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例一:孙×男9个月发烧二天,体温波动于37~39.7℃之间,咳嗽、有痰、流涕、音哑、纳差、不欲饮、咽红、舌质红、苔薄白稍腻、指纹青紫、脉数。证属外感风热、肺失清肃,拟辛凉解表、清肃肺络法。药用:生石膏16克鲜芦根30克银花9克连翘9克薄荷4克(后下)地骨皮9克板兰根6克白薇9克野菊花9克蝉衣6克前胡9克黛蛤粉9克药进二剂,体温正常,咳嗽明显减轻,继拟清肃肺卫余热剂而获痊愈。例二:彭××男12岁住院号129780,  相似文献   

2.
我们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症40例,临床治愈26例,显效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基本方药:姜半夏9克,白术、陈皮各12克,天麻、茯苓各18克,甘草6克。例1.傅××,女,29岁。1986年6月10  相似文献   

3.
桂枝汤治疗荨麻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一:李××,女,45岁,81年5月16日诊。全身瘙痒5年,皆于夜晚发作,奇痒难忍,皮肤潮红,小者如米粒,大者成片。天明则痒止块消。数年来经中西医治疗,皆未获效。舌质淡,苔薄白,脉迟缓。治以桂枝汤加味:桂枝12克、白芍15克、生姜9克、大枣5枚、炮姜6克、红花10克、甘草6克。一日一剂,水煎服,共八剂而痊愈。后访未有复发。例二:杨××,女,25岁,82年4月9日  相似文献   

4.
例一:李××,男,45岁。门诊号1028。以右侧面部电击样、短促剧痛3天为主诉。曾服用强的松,消炎痛、维生素B_1、B_(12)等,疗效不佳。追问病因乃为睡卧当风。诊时脉浮紧。此乃外感风寒,风寒之邪痹阻经络,不通则痛。治拟祛风散寒,通络止痛。方以麻黄汤加味: 麻黄3克,桂枝、杏仁各10克,当归12克,川芎15克,地龙10克,蜈蚣2条,细辛5克,珍珠母30克,甘草6克,生姜3片,大枣5枚。水煎,分2次温服。药进3剂而痛止。为巩固疗效而守方继服3剂。追访2年未见复发。例二:薛××,男,57岁。门诊号0273。以左侧面部电击样剧痛,入夜痛甚5天为主  相似文献   

5.
一般资料 30例中男9例,女21例;年龄20岁以下2例,21~40岁19例,40岁以上9例;病程1~3年6例,4年以上24例。治疗方法桂枝10克,白芍,川芎各30克,南星10克,全蝎、甘草各5克。每日一剂,分二次煎服。舌红苔少,脉细数者减桂枝为5克,加生地15克;舌淡苔白润,脉细迟者倍用桂枝。治疗效果痊愈(头痛消失、随访2年以上未复发)13例,有效(头痛症状消失,停药后有复发)17例。典型病例向××,女,26岁,建筑公司职工,1984年5月9日就诊。头痛2年,时好时犯。  相似文献   

6.
佘××,男,69岁。1976年1月诊。案患久咳喘,近发作月余,吐泡沫痰,晨起尤甚,心累气短,胸闷汗出,少气懒言,食少便溏,尿短舌红,苔厚微黄,脉细弱,曾服健脾益气,化饮止咳剂多剂未效。投以小青龙汤加减:麻黄10克,桂枝、五味子各6克,细辛、甘草各3克,  相似文献   

7.
小青龙汤加减治疗肺炎89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詹锐文 《河北中医》1998,20(2):114-114
笔者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肺炎89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89例中,男41例,女48例;年龄60岁以上50例,59岁以下39例.临床表现为咳嗽咯痰,胸闷气喘,发热.体温37.4.~37.9℃31例,38~38.9℃49例,39.O℃以上9例.白细胞总数6×10~9/L~9×10~9/L6例,11×10~9/L~15×10~9/L43例,16×10~9/L~35×10~9/L40例.肺部均可听到湿罗音,所有病例均经X光拍片,诊断为肺炎.2治疗方法麻黄5~10g,桂枝10g,白芍药10g.细辛5g,法半夏10g,干姜10g,五味子10g,炙甘草7g,鱼腥草30g,黄苓15g,杏仁10g.寒痰粘稠加白芥子、紫苏子、旋覆花各10g,去黄苓、白芍药;痰热郁肺加石膏、川贝母各15g,去干姜、桂枝、细辛;体虚加人参.白术、当归、熟地黄各10g,去黄苓、麻黄.水煎服,日1剂.  相似文献   

8.
一、感冒包××,女,26岁。患者恶寒发热,鼻塞声重,鼻流清涕,咳嗽多痰,头痛无汗,肢倦体乏,病巳二天。舌苔白腻,脉象浮数,体温38.8℃。为风寒感冒,外邪束表,拟荆防败毒散发汗解表: 荆芥、防风各6克,白茯苓9克,生甘草3克,炒枳桔各5克,柴前胡各5克,羌独活各5克,川芎(后下)、薄荷各5克,生姜2片。二诊:服上药三剂后,汗出热解,体温恢复正常(36.8℃),唯有咳嗽痰多,神疲  相似文献   

9.
痹证治验     
【例一】李××,女,40岁,工人。1986年5月28日来诊。症见双膝及双踝关节对称红肿热痛,活动受限,下午体温39—40℃,舌红苔黄,脉沉滑数。类风湿因子阳性,血沉第一小时55毫米。形寒壮热、日晡增剧,为风湿热阻于阳明经、气血运行不畅,故关节红肿热痛。治宜祛风清热,宣通阳明。方用白虎加桂枝汤加减。  相似文献   

10.
<正> 例一,孙××,男,39岁,济南市四十中教师。 1977年12月12日诊:感冒十余日,经中西药治疗,仍感畏寒无汗,纳少不渴,微咳嗜卧,大便调,小便清,体温38℃,舌质淡,苔薄白,脉微细,诊为少阴表证。处方:麻黄9克,熟附子6克,细辛8克,一剂冷止,三剂痊愈。例二,李××,女,52岁,理家,住济南纬十二路299号。  相似文献   

11.
黄芪桂枝五物汤组成:黄芪、芍药、桂枝各9克,生姜18克,大枣4枚。用量亦可根据病情适当增减。每日1剂,10日为1疗程。一般治疗1~3个疗程。刘××,男,65岁。1987年12月5日入  相似文献   

12.
笔者用大青龙汤治疗上感高热,取效迅速,兹简介如下: 病例:王××,男,35岁。1984年7月5日诊。炎夏外出遇雨,周身尽湿,归家后即感恶寒发热交作。诊时患者恶寒凛凛,虽炎夏亦穿衣三件。且觉头身酸楚,声嘶,目红,无汗,身热灼手。体温39.8℃,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查血:白细胞16200,中性87%。此内有伏火,为外寒所郁,表里俱实。宜大青龙汤外散表寒,内清里热。处方:麻黄9克、桂枝6克、杏仁10克、生石膏45克(先煎)、炙甘草6克、生姜3片、红枣五枚。服药一剂,寒热即除。诸证悉瘥。查血象:白细胞总  相似文献   

13.
例一:曾××,女,21岁,1989年3月3日初诊,患者剖宫产术后发烧一周,体温波动于38.8℃左右,白细胞计数14.4×10~9/L,嗜中性85%,经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等大剂量抗菌素治疗,效果不佳,症见发热,汗出,小腹疼痛拒按,恶露甚少,夹杂淤块,舌质暗边有淤点,脉数,证属产后淤血阻滞胞宫而发热,拟生化汤加味。处方:当归、川芎、桃仁、元胡、益母草各12克,赤芍15克,柴胡、炮姜、甘草各6克,水煎服,日一剂。服药四剂后,体温降至36.8℃,热退病瘥而愈。按:产后多淤,其淤血既是胞脉受损后的病理产物,又是引起诸多产后病变的致病因素。《医宗  相似文献   

14.
杜××,女,19岁。1984年4月7日赴诊。主诉:双足踝肿痛三年,步行艰辛,经中西医治疗,无明显变化,××医院诊为“穿踝疽”。余诊:“脚肿如脱”,穿41码文鞋,踝处扪之发烧,时时酸重痛,经来血少,每多迟至,舌苔淡白,两边青紫,脉沉涩。诊断:历节病。治则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滋阴清热。处方: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10克,麻黄、防风各6克,白芍、白术各12克,附子15克(先煎十分钟),甘草6克,生姜9克。3剂后足踝肿痛  相似文献   

15.
衄血验方     
大黄素以通里攻下,破瘀除积著称,使用得当,每能立竿见影,临床常用于治疗小儿里实用证,通过临床实践体会到,太黄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支气管炎、消化不良性腹泻等均收到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例一董×,男,4岁。发热、纳呆、不思饮食三天而来就诊。缘于三天前因过食糯米粽子复感寒邪而致外感发热,曾用复鲁片及青霉素治疗体温不降,遂来我科检查治疗。体温39.1℃,咽部充血,舌红苔黄腻,脉浮数。诊断为外感发热夹食证,予自制泻热冲剂,一次10克,一日3次。服药后2小时体温降至38.1℃6小时后腹泻一次,体温37.2℃;10小时后降至36.5℃,共服药40克而愈。  相似文献   

16.
张××,男,51岁,农民,1982年12月22日赴晏感寒后,肢体寒冷,恶寒踡卧,体温36.1℃,二便尚可。舌淡、六脉微细。此寒邪直中少阴证也。四逆汤主之:附子15克干姜12克灸甘草9克水煎服,一日一剂,次日寒罢肢温脉复,继投附子理中汤善后。罗××,男,60岁。1983年元月20日劳动归来,感觉身冷,当即卧床,重被覆盖,无热  相似文献   

17.
腰痛治验     
王××,男,45岁。1985年6月15日诊。腰部酸痛而强,时轻时重,软弱无力极易疲劳,夜间尿频,大便时溏,已三年。诊视患者形体消瘦,舌淡苔薄白,脉沉迟弱涩。证属:肾阳虚衰,风湿瘀血阻络。治宜温补肾气,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减,处方:熟地30克,山萸肉、杜仲、羊藿、桂枝、独活、秦艽、防风各15克,补骨脂10克,附片30克(先煎),红花6克,土鳖虫  相似文献   

18.
例1.张××,女,19岁。1977年10月24日诊。发热咳嗽5日,在某卫生院服西药未见好转。诊见但热不寒,体温39.2℃,咳嗽气喘,痰黄而稠,左侧胸痈,口渴、便结、尿黄,舌红苔黄,脉滑数。此乃肺失清肃热邪上逆之肺热证。治宜清热解毒,宣肺平喘,拟麻杏石甘汤加味。处方:炙麻黄6克、石膏24克、杏仁9克、生甘草3克、苡仁15克、地龙6克、黄芩12克、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治疗外感风寒证属于寒热反复出现的病人,使用桂枝麻黄各半汤疗效令人满意,现将心得体会介绍如下。1 典型病例韩××,女,29岁,住齐齐哈尔市龙江县镇内,1982-6-2就诊。问诊:寒热交作,一日之中七八次,并有头痛,腰痛,周身痰楚等证。细间之,发热时不觉寒,恶寒时不觉热,且发热的次数多,恶寒的次数少。就诊时,因正在发热,故测得体温37.8℃。病人自己口服银翘解毒丸,肌注安痛定多支,但患病5天,不断用药,寒热等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6岁.患外感发热已10日,经汗下、清凉、化湿诸法不效.早饭后形寒身冷,午后潮红身热,腹痛不食,口苦,苔黄腻.证属邪陷少阳,治以和解少阳,清上温下,生津利湿,仿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治之:柴胡12克,黄芩6克,半夏6克,花粉9克,黑姜6克,杏仁5克,桂枝9克,川朴6克,茵陈9克,牡蛎12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