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章建朝  罗梅 《重庆医学》2005,34(7):1039-1040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结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的疗效.方法将经电视腹腔镜确诊并经镜下手术的20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手术加药物组术后给予孕三烯酮口服治疗.结果随访198例,时间1~24个月,术后总妊娠率55.05%.其中,手术加药物组妊娠率62.38%,对照组妊娠率44.3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结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受孕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雷明 《中外医疗》2011,30(32):42-42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18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分为对照组90例采用单纯腹腔镜手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孕三烯酮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2%,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妊娠率2组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和妊娠率,降低复发率,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方法,但应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保守性术后辅助GnRH-a和孕三烯酮治疗的临床疗效、副作用及停药后累积复发率、妊娠率、对垂体-卵巢轴内分泌的影响。方法42例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随机分为GnRH-a组、孕三烯酮组和对照组,观察各组的症状缓解率、副作用、累积复发率和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结果各用药组的症状和体征缓解率、妊娠率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复发率降低。结论在腹腔镜保守性术后加用抑制卵巢功能药物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妊娠率、降低复发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中西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方法我院随访完成的12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铝例,采用腹腔镜手术后,辅以孕三烯酮及丹莪妇康煎膏联合治疗,为研究组;B组38例,采用腹腔镜手术后,辅以孕三烯酮治疗,为对照组;C组40例,采用腹腔镜手术后辅以丹莪妇康煎膏联合治疗,为对照组。随访观察药物副作用,病情复发及受孕情况。结果A组复发率最低,与B、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受孕率最高,与B、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B组停药比例无明显差异,C组无一例停药。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中西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率低,妊娠率高,但药物副作用无减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入孕三烯酮组与米非司酮组,两组患者均接受保守性手术治疗,术后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孕三烯酮及米非司酮口服。比较两组临床疗效、1年内妊娠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米非司酮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孕三烯酮组(87.5%vs 66.7%,P0.05);米非司酮组及孕三烯酮组1年内妊娠率分别为43.8%和7.7%,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孕三烯酮组相比,米非司酮组患者复发率显著降低(7.7%vs 33.3%,P0.05);米非司酮组患者关节酸痛、痤疮、肝功能损害及体重增加发生率显著低于孕三烯酮组(P0.05)。结论:与口服孕三烯酮相比,米非司酮联合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更为理想,妊娠率高,复发率低,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邵会敏  王彩芳  高树生 《中外医疗》2011,30(15):137-138
目的评价腹腔镜联合不同药物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在本院就诊治疗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9例随机分成3组:米非司酮组,孕三烯酮组和对照组。观察各组的疗效、妊娠情况及用药不良反应。对照组的有效率和复发率均高于联合药物治疗的2组。妊娠情况则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可靠,复发率低,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但是不能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探讨提高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6例,按照自愿的原则,36例患者术后未辅助药物治疗,为对照组。50例患者术后给予孕三烯酮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临床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好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满意病例和复发病例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轻微,均为一过性。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后,应积极加行孕三烯酮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抑那通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术后辅助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8例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行保守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抑那通组35例,孕三烯酮组40例和未用药物组33例。对比观察3组临床疗效、妊娠情况、月经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抑那通组和孕三烯酮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8.6%和67.5%,显著高于未用药组42.4%(P〈0.05)。抑那通组完全缓解率和闭经率均高于孕三烯酮组(P〈0.05)。抑那通组停药后复经时间短,不良反应较孕三烯酮组少,患者耐受性和依从性比较好。抑那通组和孕三烯酮组用药后唯二醇(E2)水平较用药前和未用药物组均显著下降(P〈0.05),抑那通组用药后血清E2水平较孕三烯酮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抑那通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术后辅助治疗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保守性或半保守性手术的子宫内膜异位症138例,随机分为3组:米非司酮组46例,给予米非司酮12.5 mg口服,每天1次;孕三烯酮组46例,给予孕三烯酮2.5 mg口服,每周2次,两组均于术后1周开始用药,疗程6个月;对照组46例,手术后不用药物巩固治疗,定期随访。结果:3组患者痛经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米非司酮组和孕三烯酮组总缓解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组和孕三烯酮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后巩固治疗,安全、有效,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入孕三烯酮组(n=36)与米非司酮组(n=40),2组患者均接受保守性手术治疗,术后分别给予2组患者孕三烯酮及米非司酮口服。结果米非司酮组治疗有效率87.5%显著高于孕三烯酮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组及孕三烯酮组1年内妊娠率分别为43.8%和7.7%,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孕三烯酮组33.3%相比,米非司酮组患者复发率7.7%显著降低(P<0.05);米非司酮组患者关节酸痛、痤疮、肝功能损害及体重增加发生率显著低于孕三烯酮组(P<0.05)。结论与口服孕三烯酮相比,米非司酮联合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更为理想,妊娠率高,复发率低,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1.
《JAMA》2005,294(23):3037
  相似文献   

12.
蒙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蒙医药的地位和现状,并对如何继承和发展蒙医药科学进行了探讨,为发展蒙医药产业,合理保护、开发和利用蒙医药资源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后血液、脑脊液中内皮素 (ET )、降钙基因相关肽 (CGRP )含量变化及与血管痉挛 (CVS)的关系。方法 :用放免法检测 32例不同时期、不同病因、不同病情SAH患者血液、CSF中ET、CGRP含量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SAH后血浆、CSF中ET比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5 )。CGRP则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ET升高和CGRP降低与病情程度、病后时间有关 ,与引起SAH的原因无关。结论 :ET和CGRP的变化与SAH后脑血管痉挛有关 ,可作为SAH后血管痉挛 (CVS)的一种观察指示  相似文献   

14.
蛛网膜下腔出血与内皮素和降钙基因相关肽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血液、脑脊液中内皮素(ET)、降钙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变化及与血管痉挛(CVS)的关系。方法:用放免法检测32例不同时期、不同病因、不同病情SAH患者血液、CSF中ET、CGRP含量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SAH后血浆、CSF中ET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CGRP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ET升高和CGRP降低与病情程度、病后时间有关,与引起SAH的原因无关。结论:ET和CGRP的变化与SAH后脑血管痉挛有关,可作为SAH后血管痉挛(CVS)的一种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5.
Ⅱ型视盘血管炎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临床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观察Ⅱ型视盘血管炎(ODV)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在临床特征与荧光血管造影等方面的异同点,以期正确区分ODV,提高其治疗效果。②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12例ODV与30例CRV0病人在病因、临床表现、荧光血管造影(FFA)、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特点。③结果ODV病人多为青壮年,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疾病史,视力≥0.5(含矫正视力),皮质类固醇类药物治疗敏感,勿需激光治疗,预后较好,FFA检查未见毛细血管无灌注区;CRVO病人多见于中老年,多伴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全身疾病史,视力下降明显,多数视力〈0.1,甚至数指或眼前手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治疗无效,预后差,FFA多可见毛细血管无灌注区,病史长者可见新生血管形成。④结论Ⅱ型ODV极易误诊为CRVO,因两者的治疗方式及预后不同,因此,临床上通过二者的病因及辅助检查为其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一种改进的方法,从100g猪心室肌中提取心肌肌球蛋白370mg,并进一步分离和纯化其亚基成分,分别得到肌球蛋白轻链24mg和重链210mg,核酸含量<1%,不含有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肌钙蛋白及其它杂蛋白;SDSPAGE显示,猪心肌球蛋白重链为200~220KD一条带,肌球蛋白轻链则为27kd、21.4kd、19kd三条带;纯化猪心肌球蛋白的Ca2+激活ATP酶活性为0.24μmolPi/(mg·min),但其分离后的亚基则无此活性。  相似文献   

17.
应用统一标准对城乡居民的肥胖率、超重率进行了调查;并对超重与高血压病的关系进行了研完。结果表明,城市居民的肥胖率(18.75%)、超重率(33.68%)高于农民渔民的肥胖率(9.03%)(P<0.01)、超重率(15.28%)(P<0.01)。而农民与渔民之间无显著性差别(P>0.05)。超重者高血压病的患病率高于不超重者(P<0.01);病例组超重者占的比例高于对照组,OR(?)=3.70(P<0.01)。超重与高血压病有明显联系。城乡居民,尤其城市居民应采取措施防止超重,以预防高血压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