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应用Meta分析探讨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对于原位肝移植(0LT)术后胆管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系统性地检索近20年来Cochrane图书馆、美国生物医学数据库(Medline)、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中国知网(cNKI)检索平台以及万方数据库中MRCP对OLT术后胆管狭窄的诊断价值的研究文献。研究者对文献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提取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中的诊断数据。用Metadisc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合并MRCP诊断OLT术后胆管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阴性似然比和阳性似然比,采用拟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进行分析,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共纳入6个研究,共计261例怀疑胆管狭窄的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MRCP诊断OLT术后胆管狭窄的汇总敏感度和特异度及其各自的95%可信区间(95%cD分别为89%(95%CI:0.83~0.94)和94%(95%CI:0.88~0.98);汇总阳性似然比及阴性似然比分别为8.04(95%CI:2.83~22.85)及0.11(95%CI:0.04~0.37),AUC为0.961。结论MRCP对于OLT术后胆管狭窄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应作为OLT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常规随访及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日间手术后早期切口疼痛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13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就诊并接受疝日间手术患者1221例临床资料。依据术后24 h切口疼痛的VA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疼痛组(VAS≤3分)及中、重度疼痛组(VAS>3分)。术后早期切口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40岁中、重疼痛发生率为8.1%,年龄<40岁为38.8%,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3,P=0.000)。BMI指数≥22中、重疼痛发生率为9.9%,BMI指数<22为18.4%,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1,P=0.000)。吸烟患者较未吸烟者中、重疼痛发生率高,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 P=0.044)。局部麻醉药(0.5%利多卡因)用量≥50 ml 较用量<50 ml 中、重疼痛发生率高(χ2=14.2,P=0.000)。未采取术后镇痛较采取术后镇痛中、重疼痛发生率高(χ2=177.2,P=0.000)。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年龄≥40岁[OR(95%CI)=0.2(0.1~0.3),P=0.000]、BMI指数≥22[OR(95%CI)=0.6(0.4~0.7),P=0.001]、术中麻醉药用量≥50 ml[OR(95%CI)=1.6(1.2~2.0),P=0.011]及未采取术后镇痛[OR(95%CI)=0.1(0.0~0.2),P=0.000]是发生术后早期切口中、重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疝日间手术后早期切口疼痛,患者年龄、BMI指数、术中麻醉药用量及是否采用术后镇痛与中、重度切口疼痛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捏提试验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拟诊急性阑尾炎并行阑尾切除术的病人323例,体检时均行捏提试验、Rovsing征及Markle征,分别计算特异性、敏感度及阳性预测值;并比较捏提试验阳性和阴性病人之间阴性阑尾切除率。结果捏提试验的特异性和敏感度分别为80.9%和75.7%;捏提试验的阳性预测值为95.9%,高于Rovs—ing征(87.3%)及Markle征(92.0%);捏提试验阳性病人的阴性阑尾切除率为4.1%,捏提试验阴性病人的阴性阑尾切除率为36.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3L(X^2=43.46,P〈0.05)。结论应用捏提试验能提高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率,显著降低阴性阑尾切除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验证基于西方人样本资料的Partin tables预测国人前列腺癌术后病理特征的准确性。方法2000年6月至2005年12月,连续167例临床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接受根治性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是否器官局限性癌及有无包膜侵犯、精囊侵犯或淋巴结转移。根据术前PSA、临床分期及Gleason评分,应用Partin tables预测上述病理特征。统计学处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的方法检验Partin tables预测术后病理特征的准确性,ROC曲线下面积〉0.7时判断相应病理特征的预测准确性具有理想的临床使用价值。结果本组器官局限性癌、包膜侵犯、精囊侵犯及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分别为54%、33%、14%及10%。应用Partin tables预测本组患者器官局限性癌、包膜侵犯、精囊侵犯及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3(95%CI,0.636-0.790)、0.665(95%CI,0.579-0.750)、0.810(95%CI,0.717-0.903)、0.768(95%CI,0.641-0.895)。结论Partin tables对国人前列腺癌术后器官局限性癌、精囊侵犯及淋巴结转移3个病理特征预测较准确,但对包膜侵犯的预测准确性较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Meta分析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胃癌术前T分期的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近20年来PubMed、CochraneDatabaseSystematicReviews、EMbase、中国知网以及万方数字化期刊数据库中MRI用于胃癌术前分期的影像诊断的对照研究的中、英文文献。研究者对文献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数据提取,提取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中的数据,用Metadisc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别合并MRI用于胃癌术前T分期的敏感度、特异度及拟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模型分析MRI在胃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结果8个病例对照研究共302例胃癌患者纳入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MRI用于T1期胃癌诊断的汇总敏感度(95%CI)和汇总特异度(95%CI)分别为85%(55%~98%)和97%(91%~99%),SROC曲线下的面积(Auc)为0.961;MRI用于T2期胃癌诊断的汇总敏感度(95%CI)和汇总特异度(95%CI)分别为73%(60%~84%)和93%(89%~96%),S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35;MRI用于T3期胃癌诊断的汇总敏感度(95%CI)和汇总特异度(95%CI)分别为87%(81%~92%)和82%(74%~88%),SROC曲线下的面积(AUC)为0.914;MRI用于T4期胃癌诊断的汇总敏感度(95%CI)和汇总特异度(95%CI)分别为75%(62%~86%)和97%(94%~99%),SROC曲线下的面积(AUC)为0.963。结论MRI在胃癌术前T分期中的诊断和病理分期(pT)的一致性较高,MRI可推荐为胃癌术前分期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以提高术前分期的准确性,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各评分系统对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疾病严重程度预测价值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 AP 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入院时的 c-反应蛋白(CRP)等实验室检测值,结合中国胰腺炎诊治指南(2007)将患者分为轻症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 MAP)组、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组。按照各评分系统的相应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Ranson、BISAP、CTSI 评分。按照APACHEⅡ≥8分、Ranson≥3分、BISAP≥2分、CTSI≥3分、CRP≥21.4 mg/L 的标准分别将患者区分为 MAP 组、SAP 组,ROC 曲线比较各评分系统对 AP 疾病严重程度预测价值的差异。结果156例 AP 患者,确诊为 SAP21例,另135例诊断为 MAP。APACHEⅡ≥8分、Ranson≥3分、BISAP≥2分、CTSI≥3分、CRP≥21.4 mg/L 预测 SAP 的 AUC 分别为0.78(95%CI:0.70~0.84),0.69(95%CI:0.62~0.76),0.74(95%CI:0.66~0.80),0.69(95% CI:0.61~0.76),0.68(95%CI:0.57~0.78),各评分系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各评分系统对 SAP 的预测价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临床工作中,SAP 的早期预测应参考多种评价体系,临床获取及应用更为简便的单一实验室指标的参考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评价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18F-FDGPET-CT)对胃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Coehrane、CBM和CNKI数据库相关文献.根据QUADAS评价量表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并采用MetaDisc软件对其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等进行合并分析和异质性检验。结果15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合并分析结果显示,18F-FDGPET—CT对胃癌原发灶诊断的敏感度为0.921(95%CI:0.871—0.956),特异度为0.895(95%CI:0.785—0.960),阳性似然比为5.12(95%CI:2.69~9.73),阴性似然比为0.13(95%CI:0.08—0.20),S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520;对局部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敏感度为0.613(95%CI:O.555-0.668),特异度为0.986(95%CI:0.960~0.997),阳性似然比为11.68(95%CI:5.52—24.73),阴性似然比为0.36(95%CI:0.24~0.55),AUC为0.9343;对远处转移灶诊断的敏感度为0.792(95%CI:0.703~0.865),特异度为0.976(95%CI:0.951~0.990),阳性似然比为16.70(95%CI:9.00~39.97),阴性似然比为0.26(95%CI:0.18—0.39),AUC为0.9454。结论。18F-FDGPET-CT应用于胃癌术前分期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患者并发肠梗阻的影响因素,并依此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8月—2022年3月收治的395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并发肠梗阻将其分为并发组(22例)和未并发组(373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急性阑尾炎患者并发肠梗阻的影响因素并绘制列线图,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列线图的预测效能,Bootstrap法验证模型的校准度。结果:不同病理类型急性阑尾炎患者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回肠前位/后位病变、有阑尾周围积液、发病至就诊时长、有低钾血症、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高均为影响急性阑尾炎患者并发肠梗阻的危险因素(P <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模型预测急性阑尾炎患者并发肠梗阻的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30(95%CI:0.788~0.866)、77.27%和85.52%;经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其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837。结论:基于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前列腺按摩后尿沉渣中AMACR mRNA含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前列腺癌(PCa)患者30例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41例,在前列腺穿刺活检前收集前列腺按摩后的尿液,离心取细胞沉淀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AMACR mRNA的含量,并用PSA mRNA进行校正,即用AMACR mRNA表达量/PSA mRNA表达量比值来表示AMACR mRNA的含量。结果AMACR mRNA在PCa组患者尿液中的含量明显高于BP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763,以0.277为截断值时,其诊断PCa的总体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6.7%和75.6%。如果血清PSA以10ng/ml为临界值,其总体特异度为58.5%(24/41),尿液AMACR mRNA较血清PSA具有更高的特异性。不同临床分期、不同病理分级之间,AMACR mRNA表达量及检测阳性率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尿液中AMACR mRNA的表达量可以作为前列腺癌诊断的一种非损伤性指标,而且在PCa的早期诊断中也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CP/CPPS)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66年1月--2007年6月)、EMBASE(1988年1月--2007年6月)及4家中文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纳入有效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两位系统评价员独立进行文献筛查、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意见不一致时通过讨论解决,或向专家咨询解决。采用Rev 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初检出150篇文献,经筛选后最后纳入12篇原始研究(1051例)进行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α受体阻滞剂具有中等疗效(NIH-CPSI总分和疼痛评分的WMD分别为-4.10[95%CI:-6.92~1.28]和-1.68[95%CI:-2.54~0.82]);抗生素不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其NIH-CPSI总分和疼痛评分的WMD分别为-2.71(95%CI:-4.78~-0.64)和-0.86(95%CI:-2.07~0.36);黄酮哌酯改善NIH-CPSI总分效果不明显,但缓解疼痛效果较好,其NIH-CPSI总分和疼痛评分的WMD分别为-2.96(95%CI:-5.17~0.74)和。3.06(95%CI:-3.64~2.48)。结论药物干预治疗能一定程度上改善CP患者总的NIH-CPSI评分和总体症状,但没有一种药物可以持续显著的改善CP患者所有症状。今后的临床研究需选择适宜样本量和最佳疗程,并进行随访。提高国内原始研究质量,开展高质量临床研究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Alvarado评分系统在急性阑尾炎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04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于榆林市第一医院行手术且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急性阑尾炎的成人住院患者1 930例,采用改良Alvarado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分析改良Alvarado评分系统得分与急性阑尾炎病理学分型的关系,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探讨改良Alvarado评分系统对急性阑尾炎分型诊断的最佳诊断截点。结果193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中,包括单纯型344例,进展型1586例。单纯型组患者的改良Alvarado评分系统得分为1-9分、(3.6±0.7)分;进展型组为1-10分、(7.5±1.3)分,进展型组的得分较高(P〈0.001)。改良Alvarado评分系统判断急性阑尾炎分型的价值较高,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43(95%CI:0.929-0.958,P〈0.001);最佳诊断截点为6分,此时灵敏度为92.9%,特异度为86.3%,阳性预测值为96.9%,阴性预测值为72.6%,阳性似然比为6.8,阴性似然比为0.1,约登指数为91.7%。结论改良Alvarado评分系统对于急性阑尾炎的分型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张伊凡  杨星海 《腹部外科》2011,24(6):363-364
目的 探讨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和术后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6年间72例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早期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13例,中期47例,晚期12例.右下腹痛47例,右下腹压痛42例、反跳痛23例、肌紧张12例.B型超声征象异常31例(43%).手术49例(68%),保守治愈23例(32%)....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Lapro-Clip可吸收生物夹在改良式两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2年3月~2013年6月,对112例急、慢性阑尾炎行两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均用Lapro-Clip可吸收生物夹(12 mm)处理阑尾及其系膜.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8~44 min,(25.6±7.8)min,术中出血〈15 ml,术后仅6例应用镇痛药,无腹腔残余感染、肠漏及肠梗阻等.术后住院2~5 d,(3.9±0.9)d.结论 两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用Lapro-Clip可吸收生物夹处理阑尾及其系膜,操作方便,出血少,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成人小肠扭转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早期诊断经验。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摩洛哥赛达特省哈桑二世医院收治的43例小肠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3例小肠扭转患者中自发性小肠扭转11例,继发性小肠扭转32例,术后腹腔粘连为主要继发原因,有19例(59.4%)。临床表现:早期持续剧烈腹痛40例,频繁呕吐29例,肠型或腹部包块28例。43例小肠扭转均手术,其中22例术前B超确诊。术中见肠坏死16例。治愈37例,死亡6例。结论小肠扭转以继发性为主,术后腹腔粘连是小肠扭转的主要原因;小肠扭转与肠梗阻可互为因果;早期小肠扭转具有腹痛剧烈、呕吐早、症状体征不符等特点,早期诊断以临床为主,B超和CT具有辅助诊断价值;该病起病急,进展快,宜早期手术介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对急腹症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对236例急腹症患者采用腹腔镜进行诊断与治疗,回顾性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及切口愈合情况等。结果术前确诊率为69.92%(165/236),腹腔镜手术确诊率为100%(236/236),后者显著高于前者。腹腔镜手术成功率为90.25%(213/236),手术时间为(45.1±8.3)min,术中出血量为(79.3±28.2)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21.2±4.7)h,进食时间为(1.8±0.6)d,住院天数为(5.8±1.9)d。切口愈合情况良好,无大出血及腹腔积液,未发生与腹腔镜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无手术死亡病例。23例患者中转开腹手术,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腹腔镜手术在急腹症的诊疗中具有诊断价值高、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可针对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腹症。  相似文献   

16.
改良两孔悬吊法腹腔镜小儿阑尾切除术6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两孔悬吊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可行性、优点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采用改良两孔悬吊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62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2例均顺利完成改良两孔悬吊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手术时间平均(48±13)min,术后12~23 h恢复通气。4例患儿术后2~3 d右上腹切口感染,经换药、微波理疗1周后愈合。术后均无粪瘘,腹、盆腔脓肿及粘连性肠梗阻等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住院(4±1)d。随访1~2年,无粘连性肠梗阻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两孔悬吊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具有创伤小、康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等优点,但应根据术中实际情况操作,切不可盲目追求微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腹腔镜辅助阑尾切除术(TSLAA)与传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且围手术接受加速康复外科(ERAS)方案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并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TSLAA组(47例)和TLA组(92例)。分析比较两组围手术期资料的异同。结果 TSLAA组与LA组在术前一般资料方面具有可比性;TSLAA组的病人术前BMI较低,腹痛持续时间较短。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无差异。TSLAA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疼痛控制及满意度评分均优于LA组。但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相似。TSLAA组总并发症、感染性并发症、非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低于LA组,但并无统计学差异。TSLAA组术中、围手术期费用均明显低于LA组(P<0.05)。结论 TSLAA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技术,是急性阑尾炎的另一种有效且微创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与1,3-β-D葡聚糖(G试验)联合检测在侵袭性肺曲霉病(IP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07年1月-2011年12月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呼吸科疑为IPA的136例患者进行血清G试验和GM试验。采用,检验比较单项试验和联合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判断单项试验和联合试验的诊断效力。结果G试验单项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84.0%和80.9%,GM试验为78.0%和88.2%,二者联合检测(并联+串联)可将诊断IP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提高至92.0%和92.6%。联合检测诊断IPA的AUC为0.923,95%可信区间为0.867—0.980。结论血清GM试验与G试验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IPA的诊断效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治疗儿童阑尾炎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1年4月行LA治疗儿童阑尾炎患儿共148例,对比同期139例开腹阑尾切除术(OA)患儿临床资料,比较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置腹腔引流率、拔腹腔引流管时间、腹腔脓肿发生率、肠梗阻发生率、再次手术率差异、手术时间等指标。结果IA组与OA组比较,两组中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口感染、腹腔脓肿发生率、肠梗阻发生率、再次手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腹腔引流率、拔腹腔引流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组较OA组手术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适于治疗各型儿童阑尾炎,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美容效果佳,是阑尾炎治疗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