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脐静脉联合中心静脉置管术(UVC-PICC)在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穿刺置管中的应用及置管疼痛的动态变化。[方法]将新生儿科NICU病房的60例重症患儿按入院日期分为观察组(UVC-PICC置管术组)和对照组(浅静脉置管术组),每组30例。采用新生儿疼痛评分量表(NIPS)及早产儿疼痛量表(PIPP)评估疼痛程度,观察两组置管前后各时间点的疼痛表现、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NIPS、PIPP评分在开始置管、置管完成时、置管后5m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开始置管、置管完成时、置管后5min NIPS、PIPP评分较置管前5min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科应用UVC-PICC术可为新生儿提供安全可靠的静脉通道,可减轻患儿穿刺操作性疼痛,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联合口服葡萄糖对新生儿置管疼痛的影响。方法:将130例住院需行静脉置管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5例。干预组于操作前2 min口服1~2 ml葡萄糖液并将安慰奶头放入患儿口中至操作结束后;对照组按常规进行置管操作,不施加任何干预措施。采用新生儿疼痛量评分、疼痛面容持续时间、啼哭时间等指标评估比较两组新生儿疼痛反应的程度。结果:干预组患儿新生儿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疼痛面容持续时间和啼哭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非营养性吸吮联合口服葡萄糖能有效减轻新生儿置管疼痛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4.
颈内静脉置管不同换药方法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心静脉置管在急危重症患者的治疗中具有快捷、刺激小、方便、高效、持久的特点,已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右颈静脉因穿刺成功率高、安全,常作为首选。而对换药材料,消毒剂的选择,临床上多主张用透明敷贴、2%碘酒、75%酒精,极少主张用安尔碘及无菌纱布更换,本文针对上述不同换药方  相似文献   

5.
6.
肿瘤患者常因静脉使用刺激性强的化疗药物或静脉高营养 ,而采用深部静脉穿刺置管术。而一些患者恰好在保留硅胶管其间进行置管部位的放射治疗 ,遇有此种情况 ,90 %以上的患者及医生担心放射线会影响硅胶管的质量 ,担心硅胶管断裂而出现危险 ,所以为安全起见常将管拔出后再行放疗 ,给病人的治疗与护理带来了不便和损失。对此我们采取了人体外照射实验 ,将未照射与照射后的硅胶管做伸长、拉力显示对照。现报告如下。1 实验方法实验中使用的深部静脉置入硅胶管为美国Arrow公司生产 ,管腔直径为 0 .1cm。取 6根 10cm长硅胶管依次标号…  相似文献   

7.
不同部位穿刺对锁骨下静脉置管成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索秀莉 《天津护理》2004,12(4):222-223
目的 :研究不同部位穿刺对锁骨下静脉置管成效的影响。方法 :将随机分组的锁骨上进针置管组 60例及锁骨下进针置管组70例 ,对置管的成功率、气胸发生率、淋巴管损伤、臂丛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指标记录分析。结果 :锁骨下进针穿刺成功率高于锁骨上进针穿刺 ( χ2 =5 .5 0 ,P <0 .0 5 ) ,并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P =0 .0 16,P <0 .0 5 )。结论 :从锁骨下进针行锁骨下静脉置管能减少穿刺过程中可能对穿刺成功不利因素的影响 ,提高置管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吴燕妮  刘莹  严毅燕 《全科护理》2020,18(22):2902-2904
[目的]分析脐静脉置管(UVC)新生儿发生并发症影响因素。[方法]对2017年3月—2019年3月168例进行UVC的新生儿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UVC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分析UVC新生儿并发症影响因素。[结果]168例新生儿中有45例新生儿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6.7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胎龄、分娩方式、出生时体重、营养支持方式、导管留置时间、并发先天疾病、置管是否标准与UVC新生儿发生并发症存在相关性(P0.05),新生儿性别、出生后时间、置管时出生时间、置管前泡管情况、置管耗时、穿刺血管次数、透明敷料更换频率、置管医护人员置管工作时间等与UVC新生儿并发症发生不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龄短、出生时体重低、肠外营养方式、导管留置时间长、置管不标准为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独立危险因素(P0.05),剖宫产以及并发先天疾病不是UVC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UVC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其发生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医护人员应该重点关注UVC新生儿护理,减少由此所致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朱海虹  程晓英  叶娟 《护理与康复》2013,(12):1146-1148
总结108例新生儿在下肢不同部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并发症护理.主要并发症为导管异位、静脉炎、感染及疑似感染、导管堵塞、脱管及穿刺处渗液.护理对策为提高置管长度外测量的准确性,认真实施送管和导管维护措施,对并发症给予针对性的护理,以减轻患儿痛苦,延长导管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下肢与上肢静脉PICC置管的效果及对新生儿疼痛程度、配合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00例新生儿,以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A组(n=50,经下肢静脉PICC置管)与B组(n=50,经上肢静脉PICC置管)。比较两组的置管效果。结果A组操作时间、出血量、留置时间均优于B组(P<0.05)。A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B组,导管异位率、送管困难率低于B组(P<0.05)。A组穿刺时、穿刺后5 min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B组(P<0.05)。A组的配合度高于B组(P<0.05)。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而言,经下肢静脉PICC置管较上肢静脉PICC置管效果更好,利于减轻患儿疼痛程度,减少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儿配合度及一次穿刺成功率,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1.
<正>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指采用引导针经外周静脉穿刺,将标有刻度,并能放射显影的中心静脉导管置入,使导管顶端位于上腔静脉内的技术[1]。由于PICC具有操作便捷、易固定、并发症少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用于新生儿或低体重婴幼儿的静脉营养支持或刺激性药物输注[2]。PICC置管时可通过上肢或下肢静脉2种不同途径进行,目前临床对哪种置管途径更具优势尚无定论。本研究对比了经上肢和下肢静脉2种途径行  相似文献   

12.
胃管置管长度对新生儿洗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日清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3):2189-2190
咽下综合征(swallowing syndrome)在新生儿期较多见,临床多采用1%碳酸氧钠溶液洗胃.洗胃时,胃管插入的长度常规采用"前额正中发际-剑突,即耳垂-鼻尖-剑突"[1]的长度.但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按此测量方法置人胃管洗胃,常常清洗不彻底,导致二次洗胃,不仅增加了患儿的痛苦,也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2006年6月开始,我院产科采用"前额正中发际-脐"的长度作为胃管插入长度进行洗胃,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新生儿患病,特别是极低体质量早产儿,需给予长期静脉输液、肠外营养支持等[1],并建立一段长期有效的静脉通道。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新生儿中应用广泛,穿刺部位一般选择贵要静脉、头静脉、正中静脉等浅静脉,有时也在腋静脉、股静脉、腘静脉等深静脉。本研究比较了3种常见新生儿PICC置管的不同部位的优劣,分析置管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攀钢集团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置管手法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因操作简单、成功率高、保护血管、保持静脉通畅、减轻因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受到患儿家长和护理工作者的青睐,在临床上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2008年7月~2009年10月,我们对50例患儿采用单手置管的方法,提高了静脉穿刺成功率,延长了静脉留置时间,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监测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穿刺导管的临床普及,深静脉穿刺和中心静脉插管已广泛应用到各类危重病人的监测、治疗和抢救中.深静脉穿刺主要途径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和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自2001年7月-2005年8月,我科行锁骨下静脉穿刺162例,股静脉穿刺58例,颈内静脉穿刺11例,PICC置管术10例.就三种不同置管方法利弊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监测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穿刺导管的临床普及,深静脉穿刺和中心静脉插管已广泛应用到各类危重病人的监测、治疗和抢救中。深静脉穿刺主要途径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自2001年7月—2005年8月,我科行锁骨下静脉穿刺162例,股静脉穿刺58例,颈内静脉穿刺11例,PICC置管术10例。就三种不同置管方法利弊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3种不同静脉置管方法利弊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瑾秀 《家庭护士》2006,4(12):27-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