海及沿边地区建立了包括15个市(县)在内的监测网络,开展腹泻病人粪便、重点人群粪便、水体、食品和其它外环境等标本的检索,收集监测数据,对检出菌株进行复核、噬菌体生物分型及毒力基因检测。结果2004~2006年期间未报告人间霍乱疫情。15个监测点检索腹泻病人粪便116815份、重点人群粪便72327份、水体7632份、食品12739份及其它外环境标本2510份,从1113份水产品标本中检出9株霍乱弧菌(检出率0.81%),海产品及水体未检出阳性。9株霍乱弧菌除1株为0139血清群外,其余8株均为01群埃尔托霍乱弧菌,其中稻叶型占75.00%:9株菌均为非流行株或非产毒株,8株01群埃尔托型霍乱弧菌中24K占75.00%、30K占25.00%。结论水产品是广西霍乱监控的重点,提示应加强对水产品的检索,并教育群众不生食或半生食水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