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肿瘤专科医院护士职业倦怠现状以及与抑郁情绪、社会支持的关系,为预防和降低肿瘤专科医院护士的职业倦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抽取哈尔滨市某肿瘤专科医院的314名临床一线护士,选用自设一般资料调查表、职业倦怠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肿瘤专科医院护士情感耗竭得分(24.77±11.14)分,去人性化中位数为7.00分,个人成就感得分(30.22±9.77)分,职业倦怠检出率为68.15%;抑郁情绪得分(38.10±7.51)分,检出率为48.41%;社会支持总分(39.67±7.19)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抑郁情绪、夜班、工作类型、学历为肿瘤专科医院护士职业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肿瘤专科医院护士职业倦怠程度较重,发生率较高,护理管理者应重视这一问题,并根据相关因素建立有效的倦怠预警和干预措施,降低肿瘤专科医院护士的倦怠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王霞 《护理管理杂志》2013,13(7):460-462
目的探讨护士工作环境对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为改善护士职业倦怠程度提供依据。方法抽取某市4所综合医院的536名护士,采用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和护士工作环境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情感耗竭处于中度倦怠,去人格化处于低度倦怠,个人无效感处于高度倦怠。对护士职业倦怠产生影响的工作环境因素有内部工作动机、对实践的控制、团队合作和文化敏感性。结论护士工作环境与职业倦怠程度密切相关,对护士职业倦怠的干预措施应从改善工作环境入手。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工作倦怠的现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应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对292名临床一线的护士进行工作倦怠相关因素问卷调查。[结果]临床一线护士情感耗竭评分25.42分±12.62分,去人格化9.83分±7.26分,个人成就感29.88分±9.88分;不同年龄、护龄、职称、科别、受聘形式等护士情感耗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一线护士发生倦怠率高,并与年龄、护龄、职称、科别、受聘形式等因素相关,医院管理者应重视护士倦怠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预防和降低临床护士的工作倦怠。  相似文献   

4.
医院护士工作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了解医院护士的工作倦怠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中式工作倦怠量表(CMBI)对医院175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工作倦怠检出率为69.1%,其中轻度工作倦怠的检出率为34.8%,中度倦怠为30.3%,高度倦怠为4.0%;年龄、工龄和婚姻状况等对护士的工作倦怠水平有一定影响。[结论]医院护士的工作倦怠水平达轻中度,应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工作倦怠与离/调职意愿的现状。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离/调职意愿及行为问卷、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及工作倦怠量表对江门市两所医院的急诊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45.28%护士有离职或调职意愿,11.32%护士离职或调职行为;护理工作压力方面,在时间分配及工作量问题及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方面医院间有差异( P<0.05);工作倦怠方面医院间没有差异(P<0.05);62.27%护士有中等及以上的情感衰竭,84.90%护士有中等及以上的情感疏远,52.83%护士认为个人成就感低;有离职意愿的护士在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时间分配及工作量问题、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及管理及人际关系对方面的问题的压力更大(P<0.05);有离职意愿的护士的情感衰竭程度高,个人成就感低(P<0.05)。结论急诊科护士的离/调职意愿高,工作压力程度及职业倦怠程度高,应关注急诊科护士的压力水平及职业倦怠程度,完善支持系统,提出相关改善措施,以降低急诊科护士的离/调职意愿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层卫生院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及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广州市花都区4家基层卫生院共214名护士进行工作倦怠量表(MBI)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调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基层卫生院护士职业倦怠状况属于中等水平,但个人成就感维度倦怠程度高于国内常模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层卫生院护士职业倦怠与其社会支持程度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基层卫生院护士职业倦怠程度高,尤其缺乏个人成就感;加强社会支持,以改善护士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临床一线病房护士工作倦怠的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护士职业倦怠总量表对164名临床一线的病房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一线护士3个维度得分分别为:情感耗竭(24.40±12.42)分,去人格化(9.93±7.10)分,个人成就感(29.98±8.99)。按不同年龄、科别、婚姻状况、工作年限、有无担任夜班、技术职称等因素分组比较,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一线护士倦怠发生率高,并与年龄、科别、婚姻、工作年限、技术职称、有无夜班等因素相关,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预防和缓解临床护士的工作倦怠。  相似文献   

8.
三所军队医院非现役文职护士工作倦怠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调查军队医院非现役文职护士工作倦怠现状.方法 采用Maslach工作倦怠问卷(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以整群随机取样的方法对某战区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700名非现役文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发放问卷700份,收回631份,有效问卷537份,有效回收率85.10%.537份问卷中工作倦怠总体检出率为82.12%,不同维度倦怠检出率分别为情感衰竭83.43%、人格解体77.28%、个人成就感低98.51%;本研究样本个人成就感程度低于M氏样本(P<0.01);已婚者人格解体程度高于未婚者(P<0.05);护龄5年以上者人格解体程度高于护龄5年以下者(P<0.05);在不同科室之间,肿瘤科、急诊科、ICU的护士情感衰竭、人格解体程度明显高于其他科室(P<0.05);门诊、肿瘤科护士个人成就感评分低于其他科室(P<0.05);手术室、ICU护士个人成就感评分高于其他科室(P<0.05).结论 军队医院非现役文职护士是工作倦怠高发人群,医院管理层应有针对性地制定缓解工作倦怠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急诊护士工作倦怠、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利用中式工作倦怠量表(CMBI)、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112名急诊护士进行工作倦怠、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现状的测评。结果:轻度、中度、高度倦怠检出率分别为34.8%、30.4%、4.5%。心理健康状况方面,急诊护士SCL-90评分中总分、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等方面均高于常模(P<0.01)。急诊护士工作倦怠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P<0.05,P<0.01)。结论:基层医院急诊护士工作倦怠发生率较高,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均可缓解护士的不良情绪、降低工作倦怠发生率,也可提高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杨艳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17):1455-1456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与心身健康水平之间的相关性,为预防和降低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工作倦怠提供理论依据和实施建议。方法精神科护理人员特殊的工作环境,特定的服务对象、特定的工作性质以及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社会的价值与评价等长期工作和心理压力,可能导致工作倦怠、身心耗竭。职业倦怠是指对在工作中长期的情感和人际关系压力源的持续反应。结果职业倦怠会影响个体的身心状况及个体所在的组织,而且随着职业倦怠的加重,个体的紧张、焦虑、抑郁、强迫等程度就会加深,甚至引发一些慢性生理性疾病。精神科护理工作的特点决定了护理是一个具有高度压力的工作,护士是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结论研究表明,倦怠与多种生理和心理健康问题有关,同时它还影响个体的工作,并可能激化个体的各种危机,导致冲动行为,如同事冲突、婚姻和家庭冲突等。  相似文献   

11.
新疆地区护士职业倦怠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新疆地区护士职业倦怠的现状,为预防和降低护士群体的职业倦怠提供理论依据和实施建议.方法 采用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人类服务版中文版对新疆地区9家三级综合医院、52家二级综合医院的2 162名护士进行一般情况和职业倦怠程度调查,用u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 不同年龄、护龄、婚姻状况、学历、民族和不同科室及医院级别间的护士在职业倦怠的不同维度上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杭州常模的诊断临界值为参照,新疆护士的轻、中、高度职业倦怠的检出率分别为35.6%、24.4%、4.4%.结论 新疆地区护士群体职业倦怠程度严重,护理管理者应重视这一问题.在预防和降低护士职业倦怠时,应针对护士的不同特征(年龄、护龄、学历、婚姻状况和民族等)和工作所在的不同科室、不同级别医院,采取不同的措施.为护士建立有效的倦怠预警和干预机制,降低护士职业倦怠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护士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源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淑俐  黄小斐  周仁芳 《护理与康复》2010,9(2):102-103,105
目的探讨护士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源的关系。方法采用工作倦怠量表(MBI—GS)和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105名护士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105名护士的情绪衰竭、玩世不恭与护士工作压力源呈正相关(P0.01);成就感低落与护士工作压力源(除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不足外)呈负相关(P0.05)。护士工作压力源评分前三位是护理工作的社会地位太低、经常倒班、工作量太大。不同科室护士的职业倦怠存在差异,急诊室及ICU的护士倦怠程度较重,外科护士的职业倦怠程度较轻。结论护士的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源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护士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源、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 对4家综合医院的医生(138人)、护士(162人)分别进行量表测查,其中对护士进行工作倦怠量表(MBI)、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的测查,医生仅进行工作倦怠量表的测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护士的MBI测查结果显示情绪衰竭、非人性化评分显著高于医生,而工作成就感评分则显著低于医生;护士职业倦怠水平明显高于医生,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士职业倦怠程度高者,其社会支持评分低于职业倦怠程度低者;而其工作压力源评分均显著高于职业倦怠程度低者.护士职业倦怠情绪衰竭、非人性化评分与社会支持、工作压力源呈负相关,而工作成就感评分与社会支持、工作压力源呈正相关.结论 护士职业倦怠状况应引起护理管理者的重视,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阐述护士职业倦怠现状,从自身因素、环境因素、职业因素综述护士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的研究进展,指出职业倦怠可造成护士心理、情感、家庭和专业等方面一系列的问题,医院管理者应从倦怠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着手,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预防和减轻护士倦怠的产生,稳定护理团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工作倦怠症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3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疲劳量表-14和职业倦怠量表评价干预前后护士躯体、脑力疲劳得分以及倦怠程度。结果干预前后手术室护士脑力疲劳以及躯体疲劳得分均差异显著(P0.05);干预前后的工作倦怠量表三个维度评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手段可以激发手术室护士的工作热情,从而减少和避免工作倦怠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儿科护士的工作倦怠情况,探讨儿科护士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原因。方法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对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的100名护士进行职业倦怠的问卷调查。结果儿科护士的工作倦怠中的情绪耗竭得分为3.517±1.2625分,为中度倦怠;去个性化得分为2.632±1.3021分,为轻度倦怠;低成就感得分为4.306±1.1531分,为中度倦怠。结论关注儿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情况,降低职业倦怠的发生,有利于儿科护士的临床工作效率的提升,提高医院的护理水平,促进医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传染病医院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现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马斯勒倦怠量表(MBI-HSS)对传染病医院282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职业倦怠现状和相关因素。结果:本组护理人员高度职业倦怠率为35.1%,中度职业倦怠率为33.3%,低度职业倦怠率为28.4%。41~50岁护理人员情绪耗竭评分高于其他年龄组。护理人员工作倦怠相关因素包括年龄、职务、职称、工作年限,其中职务、职称、工作年限是职业倦怠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建议传染病医院重视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人才和情绪工作能力培养,特别重视高年龄护理人员情绪耗竭的干预和护理人员职业发展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叶亚飞  甘泉  王果 《当代护士》2014,(9):159-161
目的:探讨医院护士职业倦怠的构成内容、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方法选取浙江省某医院203名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NBS)进行调查,分析护士职业倦怠的水平、压力源、人格特征、应对方式,以及生理心理症状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结果10.3%的护士处于高倦怠水平,82.3%的护士处于中倦怠水平,工作压力与护士职业倦怠呈显著正相关;人格特征与护士职业倦怠呈显著负相关;积极应对方式与护士情绪疲惫、去人格化呈显著负相关,与个人成就感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应该通过减轻护士工作压力,培养护士积极人格特征,采取有效应对方式。减轻护士工作倦怠度从而促进护士的健康,保持护理队伍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士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源、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对4家综合医院的医生(138人)、护士(162人)分别进行量表测查,其中对护士进行工作倦怠量表(MBI)、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的测查,医生仅进行工作倦怠量表的测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护士的MBI测查结果显示情绪衰竭、非人性化评分显著高于医生,而工作成就感评分则显著低于医生;护士职业倦怠水平明显高于医生,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士职业倦怠程度高者,其社会支持评分低于职业倦怠程度低者;而其工作压力源评分均显著高于职业倦怠程度低者。护士职业倦怠情绪衰竭、非人性化评分与社会支持、工作压力源呈负相关,而工作成就感评分与社会支持、工作压力源呈正相关。结论护士职业倦怠状况应引起护理管理者的重视,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儿科护士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儿科护士的职业倦怠状况及与压力源的关系。方法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问卷、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全县86名在职儿科护士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护士情感耗竭及低个人成就感呈高度倦怠、去人格化呈中度倦怠,其工作压力主要来源于患者护理、护理专业及工作、工作量及时间分配、工作环境,文化程度和职称也是影响压力及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密切相关。结论儿科护士的工作压力及心身健康不容忽视,应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进行干预,确保护理队伍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