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股骨中下段骨折术后早期应用骨创伤治疗仪联合CPM机对手术部位疼痛的缓解,肿胀的消除以及膝关节活动角度改善的效果。方法将60例股骨中下段骨折行内固定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实施骨创伤治疗仪联合CPM机训练;对照组仅行CPM机训练。观察两组在治疗1周内手术部位疼痛、肿胀情况以及术后2周膝关节活动度改善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术后1周内锻炼时疼痛及肿胀程度明显较对照组轻,术后2周膝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股骨中下段骨折术后早期应用骨创伤治疗仪联合CPM机训练能明显减轻局部疼痛、肿胀,有利于膝关节活动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刘芳  沙蕉  偶鹰飞  顾茜 《中国康复》2018,33(6):482-485
目的:观察术后早期应用静态进展性牵伸治疗对股骨中下段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内固定手术的股骨中下段骨折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术后3天,2组患者均采用物理因子治疗、CPM、运动功能训练等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IK膝关节牵伸系统进行静态进展性牵伸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术后4周和术后12周对2组患者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膝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测量(AROM);于术后24周对2组患者用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估膝关节功能、X线检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术后4及12周后,2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呈明显下降趋势(均P0.05,0.01),且低于同时间点对照组(均P0.05)。术后4及12周后,2组患者AROM均较治疗前呈明显增加趋势(均P0.05);术后4周2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周观察组患者AROM明显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0.05)。术后24周,观察组患者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周,2组患者X线检查均有骨痂通过骨折线,患肢无纵向扣击痛,不扶拐能行走3min,对比之前X线片骨折无变形,内固定无松动开裂,无骨不连发生。结论:对股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应用静态进展性牵伸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扩大膝关节主动活动范围,提高膝关节功能,且不增加骨不连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21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周疼痛程度、膝关节屈曲角度以及术后3个月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2周观察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膝关节屈曲角度均大于对照组(P <0. 05);术后3个月,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实施早期康复训练有利于改善患肢疼痛程度,促进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早期应用CPM机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骨科诊治的53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并随机分为CPM组26例和对照组27例。CPM组患者每日锻炼2次,每次2 h,起始角度为30°,至术后2周,逐渐增加至90°,同时自术后第1天起进行主动功能锻炼;对照组患者进行同CPM组相同的主动功能锻炼。出院后两组患者行相同的功能训练,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1,2,6周及3,6个月的膝关节屈曲角度及术后3,6个月膝关节AKS评分。结果:术后第1,2,6周及3个月患者的膝关节屈曲角度CPM组优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6个月时膝关节屈曲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KS膝关节评分比较,术后3个月CPM组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早期应用CPM机,有效防止关节僵硬,加快恢复膝关节活动度,改善了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股骨远端亚髁锁定钢板治疗股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股骨中下段骨折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行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观察组行股骨远端亚髁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骨折初愈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骨折初愈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骨远端亚髁锁定钢板治疗股骨中下段骨折,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膝关节功能康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本体感觉训练结合持续性被动运动(CPM)机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某科97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48例给予CPM机训练,观察组49例增加本体感觉训练,对比疗效。结果训练后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3.45±1.12)分低于对照组(5.96±1.03)分、骨折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膝关节活动度(116.29±20.67)°高于对照组(90.22±15.12)°,膝关节功能评分(HSS)(87.35±10.27)分高于对照组(60.36±10.21)分,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量表(WHOQOL-BREF)各项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体感觉训练结合CPM机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干预,可降低机体疼痛程度,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膝关节功能、生活质量,提升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髌上入路胫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3月~2019年5月治疗的92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按手术方案不同分A组和B组,各46例。A组采用髌上入路胫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B组采用髌下入路胫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围术期指标、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术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结果:A组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少于B组,住院时间、累计透视时间、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B组(P<0.05);术后9个月A组膝关节评分高于B组(P<0.05);术后3 d、6 d、12 d,A组膝前疼痛评分低于B组(P<0.05)。结论:髌上入路胫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缓解膝前疼痛,缩短手术时间及累计透视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透视次数,促进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康复指导训练配合持续性被动运动(CPM)锻炼护理对膝部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以期改善患者预后,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手术治疗的60例膝部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CPM CPM锻炼护理,均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时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评分及膝关节屈曲活动度。结果 干预1个月,两组HSS评分、KSS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HSS、K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两组膝关节屈曲活动度均大于干预前,且观察组膝关节屈曲活动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膝部骨折术后应用康复指导训练配合CPM锻炼的干预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及膝关节活动范围,促进其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康复指导训练配合持续性被动运动(CPM)锻炼在膝部骨折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该院收治的膝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CPM锻炼,研究组患者进行CPM锻炼配合护理康复指导训练,然后对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屈曲活动度和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及恢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屈曲活动度和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膝关节屈曲活动度和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80.0%(32/40)明显高于对照组47.5%(19/40)(P0.05)。结论护理康复指导训练配合CPM锻炼在膝部骨折术后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持续被动运动(CPM)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治疗中对疼痛和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度的作用。方法 20例(40膝)女性重度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双膝关节同时置换术。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20膝。实验组术后每天2次行CPM和主动康复治疗,对照组每天2次主动康复治疗。术前、术后2周和3个月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角度测量仪评估两组患者的疼痛和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度。结果术后2周和3个月,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术前相比,疼痛评分和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度在术后3个月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进行主动康复治疗后,CPM的辅助应用对膝关节置换术后3个月内疼痛和关节活动度的改善无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陈晓霞  方钦华   《护理与康复》2018,17(6):56-58
目的观察滚动式冰敷压迫疗法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两组术后均予镇痛治疗及早期运动康复训练,对照组术后采用传统冰敷疗法,观察组采用滚动式冰敷压迫疗法。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6h、12h、24h、48h、72h静息状态及术后24h、48h、72h活动状态的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低于对照组,术后1d、2d、3d、7d膝周肿胀值低于对照组,术后1d、2d、3d、7d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评定体系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滚动式冰敷压迫疗法相对于传统冰敷疗法更有助于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和患肢肿胀,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髌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2例髌骨骨折术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51例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1例加用康复护理干预,观察比较护理后膝关节功能康复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在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上优于对照组(P<0.05);2组护理后2周在肿胀程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HSS评分较护理后3天显著好转(P<0.05);观察组护理后3天和护理后2周在肿胀程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HSS评分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疼痛、晨僵、关节功能和总分上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髌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抗阻运动训练联合卧式踏车对股骨远端骨肿瘤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及患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9年5月至10月收治的105例股骨远端骨肿瘤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n=52,术后给予卧式踏车训练)和观察组(n=53,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增加抗阻运动训练),干预6周,对比两组患者患肢功能及膝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患肢功能恢复优良率94.34%较对照组80.77%高(P0.05);观察组膝关节屈曲活动度较对照组大,膝关节伸直活动度较对照组小,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较对照组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HS)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抗阻运动训练联合卧式踏车应用于股骨远端骨肿瘤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可通过改善膝关节功能,促进患肢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模式护理对膝关节置换术后CPM康复训练中的镇痛作用。方法选取实施膝关节置换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均在全麻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第2天应用CPM功能练习。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镇痛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多模式镇痛的护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结果术后的第3、5、7、14天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多模式镇痛的护理能够减轻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CPM练习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冷热敷结合CPM治疗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取前瞻性随机对照双盲试验的研究方法,将本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实施特定的护理治疗,包括湿热敷和冷敷治疗;对照组实施单纯的CPM治疗。术后治疗1周和2周后比较2组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术后2周试验组患者主动屈膝的角度为(92.15±13.22)°,而对照组为(75.38±16.51)°,试验组在膝关节临床评价、疼痛程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术后实施早期冷热敷结合CPM机锻炼有助于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不同运动疗法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运动疗法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R)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2例不同病因、符合TKR指征的全膝关节术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术后即进行持续被动运动(CPM)训练,治疗组术后即进行CPM训练加运动疗法,在2周后,两组均采用美国膝关节外科学会评分系统评估膝关节功能,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疼痛、功能、肌力和稳定性方面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在活动度和屈曲畸形方面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TKR后被动加运动训练比单纯CPM训练对改善膝关节的功能,恢复下肢负重及行走能力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疼痛管理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锻炼中的作用。方法:将97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依据术后是否使用疼痛管理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比较两组膝关节活动度、疼痛评分、膝关节功能等指标,确定疼痛管理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锻炼中的作用。结果:术后第7、14天,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术后第3、7、14天,观察组功能锻炼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优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疼痛管理可使患者尽早减轻疼痛,有助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改善膝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联合持续被动活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功能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膝关节周围骨折10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52)与观察组(n=49)。两组均予骨关节CPM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运动疗法。评估两组术前与术后3个月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膝关节临床症状、膝关节活动情况,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10 d炎性因子相关指标变化,记录两组术后3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3个月特种外科医院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评分升高,疼痛、肿胀、淤斑与乏力评分、膝关节伸直缺失程度与膝关节稳定度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本组术前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特种外科医院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评分升高,疼痛、肿胀、淤斑与乏力评分、膝关节伸直缺失程度与膝关节稳定度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10 d 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本组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0 d C-反应蛋白水平降低,红细胞沉降率、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5.00%、91.8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结论运动疗法配合CPM治疗可以促进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的功能康复,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超前镇痛对股骨远端骨折手术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淑珍  张淑英 《全科护理》2011,9(22):1999-2000
[目的]观察超前镇痛对股骨远端骨折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将50例股骨远端骨折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镇痛,观察组采用超前镇痛。比较两组病人的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周、2周、4周膝关节的屈曲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并发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骨远端骨折病人行超前镇痛可减轻病人术后疼痛程度、提高膝关节的屈曲度、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提高术后睡眠质量,手术效果优于常规镇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单髁置换术对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病变患者预后转归的效果。方法 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骨伤三科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49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病变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65例(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84例(采用单髁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评分、临床效果、股骨内髁参数、并发症发生情况、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 (1)观察组手术后术中出血量、术后5 d血红蛋白(Hb)水平下降量等手术相关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术后1 d、3 d、5 d、7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3)术前,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分、膝关节屈曲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上述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主动屈曲90°所需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4)两组股骨内髁参数在冠状位、横断面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