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FCC)模式在肠造口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成效。[方法]将2012年7月—2014年1月在我科第1次住院的肠造口患儿82例,以抽签的形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按FCC模式实施护理,对照组按整体护理模式实施护理,比较两组造口患儿的护理效果、家长掌握造口护理的程度、患儿及家庭成员的满意程度。[结果]两组造口患儿的护理效果、家长掌握造口护理的程度、患儿及家庭成员的满意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患儿及家长易于接受造口护理,护士的职业价值感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对肠造口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回顾分析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肠造口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时期给予相应的肠造口护理,并在出院后不定期电话随访;观察组患者则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当患者出院1,2,4周时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的现状、宣传肠道口的相关知识、指导家属护理、提醒复诊等。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造口周围皮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的肠造口服务内容、体系相对完善,当患者出院后会给予后续服务,使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协同护理模式对肠造口家庭照顾者的影响.方法 构建以家庭为中心条件下的协同护理模式,选取某科室行肠造口手术患者的家庭照顾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实验组以家庭为中心的协同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结果 干预前实验组及对照组的家庭功能、社会支持、抑郁-焦虑-压力、自我效能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家庭照顾者在出院后6个月的家庭功能、社会支持、抑郁-焦虑-压力、自我效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协同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家庭功能,提高社会支持水平,减轻家庭照顾者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儿童肠造口护理模式的临床实践。方法:通过对护理人员实施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的教育培训,实施医护分组同管患儿,建立肠造口家庭照护目标、整体护理实践流程以及工作制度,对52例肠造口患儿实施"以家庭为中心"护理,让家庭参与到医疗护理全过程。结果:52例患儿家庭照顾能力评价均合格,家庭护理期间未出现因造口并发症而返院治疗的情况,造口闭合术前各项化验及检查指标正常,符合手术要求。结论:"以家庭为中心"儿童肠造口护理模式可提升肠造口患儿的生活质量与家庭幸福感,符合家庭对促进儿童健康的需求和当前医疗体制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护理(FCC)模式延续性护理对肠造口患者社会心理适应水平、生活质量及主要照顾者心理状态的影响,为肠造口延续护理措施制订提供更多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于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114例肠造口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本资料具有可对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延续性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FCC模式的延续性护理干预。两组干预时间均至患者出院后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出院后3个月时患者社会心理适应水平、生活质量、主要照顾者心理状态及干预期间并发症情况。结果出院后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正性情绪、负性情绪、社会生活适应得分及社会心理适应量表(OAI-20)总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社会交往、造口袋管理、亲友关系、身心状态得分及造口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toma-QOL)总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照顾者抑郁、焦虑、内向性激惹、外向性激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期间,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CC模式的延续性护理应用于肠造口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提高患者社会心理适应水平、生活质量,同时可改善照顾者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造口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提高对造口患儿的护理质量。方法:树立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对造口的相关疾病病因及治疗方法进行健康宣教,加强对造口产品选择,造口护理方法,合理喂养,日常生活的指导,并对患儿家属进行心理护理。结果: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使患儿家属正确认识疾病及造口的治疗方法,掌握了基本的护理方法。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提高患儿生活质量,为二期手术做好准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在肠造口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针对肠造口患者的需求,制定家庭护理手册,造口治疗师对患者实施"3日培训计划".患者出院后每周回访2次.使用手册前后分别测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为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结果:患者在造瘘后第3 d与出院前1 d对肠造口知识的知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使用前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肠造口患者实施家庭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对造口的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基于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family-integrated care, FICare)在成人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肛肠外科两个病区行成人肠造口术的60例患者及家属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肠造口术后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家属的肠造口健康知识知晓度、护理技能的掌握程度及患者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发生率与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造口知识及护理技术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肠造口周围皮肤情况评分及生活质量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实施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肠造口患者家属的护理知识及技能,减少肠造口患者周围皮肤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文章综述了肠造口患者家庭护理的定义、提供者、实施方法及其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探索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家庭护理形式、探索组建多学科合作式家庭护理小组、加大社区护士造口护理培训的建议,为我国肠造口患者家庭护理提供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居家造口护理平台联合家庭随访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延续性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永久性肠造口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造口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通过居家造口护理平台联合家庭随访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出院后1周、1个月、3个月的造口自我管理依从性、自我效能评价结果、生活质量指数、造口护理整体满意度。结果出院后3个月,实验组患者的造口管理依从性、自我效能、生活质量指数、造口护理整体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居家造口护理平台联合家庭随访的延续护理管理方式可显著提高肠造口患者造口管理的依从性,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造口护理满意度,从而提高科室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造口评分表在肠造口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肠造口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造口评分表,比较2组患者造口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的DET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各项内容评分高于对照组,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12.5%)低于对照组(4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造口评分表应用于肠造口患者的护理中,可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以问题为导向的全程化护理模式在预防性肠造口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循证护理理论为依据,通过文献检索、病人护理问题访谈及专家咨询确定病人从入院至还纳后各个阶段存在的护理问题,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构建出预防性肠造口病人的全程护理方案,对105例行经腹直肠前切除加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术病人实施全程护理方案。并与实施前的99例病人相对比。比较实施前后病人各项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造口还纳情况及还纳后排便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全程化护理干预后,其中103例病人如期行了造口还纳术,还纳后的病人控便能力理想,病人造口还纳前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的发生率、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造口还纳后肛周失禁性皮炎的发生率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问题为导向的全程化护理模式符合预防性肠造口病人的特点并满足了其护理需求,能够减少病人的各种并发症,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14.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脑瘫患儿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脑瘫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方法对抱患儿姿势、康复训练方法、按摩方法、饮食护理、心理和教育护理等家庭护理内容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可以通过家庭中的亲情、轻松的气氛和游戏形式来达到治疗的目的,并使患儿易于接受,提高了患儿及其家长参与治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促进脑瘫患儿康复,最大程度上回归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直肠癌术后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数量逐年上升,而患者接受的专业护理往往随着出院而终止。因此,肠造口患者的自护能力较差,造口及周围皮肤并发症发病率较高,增加了造口护理的困难及经济负担,甚至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本文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延续护理模式进行综述,重点阐述延续护理模式的内容,旨在为后续开展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延续护理相关干预研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和生命质量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50例肠造口患者开展从入院到出院无缝隙特色护理经验,包括术前护理干预,术后护理指导、心理辅导、出院指导等一系列举措。认为对肠造口患者落实特色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强患者生活、工作的角色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7.
肠造口手术是由于疾病治疗的需求,将近端肠管固定于腹壁外,由此排泄粪便,亦称人工肛门。肠造口在很多时候是治病救命的重要手段。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因炎症、外伤、结直肠癌、先天畸形等原因行肠造口的患者高达数十万,我国每年约有10万人接受肠造口术。造口患者经过医院的治疗,其原发病得到了治疗后终将回归家庭和社会,但因其疾病导致的永久性造口护理,将影响其今后日常生活质量。而近年来,需要行造口的人数越来越多,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进步,造口患者的生存时间也越来越长,人们对生存质量的期望也越来越高,以家庭为单位的整体护理模式,即家庭护理,将越来越被关注。本文就国内造口患者目前家庭护理现状及需求做一个综述。  相似文献   

18.
肠造口的家庭健康护理指导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魏鸿  张佣来  杜娟 《齐鲁护理杂志》2004,10(10):744-745
肠造口是结直肠手术的一种重要手术方式,是挽救、延续生命和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由肠造口引起排便习惯、排便方式以及身体形象的改变,对患心理和生理有很大的影响,给家庭也增加了负担。护理工作不仅要在医院内积极治疗与护理患.解除其痛苦.更要在出院后关心患的康复治疗。为此。我院通过门诊随访、家访、信访、电话咨询等各种方式对患进行家庭健康护理指导。效果  相似文献   

19.
周丽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2):5261-5263
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对行结直肠癌根治术(Mile's术式)后1个月以上的90例患者进行自我护理能力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本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总分为(108.40±21.83)分,2%的患者总体自我护理能力处于低等水平,67%处于中等水平,31%处于高等水平。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大体处于中等水平,生活质量水平低,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水平密切相关。提示临床护理结肠造口患者时,应重视提高患者自我护理知识和技能,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20.
夏蓓君 《护理研究》2013,27(10):873-875
简要介绍了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起源与进展、概念与内涵,重点综述了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在儿科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