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5 毫秒
1.
黄碧芬  郑建清 《黑龙江医学》2022,46(3):306-308,312
目的:系统评价PET/CT对比MRI用于诊断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等数据库,搜集关于PET/CT和MRI诊断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试验,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0年6月.由2位研究人员负责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  相似文献   

2.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12):951-956
目的:系统评价~(18)F-FDG PET/CT在口腔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EMbase、The CochraneLibrary、Webof Science查找有关~(18)F-FDG PET/CT在口腔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及分期的研究。由2名研究者按统一制定的分类标准独立进行文献处理,采用Stata13.0软件、Meta-Disc1.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4篇研究,纳入口腔癌颈部转移患者849例,其中以病人为单位研究9篇,共299名患者;以淋巴结为单位研究5篇,病理确诊颈部淋巴结1 96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8)F-FDG PET/CT诊断口腔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SEN_(合并)=0.81(95%CI:0.73~0.87)、SPE_(合并)=0.90(95%CI:0.83~0.94)、+LR_(合并)=7.9(95%CI:4.9~12.7)、-LR_(合并)=0.21(95%CI:0.15~0.30)、 DOR=37(95%CI:20~67)、SROC=0.91(95%CI:0.89~0.94)。结论:~(18)F-FDG PET/CT对口腔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能力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可作为口腔癌患者重要的术前评估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成像(PET/CT)对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常规CT检查及PET/CT检查,分析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情况,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探讨PET/CT对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 病理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50例经临床和宫颈活检诊断为宫颈癌Ⅰa~Ⅱa期的患者,宫颈癌根治术前1周行上、中、下腹和盆腔螺旋CT检查,与术后病检为金标准对照,计算CT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制作ROC曲线.结果 CT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9%和90.3%,所制作的ROC曲线下面积是0.845.结论 CT是宫颈癌淋巴结转移较为理想的影像学方法,进一步提高术前诊断率,将对年轻的早期宫颈癌患者的卵巢保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增强CT对肺癌淋巴结及其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0例(560枚病灶)肺癌患者,均行PET/CT和CT增强扫描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PET/CT与增强CT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特异度、灵敏度及分期诊断准确率。结果:PET/CT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特异度及灵敏度均明显高于增强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T/CT与增强CT对N0期淋巴结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T/CT对N1和N2期淋巴结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增强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增强CT扫描比较,PET/CT检查技术在诊断肺癌及淋巴结分期方面效果更好,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余莹莹 《海南医学》2014,25(4):541-543
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在治疗及预后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早期诊断淋巴结转移显得尤为重要.CT和MRI在诊断转移性淋巴结方面有着相同的优势和各自的特点,联合使用CT和MRI能够增加转移淋巴结诊断的特异性及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CT、磁共振成像(MRI)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在预测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为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接受子宫切除术和双侧盆腔淋巴结切除术的74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MRI和PET/CT检查,对检测结果进行记录,比较其...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医学》2017,(10):978-979
目的研究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将漯河市中心医院2014-03—2016-09间收治的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患者51例进行回顾分析,均通过多层螺旋CT技术检测患者宫颈癌髂总、髂内(外)及腹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状态,结合病理组织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宫颈癌淋巴结转移通过多层螺旋CT诊断总体特异性达到70.65%、敏感度为90.22%;多层螺旋CT检测宫颈癌淋巴结转移阳性符合率37.25%(19/51),阴性符合率62.75%(32/51);而病理诊断阳性符合率为70.59%(36/51),阴性符合率29.41%(15/51)。结论多层螺旋CT技术进行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有着较高应用价值,可对宫颈癌病患是否合并淋巴结转移做精准检测,具有良好敏感度与特异性,帮助医师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10.
18F-FDG-PET/CT显像对颈淋巴结转移癌诊断价值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小婷  柯朝阳 《广西医学》2006,28(9):1368-1369
目的 探讨18F-FDG-PET/CT融合显像对头颈癌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照颈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结果,回顾性对比分析20例头颈癌患者颈部PET、CT及PET/CT资料.结果 对颈淋巴结转移癌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度,PET为92.3%、85.7%、90.0%,CT为77.0%、57.1%、70.0%,PET/CT为92.3%、100%、95.0%,PET/CT的诊断准确度显著高于CT(P<0.05)、略优于PRT;13例鼻咽癌放疗后患者,CT诊断正确7例,PRT/CT诊断正确12例;7例N0病例颈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证实4例存在淋巴结转移,术前PET/CT均诊断正确.结论 18F-FDG-PET/CT融合显像对颈淋巴结转移癌的诊断价值优于单独的PET及CT,尤其是对于治疗后的病例,其诊断优势更加突出,有望作为是否需行颈淋巴结清扫术的指征.  相似文献   

11.
郭佳  陈跃  黄占文  张春银  蔡亮  张莉 《重庆医学》2011,40(8):760-761,763,834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FDG PET)/CT显像在颈部肿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以颈部肿块就诊患者的18F-FDG PET/CT显像资料,对所有患者行病理检查或临床随诊,并将结果 与PET/CT显像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30例患者中PET/CT显像发现可疑恶性病变或既往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及两者联合检测对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淋巴结转移评估的准确性,指导临床MM患者淋巴结活检及清扫的术前评估。方法:收集41例MM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术前淋巴结相关影像资料、术后淋巴结病理结果及病理结果跟影像结果的相关性。结果:超声、PET/CT以及两者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分别是47.36%、73.68%、78.95%,特异度分别是59.09%,86.36%、50.00%,准确度分别是53.66%、80.49%、63.41%,阳性预测值分别是50.00%、82.35%、57.69%,阴性预测值分别是56.52%,79.17%、73.33%,正确指数分别是6.45%、60.04%、28.95%。结论:PET/CT在评估MM术前淋巴结是否转移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其准确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超声及两者联合检测,当PET/CT检查淋巴结转移为阴性时,应结合超声两者联合综合判断,避免淋巴结...  相似文献   

13.
黄琦  赵侃  裘世杰  邬振华 《浙江医学》2017,39(19):1649-1652
目的探讨18F-FDGPET/CT显像阴性的原发灶不明颈淋巴结转移癌(CCUP)的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4例18F-FDGPET/CT显像阴性的CCUP患者临床资料,结合患者病情主要采用颈部淋巴结清扫加术后放化疗的治疗方法,总结治疗效果及其预后情况(包括生存时间、生存率)。结果截至本文收稿日期,本组患者总生存率为62.5%(15/24),中位生存时间24个月,1、2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87.5%(21/24)、70.6%(12/17)及57.1%(4/7)。治疗前明确原发灶的患者生存率(77.8%)与治疗前未明确原发灶的患者生存率(5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上颈部CUPP患者生存率明显高于下颈部及锁骨上CUPP患者生存率(81.3%vs25.0%,P<0.05);远处转移的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非远处转移的患者生存率(33.3%vs100.0%,P<0.05)。结论18F-FDGPET/CT显像阴性的CCUP患者一般采用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加后续放化疗的治疗模式,及早明确原发灶有利于患者预后,下颈部及锁骨上及存在远处转移的CCUP患者预后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对原发性结直肠癌术前区域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方法 48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行全身PET/CT检查,将区域淋巴结分为肠旁淋巴结组及远处淋巴结组,从淋巴结大小、异常放射性浓聚及最大标准摄取值3个方面进行评价,并比较PET/CT对两组淋巴结的诊断价值。结果病理证实45例为中分化管状腺癌,2例黏液腺癌,1例类癌,手术摘除淋巴结96组,病理证实转移43组。以直径≥10 mm为标准诊断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34.8%、95.3%和75%,根据视觉观察异常摄取诊断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48.8%、92.9%和76%,以标准摄取值1.5为界值诊断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60.5%、90.6%和81.2%,以标准摄取值1.5为界值诊断肠旁淋巴结组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52.9%、85.7%和68.7%,远处淋巴结组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77.8%、92.3%和89.5%。结论PET/CT有助于结直肠癌术前远处淋巴结的诊断,对肿瘤分期、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以及预后判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王燕  曹怡  杨慧 《现代医学》2013,(10):724-727
目的:探讨彩超对颈部结核性淋巴结和转移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2例结核性淋巴结和61例转移性淋巴结的内部回声特点、纵横比(L/S)、血流分布及阻力指数(RI),并进行了比较。结果:结核性淋巴结内部可见无回声液化区及强回声钙化灶;转移性淋巴结内部多呈低回声,可有无回声液化区,少有强回声钙化灶。两组之间内部回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分布及RI值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L/S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检测淋巴结内部回声、血流分布及RI值有助于颈部结核性淋巴结与转移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 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联合血清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鳞癌相关抗原(SCC-Ag)诊断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 年1 月-2017 年1 月武汉市普爱医院收治的120 例疑似肺癌的患者接受PET/CT 检查,取血测定其血清MIC-1、SCC-Ag 水平。依据病理结果分为肺癌和良性病变组。比较PET/CT、血清MIC-1、SCC-Ag 单独和联合诊断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肺癌组和良性病变组的SUVmax 分别为(9.22±1.37)、(2.28±0.93),MIC-1 分别为(1.35±0.23)及(0.37±0.09)ng/ml,SCC-Ag 分别为(3.89±1.02)及(0.72±0.17)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ET/CT 诊断肺癌的敏感性(94.1%)高于MIC-1(77.9%)、SCC-Ag(76.5%)(P <0.05),特异性(48.1%) 低于MIC-1(84.6%)、SCC-Ag(82.7%)(P <0.05);PET/CT+MIC-1、PET/CT+SCC-Ag及PET/CT+MIC-1+SCC-Ag 3 种联合诊断方案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2.4%、92.3%,79.4%、88.5%,88.2%及100.0%(均P >0.05),PET/CT+MIC-1、PET/CT+SCC-Ag 及PET/CT+MIC-1+SCC-Ag 联合诊断肺癌的ROC 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2、0.765 及0.843。结论 肿瘤标志物MIC-1、SCC-Ag 可作为PET/CT 诊断肺癌的补充手段,三者联合能够有效改善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提高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脉络膜黑色素瘤和脉络膜转移癌患者氟-18-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影像特点及代谢参数,探讨其在两者的诊断及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2年3月首次因眼部症状就诊,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核医学科行18F-FDG PET/CT 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或临床最终诊断为脉络膜黑色素瘤或脉络膜转移癌的患者的影像和代谢参数。对比两组间影像学表现及18F-FDG PET代谢参数,后者包括病灶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 SUVmax)、峰值标准摄取值(peak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 SUVpeak)、病灶糖酵解总量(total lesion glycolysis,TLG)。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价代谢参数与病变大小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共纳入76例患者,其中脉络膜黑色素瘤58例(58只眼)、脉络膜转移癌18例(18只眼)。两组间性别、年龄、患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病变位置(χ2=9.263,P=0.041)、形状(χ2=21.735,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脉络膜黑色素瘤组平均隆起高度明显高于脉络膜转移癌组(t=2.539,P=0.013);两组之间基底最大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代谢参数中,脉络膜黑色素瘤组SUVmax低于脉络膜转移癌组(P<0.05),两组间SUVpeak及TL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脉络膜黑色素瘤组病灶SUVmax、SUVpeak、TLG与病变基底最大径(r=0.528、0.613、0.732,均P<0.001)、隆起高度(r=0.521、0.605、0.730,均P<0.001)均呈正相关。脉络膜转移癌组SUVpeak、TLG与病变基底最大径(r=0.528、0.661,P=0.024、0.003)、隆起高度(r=0.591、0.688,P=0.010、0.002)均呈正相关,而SUVmax与病变基底最大径、隆起高度均无显著相关性(均P>0.05)。 结论 18F-FDG PET/CT影像表现及代谢参数SUVmax对于脉络膜黑色素瘤和转移癌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8.
余天雾  黄中荣  胡勇  龙运全  陈华  蒲德振  杨强  蜀津 《重庆医学》2011,40(20):2008-2009,2011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淋巴造影术(PTL)在胰头癌区域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13例可切除的胰头癌患者,通过术前CT和PTL判断是否有区域淋巴结转移,并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结果 本组中12例行根治性胰十二肠切除术,1例行姑息性手术;术前PTL、CT诊断胰头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是 76.5%...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能谱CT与PET CT扫描诊断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1例疑似肺癌患者,采用螺旋CT、能谱CT及PET CT扫描,同时行血清癌胚抗原(CEA)、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 1(CYFRA21 1)及神经元烯醇化酶(NSE)检测,比较不同扫描方法及不同扫描方法联合肿瘤标志物的诊断价值。结果〓61例患者经3种扫描方法检查,PET CT诊断的真阳性患者43例(7049%),能谱CT为40例(5902%),螺旋CT为35例(5902%),3种诊断方法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例肺腺癌患者通过能谱CT诊断14例,PET CT和螺旋CT分别诊断13例和12例,PET CT与能谱CT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9348%和8696%,均高于螺旋CT(7609%,P<005),PET CT与能谱CT扫描的准确率分别为9180%和8197,均优于螺旋CT(6885%,P<005)。PET CT与能谱CT对纵膈转移性淋巴结检出率分别为8889%和7778%,显著高于螺旋CT(6111%,P<005)。将3种扫描方法与肿瘤标志物检测联合诊断肺癌,PET CT、能谱CT联合肿瘤标志物诊断的特异度分别为8667%和7857%,均高于螺旋CT(6667%,P< 005);PET CT及能谱CT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344%和8852%,均高于螺旋CT(7869%,P<005);能谱CT扫描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与PET CT诊断的灵敏度(9149%,9348%)和准确率(8852%,9180%),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螺旋CT、能谱CT和PET CT在诊断肺癌方面,PET CT的灵敏度和准确率最高,能谱CT次之,螺旋CT最低。在诊断纵膈转移性淋巴结方面也有明显差异(P<005)。能谱CT诊断肺腺癌具有一定的优势,而能谱CT扫描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与PET CT诊断肺腺癌具有相似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18F.FDGPET/CT在结直肠癌术后血清CEA升高病人中的应用。方法35例结直肠癌术后血清CEA升高的病人均进行了18F—FDGPET/CT显像,并与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PET/CT诊断阳性28例,2例假阳性,阴性7例,1例假阴性。PET/CT诊断的灵敏度为96.3%,特异性为75%,阳性预测值为92.9%,阴性预测值为85.7%。结论对结直肠癌术后血清CEA升高病人应用18F—FDGPET/CT检查能够明显提高复发及转移诊断的准确性,尤其是对常规检查找不到复发或转移灶的病人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