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玲 《天津护理》2018,26(6):697
目的:探讨联合运用 Wells评分及Caprini 评分指导预见性护理对于骨科大手术深静脉血栓预防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骨科接受手术的患者 120 例,按照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联合评分指导下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后根据术后下肢血管超声筛查有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两组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风险程度在Wells及Caprini评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9例患者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观察组术后发生2例深静脉血栓,两组在血栓发生率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904,P=0.027)。结论:在骨科大手术的患者中,围手术期联合运用wells评分及Caprini评分,并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可降低此类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在血栓预防上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效果。方法 58例外科手术患者根据入院编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观察2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干预前后静脉通畅评分和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变化。结果研究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下肢静脉通畅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均较干预前加快,且研究组血流速度较对照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预见性护理能有效预防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促进下肢静脉通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6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骨科患者20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流程;将2014年7—12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骨科患者200例设为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预警监控。比较2组患者在采用不同评分方法的适宜性、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效果的满意度、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指标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的创伤患者静脉血栓形成危险的评分方法优于对照组(P<0.05),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护理风险预警监控,有效提高了护士对下肢静脉血栓高危因素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同时提高了患者对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的满意度,显著降低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阶段-护理相宜模式在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1年12月入住于医院ICU的重症病例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按ICU下肢深静脉血栓常规预防模式施护,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加用阶段-护理相宜模式干预。干预后观察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ICU重症病例干预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CU重症病例专项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CU重症病例干预后患者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CU重症病例干预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段-护理相宜模式应用于ICU重症病例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可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神经外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 分97例神经外科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6.12%)低于对照组(20.83%),有显著差异(x2=4.52,P<0.05).术后12个月,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复发率(4.08%)低于对照组(16.67%),有显著差异(x2 =4.15,P<0.05).结论 循证护理能有效预防神经外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Autar评分的VTE护理对策对骨盆及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对100例实施内固定手术治疗的骨盆和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Autar量表的风险评估等级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住院时间分别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Autar量表评估实施内固定手术治疗的骨盆及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风险程度,从而给予相应的相应的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程预见性护理服务链在高危下肢深静脉血栓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全程预见性护理服务链实施前(2015年10~12月)和实施后(2016年1月~3月)收治于本院具备下肢深静脉血栓高危风险因素的产妇各51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干预,实验组接受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全程预见性护理服务链干预,对两组观察对象干预后各相关指标的差异性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入选产妇干预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比例及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对专项血栓预防性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全程预见性护理服务链对高危下肢深静脉血栓产妇实施干预,降低了该类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可能性,减轻了相关症状,获得了较高的护理满意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在下肢骨折患者围术期深静脉血栓预防中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科收治纳入标准的112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6例患者.两组患者接受相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与对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在下肢骨折患者围术期深静脉血栓预防中运用,能有效改善患者在院诊治体验,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脑梗塞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88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号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形成的发生率,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评分)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形成的发生率为4.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Lysholm评分及Lysholm不稳评分分别为(85.5±12.8)分、(19.1±2.5)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1.5±12.2)分、(12.9±2.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塞患者中实施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降低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改善其膝关节功能,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围手术期干预对具有高危因素妇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12月在本院实施妇科手术的7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高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双盲法分为观察组与对比组各35例。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86%,对比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4.29%,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比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围手术期干预对具有高危因素妇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能够产生一定的预防效果,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唐伟  张婷 《循证护理》2023,(9):1693-1696
目的:探讨风险分级护理干预对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血管外科收治并施行手术治疗的118例下肢静脉曲张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风险分级护理,比较两组干预期间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干预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流速度、血流峰速度)及出院时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3.39%)低于对照组(16.95%);干预后,两组血流速度和血流峰速度均加快,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1.86%)低于对照组(27.12%);出院时观察组在沟通、安全、护理、护理技术、指导及环境方面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分级护理能有效改善下肢静脉曲张术后病人患肢血液循环,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Caprini血栓风险模型对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效果,为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7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脑卒中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18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脑卒中患者纳入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采取Caprini血栓风险模型评估后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知识的认知程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凝血功能。结果研究组护理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知识的认知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下肢肿胀、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通过Caprini血栓风险模型评估后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减少脑卒中患者下肢肿胀及深静脉血栓形成方面具有理想效果,且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12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行产后护理常规,观察组在产后护理常规基础上施行预防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护理疗效。结果观察组发生深静脉血栓3例(4.41%),对照组发生深静脉血栓9例(17.3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均经过治疗后康复出院。结论产后积极施行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可显著减低血栓发生率,增加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颅脑外科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见性护理措施与护理方法.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60例颅脑外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增加病情观察、早期活动、穿弹力袜、使用抗凝药物等系统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将两组的治疗、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系统早期的预防性护理干预能提高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可安全、有效地预防颅脑外科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和分析预防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效果。方法从2016年7月—2018年11月到本院接受诊治的所有肝胆胰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当中按照数字随机法选取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的53例对照组和53例观察组作为本次临床试验研究的观察与分析对象,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护理,观察和分析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护理前后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中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3例,发生率为5.66%,对照组中有18例,发生率为33.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的疼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没有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23%和75.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性护理干预应用到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中,能够明显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显著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陈跃云 《妇幼护理》2023,3(5):1084-1086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期间在我 院的 110 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55 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开展早期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下肢肿胀、疼痛、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负面情绪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 察组产妇在下肢肿胀、疼痛及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SAS、SDS 评分对比组间无意 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 SAS、SD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 78.18%和 94.55% (P=0.012)。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疼痛、肿胀以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凝血功能指标,统计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1、3、7 d,观察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7 d,观察组的D-二聚体(D-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3%低于对照组的26.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3.3%,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预防脑出血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将60例脑出血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在术前和术后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脑出血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92,P=0.023).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能降低脑出血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该方法简单、安全、经济,且疗效迅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患者髋部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方法:将8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预防老年人髋部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情况。结果:对照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7例,发生率为15.9%;干预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发生率为2.3%。干预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老年患者髋部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临床预防老年患者髋部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风险防范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1日~2020年3月31日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128例和对照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风险防范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流峰速度,干预后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全血黏度,干预后1、2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D-二聚体、NIHSS评分优于干预前(P0.01),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均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干预后1、2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风险防范护理模式作为一种预见性的前瞻性护理,可降低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概率,有积极的预防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