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结核性脑膜炎(以下简称“结脑”)在临床上属于重症肺外结核,是我国脑膜炎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在治疗上常有高颅压症状不缓解,脑脊液蛋白质增高,糖、氯化物降低等改善不理想,使病情迁延,后遗症增加,死亡率增高。通过在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椎管内注药,可使上述情况有所改善。现将我院1994—2004年收住的68例确诊为结脑患者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结核性脑膜炎(结脑)是结核杆菌侵入蛛网膜下腔所引起的脑膜结核性炎症改变,病变除累及软脑膜外、蛛网膜、脑实质,脑血管也常常受累。它在结核杆菌感染疾病中表现形式最严重,是结核病死亡最主要原因,致残率高。其预后与诊断早晚、治疗是否及时有密切关系,但由于结脑早期临床表现特异性差,常被误诊为隐球菌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等疾病而延误治疗,所以尽早明确诊断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所在。本将结脑诊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结核性脑膜炎(结脑)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且老年发病有所增加。老年结脑病人因免疫力下降,症状不典型,合并症多,病情复杂,容易误诊。一旦延误诊断及治疗,病人预后差。本文从临床症状、体征、脑脊液化验检查、影像、治疗转归五方面与中青年结脑组比较,找出老年结核性脑膜炎特点,以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三例化脓性脑膜炎(简称化脑)合并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的误诊、死亡分析,指出对化脑治疗后一度好转,但症状再度加重,且脑脊液压力增高,单核白细胞百分比逐渐上升,氯化物逐渐降低者,应高度怀疑化脑合并结脑,并积极给予抗痨治疗。  相似文献   

5.
64例不典型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诊断和治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不典型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的临床分类、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68例不典型结脑临床特点、诊断依据,采用3HS(E)RZ/9HRZ化疗方案,并用地塞米松、降颅压治疗.结果68例不典型结脑分为脑脊液改变不典型、脑脊液和临床表现均不典型两类;治疗结果67例存活,死亡1例,无明显后遗症.随访2年以上者64例.结论不典型结脑诊断参考:(1)活动性肺结核表现;(2)不典型脑脊液改变或/和不典型结脑临床表现;(3)抗结核试验治疗有效;(4)除外非结脑疾病;(5)脑脊液PPD抗体阳性、腺苷脱氨酶(ADA)增高;(6)CT或MR符合结脑影像;(7)病理显示结核样改变或脑脊液检出抗酸杆菌;具备1~6项中3项或第7项可诊断.采用HS(E)RZ四联12个月化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周勇 《临床肺科杂志》2014,19(4):723-725
目的总结老年性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的诊断方法。方法结合临床表现、脑脊液、影像学检查以及免疫学,分析125例老年性结脑临床资料。结果结合临床症状、体征、脑脊液、影像学及免疫学,125例患者临床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给予诊断性抗结核治疗,大部分病例好转出院。结论老年性结脑发病缓慢,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诊断困难,误诊率及死亡率高。对结脑的患者均应反复行脑脊液及头部核磁共振检查,排除其他颅内感染性病变、脑血管疾病及肿瘤性疾病,尽早做诊断性抗结核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症结核病。目前,随者人口老龄化,老年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呈逐年增多趋势,老年患者因其特殊体质关系,导致临床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多、误诊率高,治疗困难。使其病死率及后遗症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典型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的临床分类、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68例不典型结脑临床特点、诊断依据,采用3HS(E)RZ/9HRZ化疗方案,并用地塞米松、降颅压治疗。结果 68例不典型结脑分为脑脊液改变不典型、脑脊液和临床表现均不典型两类;治疗结果67例存活,死亡1例,无明显后遗症。随访2年以上者64例。结论 不典型结脑诊断参考:(1)活动性肺结核表现;(2)不典型脑脊液改变或/和不典型结脑临床表现;(3)抗结核试验治疗有效;(4)除外非结脑疾病;(5)脑脊液PPD抗体阳性、腺苷脱氨酶(ADA)增高;(6)CT或MR符合结脑影像;(7)病理显示结核样改变或脑脊液检出抗酸杆菌;具备1~6项中3项或第7项可诊断。采用HS(E)RZ四联12个月化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脑脊液置换加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2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核性脑膜炎(下称结脑)患者由于蛛网膜下腔渗出物阻塞,脑脊液循环障碍、脑实质充血水肿,易致颅内压增高,脑脊液蛋白增加。渗出物机化粘连,引起脑积水。积极有效地控制颅内压。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后遗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我们在常规抗痨、降颅压、应用激素等措施治疗结脑的同时。于早期行脑脊液置换加注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老年结核性脑膜炎27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老年结核性脑膜炎(简称老年结脑)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老年结脑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症结核之一,早期诊断对预后起着关键作用。但由于老年人免疫功能减退,基础疾病多,临床表现常不典型,误诊时有发生。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现将我院收治的27例老年结脑误诊情况作一回顾性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0.
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和治疗进展(现代实用结核病系统讲座第十讲)张世荣张培元由于结核病的成功控制,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的发病率近年来明显降低。但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结脑的发病情况尚不容乐观,其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现就结脑诊断和治疗方面...  相似文献   

11.
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核性脑膜炎(结脑)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以脑膜为主的非化脓性炎症,是常见最严重的肺外结核病.近年来,由于耐药结核病例的增加,加之人口流动及AIDS流行等因素,全球结核病发病率明显上升,结脑患者也随之增多.影响结脑预后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由于结脑临床表现较复杂,脑脊液(CSF)改变不典型,易与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相混淆.提高结脑早期诊断水平和及时有效的治疗是临床上十分关注的热点,现将结脑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2.
结核性脑膜炎129例的临床与病理   总被引:69,自引:1,他引:68  
目的 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的诊断。方法 对1952 ̄1994年经尸检证实的129例结脑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生前误诊64例,误诊率为49.6%,其中34例误诊为其他脑病疾病,余30例误诊为重症肺结核、重症肺炎、胃癌、风湿性心脏病、肺心病及白血病。临床上以脑膜炎和脑外结核表现为主,脑脊液改变压力升高,细胞计数与蛋白含量增高,糖与氯化物降低。脑CT显示脑实质粟粒性结节影,颅底面、脑脚间池和大脑裂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隐球菌性脑膜炎(隐脑)与结核性脑膜炎(结脑)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的差异,探讨两种脑膜炎的鉴别诊断规律。方法对19例隐脑和19例结脑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结脑组相比较,隐脑组患者体温、颅压增高较明显,跟底病变及听力下降等脑神经受损症状出现早且多,但颈项强直不及结脑组患者明显。隐脑组患者脑脊液(CSF)中氯化物含量降低不及结脑组患者明显,但葡萄糖含量降低较结脑组患者显著。结论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及CSF检查结果的不同,可以对结核性脑膜炎及隐球菌性脑膜炎进行初步的临床诊断,避免两类脑膜炎的误诊。  相似文献   

14.
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简称儿童结脑)的延误诊断是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早期诊断治疗则愈后良好。我院1967-1992年共收治儿童结脑306例,其中误诊3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结核性脑膜炎ADA、ADA2、IL-12和IFN-γ的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腺苷脱氨酶(ADA)、腺苷脱氨酶同工酶2(ADA2)、白介素12(IL-12)和γ干扰素(IFN-γ)在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92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结脑组)和68例非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对照组),分别检测其治疗前脑脊液中ADA、ADA2I、L-12I、FN-γ含量,进行统计分析;检测结脑组患者抗结核治疗12、个月后ADA、ADA2I、L-12I、FN-γ含量,与治疗前含量相比较,观察其动态变化。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结脑组脑脊液中ADA、ADA2和IL-12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FN-γ含量亦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和治疗前相比较,治疗1个月后结脑组脑脊液中ADA、ADA2含量明显下降(P<0.05),IL-12、IFN-γ含量亦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结脑组脑脊液中IL-12、IFN-γ含量亦明显下降(P<0.05)。结论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中ADA,ADA2,IL-12含量明显增高,有助于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ADA、ADA2I、L-12、IFN-γ含量因有效的抗结核治疗而下降,有助于对结核性脑膜炎治疗效果的评...  相似文献   

16.
脑脊液检测项目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应用中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脑脊液检测项目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应用中的若干进展王巍庄玉辉结核性脑膜炎(结脑)仍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肺外结核病之一,预后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由于不典型病例增多,脑脊液(CSF)的实验室检测十分重要。现就CSF检测项目在结脑诊断中应用的若干进...  相似文献   

17.
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诊断与治疗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简称结脑,是最严重的结核病。早期诊断和治疗是TBM提高疗效,减少死亡率的关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郭义平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0):1915-1916
目的通过探讨小儿结核性脑膜炎中出现的类赫氏反应的现象,诊治经过及其转归。方法选择38例结核性脑膜炎出现类赫氏反应的病例,用加大或恢复激素的剂量,维持原方案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38例类赫氏反应的病例,均好转。结论在小儿结脑治疗中可以出现类赫氏反应的现象,不要误诊为结脑恶化,及时调整治疗可以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19.
我国结核病的发病率位居世界第2位,肺外结核尤其是结核性脑膜炎(以下简称结脑)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结脑以内科治疗为主,但对重症结脑患者颅内高压的治疗缺乏有效措施,需外科干预。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及临床医师对结脑认识的不断深入,结脑的外科治疗有了长足进步,疗效显著提高。本文对结脑外科治疗的方法加以综述,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进一步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ELISA法检测了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组)、非结核性脑膜炎(非结脑组)脑脊液中铜锌SOD酶。结脑组为(210.8±117.6μg/L)明显低于非结脑组的343.4±124.0μg/L(P<0.01)。此酶在结脑发病初期降低不明显,随治疗时间延长而下降(r:—0.74;P<0.01)。对结脑诊断的特异性为96.4%,敏感性为66.7%,准确性为8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