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慢性肾脏病(CKD)3~4期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治疗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265例在北京友谊医院CKD门诊规律随访3个月以上的CKD 3~4期合并高血压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情况。结果高血压知晓率为97.7%,知道正确靶目标值的患者占83%,血压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的CKD高血压患者占39.2%。服用3种以上降压药物的患者占19.6%,利尿剂使用比例6.8%。结论应加强对CKD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教育及自我管理的培训,临床医师应给予患者更加积极合理的降压治疗,提高血压控制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研究非透析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动态血压特征,探讨血压昼夜节律及血压变异性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 收集118 例CKD非透析患者,测量肾功能、血脂等生化指标,按其eGFR水平分为CKD1~2期组(n=22例),CKD3期组(n=47例),CKD4~5期组(n=49例)。另收集同期健康体检者30 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24h动态血压,超声心动图检测LVH 有关指标。分析CKD患者动态血压特征,探讨血压昼夜节律及血压变异性与左室肥厚的关系。结果 ①CKD各组的24 h、日间、夜间的SBP和DBP的平均值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随着肾功能的下降,24h、日间和夜间SBP和夜间DBP的平均值越来越高。②与对照组相比,CKD各组24h平均收缩压标准差(24 h SSD)、白昼收缩压标准差(d S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 SSD) 与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 DSD)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肾功能的下降,24 h SSD、d SSD、n SSD与n DSD均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93±3.8)vs(13.98±2.9),(14.37±3.7);(12.7±4.3) vs(14.9±4.1),(15.2±4.6);(10.9±3.7)vs(11.89±4.2),(12.11±4.7);(8.9±4.1) vs (10.44±2.9),(10.76±3.16);P<0.05 ]。各组24h平均舒张压标准差(24 h DSD)、白昼舒张压标准差(d D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CKD患者总体非杓型血压比例为80.5%, CKD各期非杓型血压比例分别为CKD1~2期68.2%,CKD3期78.7%,CKD4~5期87.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0%。④与非左心室肥厚组(non-LVH 组)相比:左心室肥厚组( LVH 组)24 h、白昼、夜间SBP 与DBP 平均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杓型血压发生率升高(65.4% vs 83.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H 组24 h SSD、d SSD与n SSD明显高于无LVH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肾功能减退,CKD 患者血压均值升高;昼夜节律改变,以非杓型血压为主;血压变异性增大。CKD患者LVH 的发生与血压升高、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及血压变异性尤其收缩压变异性增大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慢性肾脏疾病(CKD)是威胁人类安全的重要疾病,CKD发病率很高并在不断升高,美国成人CKD患病率为12%,而我国的资料显示为7%~10%.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基线年龄为70岁、患慢性肾脏病(CKD)及未患CKD老年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在10年内的逐年变化情况。方法回顾2000年1月1日至2010年1月1日住院治疗的262例70岁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出具有完整10年血肌酐、年龄和性别的病例。利用CKD-EPI公式计算eGFR,根据结果将患者分为CKD组[eGFR60 ml/(min·1.73 m~2)]和非CKD组[eGFR≥60 ml/(min·1.73 m~2)],通过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两组10年内eGFR的逐年变化速度并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基础疾病,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肾结石、肾囊肿、糖尿病、心血管病及脑血管病对两组eGFR逐年变化速度差异有无影响。结果 262例患者中具有完整10年资料者212例,其中CKD组76例(35.8%),非CKD组136例(64.2%)。SPSS16.0箱图和误差图显示两组eGFR的变化速度在10年内都呈现下降趋势,且各组逐年的平均变化速度相对恒定,其中CKD组为(-1.67±0.95)ml/(min·1.73 m~2),非CKD组为(-0.39±1.05)ml/(min·1.73 m~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病、高尿酸血症及脑血管病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CKD和非CKD患者的eGFR逐年变化速度存在统计学差异;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病、高尿酸血症及脑血管病可能是导致老年人eGFR逐年变化速度差异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IgA肾病患者不同肾功能水平的动态血压及清晨血压情况。方法:纳入经肾组织活检确诊的189例IgA肾病非透析患者,根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进行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分期,利用携带式动态血压检测仪收集患者动态血压,包括24 h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和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日间SBP(daytime SBP,dSBP)和日间DBP(daytime DBP,dDBP)、夜间SBP(nighttime SBP,nSBP)和夜间DBP(nighttime DBP,nDBP),分析不同CKD分期的IgA肾病患者清晨高血压的发生率。结果:IgA肾病患者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显示,与CKD1、2期患者相比,CKD4、5期患者24 hSBP、dSBP、nSBP均升高(均P<0.05),而24 hDBP、dDBP、nDBP无明显差异(均P>0.05)。CKD1~5期IgA肾病患者清晨高血压的发生率分别为23.5%、25.7%、30.0%、52.8%和63.6%。与CKD1~3期的IgA肾病患者相比,CKD4、5期患者的清晨高血压发生率均升高(均P<0.05)。CKD4、5期患者的清晨平均SBP分别为(142.4±24.6)mmHg(1 mmHg=0.133 kPa)和(146.3±22.6)mmHg,显著高于CKD1、2期[(123.8±18.2)mmHg和(129.4±22.4)mmHg](均P<0.05),而清晨平均DBP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CKD4~5期的IgA肾病患者清晨高血压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应重视患者24 h血压监测,加强清晨高血压的控制,尤其是对中晚期CKD患者。  相似文献   

6.
慢性肾脏病(CKD,chronic kidney disease)是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且发病率日益增长,中国CKD3~5期患病率已达10.5%~11.8%[1-2]。高血压既是引起CKD的病因,也是CKD导致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肾功能正常或近正常的CKD患者高血压患病率65%,而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高血压患病率升高至95%[3]。2012年,高血压已成为美国ESRD的第二大主要原因(34%),仅次于糖尿病。肾小球滤过率的降低与高血压患病率和血压控制达标比例有关[4]。  相似文献   

7.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已成为当今世界沉重的公共卫生负担。调查显示CKD的患病率在10.2%~16.2%[1-4]。随着年龄增长,CKD患病率明显增加。2008年,Zhang等[4]利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北京市成人CKD患病率为13%,  相似文献   

8.
<正>杨悦,李文歌(中日友好医院肾内科,北京100029)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目前已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病、糖尿病之后又一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给社会、家庭带来巨大负担。全球约1/10的人患有肾脏疾病,我国年龄18岁成年人CKD患病率约10.8%,且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患病率的增加,CKD发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动态血压及诊室血压评价慢性肾脏病(CKD)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3年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就诊的225例慢性肾脏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收集并分析研究对象的人口学、实验室检查及血压资料。结果 (1) 诊室血压监测和动态血压监测均随着肾功能恶化,血压达标率下降。其中诊室收缩压达标率CKD5期较CKD1~2期下降有统计学意义(18.3%比36.6%,P<0.05),动态血压监测平均血压、日间收缩压、夜间血压达标率CKD5期较CKD1~2期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CKD1~2期患者动态血压高血压检出率高于诊室血压高血压检出率(79.6%比61.3%,P0.038),而CKD5期患者动态血压高血压检出率低于诊室血压高血压检出率(83.5%比93.0%,P0.029)。结论 (1) 随着肾功能恶化,CKD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逐渐降低;(2)仅使用诊室血压评价CKD患者血压是否达标及昼夜血压达标情况存在不当,推荐CKD合并高血压患者使用动态血压监测。  相似文献   

10.
<正>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在人群中的患病率逐渐增高,我国总患病率为10.8%,约有1.195亿患者~([1]),且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等继发性肾脏疾病导致CKD的比例不断升高。有多项研究发现,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valu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 GFR)下降和尿白蛋白增加与卒中(包括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的发病有关~([2-4])。因此,CKD对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预测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合并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患者预后差,而CKD患者的长期预后也和心血管事件密切相关。由于在多数随机试验中CKD都被排除在外,因此有关CKD合并CAD的临床意义尚未确定。1CKD与心血管事件及其不良预后相关CKD已成为流行性疾病,CKD合并CAD的比例相当高,是引起CAD发病和死亡的主要病因[1]。透析患者有40%合并CAD,每年的心血管病死率达9%。轻中度CKD合并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时,30d和180d的病死率高于非CKD患者。AMI后的医疗保险研究(post-AMI…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群慢性肾脏疾病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了解我国老年人群慢性肾脏疾病(CKD)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长期在北京医院老年病房进行健康查体及疾病治疗、病历资料完整的老年人进行回顾性调查.分别记录受检者年龄、身高、体质量、血压、血尿、蛋白尿、血红蛋白、血肌酐、血尿素、血脂、血尿酸、乙肝表面抗原、影像学检查结果 以及既往诊断疾病情况,采用公式法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并对影响蛋白尿及CKD的危险因素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082例老年人中,蛋白尿检出率为4.9%,肾功能下降为47.2%,CKD检出率为48.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糖尿病(OR=2.257)和镜下血尿(OR=5.324)是老年人发生蛋白尿的危险因素(P<0.05),高血压(OR=1.459)、冠心病(OR=3.290)、慢性阻塞性肺病(OR=2.094)、恶性肿瘤(OR=2.072)、高尿酸血症(OR=1.928)、贫血(OR=8.122)、血尿(OR=1.604)是发生CKD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初步估计我国特殊老年人群的CKD患病率为48.4%,相关危险因素有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贫血等,与发达国家水平相似.  相似文献   

13.
把一种降压药从早晨服用改为夜间服用,可以恢复慢性肾脏病(CKD)病人昼夜规律。正常人夜间血压至少下降10%,如果没有这种杓型下降,即所谓非杓病人,会使高血压病人及正常人群心血管病患病率和死亡率增加。CKD 病人非杓型病人特别多,这些病人对盐敏感、心血管并发症也多,终末期肾病增加,提示应当力图使 CKD 病人的昼夜血压规律正常化(Am J Kidney disease,2007,50:908-917)。该文研究CKD 病人32名,非杓型(夜间/白天平均血压比>0.9),病人平均服用2.4种降压药,研究者们把一种降压药从晨服改为傍晚时服用,共8周。更换服药时间后,28名(97.3%)病人夜间/白天平均血压比下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心血管疾病(CVD)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CKD患者712例,研究患者基线资料、实验室指标及辅助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摄片、超声心动图)结果,分析超声心动图在CKD患者CVD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712例CKD患者中CKD 1~5期的占比分别为14.19%(101/712)、16.71%(119/712)、22.19%(158/712)、14.47%(103/712)与32.44%(231/712);随患者病情进展,其年龄、血肌酐水平显著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 GFR)显著下降(P0.05);CKD 1~5期患者CVD的发生率分别为5.94%(6/101)、17.65%(21/119)、26.58%(42/158)、32.04%(33/103)与9.78%(115/231);CKD患者CVD中冠状动脉疾病(CAD)、左心室肥厚(LVH)和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总发生率分别为8.15%、23.31%、11.24%;随CKD患者病情进展,胸部X线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出CKD、CVD、CAD、LVH、CHF的阳性率均显著升高(P0.05),且不同分期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率均显著高于心电图和胸部X线片(P0.05)。结论 CVD在CKD1期出现,随着病情进展其发生率逐渐上升,超声心动图检查作为CKD与CVD的筛查指标可用于各期CKD及CKD患者CVD的早期筛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国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左心室肥厚(LVH)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0~2012年入住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肾内科CKD 3~5期非透析患者270例,使用携带式动态血压计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并测量临床血压,彩超评价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收集尿蛋白及血生物化学等临床指标。结果 46.67%的患者合并LVH,其中男性为39.74%,女性为55.46%,女性患者LVH发生率较男性显著增多(P<0.05)。CKD 3、4、5期患者LVH发生率分别为25.0%、44.9%和53.6%,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LVH患者相比,LVH患者的体质指数(BMI)、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磷、血肌酐、左心室质量指数、脉压差、脉搏及临床收缩压明显升高,24 h动态收缩压及舒张压、白天及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也明显升高(P<0.05);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血红蛋白、血总钙、心脏射血分数则显著下降(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BMI、iPTH和夜间收缩压与左心室质量指数独立相关,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女性、BMI、iPTH、白天及夜间收缩压是LVH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LVH是CKD患者常见的合并症,高iPTH及动态收缩压增高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正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发病率以校正后肾小球过滤(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 GFR)60 m L/(min·1.73 m~2)为标准,其约占CKD的比率为1.7%(95%CI 1.5%~1.9%),如以出现蛋白尿为标准,其占比率为9.4%(8.9%~10.0%); CKD的总患病率为10.8%(10.2%~11.3%),北部和西南地区的CKD患病率较高,分别为16.9%(15.1%~18.7%)和18.3%  相似文献   

17.
延缓肾纤维化进展的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约占世界总人口10%[1]。全球人口老龄化以及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疾病发病率增高导致CKD发病率逐年上升。肾纤维化是CKD发展至终末期的最终结果,其特征包括肾小球硬化和小管间质纤维化。无论基础疾病如何,CKD一旦持续进展终将导致肾组织广泛瘢痕形成,表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肾脏病(CKD)患者B型钠尿肽(BNP)与肾功能及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关系。方法选择CKD患者(CKD组)108例和对照组18例。CKD组患者按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又分为CKDⅠ~Ⅱ期21例,CKDⅢ期42例,CKDⅣ~Ⅴ期45例。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CKD组和对照组血浆BNP水平,采用携带式动态血压检测仪检测24 h动态血压。分析BNP水平与肾功能及24 h血压节律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KD组患者GFR、杓型血压比例明显下降,BNP水平、夜间收缩压、舒张压、非杓型血压比例明显升高(P<0.05,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GFR和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均是影响BNP水平的危险因素。结论在CKD患者中,GFR下降可导致BNP水平升高,虽然肾功能可能对BNP水平有影响,但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仍可作为一项影响BNP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从化市慢性肾脏疾病(CKD)的患病率和知晓率的情况,同时获取人群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CKD危险因素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分层多级随机抽样方法,从镇、街道中随机抽取符合条件的对象约1000人,从我院体检中心中抽取符合条件的对象约4000名,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肾脏损伤及相关危险因素检测。结果在资料完整的5000名对象中,CKD的发病率为8.92%;对该疾病的知晓率为8.80%,认知率为7.30%。CKD最多见的表现形式是血尿(50.43%)和蛋白尿(31.76%),多因素Logistic回归提示,性别、年龄、吸烟、体重指数、血压、血糖和血尿酸是CKD的危险因素。结论从化市CKD的患病率虽低于国内平均水平,但患者对其疾病状况的知晓率和认知率却很低,随着都市化进程以及人口的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CKD的患病率仍有可能攀升,因此,应加强CKD的筛查和预防,开展CKD的健康教育,有针对性采取干预措施,以提高慢性肾脏病的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肌肽二肽酶1(CNDP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CKD)的关系。方法选取健康对照者(NC)90名、T2DM患者210例和CKD患者280例(CKD组再分为GFR≥90 ml/(min·1.73 m~2)亚组105例,60 ml/(min·1.73 m~2)≤GFR90 ml/(min·1.73 m~2)亚组84例,GFR60 ml/(min·1.73 m~2)亚组91例),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RFLP)行CNDP1 rs4892247位点多态性检测。结果 NC、T2DM和CKD组TT、CT、CC 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6.7%、26.7%、6.7%,60.5%、31.9%、7.6%和46.8%、43.2%、10.0%;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0.0%、23.6%、31.6%;NC组与CKD组,T2DM组与CKD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C的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携带C等位基因的CNDP1与CKD的发生呈正相关(OR=2.634,P0.05)。结论 CNDP1 rs4892247基因多态性可能与中国汉族人群发生CKD发病风险增高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