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报告一起学校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暴发疫情的病原学鉴定及病原学特征。方法对疑似流脑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患者血和脑脊液标本,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对分离菌株进行生化鉴定并进行E—test法药敏试验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分析。结果此疫情由C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分离菌株对磺胺甲基异嗯唑、环丙沙星、萘啶酸耐药。MLST分析该菌为ST-9792型,属于ST4821高致病克隆群。结论该起流脑疫情由C群脑膜炎奈瑟菌ST-9792型引起,确诊病例数多。提示应加强对当地流脑的监测,在流行季节开展人群C群流脑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河北省首例B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死亡病例进行病原学分析。方法采集患儿血和脑脊液标本,进行生化鉴定和PCR目的基因的检测,对分离菌株进行Etest法药敏试验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iocussequencetyping,MLST)分析。结果该病例证实为B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脑膜炎病例,该菌株对磺胺甲基异嗯唑、环丙沙星、萘啶酸耐药,对米诺霉素、阿奇霉素等敏感。MLST结果分析该菌为ST-9754型,属于ST-4821高致病克隆群。结论该病例为河北省首例B群流脑死亡病例,病原菌为具有高致病性的ST-9754型脑膜炎奈瑟菌,提示应要加强流脑病原学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河北省首例B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死亡病例进行病原学分析。方法采集患儿血和脑脊液标本,进行生化鉴定和PCR目的基因的检测,对分离菌株进行Etest法药敏试验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分析。结果该病例证实为B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脑膜炎病例,该菌株对磺胺甲基异噁唑、环丙沙星、萘啶酸耐药,对米诺霉素、阿奇霉素等敏感。MLST结果分析该菌为ST-9754型,属于ST-4821高致病克隆群。结论该病例为河北省首例B群流脑死亡病例,病原菌为具有高致病性的ST-9754型脑膜炎奈瑟菌,提示应要加强流脑病原学监测。  相似文献   

4.
聚合酶链反应快速诊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脑膜炎奈瑟氏菌(Nm)IS1106插入序列的方法诊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所试21株Nm均扩增产生预期长度596bp的特异性片段,14株非Nm菌株未见此片段。扩增灵敏度为12fg。Nm菌IS1106重复序列扩增产物构成特征性PCR指纹图,A群菌株图谱一致;B群菌株呈明显多态性变化。临床标本的PCR检测结果为:21份流脑患者脑脊液中20份为阳性(95.2%);14份流脑患者急性期血清中12份阳性(85.7%);在所检标本中Nm培养阳性的8份脑脊液和4份急性期血清PCR检查也同样阳性。作为对照的12份恢复期血清、3份密切接触者血清和20份正常人血清均为阴性。作者认为,IS1106-PCR是诊断流脑的一种简便快速、灵敏特异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贵州省遵义市2016年4月发现的1例B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病例进行病原学分析。方法采集患者血液标本,分离菌株,进行生化鉴定和血清分型、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采用KB纸片扩散法和Etest法对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从患者血液中分离到的菌株其菌落形态、生化特征均符合脑膜炎奈瑟菌特性,玻片凝集试验和Real-time PCR鉴定其血清型为B群,基因MLST分型为ST-12885型。该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头孢曲松、阿奇霉素、美罗培南、米诺环素、氯霉素、利福平等抗生素敏感,对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耐药。结论贵州省1例流脑患者血液中首次检出B群脑膜炎奈瑟菌,属ST-4821高致病性克隆群。因此应加强对流脑病原菌的检测,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湖北省2006~2010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病原学和血清学监测结果,掌握湖北省流脑的变迁规律。方法对2006~2010年分离的脑膜炎奈瑟菌(Nm)菌株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学分型和药物敏感性检测,并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进行分子分型;对所有的脑脊液和血液标本进行Nm种属特异性荧光PCR检测;对健康人群血清,运用血清杀菌试验(SBA)进行C群杀菌力抗体水平测定。结果 2007年湖北省Nm以B群为主,2008~2010年以来C群为优势菌群;对青霉素等6种抗生素均敏感,但对环丙沙星、米诺环素、萘啶酸、复方新诺明4种抗生素出现多重耐药;分子分型结果显示,湖北省B群Nm菌株具有高度的遗传多样性,未发现明显优势的克隆群,C群优势病原株为ST-4821型。RT-PCR检测(988份脑脊液)确诊29例流脑病例,其中C群22例,A群2例、B群5例。C群杀菌力总保护率(抗体滴度≥1︰8)为38.10%。结论湖北省流脑菌株发生了从B群散发到C群流行的变迁,人群对C群Nm的免疫力不足。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新疆奇台县某中学一起暴发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情的现场处置方法进行科学分析,为今后疫情的处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患者就诊病案的收集、现况调查、实验室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等方法,对疫情处置进行分析;实验室检测及病例的诊断参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诊断标准》(WS295—2008)。结果4例患者大多以四肢、臀部出现散在瘀点、瘀斑为主要症状,采集患者的血液、脑脊液标本,细菌培养均未检出脑膜炎奈瑟菌;荧光定量PCR检测3例患者的脑脊液和2例患者的血液,检出A群脑膜炎奈瑟菌。结论此次疫情的暴发由A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急,如果不能迅速诊断、及时用药会给患者留下严重的后遗症,甚至威胁生命;因此要加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高发季节的甄别诊断,在对疫区进行应急接种的同时,重点开展教育宣传,加强居室通风是控制疫情暴发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张生 《地方病通报》2007,22(4):69-70
目的 了解宁夏固原市健康人群流脑A群、C群脑膜炎奈瑟菌抗体水平和带菌率,为制定流脑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全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监测方案》中规定的方法,于2006年4月在固原市原州区采集不同年龄段人群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A群、C群脑膜炎奈瑟菌抗体检测;同时采集不同年龄段人群咽拭子标本进行脑膜炎奈瑟菌分离培养和鉴定.结果 调查的210名人员中,A群脑膜炎奈瑟菌抗体阳性率67.6%,C群脑膜炎奈瑟菌抗体阳性率44.3%;脑膜炎奈瑟菌分离培养和鉴定全部阴性.结论 固原市健康人群虽然未分离培养和鉴定出脑膜炎奈瑟菌,但是A群、C群脑膜炎奈瑟菌抗体水平处于较低水平,存在局部暴发流行的危险因素,应制定相应的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了河北省首例B群脑膜炎奈瑟菌致流脑死亡病例。患者为3月龄婴儿,始发症状为发热,恶心,呕吐,皮肤瘀点、瘀斑。因在血液和脑脊液中均分离培养得到B群脑膜炎奈瑟菌从而确诊。  相似文献   

10.
中国C群脑膜炎奈瑟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邵祝军等(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102206);《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28(8):756-760[目的:对中国C群脑膜炎奈瑟菌分离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了解安徽省C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暴发菌株及国内C群脑膜炎奈瑟菌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