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老年、非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105例.正常人51例,分别根据年龄<60岁、≥60岁分为两组各组临床特征相匹配,数据处理用SAS软件;结果全组156例.NO水平与年龄呈负相关(r=-0.192,P<0.05)、ET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r=0.237P<0.01).ET水平与NO水平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r=-0.481、P<0.001.2型糖尿病老年组与2型糖尿病非老年组及二者与正常人组的NO、ET水平比较分别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ET、NO水平与年龄有微弱关联.2型糖尿病患者的ET水平升高.NO水平降低,在老年患者中更为明显.此种改变可作为预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标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依那普利(Enaiapril)对老年糖尿病(DM)合并高血压(HT)患者血清瘦素(Leptin)、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合并HT和血压正常老年DM患者各50例、正常老年人50例,测定其血清Leptin、NO、NOS水平,并观察Enaiapril对合并HT老年DM患者血清Leptin、NO、NOS水平的影响。结果:与血压正常老年DM比较合并HT老年DM患者血清Leptin水平明显升高(P<0.01),血清NO、NOS水平明显降低。(均P<0.01)。合并HT老年DM患者血清Leptin水平与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呈明显正相关(r=0.589,P<0.01),血清NO水平与MAP呈明显负相关(r=-0.542,P<0.01)。合并HT老年DM患者应用Enaiapril治疗后患者血清Leptin水平明显降低,血清NO水平明显升高。结论:血清Leptin水平升高,NO水平降低,可能是老年DM发生HT的重要原因。ACEI Enaiapril可使合并HT老年DM患者血清Leptin水平明显降低,血清NO水平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血尿酸与血脂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探讨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血尿酸与血脂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对60例高血压病患者、49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63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尿酸与血脂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结果高血压病组的血尿酸为328.6±94.2μmmol/L,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血尿酸为281.2±126.1μmmol/L,糖尿病组血尿酸为247.8±86.3μmmol/L,三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高血压病组(26.7%)明显高于糖尿病组(11.1%),有显著性差异(P<0.05)。糖尿病组的血糖与尿酸呈负相关(r=-0.309,P<0.05),高血压病组血尿酸与ApoA1呈负相关(r=-0.328,P<0.01),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血尿酸与甘油三酯呈正相关(r=0.322,P<0.05)、与ApoA1呈负相关(r=-0.329,P<0.05),糖尿病组血尿酸与脂蛋白(a)呈负相关(r=-0.260,P<0.05)。结论高血压可能是致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瘦素、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 5 4例糖尿病患者 (DM)和 4 4名健康志愿者 (对照组 )血中瘦素含量 ,对 DM组行直接放射免疫法、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测定血 ET和 N O的含量 ,比较并分析其相关关系。结果 :1血清瘦素含量患者组 (13± 4 ) μg/ L 较对照组 (6± 4 ) μg/ L 显著升高 (P<0 .0 0 1) ;非增生性视网膜病 (BDR)组 (16± 6 ) μg/ L 较无视网膜病 (NDR)组 (7± 4 ) μg/ L 显著升高 (P<0 .0 5 ) ;增生性视网膜病 (PDR)组 (40± 8) μg/ L 较 BDR组 (16±6 ) μg/ L 显著升高 (P<0 .0 1)。 2随病程的进展患者组血 NO含量显著下降 (P=0 .0 0 13)且血 ET含量显著升高(P<0 .0 0 1)。 3直线相关分析表明 DR患者血清瘦素含量与血浆 ET含量呈正相关 (r=0 .80 4 ,P<0 .0 0 0 1) ,与血清 NO水平呈负相关 (r=- 0 .779,P<0 .0 0 0 1)。结论  DR患者血清瘦素含量升高可提示 DR病变的严重程度 ,其升高与 ET呈正相关而与 NO呈负相关 ,表明视网膜缺血 ,而且其升高可能诱导 DR患者新生血管生成 ,为DR的早期干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李奕  金涛  张钰  张俊杰  华绍芳 《天津医药》2003,31(11):698-700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患者母儿血浆中一氧化氮 (NO)、内皮素 (ET)及NO/ET比值的变化在妊高征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和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40例妊高征患者 (妊高征组 )和30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 (对照组 )静脉血及新生儿脐血中NO和ET的含量。结果 :妊高征组母血及脐血中NO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 ,ET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 ,NO/ET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 ,且病情越重比值越低。妊高征组母血及脐血中NO和ET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 (r分别为0.274、0.220 ,均P>0.05) ,而对照组母血及脐血中NO和ET之间均呈正相关 (r分别为0.642、0.529 ,均P<0.01)。妊高征组母血NO/ET比值与孕妇平均动脉压呈负相关 (r= -0.629,P<0.01) ,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 (r=0.480,P<0.01)。结论 :妊娠期NO/ET比例失衡可能是妊高征发病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亚临床甲减患者左旋甲状腺素(LT4)替代治疗后血脂、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的变化,探讨亚临床甲减替代治疗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意义。方法:选取亚临床甲减患者45例,随机分为LT4替代组与安慰剂组,各组疗程前后分别检测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及CIMT。另选甲状腺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亚临床甲减组NO较对照组减低(P<0.05),LDL、CIMT较对照组增高(P均<0.01)。LT4替代治疗后NO较治疗前增高(P<0.05),LDL、CIMT较治疗前减低(P均<0.05),并与同期安慰剂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TG、HDL、ET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G、LDL、CIMT与TSH呈正相关(r=0.47、r=0.39、r=0.51,P均<0.01);NO与TSH呈负相关(r=-0.23,P<0.05);HDL、ET与TSH不相关(r=0.11、r=0.07,P均>0.05);NO与CIMT呈负相关(r=-0.49,P<0.01);ET与CIMT呈正相关(r=0.62,P<0.01)。结论:LT4替代治疗可减轻亚临床甲减患者脂代谢紊乱及内皮功能失调。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老年人群血清CA199水平在2型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与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我院收治的26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与295例老年非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老年2型糖尿病组患者的血清CA199水平高于非糖尿病组患者[(11.22±2.36 U/mLvs(6.25士1.48) U/mL,P<0.01].老年2型糖尿病组血清CA199水平与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呈正相关(r=0.38,P<0.01;r=0.46,P<0.01).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人群血清CA199水平高于老年非糖尿病人群,且与血糖控制情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DM)合并高血压(HT)患者血清内脂素(visfatin)水平的变化及与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关系.方法:选择合并HT和血压正常老年DM患者各60例、正常老年人30例,测定其血清visfatin、NO、NOS水平.结果:与血压正常组比较合并HT老年DM患者血清visfatin明显升高(P<0.01),血清NO、NOS水平明显降低.(P<0.01).合并HT老年DM患者血清visfatin与平均动脉压(MAP)呈明显正相关(P<0.01),血清NO、NOS水平与MAP呈明显负相关(r=-0.587,r=-0.641,均P<0.01).血清visfatin与NO、NOS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628,r=-0.663,均P< 0.01).结论:老年DM合并HT患者血清visfatin明显升高,血清NO、NOS水平明显降低,血清visfatin与NO、NOS相互作用在老年DM合并HT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老年肺结核的发病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2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作为老年组,另选取60例青年肺结核患者作为青年组。分析老年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核分型及合并疾病等;比较老年组合并不同疾病类型的临床疗效及不同结核分型的临床疗效;比较老年组和青年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老年组浸润型、粟粒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患者分别为40、2和20例,青年组中浸润型、粟粒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患者分别为36、4和20例。老年组中合并糖尿病20例,合并肝肾功能异常7例。非糖尿病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5.24%高于糖尿病肺结核患者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浸润型肺结核患者有效率为97.50%(39/40),高于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患者的75.00%(1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无肝肾功能异常肺结核患者有效率为94.55%(52/55),高于肝肾功能异常肺结核患者的71.4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有效率为85.48%(53/62),低于青年组患者的9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48,P<0.05)。结论老年肺结核患者发病特点缺乏典型性特征,极易延误临床诊断和治疗,医务人员应加强对老年肺结核患者发病特点的分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的指导性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人血清中CRP、Mg2+及脂联素水平与相关性。方法选择112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健康体检者112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2组血清中CRP、Mg2+及脂联素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CRP水平高于对照组,脂联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CRP、Mg2+及脂联素水平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血清CRP水平与Mg2+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7141,P<0.05),CRP水平和脂联素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7632,P<0.05),Mg2+水平与脂联素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6994,P<0.05)。结论血清中CRP与Mg2+及脂联素水平联合检测对诊断妊娠合并糖尿病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采用超声检测血管内皮功能,检测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浓度,探讨糖尿病足患者血浆一氧化碳和内皮素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对糖尿病伴糖尿病足60 例,糖尿病不伴糖尿病足60 例,正常对照30 例行高分辨彩色超声检测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及内皮非依赖性(EID)舒张功能;检测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浓度.结果 糖尿病患者血管舒张功能,血浆NO水平低于非糖尿病者(P<0.05),而糖尿病足者更低(P<0.05);糖尿病患者血浆ET水平高于非糖尿病者(P<0.05),而糖尿病足者更高(P<0.05).结论 高分辨彩色超声及检测血浆NO, 内皮素水平可判断糖尿病足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24h尿白蛋白、肾病指数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0岁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早期糖尿病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ADU)组78例和单纯糖尿病肾病(ADN)组62例。另选取老年正常人32例作为非糖尿病肾病(AN)组。测定3组空腹血糖、血肌酐、尿素氮、24h尿白蛋白(UAER)、肾病指数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空腹血糖及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U组和ADN组尿酸、肾病指数及UAER均高于AN组,且ADU组高于AD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24hUAER和肾病指数呈正相关(r=0.401,P<0.05;r=0.387,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可加重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肾小球及肾小管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组2型糖尿病患者25-羟维生素D[25(OH)D]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disease,DPN)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589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按年龄将入组患者分为青年组(24~44岁)、中年组(45~64岁)、老年组(≥65岁),收集所有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吸烟史、家族史、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三酯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25(OH)D等临床资料,根据密歇根神经病变评分系统(MNSI)结合神经电生理检查诊断DPN,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之间性别、体重指数、吸烟史、家族史、HbA1c、TG、LDL-C、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5(OH)D水平随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的增加逐渐下降.青、中年组非DPN患者25(OH)D水平均较DPN患者显著升高(P=0.013;P=0.043),老年组患者DPN与非DPN组之间25(OH)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25(OH)D为青、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DPN的危险因素,在老年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5(OH)D是青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DPN的保护因素,由于25(OH)D在老年组DPN患者中水平较低,未发现维生素D对老年DPN患者存在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小儿肾病综合征发病过程中血浆中NO,ET浓度的变化特点。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及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了27例单纯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及20例健康对照儿童血浆中NO,ET浓度。结果:血浆NO,NOS,ET在肾病患儿,正常对照组分别为(44.90±9.74μmol/L,13.84±3.44 U/mL,194.41±46.42 pg/ml);(80.46±13.43μmol/L,32.20±3.80U/mL,79.02±13.37pg/ml)。肾病患儿NO,NOS值显著降低(P<0.01),ET值显著增高。NO与NOS呈正相关(r=0.8798),NO与ET呈负相关(r=-0.6965)。结论:血浆NO,ET的浓度变化在肾病综合征患儿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与甘油三酯、体重指数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取单纯糖尿病患者34例,冠心病患者35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30例,健康对照30名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所有受试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同时测定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甘油三酯、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体重指数,计算自身稳定型评价胰岛素抵抗(homeostaticmodelassessment-insulinresistance,HOMA-IR)指数。所有计量资料数值以x±s表示,均数之间的差异选用方差分析;各变量之间的关系用直线相关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组[(20±11)滋g/ml]、冠心病组[(18±15)滋g/ml]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37±20)滋g/ml],P值均<0.01;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11±3)滋g/mlvs(29±10)滋g/ml,P<0.01];HOMA-IR指数低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1.0±0.5)vs(1.3±0.7),P<0.05];2型糖尿病组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体重指数呈负相关(r=-0.291,P<0.05)、与HOMA-IR指数呈显著负相关(r=-0.473,P<0.01);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体内血清脂联素水平只与HOMA-IR指数呈负相关(回归系数=-0.571,P=0.000)。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老年人群2型糖尿病(T2DM)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 562例T2DM患者,根据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上1/4位点分为胰岛素抵抗组(396例)和非胰岛素抵抗组(166例)。空腹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并静脉采血检测血糖(FPG)、胰岛素(INS)、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胰岛素抵抗组的BMI、Hb A1c、TSH、TG、LDL-C显著高于非胰岛素抵抗组(P<0.05);FT3、HDL-C显著低于非胰岛素抵抗组(P<0.01);性别、年龄、病程、FT4、CHOL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HOMA-IR与BMI(r=0.349,P<0.001)、TSH(r=0.459,P<0.001)、TG(r=0.191,P<0.001)、LDL-C(r=0.114,P=0.037)呈显著正相关;与FT3(r=-0.239,P<0.001)、HDL-C(r=-0.106,P=0.041)呈显著负相关;与Hb A1c(r=0.067,P=0.219)无相关性。在校正了混杂因素后,HOMA-IR与FT3(r=-0.179,P=0.001)和TSH(r=0.297,P<0.001)独立相关。结论 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与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关,且共同影响脂质代谢;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可能是机体过度消耗的保护机制,高TSH可能加重了T2DM胰岛素抵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症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症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就诊的2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症患者32例为研究组;随机选取同期就诊的2型糖尿病骨密度正常患者32例为对照组.收集患者入院时的姓名、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体重指数、空腹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血钙、血磷、尿酸、碱性磷酸酶、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等资料.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年龄大、糖尿病病程长、身体质量指数小、糖化血红蛋白高、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低(t=6敂.258、6.895、3.987、4.025、3.841、3.684,P<0.05);2组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血钙、血磷、尿酸、碱性磷酸酶、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腰椎骨密度与体重指数、股骨颈骨密度呈正相关(r=0.126、0.389,P<0.05),与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呈负相关(r=-0.189、-0.258、-0.249,P<0.05)、与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血钙、血磷、尿酸、碱性磷酸酶无相关性(P>0.05);2型糖尿病患者股骨颈骨密度与体重指数、腰椎骨密度呈正相关(r=0.184、0.418,P<0.05),与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呈负相关(r=-0.196、-0.267、-0.293,P<0.05)、与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血钙、血磷、尿酸、碱性磷酸酶无相关性(P>0.05).结论 高龄、糖尿病病程长、体重指数低、血糖控制差是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临床中需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8.
孙瑜 《临床医药实践》2003,12(5):323-325
目的 :研究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一氧化氮 ( NO)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规律 ,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188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清 NO水平进行检测 ,分析其动态变化 ,并与生化指标和肝纤维化指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各组肝炎患者血清 NO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而且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F=3.6 1,P<0 .0 1) ;在各型肝炎的病情活动期 ,血清 NO明显升高 ,而随着病情的逐渐恢复 ,血清 NO的浓度逐渐下降 ( P<0 .0 5或 <0 .0 1) ;在肝纤维化血清学标志物 HA、L N、IV- C和 PC 明显升高的患者中 ,其血清 NO含量也明显升高 ;在 AL T与 NO的关系中 ,急性肝炎患者呈极显著负相关 ( r=- 0 .92 17,P<0 .0 1) ,重型肝炎患者呈极显著正相关 ( r=0 .6 776 ,P<0 .0 1) ,慢性肝炎无明显相关性 ( r=0 .12 4 7,P>0 .0 5 )。在 TBil与血清 NO的关系中 ,急、慢性肝炎和重型肝炎患者无明显相关性 (分别为 r=- 0 .0 815、r=0 .2 5 5 3和 r=- 0 .345 2 ,P>0 .0 5 )。结论 :病毒性肝炎时血清 NO浓度的变化与肝内炎症程度、肝病严重程度及病程的演变方向密切相关 ,同时也是反映肝纤维化的一个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M)含量变化及其与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0例EH患者和28例正常人血浆AM、ET和AngⅡ含量,并检测平均动脉压和血清肌酐水平.结果:EH患者血浆AM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50.84±21.06 vs 14.98±3.93,p<0.01);EH患者血浆AM、ET和AngⅡ呈正相关(r=0.69,P<0.001;r=0.55,P<0.001),与血清肌酐水平及平均动脉压也呈正相关(r=0.68,p<0.001;r=0.50,p<0.001).结论:AM参与EH的病理生理过程,血浆AM升高可能与ET、AngⅡ含量升高有关,并可能与肾功能减退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糖与肾功能的关系。方法对6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的血糖(FPG)、尿素氮(BUN)和肌酐(Cr)进行入院后和临终前的对比分析。结果三者都具极显著性差异(P<0.01),血糖下降与尿素氮、肌酐升高数值之间呈负相关关系(r1=-0.6874,P<0.01;r2=-0.6681,P<0.01)。结论病情恶化的因素存在两个:①热卡量给予不足;②应用胰岛素使血糖在短期内下降或发生低血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