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4):643-644
目的探究连续护理对心脏搭桥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心脏搭桥术患者92例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连续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护理依从度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依从率、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护理能提高心脏搭桥术患者的治疗依从度、生活质量,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支持式联合激励式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1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56)及对照组(n=56),对照组行常规性康复指导,观察组在康复锻炼过程中实施支持式联合激励式护理,比较两组康复动力依从性、自我效能、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康复锻炼依从评分、自我效能评分、Barthel指数及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支持式联合激励式护理能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及自我效能,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柳晶晶 《妇幼护理》2022,2(23):5488-5490
目的 研究分析术前心理护理对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4 月至 2021 年 12 月在手术治疗的 140 例皮肤 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70 例。对照组给予手术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 组在手术治疗及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术前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皮肤病患者在经过不同护理后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 生活质量评分、依从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对比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患者干预后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心理状态、物质生活、社会功能、生理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 者依从率为 92.86%,相比于对照组患者依从率 77.14%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率(95.71%)高于对照组(78.57%) (P<0.05)。结论 术前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术后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张岱 《当代护士》2017,(12):56-59
目的探讨护理随访路径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自护能力、康复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本院心胸外科收治的84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电话随访,观察组术后应用护理随访路径实施干预。对两组患者随访6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疾病康复知识评分、二级预防行为、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疾病康复知识评分、二级预防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自护技能、自我责任感及自护能力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等方面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随访路径能有效提高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疾病知识水平及二级预防行为,能有效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的张口困难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鼻咽癌放疗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放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治疗6个月后2组门齿间距、张口困难评分、生活舒适指数(SSD)、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评价2组治疗依从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门齿间距小于对照组,张口困难评分、SSD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率和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干预,能显著减轻张口困难程度,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时效性激励护理模式对脑出血患者术后自我效能、康复锻炼依从性及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10例,将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均行康复锻炼,对照组行常规性康复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时效性激励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感评分、康复锻炼依从评分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自我效能感评分、康复锻炼依从评分、Berg平衡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时效性激励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脑出血患者自我效能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锻炼,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肺结核咯血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将64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肺结核咯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心理干预、拍背按摩、健康宣教等),各32例。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心理状态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96.88%)高于对照组(75.00%)(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肺结核咯血患者在常规护理中辅以心理疏导、拍背按摩、健康宣教等优质护理,可以明显减少患者咯血后心理应激水平,提高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利于患者的后续治疗及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个体化干预模式对甲状腺癌术后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7年2月我院75例甲状腺癌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n=38)与对照组(n=37)。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个体化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GSES)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GSES及SF-36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GSES及SF-36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2.11%(35/38)比72.97%(27/37)]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给予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个体化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且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09—2016-08收治的106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功能、血糖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护理前6 min步行试验(6-MWT)、左室射血分数(LVEF)、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及生活质量得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6-MWT及LVE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FBG及2 h PBG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对病情的控制效果,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0):3916-3917
观察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出院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选择我院102例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组,各5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于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统计比较两组干预12个月后的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干预后,两组护理满意度相比,观察组(94.2%)高于对照组(7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干预后物质生活状态、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评分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出院患者采取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提升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康复志愿者人文关怀支持对乳腺癌手术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72例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康复志愿者人文关怀支持。干预1年后观察两组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疾病知识知晓率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心理状态(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年后,两组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心理状态各项评分均低于干预前,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各方面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志愿者人文关怀支持可有效减轻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治疗中的自我感受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居家护理干预在肺结核患者出院后自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生活质量的相关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出院后实施居家护理干预,对照组不加干预,随访记录两组患者心理状况、生活质量,比较自我护理能力以及对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BD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抑郁情况改善优于对照组,躯体、情绪、认知等方面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自我护理能力高于对照组,对护理满意度评价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出院后采取居家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并增加护理满意度,有助于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12月的10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个体化的健康教育、人文关怀护理的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自我效能感得分及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心理状态稳定,积极配合治疗,自我效能感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提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自我效能水平,促进病体的康复,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护理在癌症晚期姑息治疗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癌症晚期姑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实施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及整体生活质量等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疲倦、睡眠等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指标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护理服务在癌症晚期患者姑息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管理配合优质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治疗配合度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6月我院收治的60例AECOPD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将2017年7~12月收治的60例AECOPD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精细化护理管理配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评分、治疗配合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SPB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配合度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管理配合优质护理可减轻AECOPD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脑钠肽(NT-proBNP)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3月该院收治的150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5)和观察组(n=75),对照组实施传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血清NT-proBNP水平、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血清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总体健康、生理职能、机体功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够降低AMI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研究的80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出院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40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n=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干预。干预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存质量、药物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药物治疗依从率(92.5%)和患者满意度(95.0%)高于对照组(75.0%,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22.5%);两组干预后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环境、生理等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生存质量评分增高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明显改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药物治疗依从性和患者满意度,同时还可降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消化性溃疡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50消化性溃疡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消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分别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Nottingham健康量表对2组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比较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心理正常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中重度焦虑患者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1),但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缓解消化性溃疡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改善生活质量,增加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9.
庄佳影  马静  汤雨 《当代护士》2023,(10):102-106
目的 探讨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对白血病患者化疗依从性、心理痛苦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2月于本院进行化疗的白血病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54)。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化疗依从性、干预前和干预12周后的心理状态[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化疗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DS、SAS及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F-36中的PCS与MCS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应用于白血病患者的护理,可帮助患者提高化疗依从性,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张娟 《妇幼护理》2023,3(8):1929-1931
目的 探讨在慢性胃炎患者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2021 年 6 月至 2023 年 1 月于我院收治的 120 例慢性胃炎 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采取奇偶数字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60 例。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实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依从度、抑郁和焦虑情绪评分、满意度、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合理服药、健康饮食、健康锻炼、 按时检查、科学作息等依从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抑郁和焦虑情绪评分经过对比无显著性差 别(P>0.05)。干预后,观察组抑郁和焦虑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职能、情感职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慢性胃炎患者应用健康教育护理,能够改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