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成人完全型直肠脱垂采用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治疗直肠脱垂临床效果。方法对我科2006~2011年23例确诊为成人完全型直肠脱垂的患者采用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治疗,收集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患者治疗效果满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d。术后随访8~48个月(平均36个月),20例无复发,3例轻度复发。结论采用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治疗直肠脱垂临床效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2.
治疗直肠全层脱垂的手术方式多达100多种,主要分为经会阴入路和经腹入路。国外文献报道的手术疗效存在较大差异,地域因素和个人经验等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各种手术的效果。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Altemeier)术是20世纪50~60年代积极推广的治疗直肠脱垂的术式。自2010年9月至2013年3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运用Altemeier术治疗直肠脱垂患者1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经会阴吻合器直肠脱垂切除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15例,均采用经会阴吻合器直肠脱垂切除术治疗,按照肛门失禁Wexner评分标准对患者手术前、术后肛门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并发出血2例,吻合口狭窄2例,对症治疗后完全缓解。患者术后肛门功能均得到改善,未见明显失禁。术前患者肛门失禁Wexner评分为(13.5±1.8)分,术后为(4.2±1.5)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30个月,平均随访18个月,随访期内,无一例患者复发。结论经会阴吻合器直肠脱垂切除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短期疗效好,能有效改善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的肛门失禁症状。  相似文献   

4.
直肠脱垂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直肠脱垂是外科的常见病,主要见于老人和儿童。除幼儿直肠脱垂用非手术治疗多可治愈外,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的治疗以手术为主。由于造成直肠脱垂的原因很多,患者的局部与全身情况亦不相同,所以针对直肠脱垂而进行的手术种类十分繁杂。如何寻找一种创伤小、疗效可靠的治疗直肠脱垂的理想方法,是外科临床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治疗直肠脱垂的手术入路有3种,即经会阴部、开腹和经腹腔镜进行手术。一、经会阴部手术对老年人和伴有其他器官系统合并症的高危患者应首选。主要术式有经会阴直肠黏膜切除肌层折叠术(Delorme手术)及经会阴直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成人直肠脱垂个体化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和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治疗成人直肠脱垂患者78例的临床资料。经腹直肠前切除及固定术11例,经腹腔镜直肠前切除及固定术20例,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治疗23例,采用PPH术25例。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随访8~48个月,经腹直肠前切除及固定术、经腹腔镜直肠前切除及固定术及采用PPH术者无复发,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者3例轻度复发。结论对直肠脱垂患者实行围手术期系统的功能评价和规则的个体化的手术治疗,患者可能会得到一个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长期的直肠脱垂会导致会阴部神经损伤,产生肛门失禁,甚至狭窄和坏死的危险,外科手术为其主要手术方式,但疗效不佳。老年人由于其特殊的生理条件,传统的经腹手术患者很难耐受。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Altemeie术)为经会阴切除直肠全层和部分乙状结肠,再经肛手工缝合或用吻合器行结肠肛管吻合术,由Mikulicz在1889年首次报道。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4月至2013年1月6家医院的16例行Altmeier术联合肛门环缩术的60岁以上老年直肠脱垂患者临床资料,探讨该术式在老年直肠脱垂患者治疗中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直肠脱垂的手术方式有100余种.包括经腹手术和经会阴手术。Brown等通过简单的临床标准对159例直肠脱垂患者进行手术方式的选择:对于年老体弱患者行经会阴部手术,其余患者接受经腹缝合直肠固定术,对于失禁非主要症状患者加行乙状结肠切除术。57例经会阴手术,65例行直肠固定术,  相似文献   

8.
病例资料我院2006~2009年期间收治会阴撕裂并发直肠脱垂患者15例.均为女性,年龄41~50岁6例,51~60岁9例.均有生育时会阴撕裂病史,现因出现直肠脱垂并逐年加重、影响生活质量而前来就医.会阴撕裂II度6例,III度9例;直肠脱垂I度3例,II度9例,III度3例.15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方法:①术前3d给清淡流食,术前夜及手术当天晨清洁灌肠.②行能麻或局麻,患者取截石位,沿肛门前缘(1 cm左右)切开会阴部瘫痕,并向后、向前游离直肠前壁及阴道后壁,修整直肠前下缘使之平整;正中切开阴道后壁3~5 cm长,向两侧游离,显露外括约肌肌腿和提肛肌.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Gant-Miwa联合肛门环缩及消痔灵注射术(以下简称三联术)治疗直肠全层脱垂的手术操作细节关键点与手术技巧,以提升该术式的疗效及预防并发症。方法总结沈阳军区总医院于2011年2月至2015年2月采用三联术治疗直肠全层脱垂的16例患者手术过程中的操作技巧、操作要点及相关注意点,提高手术疗效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结果 16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脱垂症状消失,3例出现尿潴留,2例出现肛周术区感染而复发,1例肛周切口延迟愈合,2例出现直肠狭窄致便秘,无大出血、肛周脓肿、肛瘘等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13例患者接受了平均2.2年的随访,2例直肠脱垂复发。结论三联术是经会阴入路治疗直肠脱垂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经过在关键步骤及细节方面的创新与改良,可以进一步提高术后疗效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之成为治疗直肠全层脱垂的一种疗效更为可靠而且并发症更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成人直肠完全脱垂的术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人直肠完全脱垂治疗方式的选择仍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近百年来,虽然对该病的治疗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至今共有过100余种治疗直肠脱垂的手术方法。现在人们注重的已不单是恢复正常的解剖结构,更重要的是同时要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直肠脱垂的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讨论。直肠脱垂的手术方式主要有经腹和经会阴手术两类,近年来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脱垂正逐渐受到关注。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需考虑患者年龄、健康状况、功能状态、以及手术方式本身的优缺点。但无论何种术式,患者年龄越大,随访时间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Altemeier术)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4年3月徐州市中心医院肛肠科和江苏省中医院肛肠科行Altemeier术治疗的20例直肠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失血量为30(20~40) ml,仅1例患者于术后第6天发生吻合口出血。随访11.3(3~30)月,均无脱垂复发。5例术前合并便秘患者术后Wexner便秘评分明显降低(P<0.01),症状改善。15例术前合并肛门失禁患者,7例术后Wexner肛门失禁评分明显降低(P<0.01),症状改善;余8例患者评分无变化,症状未改善。结论 Altemeier术是治疗直肠脱垂患者的有效术式。但其远期疗效还需要进行长期的、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笔者自2009年1月—2012年12月,采用经会阴直肠黏膜缝合短缩术、直肠周围间隙注射术、肛门紧缩术三种方法联合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1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全部15例均为我科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住院患者,其中男6例,女9例;年龄最小36岁,最大82岁,平均60.2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30年,平均10.6年。参照2002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制定的直肠脱垂诊断标准[1](二型三度分类法),其中Ⅱ度脱垂11例,脱垂长度3~6 cm,肛管位置正常;Ⅲ度脱垂4例,脱垂长度6~12 cm,伴肛管外翻。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肛门松弛。1.2治疗方法患者取截石位或侧卧位,在局麻或骶麻下实施以下联合术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Altemeier手术在嵌顿性直肠脱垂急诊处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Altemeier手术急诊治疗的9例嵌顿性直肠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9例患者均行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手术时间1.0~1.5(平均1.7)h,术中失血50~200(平均109)ml,术后首次排便时间1~6(平均2.8)d,总住院时间3~10(平均5.3)d.术后无吻合口瘘、腹腔感染、泌尿生殖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1例患者术后直肠系膜血栓形成,1例患者出现肛门不适症状.术后经5个月至6.5年(平均3.5年)的随访,所有患者未出现再次脱垂.术后6个月肛门功能Kirwan Ⅰ级8例,Ⅱ级1例;所有患者均感到满意.结论 Altemeier手术治疗嵌顿性直肠脱垂术后肛门功能良好,可作为嵌顿性直肠脱垂急诊处理的首选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直肠脱垂实际为一种盆底疝.和直肠内套叠不同,多发生于女性.特别是老年女性.男性患者则多为20~40岁的青年人。治疗方法首选手术.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经会阴入路和经腹入路。腹腔镜用于直肠脱垂治疗仍然可归于经腹入路。现就其不同的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现行排粪造影不能满足指导直肠内脱垂诊治的需要,报道作者设计的盆腔造影结合排粪造影的应用结果;在82例直肠内脱垂中,50例有直肠内脱垂征象、而盆底腹膜正常者为直肠粘膜脱垂,其中26例伴异常会阴下降;32例有直肠内脱垂征象,盆底腹膜随直肠前壁降入套叠鞘部、并构成直肠壁内疝疝囊者为直肠全层套叠,6例疝囊上口敞开者术中证实有内容物疝入,20例伴异常会阴下降。故认为排粪造影结合盆腔造影是区分粘膜脱垂与全层套叠,诊断直肠内脱垂伴发的直肠壁内疝等盆底疝的直观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6.
报道52例会阴下降综合征(DPS),均行排粪造影结合盆腔造影及肛管测压,并设对照组。结果表明排便中DPS会阴下降达3.58cm,以耻骨直肠肌压迹中点测量会阴位置变化与盆底腹膜一致,是可取的。DPS的肛管压力显著降低。81%的DPS伴直肠或肛管内脱垂,积极处理内脱垂,避免用力排便,打断其与DPS间恶性循环,是DPS防治的关键,治疗有效率为80.8%。  相似文献   

17.
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术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临床上并不多见,长期的完全性直肠脱垂将会导致阴部神经损伤,而产生肛门失禁、溃疡、肛周皮肤湿疹甚至感染,直肠黏膜充血水肿、出血、狭窄及坏死的危险,治疗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自1912年Maschowitz报道以来,手术方法不少于二百种,各有其优缺点及复发率,没有哪种手术方法适用于所有病例,有时在同一病例同时采用几种手术方法。手术方法众多反映了人们对手术疗效的不满意和对发病机制上认识的差异。目前,手术治疗强调了治疗直肠本身,手术的途径有经腹、经会阴、经腹会阴及经骶部。经腹直肠悬吊及固定术:Pember ton等认为直…  相似文献   

18.
不同直肠脱垂术式的临床选择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直肠脱垂的手术方式有 1 0 0余种 ,包括经腹手术和经会阴手术。 Brown等通过简单的临床标准对1 5 9例直肠脱垂患者进行手术方式的选择 :对于年老体弱患者行经会阴部手术 ,其余患者接受经腹缝合直肠固定术 ,对于失禁非主要症状患者加行乙状结肠切除术。5 7例经会阴手术 ,65例行直肠固定术 ,37例行乙状结肠切除直肠固定术。无住院死亡 ,5例发生严重并发症 ( 3.5 % ) ,最短随访时间为 3年。 1 43例接受长期随访患者中 ,7例复发。便秘发生率从41 %升至 43% ,失禁发生率从 43%降至 1 9%。因此 ,个体化手术方式显著改善了单一手术方式的效果。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成人型直肠脱垂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06年7月收治的21例成人型直肠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1例患者中6例不完全脱垂患者均采用吻合器粘膜环形切除术治疗,15完全脱垂者采用改良的Well术或加用肛门紧缩术治疗,术后平均随访20个月,手术效果满意,无1例复发。结论吻合器直肠粘膜环形切除术对不完全性直肠脱垂而言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对一般情况较好的I、Ⅱ度完全性直肠脱垂的中老年患者而言,采用改良的Well术治疗能取得良好的效果,Ⅲ度直肠脱垂患者加用肛门紧缩术能缓解症状,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20.
盆腔四重造影在出口梗阻性便秘诊断中的作用和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出口梗阻性便秘(OOC)患者盆底形态变化和盆腔脏器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对59例经物理检查初步诊断为OOC的患者和12例正常自愿者行排粪造影,结合盆底、膀胱造影,女性阴道放置浸钡标记物(四重造影)检查,测量肛直角、会阴位置、盆底腹膜位置、膀胱位置。结果在59例OCC患者中,经盆腔四重造影诊断直肠内脱垂46例,盆底腹膜疝29例,直肠前突7例,盆底肌痉挛综合征7例,会阴下降综合征5例;还发现膀胱脱垂6例,子宫后倾或脱垂10例。与正常自愿者相比,OOC组力排相肛直角明显增大(P<0.05),静息相和力排相会阴异常下降(P<0.05,P<0.01),力排相盆底腹膜位置下降非常显著(P<0.01)。OOC组中伴泌尿系症状者静息相和力排相膀胱位置均显著低于正常自愿者(P<0.05,P<0.01)。结论盆腔四重造影可有效诊断直肠内脱垂和直肠前突;对临床症状隐匿、物理检查难以诊断的盆底腹膜疝以及膀胱、子宫脱垂提供了诊断依据;有助于选择正确合理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