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咨询对提高哮喘儿童的自我管理教育的效果。方法将52例哮喘儿童均进行常规自我管理教育,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儿童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每周1次,为期3个月共12次的心理咨询。分别在干预前、干预结束后采用哮喘儿童自我管理知识问卷、自我管理行为问卷评价自我管理行为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组儿童及家长掌握对儿童哮喘的自我管理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咨询能够提高哮喘儿童的自我管理教育效果,增强其自我管理水平,减少哮喘发作次数,从而控制哮喘发作。  相似文献   

2.
健康教育对缓解儿童哮喘发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缓解儿童哮喘发作的影响.方法:将95例哮喘患儿按确诊的单双日分为实验组49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哮喘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一系列健康教育措施,观察两组患儿哮喘发作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哮喘发作次数3.98±1.84次,急诊次数1.57±1.38次,复发率22.4%;对照组患儿哮喘发作次数7.04±2.24次,急诊次数3.56±1.54次,复发率60.8%,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健康教育对儿童哮喘缓解期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有效地减少哮喘发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同伴教育联合家庭护理干预在儿童哮喘病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儿童哮喘门诊7~11岁的哮喘儿童90例,随机分为家庭护理干预组(家庭组)、同伴教育联合家庭护理干预组(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家庭组接受一般护理干预和家庭干预措施,联合组接受一般护理措施、同伴教育和家庭干预措施,对照组仅接受一般干预措施。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随访3组患儿哮喘控制及自我管理情况,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3组哮喘患儿的儿童哮喘控制问卷(C-ACT)得分、疾病自我管理总得分、日常生活管理得分、疾病医学管理得分、社会心理管理得分较干预前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联合组哮喘控制得分、自我管理总得分和各分量表得分均高于家庭组,对照组得分最低。结论:同伴教育联合家庭护理干预可改善患儿哮喘控制情况和自我管理水平,同伴教育联合家庭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IgE水平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在儿童哮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检测哮喘急性发作组38例、哮喘缓解期组40例及50例正常儿童的血清IgE水平和外周血EOS计数,比较各组间的水平差异.结果 急性发作组、缓解期组哮喘患儿的血清IgE和外周血EOS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急性发作组IgE和EOS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组(P<0.01).结论 血清IgE和外周血EOS检测在儿童哮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管理APP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医院收治的108例支气管哮喘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和随访,观察组采用支气管哮喘管理APP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随访。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哮喘控制情况、哮喘发作次数、急诊就诊率、治疗费用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中的避免诱发因素、病情监测、发作症状的识别与处理、用药情况、复诊情况5个维度得分以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哮喘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哮喘发作次数、急诊就诊率、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对护理质量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支气管哮喘管理APP对支气管哮喘稳定期患者进行个体化的疾病管理,能有效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减少发作次数,对于节约医疗资源、提高护理质量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妊娠合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及护理。[方法]对28例妊娠合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病人的临床资料以及治疗、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妊娠合并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病人经积极治疗后,母婴预后良好,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6例重度及危重哮喘急性发作病人,经积极综合治疗后,5例逐渐缓解,其中1例经上述治疗无效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后症状好转。[结论]妊娠可使部分哮喘病人出现急性发作,对重度及危重哮喘急性发作病人,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哮喘发作的严重程度及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7.
通过总结26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病人的护理,认为在哮喘息性发作时,护士主动积极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药物浓度检测和护理,对哮喘急性发作的缓解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陈敏 《天津护理》2013,21(3):277-278
儿童哮喘的居家护理是在有医嘱的前提下,社区护士直接到患病儿童家中,应用护理程序,指导并教会患有哮喘的儿童及家庭成员正确使用药物、使用仪器,以及了解预防哮喘急性发作的注意事项,发作时的处理措施的知识和技术等,现对其居家护理的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孙俊英  龚清宇  连冬梅 《全科护理》2020,18(9):1066-1068
本研究总结了学龄期儿童哮喘居家自我管理的主要内容,综述国内学龄期儿童哮喘居家自我管理干预方式及效果,为医护人员对儿童哮喘居家自我护理服务提供参考,以利于提高哮喘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护理咨询门诊对哮喘患者自我管理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帮助哮喘患者提高自我管理水平,减少哮喘发作,特开设哮喘护理咨询门诊,具体指导患者的治疗、自我监测、预防等方法.对接受门诊指导的46例患者的自我管理知识、指导效果进行初步评价.结果显示护理咨询门诊是一种能有效地提高哮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健康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管理在支气管哮喘患儿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择2016—2017年在上海市浦东新区联洋社区接受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2016年1—6月收治的45例患儿作为对照组,以2017年1—6月收治的45例患儿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社区治疗护理、健康教育及随访,观察组采用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入组时、干预3个月和6个月后的肺功能指标,以及6个月随访期间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再就医和再入院的次数。结果观察组患儿肺功能指标(PEF%及FEV1%)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且随访期间的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再就医和再入院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管理能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改善哮喘患儿的肺功能、降低哮喘急性发作频次,对促进儿童哮喘的控制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多媒体健康教育在支气管哮喘患者延伸护理应用中的效果。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服务模式;观察组接受微信健康教育延伸护理模式,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2组患者在哮喘控制、肺功能检查、哮喘急性发作次数、住院次数、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微信健康教育的延伸护理可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认知水平、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严重威胁儿童的健康和生命,影响儿童的情绪和社会生活质量。良好的自我管理为儿童哮喘的完全控制奠定了重要基础。为进一步加强儿童哮喘的自我管理教育,本文对我院2004年10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16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自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哮喘急性发作是儿科的急症,也是儿童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儿童哮喘防治指南对哮喘急性发作的诊治流程已做了很详细的描述,但多数儿科医生在处理哮喘急性发作时仍存在着一些不足,现将儿童哮喘急性发作需注意的几个问题述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哮喘儿童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9月至2012年4月入本院治疗符合1998年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修订的儿童哮喘的诊断标准[1]的132名哮喘患儿,按不同时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实行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照组72例:实行传统护理。[结果]观察组患儿对哮喘疾病认识更多,用药依从性更好,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哮喘发作次数及因病误学(家长务工)天数显著减低,患儿生活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1,P <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控制哮喘发作,提高哮喘儿童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动画视频结合角色扮演在学龄前期哮喘患儿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按照院区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儿采用动画视频结合角色扮演的健康教育,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干预后1年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和吸入药物治疗的配合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急性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P<0.001),吸入药物治疗的配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结论 动画视频结合角色扮演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减少学龄前期儿童哮喘的急性发作次数,提高支气管哮喘患儿吸入药物治疗的配合率.  相似文献   

17.
健康教育干预对哮喘患儿自我管理和发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哮喘患儿自我管理和发病的影响。方法将66名哮喘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6例按个体化自我管理健康教育进行指导,对照组30例按常规方法进行指导。结果通过健康教育,实验组患儿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住院次数、住院天数和因病误学天数显著降低。结论健康教育对控制哮喘发作,提高哮喘患儿身心健康和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模式在学龄期哮喘患儿家庭自我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儿科学龄期哮喘儿童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Ⅰ组延续护理持续1个月、Ⅱ组延续护理持续3个月、Ⅲ组延续护理持续6个月。比较干预后Ⅰ组、Ⅱ组、Ⅲ组患儿儿童哮喘控制测试和用药依从性的差异。结果Ⅲ组儿童哮喘控制测试评分、用药依从性评分均高于Ⅰ组和Ⅱ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模式能够提高学龄期哮喘患儿家庭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儿哮喘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9.
雷佳 《全科护理》2016,(22):2323-232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儿童哮喘防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根据入院编号的单数和双数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运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疗效及预后(住院次数、急诊次数以及哮喘发作次数)。[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次数、急诊次数以及哮喘发作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运用在儿童哮喘防治中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发作次数。  相似文献   

20.
对50例妊娠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总结护理经验。重视孕期护理,开展系统规范的哮喘教育,加强心理疏导,注意胎儿宫内监护。临产后注意缓解紧张情绪,指导分娩技巧,根据产程进展评估并正确掌握哮喘用药护理。产后避免疲劳,注意细节护理。良好的孕期哮喘教育及产时、产后积极的预防措施可以减少哮喘发作,50例患者孕产期哮喘急性发作33例,经治疗护理均得到控制,早产5例,胎儿生长受限5例,新生儿出生1350-3950g,母婴平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