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硬质树脂贴面的微漏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观察,EM釉质粘合剂、京津釉质粘合剂和光固化树脂与硬质树脂贴面的边缘封闭性要高于釉质粘接的边缘封闭性,三种粘结树脂的边缘封闭性相同。三种粘结剂粘接硬质树脂贴面的微漏程度无差异。EM釉质粘结剂和京津釉质粘合剂的微漏程度,颈部大于切端;光固化树脂颈部与切端的微漏程度无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瓷贴面复合体受力时,应力分布等生物力学特征,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用切片法建立上颌左侧恒中切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前伸加载,分析瓷贴面厚度变化对三型瓷贴面复合体的应力分布和位移的影响规律。结果:①Ⅰ,Ⅱ型瓷贴面复合体,贴面厚度变化对瓷面和粘固层的破坏性应力影响差别不大;而Ⅲ型瓷贴面复合体,则有明显差异,厚型贴面破坏性应力大于薄型贴面。②三型瓷贴面复合体,薄型贴面对牙体的应力均小于厚型贴面,而以Ⅲ型薄贴面的应力值最小。结论:①设计Ⅲ型瓷贴面宜选用薄型贴面。②Ⅲ型薄瓷贴面更有利于保护牙体组织。  相似文献   

3.
瓷贴面是一项较成熟的修复技术,但临床并未开展,其主要原因是担心贴面脱落!贴面的脱落与临床设计、牙体预备、粘接技术、咬合习惯等均有关系,其中粘接技术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对瓷贴面的粘接技术和要点给以详细的阐述。(1)瓷贴面的粘接类型:牙体预备为釉质(>80%),适用于改变颜色的氟斑牙、四环素牙、变色牙等;以及改变牙齿形态的修复。牙体预备中大量牙本质暴露,适用于牙体大面积缺损如冠折,龋坏等,以及不同牙位的多种瓷修复体联合修复(贴面、嵌体、部分冠、全冠等)。随着粘接材料和粘接技术的发展,釉质粘接的传统瓷贴面在减少,混合粘接的新型瓷贴面逐渐增加。(2)瓷贴面的粘接机制:牙齿和贴面的表面处理;硅烷偶联剂的应用。(3)粘接系统的选择:酸蚀-冲洗型树脂水门汀与自酸蚀型树脂水门汀;光固化型树脂水门汀与双重固化型树脂水门汀。(4)临床操作步骤和要点:修复体和牙齿粘接面的表面处理;硅烷偶联剂的应用和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4.
瓷贴面是一项较成熟的修复技术,但临床并未开展,其主要原因是担心贴面脱落!贴面的脱落与临床设计、牙体预备、粘接技术、咬合习惯等均有关系,其中粘接技术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对瓷贴面的粘接技术和要点给以详细的阐述。(1)瓷贴面的粘接类型:牙体预备为釉质(>80%),适用于改变颜色的氟斑牙、四环素牙、变色牙等;以及改变牙齿形态的修复。牙体预备中大量牙本质暴露,适用于牙体大面积缺损如冠折,龋坏等,以及不同牙位的多种瓷修复体联合修复(贴面、嵌体、部分冠、全冠等)。随着粘接材料和粘接技术的发展,釉质粘接的传统瓷贴面在减少,混合粘接的新型瓷贴面逐渐增加。(2)瓷贴面的粘接机制:牙齿和贴面的表面处理;硅烷偶联剂的应用。(3)粘接系统的选择:酸蚀-冲洗型树脂水门汀与自酸蚀型树脂水门汀;光固化型树脂水门汀与双重固化型树脂水门汀。(4)临床操作步骤和要点:修复体和牙齿粘接面的表面处理;硅烷偶联剂的应用和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比较everStick高强纤维树脂贴面与瓷贴面的边缘微渗漏情况.方法:选取新拔除的无龋坏的20颗上中切牙,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颗.分别用everStick高强纤维树脂材料和Cerinate铸瓷制作贴面,使用Single Bond 2进行粘结.经冷热循环500次后品红染色,金刚砂片平行于牙体长轴沿唇舌向将修复体纵向剖开2次,在体式显微镜下测量染料渗入的深度.结果:两种材料微渗漏深度经t检验,显示everStick高强纤维树脂贴面的微渗漏值低于瓷贴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从微渗漏深度进行评价,everStick高强纤维树脂贴面的边缘微渗漏情况明显优于瓷贴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用热压铸造瓷块制作前牙瓷贴面的临床修复效果.方法:选择要求进行前牙修复的患者32例,共206颗牙.其中,氟斑牙患者20例,轻度四环素牙患者8例,牙唇侧釉质发育不全或釉质表面有明显裂纹患者4例.根据邻牙颜色、皮肤和唇颜色选择瓷块颜色,进行失蜡热压铸造成型,并经过口内试戴、仔细修形后,再在超薄贴面的边缘嵴、切缘等部位进行特殊艺术化染色处理,采用VariolinkⅡ树脂粘固剂黏结超薄瓷贴面.结果:根据改进的USPHS标准评价临床美学修复效果:瓷贴面的半透性极佳,边缘完整性好,与预备体边缘终止线对接密合.经7年多使用,瓷贴面边缘无着色,且能吸收牙龈和邻牙的色泽而产生良好的变色龙作用,同时精雕后的瓷面能够产生自然牙釉质的表面特征.经7年多临床观察,206个瓷贴面仅有5个发生瓷体折裂和脱落.结论:采用热压铸造陶瓷制作瓷贴面,具有操作简单、修复体强度高、磨除牙体组织少、美观效果好等特点,特别适用于氟斑牙、轻度四环素牙、自然磨损牙的美学修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IPS-Empress瓷贴面在前牙美容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9例52颗全瓷贴面修复的前牙,定期随访2年。详细记录颜色匹配、表面质地、边缘着色和边缘完整性。结果:52颗瓷贴面,失败3颗,(1个折裂,1个脱落,1个贴面颜色偏差较大)。成功率为94.23%。结论:瓷贴面对四环素牙、氟斑牙、釉质发育不全、牙列稀疏(间隙小于3 mm)、轻度错位牙等具有较好的临床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瓷贴面类型及树脂水门汀对瓷贴面边缘密合度及微渗漏的影响.方法:36颗上颌中切牙随机均分为四组进行贴面修复,A组:IPS e.max Press瓷贴面+RelyXTM Veneer树脂水门汀;B组:IPS e.max Press瓷贴面+Vitique树脂水门汀;C组:CAD/CAM长石质瓷贴面+RelyXTM ...  相似文献   

9.
获得足够的釉质粘接是保证瓷贴面固位、边缘封闭及临床使用效果的共识性建议,牙体预备后,基牙的粘接面就确定下来。由于唇面釉质厚薄不均,常常存在或多或少的牙本质暴露,而分区识别粘接面上的釉质或牙本质(简称釉本)并采用“选择性酸蚀”使其获得最大粘接力的处理方式,将有助于提高瓷贴面的整体粘接强度。不同于以往“选择性酸蚀”裸眼识别釉本分区的不确定性和经验依赖,本技术方案通过第一个目标修复体空间定深导板控制预备深度,获得准确的釉本分区;并将其映射到第二个分区粘接导板里,依靠第二个导板分别对粘接面上的釉本进行不同处理,实现了精准的、可预期的瓷贴面的分区粘接,获得了更好的粘接效果。  相似文献   

10.
IPS-Empress铸瓷贴面的临床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瓷贴面修复前牙3年后的临床效果。方法127例患者的变色牙、釉质发育不全、切端缺损、前牙间隙、畸形错位牙,用961颗铸瓷贴面进行修复。分别于贴面粘接后2周及6、18、36个月复查。评价修复体完整度、边缘适合度、牙龈健康情况、牙敏感症状及颜色匹配。结果98%以上的贴面完整存在,并有良好边缘适合度;7颗贴面切端有小缺损,4颗下前牙贴面有裂纹,2颗贴面折断、脱落;2周复查时47颗牙有牙龈炎症。此后明显改善;69.3%的牙齿有牙本质过敏症状,但6个月时仅一例仍有症状。2颗牙发生牙髓、根尖炎;无继发龋、边缘变色及明显的颜色不协调。结论铸瓷贴面修复前牙是可靠的,且具有良好的美观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测定四种粘接材料与超瓷贴面的抗剪粘接强度。方法 采用离体上颌中、侧切牙标本 ,于唇面中份釉质上形成大于 4mm× 4mm的平面 ,分别用Fuji多功能粘接剂、Fuji-Ⅰ型玻璃离子、Vivadant超瓷多功能粘接剂、Dyract光固化材料 ,将 4mm× 4mm× 1mm的超瓷贴面粘贴于离体牙面上 ,测定其抗剪粘接强度。 结果 Vi vadant超瓷多功能粘接剂和Dyract光固化材料的粘接强度最好 ,Fuji多功能粘接剂次之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Fuji-I玻璃离子最差 ,差异极显著 (P <0 .0 1)。  相似文献   

12.
随着齿科材料及修复技术的成熟,患者对自身牙体组织保存意识的增强,瓷贴面修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瓷贴面牙体预备的特殊性,如何使瓷与釉质的粘结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本文将从粘结界面、粘结剂种类、厚度,粘结时固化灯源的选择,以及临床操作方法等方面,对影响瓷-树脂-牙釉质复合体粘结效果的因素归纳综述。  相似文献   

13.
�������޸��ٴ�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瓷贴面修复是一种保存性治疗手段,近年已被广泛用于临床。可用于治疗变色牙;修复轻、中度釉质及牙体缺损;关闭前牙间隙;纠正轻度错位、异位及发育畸形牙。但是,在临床应用时对不同情况患者的治疗方案有待进一步归纳总结,对临床牙体制备型的选择及粘接贴面的流程须要进行规范,本文拟对瓷贴面在临床应用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瓷贴面修复是前牙美容修复的首选保守疗法。本实验用切片法建立左上颌恒中切牙的3D-FEA模型,研究三种瓷贴面复合体的应力分布规律,结果发现瓷贴面复合体在模拟前伸加载时,当粘固层的厚度从50μm增高到100μm,其厚度变化对I、Ⅱ型瓷贴面的应力几乎无影响,而对Ⅱ型瓷贴面影响较大,使瓷贴面的破坏应力值增加近21%。提示临床上应提高Ⅱ型瓷贴面的密合度,以降低粘固层厚度,减少破坏应力,提高瓷贴面的远期保存率。  相似文献   

15.
瓷贴面关闭前牙间隙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瓷贴面关闭前牙间隙的优越性。方法 患者在前牙无缺失,咬合关系正常,但前牙存在间隙的情况下要求关闭间隙。通过备牙、取模、制作、试戴、粘固、调磨、抛光等步骤用瓷贴面来关闭前牙间隙。结果 对46位患者113单位瓷贴面随访3年,瓷贴面关闭前牙间隙无论在颜色、质感、强度、耐磨、稳定性及生物学特性等方面与其它间接和直接贴面相比具有优越性,而在去除牙体组织及生物学特性方面比烤瓷套冠要优越。结论 随着烤瓷贴面制作技术的简化及粘结材料的改进,用瓷贴面来关闭前牙间隙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综合上颌中切牙瓷贴面受力的主要因素,设计正交试验对其力学特性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出相对合理的瓷贴面设计方案。方法制作开窗型、对接型、包绕型厚度分别为0.5、0.7、0.9㎜的中切牙瓷贴面复合体,螺旋CT扫描后建立有限元模型,基于正交试验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出最佳应力分布条件下各因素参数的最优组合。结果加载部位对应力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瓷贴面厚度、加载角度,切端设计类型最小;当加载角度为0°、厚度为0.9㎜、加载部位为中1/3时对应力影响最小;开窗型、对接型瓷贴面的各部位的应力均大于包绕型,且于牙颈部存在较大应力集中区。结论正常覆牙合的患者为瓷贴面修复的最佳适应证;瓷贴面厚度对应力分布的影响较大;瓷贴面切端设计对应力的影响最不重要,但临床上尽可能选择包绕型设计;牙唇倾度对瓷贴面应力分布的影响较小,沿牙体长轴传导的力最有利。  相似文献   

17.
薄型瓷贴面颜色效果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薄型瓷贴面的临床颜色效果。方法:选择前牙为四环素或氟斑牙的患者9例,制作51个薄型瓷贴面,用目测法和色差仪对修复后颜色效果进行评价。结果:9例患者对薄型瓷贴面的颜色效果满意。采用全自动测色色差计测试,薄型瓷贴面修复后色调坐标较修复后集中,明度值修复后较修复前提高。结论:薄型瓷贴面修复后临床整体颜色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8.
瓷贴面修复是前牙美容修复的首选保守疗法。本实验用切片法建立左上颌恒中工牙的3D-FEA模型,研究三种瓷贴面复合体的应力分布规律,结果发现瓷同昨合体在模拟前伸He加载时,当粘固层的厚度从50μm增高到100μm,其厚度变化对Ⅰ、Ⅲ型瓷贴面的应力几乎无影响,而对Ⅱ型瓷贴面影响较大,使瓷贴面的破坏应力值增加近21%,提示临床上应提高Ⅱ型瓷贴面的密合度,以降低粘固导厚度,减少破坏应力,提高瓷贴面的远期保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不同厚度瓷贴面及不同固化类型的树脂粘接剂修复四环素牙一段时间后的颜色稳定性.方法 临床选择符合贴面修复适应证、需要制作包括2颗上颌中切牙在内的四环素牙患者20名,按照瓷贴面厚度0.5 mm或0.75 mm,采用同一种粘接剂的光固化或双固化的方式随机分为4组,完成相应的上颌中切牙瓷贴面修复.用比色仪测量瓷贴面粘...  相似文献   

20.
546例四环素牙烤瓷贴面修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 通过546颗前牙瓷贴面修复效果的临床观察,评价该项技术刘四环素变色牙的修复效果。方法 546颗四环素变色牙用Cerinate瓷贴面修复系统进行修复,用改良Ryge评价方法,观察经0.5年、1.5年和2.5年临床使用后贴面的边缘适合性、颜色稳定性及患者对颜色的满意程度。结果 临床调查结果表明,99%的瓷贴面具有优良的边缘适合性,整体脱落率低于1%;瓷贴面颜色稳定;患者对该项修复的长期效果非常满意。结论 研究表明,Cerinate瓷贴面修复系统是一种可靠的、理想的四环素前牙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