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卫阳燕 《妇幼护理》2022,2(8):1783-1785
目的 分析针对足月单胎初产妇的家属和助产士全程陪产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2021 年 6 月 1 日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 本院收治的足月单胎初产妇 70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5 例。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 采取助产士联合家属的模式。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与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和产妇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低 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阴道分娩转为剖宫产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新生儿 Apgar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由家属和助产士全程陪产,能够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降低阴道分娩转剖宫 产的风险,减少新生儿窒息,提升产妇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助产士一对一全程陪伴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11月来本院产科分娩的6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接受助产士一对一全程陪伴。比较两组产妇分娩前心理状态、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情况、分娩情况以及对助产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分娩前SAS评分、SDS评分、平均产程时间及产后2 h平均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质接产率(96.97%)、顺产率(84.85%)高于对照组(81.82%,63.64%);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0)、剖宫产率(15.15%)低于对照组(12.12%,3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对助产服务的满意度(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7.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产士一对一全程陪伴能够改善产妇分娩前焦虑抑郁状态,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提高母婴预后,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全程陪产对母儿的影响,以提供全程陪产作为新的产时保健模式的依据.方法选择无产科合并症适龄足月初产妇为观察组;设上1年同期同等条件产妇100例为对照组.观察全程陪产分娩方式对产科质量的影响.结果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孕产次、骨盆外测量、新生儿体重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产程、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分娩方式和产时并发症比较,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全程陪伴分娩方式可明显提高产科质量,提高产妇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一对一全程陪产和弹性工作制相结合的实施效果。方法以我院2003年5~7月分娩的134例产妇为观察组,以前1年同期分娩的115例产妇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均为无产科合并症适龄足月初产妇;比较两组的产程、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优质接生率和产妇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产程及第一、二产程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的优质接生率和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结论一对一全程陪产可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和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能提高优质接生率和产妇的满意度;弹性工作制则能有效地减少正常排班中难以避免的护理空闲时间,是一对一全程陪产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三对一”导乐陪伴分娩对产妇产程及新生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淑梅 《临床医学》2011,31(9):120-122
目的探讨"三对一"导乐式陪伴分娩对产妇分娩方式、产程、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临产前随机抽取2010年9月至2011年3月施行导乐式分娩的初产妇45例做为导乐组,实施"三对一"导乐的助产士、医师和家属在产前、产时、产后2 h全程陪伴;另外抽取2010年1月至2010年8月,由当班助产士陪伴无专人连续陪伴分娩的初产妇54例做为对照组,实施常规三班轮换的护理模式观察产程。观察两组产妇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出生1 min Apgar评分、产妇满意度、产程时间、产时及产后2 h出血量及宫缩疼痛评分。结果导乐组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10984,.1611,P均〈0.05);导乐组的新生儿出生1 min Apgar评分、产妇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t=2.5459,χ2=7.3569,P均〈0.05);导乐组第一、二产程和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2.0644,2.1392,2.0741,P均〈0.05);导乐组产时及产后2 h出血量及宫缩疼痛评分均显著少于对照组(t=2.0997,2.4915,P均〈0.05)。结论导乐式分娩能减轻产妇紧张焦虑情绪和宫缩疼痛,有效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提高新生儿出生1 min Apgar评分和产妇满意度,有效减少剖宫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6.
许一敏 《妇幼护理》2022,2(23):5358-5360
目的 探讨助产士一体式全程护理对初产妇自然分娩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21 年 6 月至 2022 年 6 月接受治疗的初产 妇 5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25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助产士一体式全程护理。 对比分析两组的疼痛程度、新生儿 1min、5min 新生儿评分、产程涉及、出血情况、自然分娩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产 妇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 1min、5min 新生儿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产程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初产妇自然分娩中采用 助产士一体式全程护理,可以缩短产程时间,减少疼痛程度,减少产后出血率,提高新生儿评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阶段性护理干预对改善初产妇分娩疼痛感及促进产程进展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待产的168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阶段性护理干预,并采用自我效能量表、分娩控制量表、疼痛评分、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来比较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效能及分娩控制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娩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新生儿阿氏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产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性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初产妇分娩疼痛感,增强产妇自我效能,缩短产程,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提高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孕期助产士一对一全程健康指导护理模式在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自然分娩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产科收治的160例单胎妊娠孕产妇,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孕产妇在孕期仅在产科门诊进行常规产前检查和常规门诊指导,观察组孕产妇在孕期均配备1名助产士,由助产士进行一对一的全程健康指导护理。对比两组孕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并对比两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孕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的1,5 min 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P0.05)。结论:在孕期由助产士对孕产妇进行一对一的全程健康指导护理,能够有效提高阴道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改善新生儿健康状态,同时还能有效提高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薛冠华 《全科护理》2021,19(16):2241-2243
目的:探讨会阴无保护分娩产妇实施助产士综合护理对产妇产程中配合程度、会阴裂伤情况、住院时间、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会阴无保护分娩产妇170例,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助产士综合护理.比较产妇产程中配合程度、会阴切开率、会阴完整率、会阴裂伤程度、产后2h出血率、第二产程时间、疼痛程度、产后住院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配合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会阴侧切率、Ⅰ度和Ⅱ度裂伤率、产后2 h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会阴完整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助产士综合护理可提升会阴无保护分娩产妇配合度和满意度,降低会阴裂伤程度及侧切率,母婴不良情况少,产程和住院时间均缩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梁晓晖  陈燕霞  罗云  龚燕青  汪晓红 《全科护理》2020,18(17):2111-2114
[目的]探讨住院部实施丈夫陪产温柔分娩预演对提高分娩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初产妇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进行丈夫陪产温柔分娩预演,比较两组产妇自然分娩成功率、产程时长、产后出血、纯母乳喂养率、满意度以及焦虑、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成功率为97.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00%;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4.00%;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为89.00%,高于对照组的77.00%;观察组产妇产后焦虑、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总满意度98.00%,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结论]实施丈夫陪产温柔分娩预演能够提高产妇自然分娩成功率和纯母乳喂养率,缩短产程,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减轻初产妇负性情绪,提高分娩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程陪产模式配合间歇笑气吸入法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给予家属全程陪产模式配合间歇笑气吸入法,对照组非全程陪产,并未给予笑气吸入法.对两组产妇分娩时的心理反应、分娩疼痛、分娩方式产后2 h出血量、第一、二、三产程和总产程时间以及新生儿生后1 min Apgar评分等指标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产妇的心理反应平稳、分娩疼痛减轻、各产程时间缩短、手术产率降低、产后出血量减少(P<0.01),新生儿Apgar评分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将家属全程陪产模式配合间歇笑气吸入法应用于产妇分娩过程中,可有效减轻产妇痛苦,降低手术产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程陪产模式配合间歇笑气吸入法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给予家属全程陪产模式配合间歇笑气吸入法,对照组非全程陪产,并未给予笑气吸入法。对两组产妇分娩时的心理反应、分娩疼痛、分娩方式产后2h出血量、第一、二、三产程和总产程时间以及新生儿生后1minApgar评分等指标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产妇的心理反应平稳、分娩疼痛减轻、各产程时间缩短、手术产率降低、产后出血量减少(P〈0.01),新生儿Apgar评分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将家属全程陪产模式配合间歇笑气吸入法应用于产妇分娩过程中,可有效减轻产妇痛苦,降低手术产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导乐陪伴与第二产程半卧抱膝位分娩对产时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住院分娩的240例产妇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全程陪产,并在第二产程中采用床头抬高60°,呈半卧位双手抱膝位分娩;对照组实施传统服务模式并在第二产程采用膀胱截石位分娩。比较两组的分娩方式、第二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第二产程时间及产后2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且新生儿Apgar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二产程半卧抱膝位配合导乐陪伴分娩能缩短第二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是一种理想的分娩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产前应用细致化措施联合助产士干预对产妇分娩情况及产后出血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分娩产妇150例, 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75例。观察组产妇在产前应用细致化措施联合助产士干预进行护理, 对照组产妇产前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式对产妇分娩情况及产后出血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三产程所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产妇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产后2 h出血量低于对照组, 胎儿产后1 min Apgar评分和产后5 min 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 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应用细致化措施联合助产士干预能够显著提升产妇分娩质量, 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率, 缩短产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教学在产房低年资助产士护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6~7月对15名助产士实施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护理培训,将2019年6月1日~2020年5月31日2545例分娩产妇作为对照组,将2020年8月1日~2021年2月28日2141例分娩产妇作为观察组。比较培训前后助产士助产知识考核得分,两组分娩产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产后出血情况、自然分娩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培训后低年资助产士理论知识、临床操作技能、应急能力、人际关系、自我管理能力及职业操守评分均高于培训前(P0.01);观察组新生儿轻度窒息、重度窒息及总窒息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复苏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1),产后12、24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及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护理培训可有效提升助产士护理知识掌握水平,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减少产妇产后出血,提升自然分娩率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叶巧云 《妇幼护理》2023,3(10):2344-2346
目的 探讨助产士全程陪护对产妇顺产率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 2021 年 7 月至 2022 年 7 月期间分娩的产妇 70 例 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35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助产模式;研究组采用助产士全程陪 护助产模式。分析比较两组的顺产率、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率。结果 研究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第一产 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后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助产士全程陪 护可以提高产妇顺产率,缩短产程时间,降低产后出血率。  相似文献   

17.
助产士全程陪护降低产后出血率的措施和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采用助产士"一对一"全程陪护对降低产妇分娩出血率、提高顺产率的效果。方法陪产组382例,采用一对一全程陪护,对产妇进行体力、精神、心理等全面支持;传统组294例,由轮班助产士按传统方法常规监测与处理。对比分析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分娩时间、分娩方式和满意度。结果陪产组出血率明显低于传统组,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陪产组的平均分娩时间明显低于传统组,正常分娩率明显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陪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助产士一对一陪护方法对于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量、缩短分娩时间、提高顺产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良好效果;助产士日常操作中应注重改善沟通方式和提高操作技能及熟练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陪伴式分娩对产妇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产科病区2017年5-9月符合自然分娩指征的产妇865例,按照知情同意与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477例和观察组38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分娩模式,由产房轮班助产士给予常规观察处理和接生;观察组采取由导乐师、产妇家属陪伴联合助产士的分娩新模式。结果观察组产妇在产程时间、会阴侧切率、产时出血等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自然分娩率、产妇满意度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导乐师、产妇家属、助产士共同陪伴式分娩模式可明显提高助产服务质量,保障母婴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与单纯全程陪产护理模式在产科分娩中的效果。方法将产科分娩产妇264例随机分2组;对照组132例行单纯全程陪产护理模式,其中自然分娩53例,剖宫产79例;观察组132例行循证护理模式,其中自然分娩81例,剖宫产51例。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2组焦虑量表(SAS)评分、抑郁量表(SDS)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产妇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4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产后24h出血量状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产妇产后24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产后24h出血量状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在产科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好于单纯全程陪产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全程陪伴助产配合体位指导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180例住院产妇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进行全程陪伴助产配合体位指导,对照组进行常规指导方式。比较两组分娩方式、总产程、对助产士满意度、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产程均短于对照组(P0.05),产妇对助产士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全程陪伴助产配合体位指导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