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细小病毒B19感染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0 引言 成人类风湿性关节炎 ( 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病因迄今尚不清楚 ,近年的研究认为 ,其发病涉及感染、机体因素及免疫功能紊乱等多环节 ,其中关于人细小病毒 B19( B19)感染与 RA的相关性 ,国外相继有报道 [1 ,2 ] .我们就我国 RA患者 B19的感染状况以及 RA与 B19感染的相关关系做一初步研究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2 3例 RA患者血清标本来源于 1995 - 0 8/ 1998- 0 8我院免疫科、骨科、中医科及血液内科住院患者 .2 2例 RA患者骨髓标本来源于 1992 - 0 2 / 1998- 0 8血液室存档骨髓标本 .血清标本对照组为健康献血员… 相似文献
2.
儿童细小病毒B19感染的诊断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巢式PCR,ELISA,间接免疫荧光法(IIF)诊断B19感染的价值.方法:用ELISA及巢式PCR对129例小儿血液病和结缔组织病患血清进行B19-IgM,DNA检测;用IIF及巢式PCR对50例血液病患骨髓进行B19抗原及DNA检测.结果:病例组129例,血清B19-DNA阳性41例,阳性率31.8%;IgM阳性28例,阳性率21.7%;B19-DNA及IgM同时阳性26例,仅IgM阳性2例,B19感染率为33.3%.对照组50例,B19-DNA阳性率2%,IgM阳性率0%,B19感染率为2%.血液病患50例骨髓B19-DNA阳性17例,阳性率34%;抗原阳性8例,阳性率16%.与巢式PCR相比,ELISA法的灵敏度为63.4%,特异度为97.7%,符合率为86.8%,阳性预告值为( PV)为92.8%,阴性预告值(-PV)为85.1%;IIF法的灵敏度为47.0%,特异度为100%,符合率为82.0%, PV为100%,-PV为78.6%.结论:ELISA及IIF敏感性低于巢式PCR,诊断B19感染时最好同时检测B19-DNA和IgM或抗原. 相似文献
3.
人细小病毒B19感染与小儿川崎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人细小病毒B19感染与小儿川崎病的关系.方法: 用巢式PCR法对46例川崎病患儿进行B19-DNA检测,用ELISA法对其中的30例患儿进行B19-VP2-IgM检测.结果: 病例组46例,B19-DNA阳性14例(30%),对照组50例B19-DNA阳性2例,两组间差异显著(P<0.01).病例组B19-VP2-IgM阳性7/30例,对照组50例均阴性.两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30例川崎病患者中B19-DNA,B19-VP2-IgM均阳性6例;1例仅B19-VP2-IgM阳性;4例仅B19-DNA阳性;B19-DNA和B19-VP2-IgM 同时阴性19例,B19-DNA和B19-VP2-IgM 一致率为83.3%,有一致性(P<0.01).B19阳性与阴性川崎病患儿在性别、年龄、常见临床表现、预后等方面无差别.结论: 我国川崎病患儿B19病毒感染率较高可能是导致川崎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相似文献
4.
小儿造血系统疾病细小病毒B19感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0 引言 人细小病毒 B19(Human parvovirus B19,B19) ,与人类造血系统疾病关系最为密切 [1 ] .为探讨我国血液病患儿B19病毒感染状况 ,我们对儿童常见血液病患者血清进行B19抗体及 B19- DNA检测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病例组 75例 ,为 1999- 0 2 / 1999- 10在我院儿科及血液科住院的病因不明的血液病患者 ,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18例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15例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3例 ) ,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 2 1例 ,急性白血病2 3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17例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5例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1例 ) … 相似文献
5.
巢式PCR检测胎儿组织人细小病毒B19感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用设计合成的两对引物建立了巢式PCR-EB染色法检测B19DNA新技术,扩增产物为104bp片段,敏感性达0.007fg,是一般PCR的100倍,是一种特异、敏感、简便、快速诊断B19感染的新方法。用该方法检测了57例自然流产和死胎的胎儿组织,17例阳性,其中自然流产11/42(265),死胎6/15(40%),证实了国内胎儿有B19病毒感染,和自然流产、死胎可能相关,并对PCR实验中防污染措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探讨人细小病毒B19(HPVB19)感染与早期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52例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研究组)和45例无异常人工流产孕妇(对照组)血清中HPVB19-IgM和IgG。结果研究组血中B19V-IgM阳性率为23.08%,而对照组阳性率为6.67%,2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近期HPVB19感染的概率是对照组的4.20倍(95%CI 1.10~15.99)。研究组B19V-IgG阳性率为32.69%,对照组为28.89%,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B19感染可能是导致早期自然流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国人细小病毒B19感染相关疾病谱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目的:探讨我国人细小病毒B19感染引起的相关疾病谱。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及原位杂交技术对66例先天性心脏病(CHD)心肌组织标本及108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P)、47例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AA)、5例传染性红斑(EI)及40例缺铁性贫血(IDA)患儿的外周血、骨髓标本进行了B19-DNA检测,并随机对其中23例B19-DNA阳性标本作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HSV)、 相似文献
10.
11.
人类微小病毒B19感染与胸水征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人类微小病毒B16(B19V)感染与胸水征的关系。方法:采集胸水为检测标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B19V。结果:由恶性胸水组、结核性胸水组、漏出液胸水组、其他胸水组构成研究对象,各组胸水标本中均有一定的B19V阳性发现,B19V的检出率其他组(22.0%)>恶性组(11.6%)>漏出组(9.8%)>结核组(7.0%)。结论:各种胸水征时均可以存在B19V感染,此B19V感染可能是导致或加重胸水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parvovirus B19 (HPV B19) infection and aplastic anemia (AA) and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HPV B19 in the occurrence of AA. Methods. The presence of HPV B19 DNA was detected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samples of 60 patients with AA (children 38 and adults 22) by nes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ssay, and 30 healthy persons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Results. Sixteen (26. 7 % ) of 60 AA cases were HPV B19 DNA positive, while all the sampl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negative for HPV B19 (P = 0. 000914). Among the case group, the positive rates of HPV B19 DNA were21.4% (6 /28), 30.0% (3 / 10), 20.0% (1 /5) and 35.3% (6 / 17) in children acute AA (AAA), children chronic AA (CAA), adults AAA and adults CAA patients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Furthermore, there was no remarkable difference between children AA and adults AA in the 16 HPV B19 DNA positive patients; neither was there between AAA and CAA. Conclusions. HPV B19 infection is not only correlated with the occurrence of children AAA and CAA, but also with adults AAA and CAA, and might be an important viral cause for AA in humans.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自然流产组和人工流产组流产组织检测人类微小病毒B19(B19V)的结果,探讨B19V感染与人类自然流产之间的关系.方法:自然流产和人工流产的流产组织各34份,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B19V.结果:自然流产组和人工流产组的B19V检出率分别为29.4%(10/34)和0,两细PCR-B19V结果的差别具有极显著性(卡方检验,P<0.001).结论:自然流产病人流产组织B19V的检出率显著性高于人工流产者,提示B19V感染可能是导致人类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YifuZhouM.D MatieShouM.D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2,14(1):17-23
About 30 %~ 50 %ofpatientswithatherosclerosislackidentifiedriskfactors (suchashypertension ,smoking ,hypercholesterolemia ,anddiabetes) .Ithasbeenpostulatedthatadditionalfactorspredisposingtoatherosclerosismayexist.Discoveryofsuchfactors ,alongwiththeiraccom pan…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免疫活性细胞的活性。 方法 检测外周血T细胞及其亚群,类风湿因子分类及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含量来研究其活性。 结果 CD3细胞、CD4细胞、CD4/CD8、IgM、IgA和IgG类风湿因子、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D8细胞无明显变化;同时观察到15例缓解期患者IgM和IgG类的类风湿因子及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亦高于正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联合阿法骨化醇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影响.方法 选择103例RA伴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治疗组给予常规2种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isease 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DMARD)加辛伐他汀20 mg/d、阿法骨化醇0.25 μg/d口服.对照组2种DMARD药物联合阿法骨化醇 0.25 μg/d治疗.治疗周期6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in,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tein cholesterin,LDL-C)、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类风湿因子(rheumatism factor,RF)等指标.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腰椎和桡骨远端BMD变化.结果 治疗6个月后显示,辛伐他汀治疗组患者骨合成指标 ALP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腰椎和桡骨BMD较治疗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BMD增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ALP、BMD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伐他汀能增加RA患者BMD,改善患者的OP. 相似文献
17.
刘兴辉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2,33(3):15-17
目的: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心肌酶的水平,探讨心肌酶判断RA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价值.方法:RA患者42例,其中活动型20例,非活动型22例,20例健康者设为正常对照组.同时对受检者检测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结果:活动性RA患者AST、CK、CK-MB、LDH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活动型RA患者AST、CK、CK-MB、LDH显著高于非活动型RA患者(p〈0.01).结论:几种心肌酶对RA患者心肌损伤的诊断有一定临床意义,临床可以检测RA患者心肌酶的水平,预防心脏危险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特征,以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使用间接免疫荧光和直接免疫荧光方法对1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和16例健康对照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研究。结果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与对照组比较CD3+T细胞和CD4+T细胞无明显变化,CD8+T细胞明显减少,CD4+/CD8+T比值增加。CD4+2H4+T细胞在CD4+T细胞中所占比例减少,而CD4+4B4+T细胞所占比例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类风性性关节炎患者活化的CD25+T淋巴细胞增加;IgG含量显著增加,IgM和IgA与正常组比较无明显差别。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功能紊乱,而大量自身免疫球蛋白的产生可能是辅助T淋巴细胞升高,抑制性T淋巴细胞减少以及活化T淋巴细胞增加的结果,因此,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衡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中可能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在腕关节的主要MRI表现.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诊早期RA78例,进行腕关节MRI平扫和增强扫描,观察各种异常MRI征象,评价主要MRI征象对于早期RA的诊断价值.结果 78例早期RA的MRI征象:滑膜增厚78例,血管翳强化78例,骨髓水肿65例,骨侵蚀50例,关节积液54例,腱鞘炎3例.结论腕关节MRI可以反映早期RA的病理改变,是诊断早期RA重要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肺部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3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合并肺部损害的6例患者进行报道。其肺部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胸痛、咳嗽、气短、长期低热及呼吸困难。体征主要为肺部干湿性罗音及胸膜摩擦音。胸部X线检查可见胸腔积液、胸膜肥厚粘连,弥漫性间质性肺纤维化、间质性肺炎。实验室检查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类风湿因子阳性、血沉增快、免疫球蛋白增高等。本文并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肺部病变的发生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