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管切除、系统淋巴结清扫仍然是可切除食管癌的有效治疗方式,但传统食管癌手术为开放性手术,术后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为达到降低食管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的目的,许多医学中心将各种术式的微创手术应用于食管癌手术,微创食管切除术(minimally invasive esophagectomy,MIE)在胸外科得到广泛发展。MIE已经被证实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食管癌治疗方式,与传统手术相比,MIE可减少手术失血量,做到完整规范的肿瘤切除及淋巴结清扫,获得与传统手术相当的长期生存结果。尽管如此,MIE治疗食管癌的优越性仍未得到明显体现,目前仍存在一些争议。本文就MIE治疗食管癌的手术技术、围术期结果、肿瘤切除的完整规范性、长期生存结果及应注意的问题等5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创食管癌根治术后不常规留置胃肠减压管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胸外科同一治疗组医师自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期间完成的90例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留置和未留置胃管患者各4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恢复流质饮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胃管重置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与留置胃管组相比,未留置胃管组患者咽痛的发生率明显降低[44.4%(20/45)比100%(45/45),P<0.01],恢复流质饮食时间(中位2 d比9 d)、术后排气时间(中位3 d比6 d)及术后住院时间(中位7 d比12 d)均明显缩短(均P<0.01);而两组术后呕吐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围手术期死亡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微创食管癌术后不常规留置胃肠减压管是安全的,可加快术后肠功能恢复,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过去的10年间,快速康复外科治疗在很多外科领域都得到了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的应用可以使患者更快地恢复从而缩短住院时间,在增加患者满意度的同时减少了治疗费用。本文通过相关文献复习并结合我们的临床实践,探讨食管癌快速康复外科的具体措施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微创手术治疗食管癌1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食管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1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采用微创手术完成的160例食管癌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60例病例中男140例,女20例.平均年龄59.6岁。行胸腔镜腹腔镜联合食管切除术139例.腹腔镜纵隔镜联合食管切除术3例,腹腔镜辅助lvor—Lewis术15例.胸腹腔镜联合Ivor.Lewis3例。手术时间230~780(平均364.0)min,术中出血量20~4000(平均286.2)ml;获得R0切除152例(95.0%),清扫淋巴结6。39(平均19.4)枚。中转开放手术11例(6.9%),其中开胸9例。开腹2例: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为11.3%(18/160)。重症监护室监护时间0。430h(平均22.1)h。术后住院时间7-93(平均13.1)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4.4%(55/160),术后30d内死亡率1.2%(2/160)。住院死亡率2.5%(4/160)。结论微创手术治疗食管癌在技术上安全可行,可取得相当于甚至优于传统手术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常规经鼻胃肠减压在食管癌腔镜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分析2013年1~9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78例食管癌[无管组,男48例、女30例,年龄(61.1±8.5)岁]行食管癌腔镜手术前后均不留置鼻胃管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78例手术前后常规留置胃管7 d的食管癌患者[置管组,男50例、女28例,年龄(60.3±7.0)岁]作为对照。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患者不适度等资料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均无住院死亡,无管组与置管组比较,肺部感染发生率(16.7%vs.19.2%,P=0.676)、吻合口瘘发生率(1.3%vs.2.6%,P=0.560)、胃管重置率(3.8%vs.2.6%,P=0.64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无管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2.5±1.1)d vs.(4.3±1.2)d,P〈0.05]、排气时间[(3.6±1.7)d vs.(5.8±2.1)d,P〈0.05]明显短于置管组;并且有97%(76/78)的置管组患者出现口干、咽喉肿痛等不适,无管组患者中只有6%(5/78)出现恶心症状。两组患者均随访至术后3个月,随访期间未出现肠梗阻、肺部感染及迟发性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结论食管癌腔镜手术不常规留置胃肠减压管是安全、可行的,可减少患者的不适,加速胃肠道功能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6.
食管癌居全球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8位,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消化系统肿瘤.开放食管切除和区域淋巴结清扫是治疗局限性食管癌的标准手术方式,但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较高.与传统开放手术比较,微创食管癌切除术(MIE)具有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等优势,而肿瘤切除、淋巴结清扫及术后病死率与开放手术相当.结合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全军胸外科研究所的临床经验,展开讨论对MIE手术指征和禁忌证的把握,手术方式和径路的选择,手术体位的选择,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以及MIE的学习和掌握,以期有助于MIE的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7.
随着食管癌分期手段及内镜、腔镜设备的不断发展,更准确的治疗前分期及更成熟的外科微创技术.为以分期为基础的食管癌微创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对不同分期的食管癌患者应当采用不同的微创治疗手段.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进一步减少创伤.加快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近30年来,随着能量平台、器械平台、显像平台三大手术平台的发展,微创外科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以结直肠癌手术为例,手术方式的五要素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发展:手术入路经历了"从大到小"的过程;切除范围从单纯肠段切除到根治术或扩大根治术,再到注重保留器官功能的手术;随着对正常淋巴引流方向和肿瘤淋巴转移特点的认知,淋巴结清扫愈趋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全胸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食管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胸外科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行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的34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3例、女1例,年龄63 (41~76)岁。 结果 1例中转开腹,围手术期1例死亡。手术时间362.1 (300~560) min,其中34例胸腔镜手术时间90.6 (60~220) min,33例腹腔镜手术时间61.1 (45~85) min。术中估计失血量平均206.5 (100~500) ml。术后平均区域淋巴结清扫数量18.0 (13~31) 枚,阳性转移率44.1% (15/34)。术后病理类型:鳞癌33例,小细胞癌1例。术后病理分期ⅠB期1例、ⅡA期1例、ⅡB期15例、ⅢA期11例、ⅢB期3例、ⅢC期3例。术后住院时间15.2 (6~35) d。术后纤维支气管镜吸痰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2.4% (11/34):包括肺部感染4例(11.8%),呼吸衰竭2例(5.9%),乳糜胸1例(2.9%),颈部吻合口瘘4例(11.8%),声音嘶哑2例(5.9%)。33例随访1~16个月,2例死亡,2例失访,余29例生存。 结论 全胸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食管癌创伤小、恢复快、技术可行,手术安全合理,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胃癌患者术后的快速康复治疗备受外科医师的关注.早期经口进食是影响胃肠道术后患者快速康复及术后住院时间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前瞻性比较了胃癌根治术后早期经口进食(early oral feeding,EOF)与传统进食(traditional feeding,TF)患者肠道功能恢复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旨在探讨术后早期经口进食对临床结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食管癌是全世界8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外科手术仍为最主要的治疗方案。传统开放食管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患者生活质量较差。为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微创食管切除术逐渐被胸外科医师接受并应用于食管癌的治疗当中。目前,多数研究认为微创食管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同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短期效果优于开放食管切除术,而总生存率等远期效果并不低于开放食管切除术。随着研究的不断细化深入,食管癌的精准微创治疗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胃肠道手术快速康复外科中不常规留置胃肠减压管并早期进食的安全及可行性。方法 随机选取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006年11月至2007年12月胃肠道手术病人62例为胃肠减压组(A组),2008年1月至2008年6月病人58例为非胃肠减压并早期恢复进食组(B组)。比较两组病例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咽喉疼痛、恶心、急性胃扩张、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吻合口漏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A组相比B组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显著提前(P<0.05),两组病人出现急性胃扩张、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吻合口漏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病人诉咽喉疼痛、恶心呕吐明显较B组增多(P<0.01)。两组均有发生急性胃扩张并发症而需重置胃肠减压管并禁食病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常规放置胃肠减压管并早期恢复进食安全可行,有利于病人的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Ⅰ、Ⅱ期食管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98例Ⅰ、Ⅱ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3例行常规开胸手术(开胸组),45例行胸、腹腔镜联合切除术(微创组),同时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结果:开胸组术中失血量[(154.73±26.85)mL vs.(110.58±31.42)mL]、术后镇痛药物使用频率[(3.38±3.19) vs.(1.20±1.07)]、胸引管留置时间[(5.1±2.3)d vs.(4.2±1.8)d]、术后住院时间[(14.46±4.34)d vs.(10.20±3.91)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9%vs. 4.55%)高于微创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287.17±24.61)min vs.(279.23±39.45)min]、淋巴结清扫数量[(17.6±4.85)vs.(19.3±4.55)]、站数[(7.16±1.13)vs.(7.22±0.87)]及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失血少、术后康复快等优点,治疗食管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大出血再次手术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大出血再次手术谢宗涛辛定一徐富仁蒋锡初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胸、腹腔内大出血是严重并发症,处理不当,死亡率可达20%以上〔1,2〕。1986年1月~1995年12月,我们共手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2103例,术后并发大出血12例,发生率0...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腔镜微创食管癌切除术(MIE)的学习过程。方法选取同一组医生连续完成的MIE手术100例,按手术时间顺序分为3组:第1、2组各25例行胸腔镜并常规开腹手术,第3组50例行胸腹腔镜手术.分别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正常结构保护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ICU观察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肿瘤病理及淋巴结清扫情况等临床资料,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全组中96例患者顺利完成MIE,4例患者中转开胸,无中转开腹。中位手术时间310min,中位失血量200ml,中位清扫淋巴结22枚,总体并发症发生率50%。第1组与第2组比较,在保留奇静脉弓(P=0.010)、保留支气管动静脉(P=0.038)及左侧喉返神经胸段术中暴露率(P=0.048)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50例与后50例比较,在胸部手术时间(P=0.000)、失血量(P=0.025)、保留奇静脉弓(P=0.001)、保留支气管动静脉(P=0.000)、胸野淋巴结清扫(P=0.022)、左喉返神经链淋巴结清扫(P=0.000)及该神经起始部术中暴露率(P=0.002)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IE学习过程较长.应循序渐进。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手术技巧的提升.MIE将逐渐显示其独特的优势并替代传统开胸食管癌切除术。  相似文献   

16.
胃癌微创手术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癌微创手术的进展北京肿瘤医院外科(100036)郑国强王怡徐光炜胃癌术式的演变,反映了不同时代对胃癌的认识和胃癌治疗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变化。随着内镜的广泛应用,早期胃癌已经构成临床胃癌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早期胃癌深入的病理学研究和良好的手术治疗效果,促...  相似文献   

17.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复发的再次手术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Wei G  Shao L  Liu X  Gao J  Xu J  Xing W 《中华外科杂志》1998,36(4):218-220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后复发再手术的可能性及其适应证。方法作者总结了1979年至1996年的44例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复发患者进行再次手术的经验。男36例,女8例,年龄42~68岁。食管癌术后21例,贲门癌术后23例。手术切除34例,探查10例。术后发生各类并发症7例次,发生率20.5%,手术死亡2例,手术病死率5.8%。病理证实吻合口复发26例,残留食管再发癌7例,癌残留食管床复发1例。淋巴结转移15例,转移率44.1%。结果术后生存5年以上4例,3年以上4例,2年以上3例,1年以上6例,15例分别在1年及1年内死亡;探查者10例分别于6~13个月内死亡。结论对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复发者,若病变未浸及动脉或气管,放疗后病变缩小,无远处转移,且心肺功能可以耐受手术者,都应积极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8.
食管癌根治量放疗后复发再手术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86年5月至1996年3月我们对65例食管癌根治量放疗后复发者进行再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中男54例,女11例;年龄32~72岁。病变位于食管上段15例,中段47例,下段3例。放疗后病变范围<3cm4例,3~5cm35例,6~10cm...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我们自创新型胃管固定装置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在华西医院某一医疗组连续治疗的食管癌患者76例,其中男62例、女14例,平均年龄60.7岁,前瞻性观察自创胃管固定装置的临床运用效果。临床观察的起点为手术当天,终点为患者开始进食(通常为术后第6d),或胃管发生脱落,或患者要求退出试验。观察指标包括胃管是否发生脱落,以及该装置是否产生或增加患者不适感。结果76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92±12)min,住院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术后第8d发生肺部感染,经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发生呼吸衰竭,家属放弃进一步治疗自动出院。所有患者均完成试验,无胃管脱落事件发生,无患者诉严重不适,有3例患者感装置对头面部有明显压迫感,并由此感到轻度不适,仍可耐受。结论自创胃管固定装置被初步证实可以防止胃管脱落,可以开展中等规模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其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癌的再手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总结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癌的再手术经验。方法 对11例吻合口癌病人进行再手术,其中行结肠食管颈部吻合5例、食管胃颈部吻合3例、结肠食管胸顶吻合1例、食管胃胸顶吻合1例,探查1例。结果 手术死亡1例,术后的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7.8%(7/9例)、44.4%(4/9例)和22.2%(2/9例)。结论 对部分有适应证的病人,再手术是治疗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癌的有效方法,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